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过去的这四个月,你读了几本书?你是不是有着想多读书的想法,但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呢?36氪的一篇文章提供了几个小技巧,帮助你增加自己的阅读量。
一是,一次开启很多本书。这些书应该是不同类型的题材,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情绪、偏好来选择不同的书籍阅读。比如在休闲时光阅读爱情小说,在头脑清晰、想获取知识的时候阅读教育类的书籍。
二是,同时阅读多种格式的书籍。一般来说,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有时间读书,所以如果平时就在读或听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等各种形式的书籍,那么当你处于不同场景的时候,你可以灵活选择当下的阅读方式。
三是,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有时候在这一段空闲时间之后,你可能有其他事要做,于是你会因为担心错过时间而没办法安心读书。这时候,可以灵活用好闹钟来把控时间。
四是, 制定一个自己的读书列表。有时候读完一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不知道下一本该读什么,所以平时的积累和排列就很重要。
五是,设定阅读目标。这个目标不应该成为压力,而应该是一种乐趣,所以不要设定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你去年只读了15本书,但是今年把目标定在100本。毕竟如果你提前达成目标,还是可以重新设定更大的目标的。
六是,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在那里你会找到很难买到的书,也能节约出一笔本打算用来买书的资金。除此之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也能给你带来很多方便。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大公司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具有优势,像通用电气、IBM、宝洁这样著名的大公司,也一直被视为产出CEO的工厂。但研究发现,有很多名气较小的公司其实是隐形的CEO工厂,比如罗门哈斯和丹纳赫。这些公司在培养CEO方面有一些独特的方式。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分享了其中三种最为重要的做法。
一是赋予领导者广泛的权力。现在很多大公司使用的都是复杂矩阵式管理结构,与之相反,隐形CEO工厂更倾向于让总经理直接参与制造、销售、研发和资产管理等环节,以培养他们在最少的指导下做出重大决策的能力。而CEO基因研究也表明,被赋予高度决策权的CEO成功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2倍。
二是鼓励领导者像CEO一样思考,也就是专注于价值创造。在罗门哈斯,领导者从早期就会被教导用客户、员工、投资者、社区和流程这五种声音来评估每个决定。这样一来,当他们担任CEO时,才能习惯于去考虑自己要对哪些利益相关者负责,怎样有效地和这些利益相关者互动并产出成果。
三是尽早用大量的机会来锻炼表现出色的人。隐形CEO工厂通常很乐于像押注一样,在级别比较低的职位上发掘高层候选人,并大胆地任用他们参与重要项目。研究表明,在所有CEO中只有三分之一有类似被发掘的经历,但几乎所有从隐形工厂中出来的CEO都至少有过一次这种经历。
职场:如何提升工作能力
在职场上,工作能力的高低关乎着每个人的存在价值。而人与人之间,在工作成果的差距,主要是由工作能力的差距造成的。实际上,工作中每个环节都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可以参照。掌握了这些方法,工作能力就会有极大的提升。
陈向东是在线教育机构“跟谁学”的创始人兼CEO,他也是新东方前执行总裁。他曾经出版过畅销书《做最好的创业团队》。在他的个人公众号上,陈向东从整个工作流程出发,分享了在职场中能提升工作能力的五件事。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第一件事是接受工作,只问标准。
陈向东认为,当领导给你布置一项工作时,有一件事必须要当面问明白,就是“领导希望这个工作达到什么样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这件工作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一定要弄清楚工作标准呢?因为要想量化考核工作,就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标准,要想达成目标,目标本身就必须要清晰。
工作标准不能意会,只能言传或者白纸黑字写清楚,这样才能避免误解。如果领导希望达到A标准,而你却认为B标准就行了,结果就是你费劲地把工作做到B标准,以为领导会嘉奖你,结果却得到“工作不合格”的回答,你一定会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热情就会被浇灭。
第二件事是请示工作,必带方案。
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难题,为了解决难题,就要向领导请示。要注意的是,在请示前,你一定要站在实际角度认真思考一下这些难题,并给出一到两种解决方案。你虽然不是领导,没有决策权,但你是执行者,具有强大的建议权。
陈向东认为,要懂得给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做问答题。比如有两种请示风格,一种是“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做,请领导指示”;另一种是“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想到了两种解决方案,请领导定夺”。你觉得领导会喜欢哪一种风格?显然是后者。
此外,还有一种很致命的问题是,如果跟领导请示时,只谈问题却不带方案,很容易在谈论问题时就情绪激动,变成吐槽或者抱怨,矛头直指客户或领导。这就容易造成图一时口舌之快,而失去了成长进步的机会。
第三件事是汇报工作,突出结果。
在进行工作汇报时,不管是阶段性汇报还是整体汇报,一定要把汇报重点放在结果上。陈向东认为,一切没有结果的工作汇报都是浪费时间。
陈向东说,领导首先关注的一定是结果,只有当结果非常好或者非常差时,工作过程才会被提起。就像在大家在上学时,成绩最好的和成绩最差的学生容易被老师记住,中档成绩的人没什么存在感。
第四件事是分享工作,细说流程。
如果某项工作你完成得很漂亮,成为了团队榜样,需要向大家推广经验时,你就得重点向大家汇报工作流程了。
这时,工作结果可以轻描淡写,因为只要稍微说得多一点,就会给人吹嘘的感觉。大家专门花时间来听汇报,目的是学习取经,而不是检查工作。大家关注的重点不是你的工作结果,而是你究竟做了哪些流程控制,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在分享工作时,要多谈细节,既要讲清楚做得好的方面,也要讲清楚做得不好的方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样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
第五件事是复盘工作,漫谈感受。
如果你足够优秀,做出了让人惊艳的业绩,也许有机会在公司全体大会上或领导面前复盘工作,这个时候你讲话的重点,就要放在务虚的工作感受上。
因为你的工作结果大家已经知道了,就不需要重复了,而个人的工作流程对不同岗位的人来说没有太多借鉴意义,所以汇报重点放在工作中个人感受上面。
比如,可以谈谈自己在面对高标准严要求时是如何自我激励的,在面对困难险阻时是如何迎难而上的,工作过程中你是如何思考、如何决策、如何成长的等等,这是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以上五个方面,从接受工作到回顾工作,基本上涵盖了工作的全过程,如果大家能把这五件事情做好,就有希望给人一种“超越期待”的感觉,你也会被贴上“工作能力出众”的标签。
长按下方,收听更多精彩内容
问伴读君
要读书,更要发声!不论你是想吐槽还是有疑惑,有观点还是想表达见解,都欢迎私信我们畅所欲言。
伴读君微信号:ban
分享讨论
关注凤凰读书计划公众号,点击下方写留言,即可分享精彩读书感悟。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知识是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