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好人缘”的时候,好像总也绕不过两个词,一个叫委曲求全,一个叫讨人喜欢。
前者教我们委屈自己,后者教我们讨好别人,这样的情商,听起来有点心酸。
难道高情商就是取悦他人?
委屈自己就能赢得尊重?
心姐觉得未必。
她在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已经工作三年,目前是核心管理层。虽然业务能力出色,工作上也雷厉风行,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却总让自己受委屈。
明明是双十一订单高峰期,下属却要请长假,她不好意思不批;部门员工工作不达标,她就自己操刀,手把手重做一遍……
这家公司,有更好的上升空间,工资更高,能够得到更多锻炼机会,公司流程也更规范……朋友明明很动心,纠结了很久之后,却依旧没有提出辞职。理由是,疫情还没完全过去,这个时候,公司不好招人,不好意思提离职。
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这两天,她每天都在怪自己不该为别人考虑太多。
她真的不会抱怨吗?不是的。
凭空错失的机会就像一根鱼刺,总会提醒她,因为现在的工作,自己放弃了更好的选择。
的确,朋友在公司人缘很好,上级可以很放心地把指标安排给她,下属犯了错,撒个娇也就过去了。
但是,这些看似“好人缘”的人,内心里却都有一个被委屈的自己。
他们对自己,真的太苛刻了。
那么在职场中,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高情商呢?近期的热播剧《安家》,似乎给出了答案。
随着《安家》的剧情逐渐接近尾声,罗晋扮演的「徐姑姑」也在网络引起热议。
有人说他实在太佛系,做事优柔寡断,窝窝囊囊。毕竟作为房产中介店长,他的日常画风是这样的:
任由街坊四邻把门店当作寄存点,代收快递、代管宠物、小孩放学后也可以去门店写作业——
当公司空降新店长后,依旧不争不抢,毫无怨言——
这样看来,徐姑姑好像真的很佛系,那么,他是不是只会委曲求全,一味忍让呢?
倒也未必。
在我看来,“忍”这个字,有一个前提,就是让自己受委屈。如果只是举手之劳或早已洞若观火,既让自己感到开心,别人也能觉得舒适,那么这就不是“忍”,而是一个人的厚道,也是两个人的双赢。
因为不介意举手之劳,所以,安家天下和四邻关系处理得很好,附近居民有需要换房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到他们,业绩远超周围更“努力”的对手。
因为帮附近人代收快递,已经多开了八单生意;
因为看到了下属朱闪闪身上乐观的特质,所以即使朱闪闪两年没有开单,徐姑姑依旧把她留在店内,小姑娘天性乐观,总能感染到周围人;
新店长房似锦空降后,两位店长看似一强一弱,实则互相补足劣势,门店生意越来越好。
而当周围人真的触及自己底线时,「徐姑姑」也决不让步。
在中介行业,有一个词叫“跳单”,意思就是,当中介公司已经促成买、卖双方交易后,买家和卖家却在最后环节跳过中介,自行交易。这样一来,就可以免去一笔中介费。
这样的做法,对于中介公司来说,无疑吃哑巴亏,花费了力气,又没有得到好处。
在《安家》的剧情里,「徐姑姑」所在的安家天下,就遭遇过恶意跳单。
其中一次,是被「观澜小区」的物业公司跳单。这家物业公司称得上是“惯犯”,每次中介带客户看房后,小区物业都会私下联系买家,以更低廉的中介费争取客户。
被发现后,「徐姑姑」决定联合周围中介公司,不再做这家小区的生意,两个月之内,观澜小区未开一单。
“老好人”,或许是我们对徐姑姑最大的误解和低估。
他的看似“忍让”,非但没有让自己委屈,反而利己利他;看似不争不抢,实则绝不对底线让步:小事讲豁达,大事有原则。
称得上是真正的高情商。
在提到情商的时候,我们似乎总会有一点误解,好像情商就是一种让周围人满意的能力。
于是,当同事邀请你参加婚礼时,明明不想去,但还是不得不去;
当朋友邀请你参加一次聚会时,明明已经很累,却仍然不好意思拒绝;
当别人做了伤害自己的事情,明明很难过,但碍于面子,还是说了一句“没关系”……
在豆瓣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哪一刻,你觉得人生彻底放松了。
有人回答:拒绝朋友借钱请求的时候。
引来无数网友的赞同。
心姐想,只要有类似困扰的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一部日剧,名叫《凪的新生活》,在剧情之初,主人公大岛所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高情商职场人,几近病态。
但是许多看过这部剧的人却说,在大岛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你是不是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呢?
在一次展会上,明明同事出错,拿错了演示材料,大岛却“挺身而出”,大包大揽地承认错误。
同事下班聚会,她不好意思推掉同事的求助,毫无怨言地留下加班,完成别人未完成的工作。
聚餐时,明明对朋友的谈话不感兴趣,还是随声附和。在挑选合照发布社交网站时,大家选出了所有人都满意的一张——除了大岛,在这张照片上,她明明闭着眼睛。
这样的人真的太好了,但是又对自己太糟了,他们把“拒绝”这个词的分量,看得实在太重。
可是,大岛的“好人缘”,又换来了什么呢?
在背着大岛建立的群聊里,同事们把她称为自己的专用外包商:
并且表示,绝对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为什么同样是表达友善,「徐姑姑」可以获得尊重,大岛却成为同事眼中的笑话呢?
这是因为,徐姑姑的友善是有前提的:不违背原则,不退让底线,不委屈自己;而大岛的友善却毫无底线可言。
大岛的同事,就是被这样无条件的友善惯坏了。反而觉得大岛是一个差劲的人。
真正的高情商是什么呢?
无非就是:我可以让周围人开心,但前提是,别让自己委屈。
娱乐圈里,就有一位公认的高情商艺人,他就是蔡康永。
但如果你认为蔡康永是一个“老好人”,那就错了。
相反,蔡康永是一个非常有边界感的人。
或许是因为主持过情感谈话节目,所以蔡康永总被周围人视作倾诉对象,感情也好,生活也好,工作也罢,总想和他聊一聊。于是私下里,他时常收到朋友的求助信息。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蔡康永的处理方式,在外人看来或许十分不近人情:
他的习惯做法是,收到信息后,暂且置之不理,不回应,甚至不会点开消息,先去忙自己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再去处理朋友的情绪。
这样的“冷处理”,有时候也会遭到朋友抱怨。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消耗在他人身上。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时常收到一些“不好意思拒绝”的求助呢?
不妨听一听蔡康永的观点:“你可以和我诉苦,但我没有 24 小时陪伴的义务。”
这句话所讲的,就是人际交往中柔和的、隐形的“度”。
很多时候,维持一段关系健康发展的,不是无条件忍让,恰恰是表明态度,留有边界,彼此舒适。
高情商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妥协。
我们可以对他人友善,但不需要一味讨好;
我们可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但前提是尊重自己,不妥协原则。
毕竟比起取悦别人,更难得的是不委屈自己。
如果讨人喜欢太难,不妨先学会被自己喜欢。
如果取悦别人太难,我们不妨先取悦自己。
*图丨网络
如果取悦别人太难,
不妨先取悦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