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过年打灯笼
日期:2020-02-28 18:33:57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上午洗了衣服,下午领着女儿到街上走一走。

  街上到处是人,到处堵车,在这样的数九寒天,我分明感觉到新年来临时人们内的腾腾热情道路旁,卖灯笼的摊一个挨一个,灯笼挂在一根细绳上,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现今的灯笼很时尚,不用蜡烛,上块电池就会发光,还能唱歌,还有的打开按钮一边唱歌一边转圈,真是神奇

过年打灯笼

  女儿高兴地围着灯笼转来转去,她不停地问老板这个多少钱,那个怎么卖。我听到那小灯笼六十二元时,心里吓一跳——“好贵!”女儿挑来拣去,相中了一个小白兔灯笼,两只白色耳朵高高竖起,把儿上有一按钮,打开按钮,兔耳朵就一闪一闪亮起来,很有意思。我领着女儿继续走,在灯笼间辗转,有些恍惚童年过年打灯笼的情景仿若昨日,浮现于眼前。

  我童年时,过年打灯笼可是孩子们期盼事情。腊月二十六是我们村最后一个大年集,这一天,集市人山人海人们都赶过来买年货,而灯笼是家家户户必要买的。卖灯笼的人没有固定摊点,用一根长竹竿,就串起了所有的灯笼,一大串,一大摞,像皇帝华丽的车盖,煞是壮观。我感到很新奇:怎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又省力气又亮眼睛

  高级一点的是塑料薄膜灯笼,里面用柔软富有弹性的竹篾片扎成椭圆形骨架,外面罩一层透明的薄塑料纸,上面用红的绿的颜色画几株花草。这种灯笼点着后特别亮堂,比纸糊的要贵,一块钱一个。

  而大多数人家买用白纸糊的灯笼,这个便宜,一块钱两个。这种用秫秸秆成长方体的骨架,上下各留一方形小口,外面糊一层纸,纸上面装饰了一些图画。做灯笼人匠心独运,有的上面画几笔花草,抑或石鸟,还有的每一面写一个字,四面组合起来就是“新春快乐”,一派喜气洋洋

  我爷爷在集上要买十二个灯笼,他有十二个孙子孙女,每人一个。买来后先放在东屋。到年三十晚上,孩子们都来了,老老少少对着堂磕头,磕完头,奶奶把灯笼拿出来,每个孩子分一个。十二个孩子上下差不了多少,都挨肩。特别给最小的三个孩子各一个高级“塑料灯笼”。我们都高兴地拿着新灯笼,不停地欣赏着,闻着独特香气,舍不得让别人摸一下,生怕弄坏了,小心翼翼地放在别人够不到的地方,心中多么渴望那个时刻的来临。

  大人们还在喝酒说话,孩子们吃饱了,在屋里待不住,便都出来打灯笼。

  外面漆黑一片,天气寒冷,但孩子们不怕,各自打了灯笼,出了门,排成一队,顺着道走,边走边齐声招呼“没有事了”,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是跟着别人一起招呼。每个孩子都小心走路,生怕摔了跟头把灯笼给烧了。走着走着,便看到远处也来一队人,走在前面的大姐问:“哪里的?”“后庄的。”我们便和后庄的迅速合成一大队。接着走,又看到几个打灯笼的孩子,他们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打灯笼的队伍围着村子转,人越来越多,形成一条灯笼的长龙。

  最吸引孩子们的是每年的打灯笼比赛。三十晚上,东队的和西队的灯笼遇到后,不合并,而是比谁人数多。人数少的那一队都急得不得了,便去挨家挨户叫人出来打灯笼,到人家就找小朋友,说,过年打灯笼去。这个孩子便兴奋地答应着,举着灯笼就出来了。有时还提前私下说好,叫人到他们的队里去,增加力量。最后分散的时候,互不服气,两队约定明天再比,这也让初一晚上的打灯笼更令人期待。

  灯笼被烧掉是常有的事,里面的蜡烛经常不稳,有时歪倒了,灯笼就烧着了。其他孩子们便都赶过来用嘴吹,帮着把火吹灭。这孩子便哭,但仍不肯回家,举着个空灯笼跟着凑热闹。如果家里没有多准备一个灯笼,他这个年便要失落了。

  灯笼里插蜡烛的烛台有卖的,但更多的人家舍不得,自己做。对会木工活的人来说很简单,先旋一个比灯笼口稍大一点圆形的木板,然后在木板中间钉进一颗钉子,钉子从另一面透出来,尖尖的钉子头插蜡烛正好。接着在木板反面对称的两侧各钻一个眼,把一根细铁丝两端穿到眼中系牢,在铁丝中间绑一小木棍,就这样烛台做成了。我曾亲眼见爸把一根铁棍放到煤炉上烧红,然后在圆木板上钻眼,木板冒出白色的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灯笼的种类更是千姿百态,并且功能越来越多,童年时简单朴素的老灯笼却难觅踪迹。除夕夜,更多的娱乐项目占据了我们的身心,看春晚,聊微信,玩游戏,不亦乐乎。但无论怎样的时过境迁,儿时“过年打灯笼”的故事永远值得津津乐道,大年夜灯笼朦胧的光永远亮在心头,永远温暖着我们的生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过年打灯笼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