二十六岁了,还待字闺中。
她不在闺房绣花,却喜游山玩水。一个姑娘家,骑着一匹马,拿着一把她母亲曾经使过的剑,说走便走了。游历一番回来,写写风物志什么的,她说,自己这叫“读山吟水”。
她写的那些风物志图文并茂,辞藻清雅,竟然在市井上很受追捧,不少富户公子、读书的士子们,以手抄录,争相传阅。后有商贾,将她写的文字整理成册,起名为《清梦成欢》,配以银针装订,高价售卖,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一个姑娘家,如此疯野,像什么话?在娘家耗成了老姑娘了,还要耗到几时?
早些年,还有人肯登门提亲,后来,便门前稀落、近至于无了。
人们猜测,这或许跟沈府地位的变化有关。早些年,祈安太后执政时,二十载视沈昼为亲信,风光无两。祈安太后崩逝后,当今圣上发出政令,将玄离阁并入吏部下头的一个分支,不再凌驾于六部之上。沈昼的地位一落千丈。
顺康十四年末,有宗亲检举玄离阁曾草菅人命,圣上看了,眉头紧锁,沉默良久,说了句:“孤相信,沈卿是无辜的。”
圣上年岁虽不大,在朝堂上却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朝中所有的大权,他都紧紧握在手中。他的面色决定着朝臣们的晴雨。
是而,他开口说沈卿无辜,便没有人再敢计较什么了。
有人说,这大约是沈清欢的缘故。
宫人们提起宫廷秘闻,总是一脸莫测。
“她是太后青睐的中宫人选,君上也很喜欢她,不知怎的,快到大婚了,突然变了个人。”
“知道乾坤殿从前的红梅么,一到冬日,开起花来,如火一般,后来竟一夜之间全都枯死了!”
积年的老嬷嬷厉声呵斥:“休得胡说!”
叽叽喳喳的宫人们便如鸟一般散去了。
中宫邹皇后甚少发脾气,一张脸上总是平静无波,不似胡婕妤,眼中有凌厉之色。小宫人们以为皇后是个好伺候的主儿。只有积年的老嬷嬷才知道,事情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顺康十四年八月,嫡公主诞于凤鸾殿。
上大悦,赐名“成铣”,封号“华乐”。
《尔雅》中有载,绝泽谓之铣。
铣,就是指美金最有光泽也。此字能凸显嫡公主之贵。且,此字通“喜”,念之,充满祥瑞,喜气洋洋。
铣公主非常爱笑,周岁之时,上将之抱于膝上,小小女婴,竟伸手去触碰桌上玉瓶中的梅花。且边摸边笑。上失神片刻,道:“俨然沈家清欢也。”
一旁的小舟公公听见此语,不敢作声。
圣上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提起“清欢”这两个字了。
可是一旦提起,便会呆坐半晌。
后宫的佳丽与日俱增,已经数十人之多,但也许,那未曾得到的,才是最好的。
沈府的爵位由沈昼的长子沈宗袭了。次子沈德便只能走读书之路。
顺康二十六年,殿试之上,君上看着眼前那位头戴纶巾的少年,问道:“欢姊无恙乎?”
沈德依稀记得,太后崩逝前,自家阿姊是常常进宫的,想来与圣上有些交情,便恭敬答道:“谢圣上惦念,欢姊甚好。”
这一年,清欢二十四岁了。
女子二十四,过了豆蔻、及笄、碧玉、桃李年华,已到花信之年。
燕湿社翁雨,莺啼花信风。
花信将过,可她仍未婚嫁。
沈宗、沈德都已娶妻生子。弟妇们曾在家宴上说了句“欢姊缘何久不出阁”之语,沈昼大人的脸立刻沉了下来。
家宴毕,他把两个儿子叫到庭院狠狠揍了一顿。
“你们的姊姊就是一辈子不出阁,为父也愿意!你们要是敢有丝毫的嫌弃,为父便打断你们的腿!”
