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传奇 第六季》是一部由凯瑟琳·温妮克 / 丹尼尔·格洛执导,凯瑟琳·温妮克 / 古斯塔·斯卡斯加德 / 亚历山大·路德韦格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历史 / 爱情 / 战争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太真实太阴暗太不可理解,拍出来反而感觉比较难以接受,小说反而不是这样。
●爱!!!!!!
●这剧看了七年一直没有最喜欢的角色,经过第五季到现在,Ubbe是最理想的,温柔强悍,顾全大局,珍视亲情,是唯一的好哥哥。
●很喜欢,又看了维京传奇:来自海上的战狼。不过瘾,又去玩了骑砍的维京
●看到奥利给和埃瓦尔双飞那段我喷了...
●前一阵看的 中国奴隶(公主)都能从法兰西贩卖到维京了,还能在维京制作类似大麻的中药233333,还有法国monk品酒戏都挺好玩的。
●欧洲中世纪历史很迷人,维京人历史很迷人,探索进取精神,战争与权力斗争,野蛮与文明的冲突,复杂的人性……
对于这一季,我其实是非常期望的,期望卡特加特恢复往日的安宁,期望比约恩可以带领维京人在创辉煌,期望伊瓦尔可以在其他地方东山再起,期望维赛克可以振作起来,在战场上大杀四方,期望乌伯可以辅佐比约恩征服世界,期望拉葛莎做一个安详的老人,给孩子们讲盾女的故事。期望会有更多传奇人物出来,让维京人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让世界上的人听说维京人便心生恐惧。 但这些全都没有发生,卡特加特还是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维京人还是在互相残杀。当罗斯人来的时候,维京人已无可阻挡。 未来维京人的命运在那里,在这一季里已经昭然若揭了,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局面肯定会被外族吞噬。 罗斯布鲁克的后代不行,斯堪的纳维亚的国王们也不行。 拉格纳之后再无罗斯布鲁克
《维京传奇 第六季》影评(二):历史上真实的比约恩
比约恩是拉格纳的小儿子。起初跟随维京探险家哈斯泰因去丹麦开拓了疆土,在等到历练和掌握海战技能后,比约恩目光朝向了更远的欧洲内陆。
当时正值法兰西政权交替,内战迭起,比约恩决定趁虚而入。当年传奇英雄拉格纳也曾敲开过巴黎的大门,而今日兵力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优势。比约恩在塞纳河边驻扎了基地,并以此为据点步步紧逼,再度洗劫巴黎。
在度过几年丰衣足食的生活后,比约恩体内维京人的冒险基因再度被激发,这次的目标是伊比利亚半岛。不过这里的西班牙人在与法兰西人的来往中早已得知维京人的存在,所以早早建筑起了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比约恩在这遇到了难啃的骨头。
并没有攻城武器的比约恩选择转战他处,奇袭隔壁的葡萄牙。在塞维利亚他们踏平清教徒之后,一路沿着直布罗陀海峡四下劫掠。
随后他们深入内陆,洗劫了西班牙的奥利维拉,之后在巴利阿里群岛修身养息,补充军备。之后沿着意大利的海岸线,途径尼斯,瓦朗斯等城市,探寻传说中的罗马。
不过不幸的是,在经过一个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的城市卢卡时,比约恩和手下错误得以为这就是罗马。高超的建筑技术当然也用在了防御工事上,这次比约恩选择了智取,他谎称哈斯泰因病重,希望在去世之前在城主接受主教的洗礼,成为一名基督徒。随后,他的一些随从谎称要追随他一起下葬,并跟着进入了城中。在洗礼仪式上,哈斯泰因破棺而出,大杀四方。最后里应外合,毫无防备的“罗马”就这样沦陷了。
据传说,比约恩带着维京人们最远到达了埃及的海滨城市亚历山大,但史料很少,有大可能是没能攻打下来。
连续征战4年后,比约恩决定返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过在返程途中,遭遇了穆斯林舰队的疯狂报复,以及大西洋风暴的肆虐,船只损失过半,所幸的是比约恩并无大碍。
返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比约恩凭借多年的威望与积累的财富登上了瑞典王位,其后的子孙延续其统治200余年。他的女婿还建立了基辅罗斯公国。而比约恩的老师哈斯泰因,在结束这次史诗版的冒险后,壮心不已,继续进发英格兰,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维京传奇 第六季》影评(三):《维京传奇》—两代维京人在精神世界的向内探险
看到第六季第10集了。开始以为是讲维京海盗如何通过海上冒险改变各国历史进程的历史剧,后来发现大部分都是在描述维京人的内战,连维塞克斯和法兰克点到了一下,感觉伊瓦尔的绝世才能还没有感觉到,剧就要结束了。这说明编剧并没有想讲述一部激动人心的世界征服史。那它想表达什么呢?看到后来,慢慢看清楚了:《维京传奇》整部剧,都是在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命运是由上天(具体为神)注定的,还是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控的?
