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哀豔是童年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2-04 02:33: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哀豔是童年读后感锦集

  《哀豔是童年》是一本由胡淑雯著作,印刻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23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哀豔是童年》精选点评:

  ●明明她就是一把锋利的刀!

  ●冷漠尖銳,處處荒涼畸形,又異常精准。

  ●遣词用句超棒啊超棒!!!!!!简直是鬼才!!!!!怎么能够想到这么贴切又这么怪异的比喻呢!!!!!那些形容!!!!那些心理描写!!!!直刺心灵啊!!!!!

  ●残忍,尖锐,冰冷,却又温柔好看。

  ●真是赞叹的女作者。不过要说的话,一个作者的成长经历与她日后的写作关系还是非常大的,像胡淑雯,初读她很惊艳,但读的多了,幼女在孩童时遭受性侵犯的段子实在是有点多。后来看她的专访,她说她听这样的经历比较多,因为别人老是找她倾诉,她自己是否有过,我倒是不知道。还有政治犯,也在访问中证实了她外公确实是政治犯,对她日后对政治的理解是深远的影响。还有未来的名字那篇,读完有种奇异的感觉,这感觉和当时张悬闹得那一出雪山狮子旗的闹剧类似,让我这立场坚定的大陆青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总之,海峡两岸的青年,多多读读对方的东西,知道些对方的想法,倒也不是坏事。

  ●文字够锋利,用词够精确,有灵魂生长扯裂的痛。但是总还少点什么。并且全书基调并不是哀艳,而是自卑,自卑而生嫉妒,自卑而生吊诡,嫉妒吊诡最后生就恶毒。有过怜悯,但残忍转头的那种恶毒。

  ●她写得每一个字都浓稠的化不开

  ●竟看得哀婉起来

  ●仅以《浮血猫》一文,就足以让这本书,让人过目不忘。

  ●想起安吉拉·卡特说“我的作品像冰刀一样切过男人阴茎根部”,虽然胡淑雯和卡特相差甚远,但其故事中的尖锐与直白与卡特的文字所给我的感受是同一类的。

  《哀豔是童年》读后感(一):最後一文 ~~「貞操練習--處女膜」

  讀了「衰豔是童年」最後一文 「貞操練習--處女膜」:

  「有些文化鼓勵男孩行割禮、我則主張女性割禮、+六歲生曰那天,由女孩自已動手毁掉處女膜. 打壞恐懼、沒收處女狀態、給女孩自由、雖則是很小的自由,假如遇到强暴,起碼可以少失去一樣東西. 假如貧窮、起碼沒有貞操可賣. 或者愛上了一個人、那人不會因為你是或不是處必女而決定愛弥你或怕妳.」

  真大胆的主張、誰家女孩不珍息這片無用無義意的膜o男女大不同、男的老是回味無窮他的第一次,因為他証明了他是男子漢o再不是只懂用嘴吧說「操人家老媽」o現在証明了自己能「操」人家了o 但女生的第一次都是痛楚的o除了下體的痛、便是少女給長者、賤男硬上弓o 就或是師哥愛人、總是担心自已會是「+四歲媽媽」的再板o男生們千萬不要問你愛人的第一次o就是她臉帶笑容、心中也不好受o

  《哀豔是童年》读后感(二):驚艷的文字

  “該要怎么,對待一枚陰蒂呢?

  首先,想象有一顆蛋,剛剛破殼,不用筷子戳弄,也不準備打成蛋花。

  想象一個脫了殼的生蛋,想一直剛脫胎的卵,滑滑的膩在這個世界某個粗燥的表面,舍不得離開。蛋白裹著蛋黃,被一層透明的蛋膜護著。

  想象一根或幾根手指。舌頭、眼皮、或膝蓋。手腕、嘴唇、或臉頰。陰莖與陰囊,陰唇與乳房。各種器官與皮肉皆有資格,以任何方法取悅這顆蛋,唯獨絕絕對不可以,扯裂了蛋膜。

  怎么碰都行,只要不把蛋膜弄破。

  學會這樣使用力量,以之對待陰蒂。

  要招惹一枚陰蒂,惹得她狂喜尖叫著要炸開了,就該這樣。

  以近似於無的力量。

  近於無的,所有力量。”

  -- 墮胎者

  第一篇小說的序言,就是如此驚艷。

  《哀豔是童年》读后感(三):真实而又丑陋的“爱”

  或许以前所看的书都相对比较保守,因此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说,这或许是第一本开启我大脑另一块思维的启蒙之书。

  这本书的故事好吗?我想说,并不好,毕竟某些细节写的太过真实,实在是令人心生畏惧。之后连续看了好几本胡淑雯的书,让我一度觉得作者童年是否遭受过黑暗般的对待。

  书中堕胎、被猥亵等情节让我记忆深刻。这本书我是在15年五月份去书店看的,那时候在书店看了整整两个小时不能自拔。看完之后我的心情相对来说是比较沉重,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台湾书籍,让我感觉发现了新大陆。

  后面在与友人谈论关于书的话题,我毫无疑问的推荐了这本书。这本书,或许是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性”的,在传统的关于性是感情升华步骤之上,也谈论了关于性带来的伤害、丑陋的一面。

  书中有个写女主堕胎的情节,这种光看到的痛,如果真实的发生,对于人物本身的伤害,估计就是比死好过了一点点吧。在进入手术室,但出来手术室之后那段人物描写,让我也一度怀疑是否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以前动不动就听到身旁的人说去做人流,听是没有感受的。直到看了书中的描写。或许...此时的无声才是对生命对最大的杀害。当你看到本来属于的“生命”变成一滩血流出来的时候,望着这个已逝的生命,心已经冷到不知道什么叫做痛了。

