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08 03:1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100字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是一本由成龙 朱墨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一):啰嗦一下

  以前挺不齿娱乐圈的人写书的,随便写点文字,配点自己的精修图,跟个写真集似的,卖的比四大名著还贵。

  知道这本书是在梁博的微博里看到的,基于喜欢他的歌,他推荐的书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挺真诚的一本书。

  没有经历过成龙电影时代,就像不知道为什么刘德华那么红一样。

  人活着,写自己的传记是个什么样的体验?

  家人真的是最重要的,要珍惜。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二):成龙,一个完整的人

  成龙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本书把电影外的他拿了出来,这是最真实的他。从一个小混混暴发户,到现在虽然仍是粗人,但他的做人方式令人折服。

  读毕这本书,你会发现是一次次的经历使他改变。而他的成功也并不是偶然,他跟那些普通武行不一样,他在片场会认真学习,认真观察,看看镜头啊机位啊灯光啊如何安置,看看导演如何指导,他一直在积极学习。

  希望,我也能一直观察,持续学习。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三):时间没怎么过就老了…

  小时候,那时还是vcd时代,当时都是互相借光盘看,当时村子里也不多,看的记忆最深的就是成龙的A计划和快餐车。

  刚好这本书里也讲了拍摄A计划的一些事情,当时看到从钟楼跳下,以为是假的,没想到真跳啊…还有其它的一些电影拍摄时候的介绍,挺好的。但是在好莱坞拍摄的一些细节有点少啊,遗憾,希望以后能补录下。尖峰时刻、上海正午、环游地球80天这些的一些拍摄细节之类的很想看到啊…

  想到现在成龙大哥还在拍功夫片,还有那么多的危险动作,感慨最多的就是自己也应该不断的奋斗,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四):读后感

  大哥的洁癖,强迫症,不认老不服输,赤子之心,创意,爱收藏,一些处世哲学和自己很相像,可现实身边没发现有类朋友。

  看书前是带着一些问题来探索大哥这个人的。

  1,一个粗人怎么让邓丽君喜欢上,大哥个中的人性吸引亮点在哪里?成龙的魅力在哪里?

  应该是一个文化人比较多的形象和礼仪包袱,成龙不拘一格,自由的灵魂,以及对她的体贴大度吸引住

  2,大哥混迹江湖怎么化解黑恶势力对自己的威胁

  只要你越出名越有地位,会匹配对等的威胁势力,所以你要准备好越来越干大事情,就得准备好怎么处理越来越大的威胁,大哥每次化解威胁都会先给对方面子以及怎么下台,自己吃亏一点的技巧化解,同时也离不开他的灵活应变以及他自带的名气因素吧?

  3,怎么得到奥斯卡承认,怎么得到美国人和全世界承认

  我觉得是赶上了李小龙去世的时代,而中国功夫电影就是电影里中国元素的标杆吧,成龙的努力,也遇到了时机,以及自身条件也不差,营运团队一起的作用

  4,年少得志的体现是怎么样的?等等

  年少得志真的很好,很快就可以进入到社会自我实现的阶段,不用去为迎合父母亲戚,传统公司文化的驯化,不用埋下很多心理的包袱,用自由的灵魂去实现社会追求的一种境界,很感叹自己还没安排好父母和家庭都三十多了,人生进度太慢了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五):传奇/一朝一夕的积淀

  一本相当于成龙自传的书籍,让我们了解到那个大名鼎鼎的香港电影明星,是如何一步一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青涩到成熟、从莽撞到稳定地长大的。同时,成龙的自传也是一类人物的缩影,他代表着有类似经历的人一生的生活轨迹。

  我们从娱乐圈了解到的成龙大哥,是一个超人,在他的领域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呼风唤雨。但是看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原来神话大哥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创伤。

  以前只看得到他单打独斗依然全胜归来,却不知道在这些镜头背后有着怎样的努力。

  以前只看得到他频频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却不曾深入了解这些活动背后,他是怀着怎样的初心,认真的在做事而非作秀。