棍子狠狠抽在两个儿子身上,也抽在沈府所有下人的眼中。
沈昼道:“清欢是我的女儿,她若有了意中人,愿意出阁,我立时三刻给她准备嫁妆。她若不想嫁,便在娘家待上一辈子,也是极好。轮不到任何人说三道四。”
人们没有想到,一身御赐的黑金袍,素来沉默寡言、惜字如金的沈大人,在府中发起脾气来会是这样的古怪。
他爱女如命。
啧,父女俩都是一样的古怪。
沈昼曾对女儿说:“世人皆有等级观念,这是世人的愚见。我欢儿不必有此顾忌,不管你欢喜谁,只管告诉为父,为父替你主张。你自己高兴是世上第一要紧的事。”
清欢将头靠在父亲的肩上蹭了蹭:“谢父亲大人。”
《清梦成欢》在上京风行之时,圣上手上也握着一本。
他看着她走过的那些路,他看着她吟的那些诗,他看她画的那些草木。
他终是忍不住,吩咐小舟:“你去传清欢进宫一趟。你亲自去。”
小舟答应着,便去了。
不一会子,跑回来,为难道:“奴才该死,奴才无能,求圣上饶恕,奴才没传来清欢小姐。奴才去沈府的时候,她背着行囊,正要出门。她说……她说,进宫就不必了,她着急赶路……还说,还说……”
圣上厉声道:“她还说什么!”
小舟“砰”地一声跪下来:“奴才,奴才不敢说……”
“说!一个字也不许漏!”
“她说……她一直未曾成婚,不是惦记您,只是,只是还未碰到心仪的姻缘……她让您切莫误会,似乎还念了句诗,青山绿水秀美,笑尔自作多情……奴才虽然听不懂,但约莫知道不是好话……”
圣上摇摇头,笑了笑。
复又坐了下来,摸着那卷书:“哪里是青山绿水在笑,是她在笑。她在笑孤自作多情呢。”
过了会子,他唤宫人递上一盏黄梅酿,喝了两口,喃喃自语道:“除了她,天下谁人敢这么说呢。”
三杯两盏入腹,他又道:“是孤自作多情了。”
凤鸾殿的桌子上,亦摆了这本《清梦成欢》。皇后娘娘足足看了三遍,还未离手。
年幼的铣公主见她如此专心,好奇道:“母后,你看的是什么?”
皇后娘娘抬起头,想了想:“母后看的,是一本有趣的书。”
“母后认识写书的人么?”
“认识。”
“她是谁?”
“她是一只小黄莺。”
顺康二十八年初秋,清欢的二十六岁生辰。
她骑着马在蜀道上游历。
“都说蜀道危乎高哉,不过如此!”
她笑了笑,从怀里摸出一张饼子啃着。
“啊!”
突听一声叫唤!
她连忙从马上下来,循声跑了过去!
只见一名男子挂在悬崖的树梢上,救人性命要紧,清欢冲上前去,将男子从树梢上拽了下来。她拽的太急,男子手中的一棵草不慎从手中脱落。
“啊!”男子这回叫得更大声了。
清欢将他拉到官道上,方放心道:“现在没事啦!”于是准备上马离去。
那男子一把扯住她。
清欢笑道:“不用谢。”
谁知那男子开口道:“喂!你弄丢了我的仙草,说跑就跑了??”
清欢怒道:“什么仙草?你这人好没道理,我救了你的命,你不说感激,却如此态度?”
那男子正色道:“我找了一个多月,才在悬崖边找到一株仙草。你却突然来捣乱,害的仙草掉入深渊。现在,你得赔偿我的损失。”
“本姑娘是听见你的惨叫,才去救你的!”
“谁说我那是惨叫?我是高兴地叫!兴奋地叫!”
“你……”清欢指着他:“你说,要赔多少银子?”
“我不要银子。我就要仙草。你陪着我一起,在这蜀山上找仙草。”那男子道。
清欢欲拔腰间剑,又听得那男子说:“有了这仙草,曹阿婆的眼睛就可以治好了。”
“曹阿婆是你的什么人?”
“她是山下村中的一名孤老。”
“听你口音,似乎不是蜀人。”
“我是游历的医者。因一个月前采药到此处,见到村中孤老无人照顾,便留下来替他们治病。等把他们都治好了,我再出发去别处。”
清欢将剑放下,道:“行,我陪你一起找草药。”
那男子点头道:“好,一言为定。”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酆宿,祖上行医,到如今,十八辈了。”
“我叫沈清欢……”
听了这名字,酆宿似想起来什么,从小医箱中翻出一本书:“沈清欢,我听过这个名字。你写的风物志很好,但是有几处,我想补充一下……”
“哦?”
难得遇见志趣相投之人,清欢顺着他所指的地方看过去,认真地听着。
清欢觉得,自己好久好久都没跟人讲过这么多话了。
天色慢慢暗下来。
秋水月峡来。
月亮缓缓升起,照着蜀道险峻的美景,亦照着这两个世间的寻常男女。
• 完•
碎碎念
今儿给大家免费发了之前在VIP里发的清欢。
明儿给大家写一章成烯昂。让你们甜一甜。
这俩姑娘是大多数人最牵挂的。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