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社会实践总结心得体会——“拾黎”社会实践队
日期:2022-07-12 16:24:22 作者:风辰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社会实践总结心得体会——“拾黎”社会实践队

  在这个暑假的前期我加入了“拾黎”实践队,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三下乡活动,由于上一次实践是线上的,我的体验感不够丰富,所以当我知道我们的队伍是线下队伍时,我就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期待着这一次不一样的经历。但是由于一开始那两天的台风天气的影响,我没能准时到达我们的实践地点,不能和小伙伴们当面一起交流和讨论,有点可惜,但根据大家在群里发的消息我也可以跟上我们的工作进程,我们队伍先是开了一个正式会议,敲定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和工作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这个会议中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这次会议中队长和副队都十分尽职尽责,因此我非常感谢他们为我们的队伍的付出。会议过后我们有了第一次分组,我们队伍分成了3个小组 。我们可以根据分的小组进行不同地点的走访,这样就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这两天虽然我不能跟大家在一起交流,但是我也没有因此而无所事事,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我简单构思了一下我们走访的对象及对应的问题,虽然不是特别丰富,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交流与讨论,我们一定可以得到一份完美的问卷,让我们后面的走访活动更加顺利的。

  在风雨过后,我也迎来的我的第一次走访。我骑车到我们镇上,来到了人山人海的市场,在寻找了一圈后我确定了我的走访目标——一位卖豆腐花的老婆婆,我来到她的店上,跟她简单说明了我的目的,就开始了我的采访。通过交流,我了解到了老婆婆和老伴是做豆腐花生意的,他们已经在市场这边做了很多年的生意了,她的孩子都已经读完研究生出去外面工作了。他们平常都是用黎话交流的,他们孩子工作回家了也是跟他们讲黎话。老婆婆说他们不经常出外面所以对普通话和粤语都很陌生,不会讲。所以他们也是十分支持我们的黎话文化,也表示了会将黎话教给他们的子子孙孙,将黎话方言流传下去。我们镇的大部分人也都是讲黎话的,黎话方言文化在我们这边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我对于我们这边的方言也是怀着支持的态度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新一代因为跟着父母在城市所以大部分都是讲普通话,而回到家乡后对于自己家乡的方言都不熟悉,这样子就会导致他们跟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沟通有障碍,这是一个不太好的现象,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采访调研可以提高大家对我们黎话方言的保护意识,将它传承下去。

  在我们镇上走访完了之后 我来到了我们的大本营,在这里我和我们的大部队汇合了。我带来了我们霞洞镇的特产豆饼,小伙伴们有的没有吃过这个,他们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吃,一开始还以为这是豆腐,在后面吃起来了才发现跟豆腐不一样。在这热热闹闹的氛围中我们享受了这顿丰盛的午餐。慢慢的我也和小伙伴们熟悉起来了,大家下午都在忙着写稿子这氛围又慢慢变得安静起来,留下的是敲键盘的声音,这便是我们认真的模样。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拾黎”社会实践队又继续了新一轮的走访调研活动。我们分成两个小分队分别对沙院镇和七迳镇进行黎话方言的调研,而我也在调研队伍里面,我们这个小分队负责的是七迳镇。在吃完早餐后,我们等待人员到齐了就开始前往我们的目的地——七迳镇。一下车我们发现周边的房子很多都是关着门的,只有寥寥几间房子有人在活动,我们看到有一位老爷爷在院子里乘凉,就上前表明我们的来意,但是老爷爷说他不太会说黎话就拒绝了我们,接着我们又看到了一位老奶奶,询问过后发现老奶奶耳朵定不太清,所以我们就放弃了。走了一圈之后我们发现周边的房子都没有多少人,然后我们选择了更换路线,我们来到了镇中心,这边店铺居多,我们就沿着路线继续走访,陆陆续续下来,我们有了新的收获。我们走访了很多店铺的老板有水果店的老爷爷、饲料店的老板娘、玩具店的阿姨、杂货店的老板娘、衣服店的婆婆、便利店的阿姨、药材店的大伯,他们的反馈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对于我们的调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主要就是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结果来总结黎话方言的使用情况。总的来说我们的收获很丰富,也很充实。

  后面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的行程就提前结束了,改成线上的形式进行论文的写作。在这次活动中让我收获了很多友情,队友们每天都团结友爱,在跟大家一起住的这两三天里我过得很开心,大家一起互帮互助,这个氛围让我觉得特别温馨。在这里我们都觉得很快乐,我也会记得每天都在一起开会总结的欢声笑语。在生活中能像这样大家一起生活的时候是很少的,在现在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他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与别人真心的交往,在这次这次活动中,我们大家就真的像是一家人,可以相互包容,我想我会珍惜这份珍贵的友谊的。我希望大家以后每天都会快快乐乐,心想事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社会实践总结心得体会——“拾黎”社会实践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