  以前只看得到他腰缠万贯遍地资产,却未曾懂得他在这个人生阶段,已经将钱财看淡,重点关注的是作品的质量以及存在的意义。

  他为了拍《十二生肖》,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打造兽首复制品,就为了将最逼真和最还原的东西展现给观众。

  他为了最真实的面对观众,不用替身和,坚持真打。

  他在早年时期一次又一次的离开香港,又回到香港,都是为了自己的武打梦想。

  如果说他很幸运,那我更相信他很努力。

  从他身上,我再一次的相信了那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传奇不是一蹴而就的,传奇来自于你一朝一夕的积淀。

  永远的成龙大哥!!!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六):笔记

  “We don't ask why, we just do or die.”

  - ”如果你骗了我,没关系,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我不会因为你是这样的人,而变得不再相信别人。那么多人骗我,他们也没有因此变富,我一直被骗,也没有因此变穷,而且我相信那些人做骗人的事,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好过的。”.

  -

  e like water , my friend”

  -

  我跟成家班的人讲过,这辈子,我不要做第一,我要做唯一。

  -

  如果有人跟你说,只要你现在努力,那你十年以后就变得像迈克尔·杰克逊那么有名,那你一定会非常努力,但是我们的人生中没有这样的事,你只能自己一步步去走,看你能走到什么程度。

  -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好,先要学做人。我们一定要对别人好,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人家会知道的。对老板反而不需要怎样,这么多年我也从来不懂巴结什么领导,但你一定要对周围的人很好。

  -

  年轻的时候拼命赚钱,什么都想买,现在年纪大了,是什么都想捐。钱不是最重要的,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东西才更重要。

  -

  You make our life so easy.”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七):成龙活了几生?

  刚开始以为这种图多字少的八卦书,3个小时就可以看完。故事书不需要强大的理解力,一页页哗啦哗啦的看下去就可以了。没想到竟然用了9小时才看完。我看书的有个习惯,每半小时休息一下,记录下看的页数。我平常的速度大概是30~40页,没想到看这本书只有15页左右。我思考了很久才发现原因,原来这本书太精彩了!我舍不得快读,仔仔细细一字一句的看,看的慢了,就自然在心里默读,所以这本书我不是看完的,是读完的啊!

  我之前看《活着》,就非常有感触,薄薄的一本书,仿佛让我随着主人公度过了一生。如果每个人生下来就只有一生的话,那么在看那本书的过程中,我就相当于多活了一生。那么,我在思考,成龙活了几生?如果一部电影,就是里面角色的一生的话,那么成龙已经活了200多生了!多么丰富啊!

  从某个角度来讲,成龙的生,是非常完整的生。你我皆凡人,都会有凡念。凡念的一种,就是财务自由。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是妄想。而成龙二十多岁就实现了,买表的时候,这个,这个,这个不要,其他都包起来。。。可能成龙太早实现了财务自由,加上他不断拼搏努力,事业一直上升,所以,他进入了下一个境界,兜里有钱心中没钱。现在他做事,不看重钱,而可以更多的从大爱,慈善,意义等方面入手。另外,成龙小时候,是佣人的孩子,寄人篱下,活在社会底层。底层,中层,高层,高高高层,都待过了,这人生简直太完整了。

  再换个角度来讲,成龙的生,是非常幸福的生。溥仪生下来就是皇帝命,结果人生一直在走下坡路,这种是比较痛苦的。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龙生下来到现在,人生就像火箭一样,不断蹭蹭蹭往上,这样真的是太刺激太幸福了。

  突然,又想到,同样是地球人,成龙的故事,写了35万字还意犹未尽。而大多数人的人生呢?一年的每一天甚至都是一模一样的,概括成上班,下班,玩手机,简称度年如日。而成龙简直是度日如年啊。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八):成龙在好莱坞的成与败