围绕着这个问题,分成两个阵营继续深度拷问:
A如果命运是由上天注定的,那么:
1.谁是背后真正的那只手-即只有一位真神,还是几位神同时存在?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2.上天的目的是什么?(戏弄我们,还是在下一盘大棋?)
3.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服从上天的安排?这对我们又有什么终极意义?
.如果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来掌控的,我们应该如何掌控?
就以上问题,本剧通过不同的代表人物,进行了不同的探索。
A阵营中:
1.拉葛莎-毫无杂念的坚定者。她从未怀疑命运由众神注定,不需要问服从神的意义是什么,最后可以进入英灵殿就很好。哪怕是再次怀孕后,因为从先知那里得知自己不会有孩子,就毫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如愿”流产,绝不企图改变或埋怨命运不公。最后她的死法也证明了她的信仰没有欺骗她。
然而问题是:从拉葛莎的性格来看,这并不是一种被动的顺从,而是主动的选择,选择永远忠于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难道命运不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吗?
不过如果要给她写个墓志铭的话,应该可以写:“尊重命运,命运也会以她的方式尊重你”。
2.罗洛-翻父母抽屉的幸运儿
罗洛也从未怀疑过命运由众神注定,但跟拉葛莎不一样,他对神缺乏真正的敬畏之心(否则也不会开玩笑一样受基督洗礼了)。就像对一个小孩来说,重要的是父母的抽屉里还有没有糖,其他问题不需要想。最后,众神终于注意到了这个哭着喊着要糖吃的简单孩子,给了他提示,所以才有了他登上城门看见法兰克公主那一刻的眼神:“ 爹没有骗我,这是他给我留的糖吧?” 他对公主的爱,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相信这是命运给他安排的礼物,必须珍惜。
要是我是罗洛,我会疑惑为什么奥丁给我大礼的条件是融入基督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算了不想了可能众神也喜欢思想简单但行动机敏的孩子吧。
墓志铭可以写:“不要问命运是什么,要问命运给你准备了什么”。
3.弗洛基-被命运戏弄的讨好者
弗洛基不仅不怀疑众神,对众神简直讨好,至于意义,大概是模模糊糊认为自己身上具有某种神性,希望通过讨好为众神所接纳(很多细节能看出来他有一定神性,很像不受众神待见的狡猾之神弗洛基)。 然而却屡受命运戏弄,后来他选择完全被动地漂泊在大海上,看众神通过何种安排回应他的虔诚,却受到了更大的戏弄。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了心理学里常提到的一种现象:越讨好,越卑微。
墓志铭:“越讨好,越卑微,对命运也是如此。”
4.艾塞斯坦和黑德蒙-对内的勇者和对外的勇者。 这两位都选择了服从于信仰,只不过艾塞斯坦是经历过矛盾、实践后,最终做出了选择,他看似懦弱,却始终诚实面对自己的疑惑并去检验真实性,这的确需要非凡的勇气,也是两位伟人都爱他的原因;而黑德蒙自始至终都只忠于上帝,却最终逃避了自己对异教徒-拉个葛莎的爱。
只不过艾塞斯坦的怀疑精神体现在第一个问题上”.谁是背后真正的那只手-即只有一位真神,还是几位神同时存在?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而并不否定神和命运的存在。
艾塞斯坦墓志铭:“永远对自己诚实”
黑德蒙墓志铭:“诚实的部分并不全然正确”
5.维塞克-命运观察者。其实维塞克之前不是A阵营的人。从他跳下船的那一刻,一直在疑惑那到底是自己的决定还是命运推动的。他试图抓住一切信号来进行判断,甚至差点信佛,一度崩溃,直到无意中杀死了杀母仇人,他终于相信命运对自己是有安排的,只是暂时不知道最终安排是什么样的(还有10集)
墓志铭:”你就是命运大棋中最隐蔽的那颗棋子,躺着等待吧,不要提前问大结局"。(黑德蒙主教也认为自己是一盘大棋的一部分)
阵营:
1.拉格纳,维塞克斯老国王埃格伯特:第一代命运试航者。
拉格纳死的那一幕很有深意,他明明自愿接受了基督的洗礼,却以维京人的方式死去,高喊报仇和英灵殿,而与艾尔伯特的对话表面他内心深处无论对英灵殿还是天堂都深感毫无意义。
对此,我理解为,他在最后一刻,只是保留了好奇心,想看看到底能不能骗过众神坐在去英灵殿中;受洗也不是真的信了基督教,只是保留了去天堂逛逛,与艾塞斯坦重聚的可能性;再或者,两个地方都能去或者都没去成。无论哪种方式,他都算是通过自己的心机掌控了自己死后的命运。
埃格伯特最后好像都不想这些死后的世界了,先给现实世界的对手挖个坑,泡个澡享受一下再说。
他们墓志铭应该很简单:”我的命运我就要做主"
2.无骨者伊瓦尔-第二代命运操纵者:伊瓦尔理解了父亲-”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核心精神,但相比于父亲的小心翼翼,他的试航方法是宣称自己为神---成为了神,就能名正言顺的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这样未免有点自欺欺人,难道不是神,就不能掌握自己命运了吗?