  所以后来我觉得男女之事一定要注意做好防备措施,不要图一时之快,伤害了别人。小三可恨,让小三流产的男人,更可恨。

  书中有太多我记忆深刻的情节,这里就说这个情节。虽然无法深刻的描述书中的情节,但是最起码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人性吧。

  《哀豔是童年》读后感(四):笔记:真相一種

  真相一種

  ——哀豔是童年

  胡淑雯

  外婆,你終於死了。我終於徹底遺棄了你。

  你是我接納的第一個死人。因為我愛你。

  我們將過去的衣服套在你身上,將美麗還給妳。儘管妳早已棄絕美麗,把人生讓渡給醜陋,儘管這禮服像錯亂的句子,改寫不了你的憂鬱。

  掩蓋你的憂鬱,像掩蓋你的罪行。

  多麼潦草而生疏啊,那些衣服,將你包裹成一個標準的死人。

  這城市里的房間總是一樣,仿佛預知我們要來,便惡作劇似的,從那處搬到這一處。那些櫃檯的笑臉、地毯的污漬、門號的序列,木櫃悶得發燒的冰箱、吸盤般死命扒住掌心的皂片、躲在紙匣中的保險套、一格一格挨在床頭的開關、飲水機的咕咕聲、枕頭上的煙疤……似乎在嘲笑我們,都一樣,到哪兒都一樣。

  平日不信佛,輕易就信了佛,因為我需要信佛。不信佛就無法將你推卸給諸神菩薩與後世輪回,不信佛便無從說道:你總算脫離了苦海,重新來過。

  別人怎麼想,我管不著。因為道德是拿來自訴而不是訴求的。正因為道德是拿來自訴的,所以外婆,我必須坦誠,我蒼白且怯懦的生命負載不了你的重量。我扛不動你,所以我拋棄你。

  是以,我為我自己誦經,不為妳。說什麼牽引妳安然走向往生,不過挾佛法以自慰,贖罪而已。

  個人有個人的生活要過,個人有個人的追求要追求。終究沒有誰,甘願賠掉自己的人生,忍受斷骨折腰的重負,抗住你。

  外婆,是你讓我發現愛,也是你讓我發現愛會變質、衰敗,以致死亡。

  葬禮來了上百人,一屋子老政治犯,滿滿是外公的獄友。他們深深地鞠躬,朗讀哀悼文,哀悼的是政治,不是妳。一如他親吻我的額頭,吻的是我的悲傷而不是我。

  基於疾病和死亡的必然性,基於人生的不確定感,我爲了一場人生的不確定感,我爲了一場或許永遠不會兌現的災難、一份魅影盤桓卻不會落地的恐懼,選擇拋棄我們、拋棄他。憑藉的,竟然是我在妳身上習得的教訓。

  我不夠強悍,愛不了他。一如我扛不動妳,就將妳丟下。

  當我哽咽說道,“我不要像我外婆那樣被扔掉”,我懼怕的其實是,我自己的寡情。

  《哀豔是童年》读后感(五):请你温柔地触摸我

  当你呈现身心最柔软的状态时,总能遇到一本让你更加柔软的书。冬天,北京的一号线,良久难以适应的竖排文字,没有纸质书,只能用pad模模糊糊一页一页读过去。空气是清冷的,门一开就有人把早晨的凉风从门口带进车厢。拽着拉环站着,或者抱着书包坐着,听着音乐或者听着早班地铁里乘客闭目养神的呼吸声,看两行,或者一页。不着急,这可以是你的故事,你在脑海中千回百转,对别人却说不出口的故事。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你曾经对你自己和同龄小男孩的身体好奇,你想象着裤衩裙子褪下去,你们是不是有新的区别。

  后来长大了一点,你看到初潮降临,新买的米色太阳裙猝不及防染出一片殷红,你羞愧懊恼的把裙子泡进清水盆子里,太阳照进小院,肥皂沫亮晶晶的,半只肥皂被磨完了,你把裙子撑开,透过阳光还是看到了让人羞愧的血痕。

  夏天的阳光把你洗好的裙子照的不像米色,像白色,有些透明而又孤单的在院子的晾衣绳子上左边摆摆,右边摆摆,仿佛是在嫌弃你没有把它洗干净。你一边想,这么漂亮的一条裙子就这样失去掉了,一边把第二天要用的卫生巾,用手绢包起来,藏在书包的最底层。

  妈妈把一件让人脸红心跳的的胸衣丢给你,让你换下那件洗到已经松散变形的运动背心。一般妈妈丢给你的胸衣都是不合身的,她常常觉得你是个发育的小孩子而已,却不知道你的生长是两坨不合身的胸衣罩不住的速度。

  你渐渐地开始听得懂男生口中的荤段子黄色笑话,有一些还非常搞笑,在他们叽叽喳喳讨论着两性的自习课上,你一边做无趣的数学题,一边把耳朵竖起来,一个不落的听仔细,还要谨防自己笑出声来。

  你恋爱了,初吻的那一天你人生中第一次失眠,整夜整夜地在脸上烧起大火,你记得他的睫毛擦过你的额头的刷刷声,他的鼻尖划过你的鼻尖那种一激灵的快乐,他的嘴唇轻轻地扣住你的,他的牙齿轻轻地咬住你的下唇。你用舌尖数了数他不多不少数量刚好的牙齿。哦,那天夜里的路灯,美的像一颗星星误入了凡尘。

  《哀艳是童年》

  惊艳,是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哀豔是童年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