  之前有位朋友是成龙自传的策划之一,修订后送了我一本,其实说实话根本没认真看,但居然有朋友问起,就略说几句。

  《还没长大就老了》是成龙第二本自传,第一本是上世纪末的《我是谁》,全书洋洋洒洒记录成龙怎样从小小一个武行到今天的大哥。他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区别在于,他有勇气去做许多普通人不敢做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所有今天的成就真的是拿命拼回来的。但书中也明显纯在美化痕迹。据书中说,成龙拍《新宿事件》时全程听从尔冬升的,但事实上,原本的剧本不是你们看到的那样,是为了照顾到“大哥”形象的伟光正而改的,原本剧本成龙是彻彻底底成为统治日本地下秩序的老大。

  但有一点无需质疑,成龙确确实实担得起“大哥”二字,《十二生肖》中那个古堡,是法国著名的皇室城堡,之前已经有无数好莱坞剧组申请拍摄,都被拒绝,之所以成龙可以成为第一个,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电影界的影响力,更是因为他这么多年在慈善公益上的作为。

  今天在中国网络上成龙面临太多的争议,香港人把成龙列为最不受欢迎明星,主要都是因为他的风流韵事与爱国热情。但对于他在电影上的贡献没人否定,因为时至今日,他不仅仅是在好莱坞成就最高的亚洲演员,也是香港电影继李小龙之后的世界名片,李连杰?真的差了一截。

  在谈到好莱坞问题时,成龙用爱恨交加来形容,爱是因为人家具备世界顶尖电影制作的条件和水平,恨是因为作为亚裔你很难被他们接纳,成龙第一次闯荡好莱坞,铩羽而归,那时他在香港已经大名鼎鼎,到了好莱坞却遭冷遇,低片酬、导演不重视、没有话语权。所以《杀手豪》《炮弹飞车》都失败了,正是这种失败与郁闷激发了他回港大展宏图的决心,完全依其构思拍摄的《警察故事》《A计划》造成轰动,好莱坞反过来买他的版权,这也为第二次闯荡好莱坞的成功打下根基。

  成龙好莱坞代表作《尖峰时刻》系列的动作部分全部由成龙自己设计、拍摄,但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的成功被夸大了,其实《尖》在好莱坞只能算中成本制作,不属于顶级大片,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和票房也是。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选择回中国大陆拍片,毕竟与徐克、洪金宝、林岭东等香港电影人在好莱坞失败的原因一样,归结到底,是剧本中心、与制片人主导的好莱坞模式与他们格格不入,香港人拍片讲究灵活、走捷径,而且基本上都是固定班底制,赋予导演极大权力,没有完整剧本。这也是香港电影成功的原因。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九):成龙在好莱坞的成与败

  之前有位朋友是成龙自传的策划之一,修订后送了我一本,其实说实话根本没认真看,但居然有朋友问起,就略说几句。

  《还没长大就老了》是成龙第二本自传,第一本是上世纪末的《我是谁》,全书洋洋洒洒记录成龙怎样从小小一个武行到今天的大哥。他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区别在于,他有勇气去做许多普通人不敢做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所有今天的成就真的是拿命拼回来的。但书中也明显纯在美化痕迹。据书中说,成龙拍《新宿事件》时全程听从尔冬升的,但事实上,原本的剧本不是你们看到的那样,是为了照顾到“大哥”形象的伟光正而改的,原本剧本成龙是彻彻底底成为统治日本地下秩序的老大。

  但有一点无需质疑,成龙确确实实担得起“大哥”二字,《十二生肖》中那个古堡,是法国著名的皇室城堡,之前已经有无数好莱坞剧组申请拍摄,都被拒绝,之所以成龙可以成为第一个,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电影界的影响力,更是因为他这么多年在慈善公益上的作为。

  今天在中国网络上成龙面临太多的争议,香港人把成龙列为最不受欢迎明星,主要都是因为他的风流韵事与爱国热情。但对于他在电影上的贡献没人否定,因为时至今日,他不仅仅是在好莱坞成就最高的亚洲演员,也是香港电影继李小龙之后的世界名片,李连杰?真的差了一截。