墓志铭:先看完终季再说吧,毕竟他在历史上是传奇人物,心里也开始明白自己不是神了,看看能有什么变化。
3.朱迪斯--藐视命运者。
如果说维京传奇里最伟大的女战士是谁,我想就是拉葛莎和朱迪斯,这两位代表着对外的勇气和对内的勇气。她比包括拉格纳、埃格伯特、黑德蒙,伊瓦尔都要更有勇气的一点是:生前不用任何神的名义去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死后也绝不企图祈求神的宽恕或者骗过神。。
墓志铭:“命运,你要怎样与我无关。”
其他的人如比约恩,乌伯等,只是前辈部分精神和理想的继承者,从对命运思考的角度并不具备代表性,因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所以整部《维京传奇》,确实是体现了维京人的探险精神,但表面上是对外的探险和征服,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以宗教冲突为表现,通过维京人的战船,体现两代人(主要是维京人)对人本身存在意义的向内的精神探险才是核心。从镜头的安排上,你也能看出导演刻意对相似或相反的情况进行对比,个人认为比《权游》更有的深度。就是后期太拖沓,而且编剧想表达的内容太多,导致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物和情节,最后也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这也是可能编剧,乃至全人类对命运的思考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如果非要有的话,那就是:没有对错,做出选择才重要。。
《维京传奇 第六季》影评(四):就连女主角都下线了,这部美剧还能怎么拍?
每每说到《维京传奇》,美剧老司机都会无限怀念。
因为正是这一部顶级美剧,将维京人的众生相描摹得丝丝入扣。
既有战斗场面的热血沸腾,又有大战之后的悲天悯人。
大宏观上来看的话,这部美剧成功拍出8世纪维京人的冒险故事。
人不多,场面不大,但却有一种阔别已久的史诗感。
自从《权力的游戏》烂尾以来,美剧圈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史诗感。
所以说,这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而在第六季第六集的末尾,本剧的灵魂女主角,盾女拉葛莎,走了。
如浩瀚星空中的一颗星辰,星辰陨落,自此坠入永夜之黑暗。
拉葛莎是维京人传奇领袖拉格纳的结发妻子,感情深受,羁绊深沉。
自从拉格纳领便当之后,拉葛莎就成了当仁不让的女主角,乃至于第一主角。
拉格纳的儿子们虽然同样骁勇善战,但总觉着缺少点什么。
从第一季到第六季,六年追剧时光忽忽而过,就像做了一场梦。
梦醒了,维京人的传奇盾女拉葛莎,却最终死于拉格纳之子的手上。
当匕首刺进胸膛,当热血汩汩流出,当往事如烟般烟消云散。
拉葛莎刚刚在第六集干掉了生平最后一位对手,完成了一次艰难的谢幕战斗。
她知道自己油尽灯枯,就连举起盾牌的手也不再如往日坚定如铁。
紧接着第七集的核心情节,就是对这位传奇女战士的葬礼。
那一天,微雨燕双飞。
拉格纳的儿子们,儿媳们,能来的几乎都来了。
当地的维京武士们也是能来的都来的,都来给这位传奇女性一一送行。
这是一个维京女武神应该有的待遇。
维京女武士站在山崖之巅,朝着拉葛莎所在的战场四周射出火箭。
火箭破空而去,迅捷如电,终于钉在了沙滩上。
拉葛莎就躺在战船的最中央。
这艘战船也就是拉葛莎的棺椁。
为什么不用棺椁入土为安,而是要用战船呢?这就跟维京人的信仰息息相关。
在维京人看来,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维京武士会由此进入众神之殿,跟随北欧诸神如雷神托尔,继续战斗下去。
武士们拉起纤尘,坚实的战船划破冬日的碎冰,在水面上破冰而去。
不用指挥,不用异口同声,维京人送着他们心中的传奇女武神。
对于剧中人来说,拉葛莎是一个伟大的象征,她的离去,反复天崩地裂。
战斗一生,至死方休,这是维京人的荣耀。
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从此以后,这部《维京传奇》就失去了真正的女主角。
自从拉格纳死后,拉葛莎即是本剧唯一的主心骨。
至于其他角色,都是群像戏的一面,没有一个拉格纳的儿子可以担当男主角。
如今拉葛莎也去了,对于《维京传奇》来说,走的不只是演员还有铮铮铁骨。
多少人为了看拉葛莎在坚持看这部戏,如今呢?
都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再顶级的美剧也是这般,气运没了,看啥?
也许,陪伴我们六年的《维京传奇》,也该到了落幕的时候了吧。
就连女主角拉葛莎都下线了,《维京传奇》还剩下几分传奇?
《维京传奇 第六季》影评(五):等了九集终于要决战了,真是望眼欲穿
美剧是21世纪的世界名著,若汪洋大海,总会有惊涛拍案的时刻。
而《维京传奇》则是汪洋之中的一片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刀光剑影。
可以说,这部史诗级美剧从第一季打到第六季。
就连灵魂男主角拉格纳的儿子们都开始大杀四方了,不得不感叹这光阴似箭。
但是第六季的决战来的总是比往常要晚一些。
即便是最为资深的美剧老司机,也在这苦苦等待中,度过了慢慢煎熬。
终于,等到第六季第九集的最后一个镜头,决战的铺垫终于走到了尽头。
关于《维京传奇》的文章我写过不少,几乎每一季都能够看到我的文字。
之前就多次提过,这部剧最灵魂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刀光剑影的喊打喊杀。
对于一部史诗级美剧来说,武戏再好看,也只是为了文戏抛砖引玉。
如果你想在这里看到经典美剧《斯巴达克斯》那般的血色浪漫,估计要失望了。
关于维京人的传奇故事,英剧也有拍,好莱坞电影也有拍,但总觉得不够劲儿。
就是因为在展现众生相的时候,真实感不够,最终演变成少数英雄的故事。
从这角度来说,美剧《维京传奇》简直就是8世纪北欧维京人的百科全书。
导演和编剧试图通过全景式的人物众生相,来展示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能坚持到第六季第九集的美剧迷,想必也是死忠粉吧。
自从第八集盾女拉葛莎下线后,拉格纳那一代的精英们,几乎已经全面下线。
如今的斯堪的纳维亚的传奇,也成了拉格纳二代们的天下。
顶着拉格纳之子的头衔,他们也试图不断向外扩张,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
遗憾的是,内斗依然没有结束。
彼时的挪威,大大小小的领主多得是,一双手都数不过来。
只要你占据你一座城池,外加周边几个村庄,或是一座港口,就能裂土封侯。
你也是国王,我也是国王,总之大家都是国王,看谁不爽就打谁。
你方唱罢我登场,抬头望,诸神黄昏。
哈拉尔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挪威共主,但实际权威,可能还不如周天子。
封建制下的诸侯们依旧操持着旧业,轮回着故事,丝毫没有一丝改弦更张。
比约恩也是国王,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哈拉尔国王,针尖对麦芒。
比约恩又看上了自家的漂亮侍女,一时间没忍住,***之后又是巫山云雨。
王后实在看不下去这番偷鸡摸狗的操作,真喜欢就明媒正娶,就该像个男人一样。
这气度,颇有当年的第一盾女拉葛莎。
在她的眼中,比约恩国王不过是个半人半神。
这边比约恩刚刚娶完小老婆,那边伊瓦尔就开始蠢蠢欲动。
光是第六季,他都已经在人家罗斯王宫混了九集。
看人家内斗,看人家男欢女爱,看人家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人家集结大军。
说是罗斯人的贵客,但内心深处,他依然觉得自己处处身不由己。
第一支罗斯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摄政王信心满满。
谈笑间,仿佛维京武士就会土崩瓦解。
比约恩不足为惧,哈拉尔国王不足为惧,挪威大地,必将唾手可得。
问题是,真的是这样吗?
罗斯大军来势汹汹,仅仅是一支侦查的先头部队,就展现出恐怖的战力。
黑云压城城欲摧。
说实话,相比神州大地的王朝战争,维京人和罗斯人的决战,规模并不大。
一眼望去好似乌压压一片,其实十万大军都没有的。
但《维京传奇》硬是拍出了“少即是多”的真实感和史诗感。
无论是军事战略还是战术,拉格纳时代已然是维京人的巅峰时刻。
但只要这股子气势还在,这部美剧就有值得一看的资格。
毕竟刀光剑影的背后,还有着文明和文明之间对抗和水乳交融。
战斧挥舞,热血沸腾,诸神黄昏,北欧神话,所谓决战,拭目以待。
再回首,江山依旧在,只是朱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