  在谈到好莱坞问题时,成龙用爱恨交加来形容,爱是因为人家具备世界顶尖电影制作的条件和水平,恨是因为作为亚裔你很难被他们接纳,成龙第一次闯荡好莱坞,铩羽而归,那时他在香港已经大名鼎鼎,到了好莱坞却遭冷遇,低片酬、导演不重视、没有话语权。所以《杀手豪》《炮弹飞车》都失败了,正是这种失败与郁闷激发了他回港大展宏图的决心,完全依其构思拍摄的《警察故事》《A计划》造成轰动,好莱坞反过来买他的版权,这也为第二次闯荡好莱坞的成功打下根基。

  成龙好莱坞代表作《尖峰时刻》系列的动作部分全部由成龙自己设计、拍摄,但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的成功被夸大了,其实《尖》在好莱坞只能算中成本制作,不属于顶级大片,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和票房也是。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选择回中国大陆拍片,毕竟与徐克、洪金宝、林岭东等香港电影人在好莱坞失败的原因一样,归结到底,是剧本中心、与制片人主导的好莱坞模式与他们格格不入,香港人拍片讲究灵活、走捷径,而且基本上都是固定班底制,赋予导演极大权力,没有完整剧本。这也是香港电影成功的原因。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十):读起来很真

  自从倒了某些所谓知名电视主持人书的胃口以后,我对明星的书有点抵触,但终究抵不住对成龙的喜欢,还是溢价买了这本成龙的自传口述。想不到竟然全是满满的干货,说得非常有故事性、有真实感、有真才实学。看来,明星与明星还是有差别的,就如成龙在书中所说:电影人与电影人也有不同的。

  过去对成龙的了解,就是看他的电影知道他是个硬汉,看一些网络或者小报上的消息知道他风流倜傥,看过此书才知道那些大多是捕风捉影、夸大其事,或许影子是有的,但大多并不真实。此书道出了一个真实的成龙。

  虽然本书并不遵循人生线索来展开,但大致还是能够反映出大哥的一生,他几乎没有避讳啥的。他讲述了他的父母都是随国民党或者逃港改姓换名来香港的,之前俩人各有2个小孩,到了香港生了成龙,所以成龙最早的名字叫陈港生,因为出生时重达12磅,像一枚大炮那么重,所以小名阿炮。又因为不爱读书,早早地被送进于占元师父的中国戏剧学院学艺10年,虽然挨打受罚少不了,但终究练成了身功夫,所以他说“陈志平是陈港生的父亲,但于占元是成龙的父亲。”

  出道以后,成龙确实早早地与女生同居,“当年刚红的时候每天就是买奢侈品喝酒泡妞……妞不用泡,女孩子就像蝴蝶一样围过来,甩都甩不掉。”但那个时候做武行的都是这么一个德性,环境使然、行业使然。但成龙很有做人的准则,他说“我没有文化,平时会拿一些名言来当座右铭。”他信奉的话有那么几句:一个是年轻的时候,神父的那一句:“不要谢我,以后你有能力的时候,要去帮助别人”;再是父亲的一句话:“不要赌钱,不要吸毒,不要加入黑社会。”还有如“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宁人负我,我不负人”之类,应该说成龙做得很不错。

  比如他对电影的态度、对影迷的态度、对朋友的态度、对国家的态度、对慈善的态度、对教育儿子的态度、甚至于穿衣的态度、吃饭的态度、吃水果的态度(他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替自己定了一条准则:饭前水果而不是饭后水果,因为成龙吃食物往往是囫囵吞枣式的,还比较喜欢吃肉,所以他有一阵子只要一吃饭就吐,医生告诉他肉消化需要两小时,水果只要几分钟就消化了,饭后水果后,肉在胃的下方,水果在上面,水果消化后就发酵,然后变成胃酸,不能往下去只能能往上来了,就吐了。)我觉得说得都非常有道理,至于其他的因果关系,如果你感兴趣,不妨读读这本书,不仅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成龙,还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受益非浅也说不定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修订版)》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