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0-29 02:34: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读后感摘抄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是一本由肯•布兰佳 / 小威廉•翁肯 / 哈尔•伯罗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精选点评:

  ●同事推荐,普通,缺乏些特色,真正的管理者应该很难看进去。

  ●2016.11 校图借阅

  ●简单又不简单

  ●140页的小薄书,没有大段理论,全书围绕一个观点讲解,观点也比较清晰——识别猴子、找到主人、上保险、检查。将管理的科学与艺术阐述得比较均衡。给出的做法和建议还可以更具体。

  ●初做管理者,我也遇到过类似的困境。这本书的思路给了我们全新的管理认知,让自己“闲下来”的同时,成就下属!

  ●管理者的“甩手掌柜宝典”

  ●很容易读的管理者书籍,刚当上管理者不知道怎么放权到合理分配时间管理下属的过程,别为了锻炼下属让公司利益受损,尽量减少和下属的时间,增加自己的时间,这样能获得和上司打交道时间的减少

  ●还不错~

  ●书很薄,字不多,中规中矩,没啥亮点。

  ●初升管理的人,即从实干向管理转变过程的人,建议看看,很可能遇见书中的管理困境。 本书并不是直接的时间管理,准确的说是方法管理。即不是如何单纯提高工作效率,而是找到管理者该做的事情,并指导别人做好他们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亲自替他们解决问题。 猴子困境在于你替代了下属去做事情,而这样很容易让自己成为整个团队的瓶颈,而你对此的解决办法又是加倍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而不是指导你的下属逐渐认识和指导他胜任他的工作。那看似“不可替代”的你,实际上是整个团队的最大问题。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读后感(一):理解领导,更好做下属

  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在官舍言又几书店翻看了这本书。

  形式上来看是讲经理人的时间管理,本质上讲的还是管理、授权的东西。

  本书为增加趣味性,将问题或者说工作任务比作猴子,通过阐述如何处理猴子来帮助管理者做好管理。

  (一)处理猴子分四步,即确定猴子,确定责任人,确保风险以及定期检查。

  确保风险的过程中比较体现领导的风格,比如是先建议,后行动;还是先行动,再修正。个人感觉现在的工作内容基本不会产生太大风险,那么如果领导也是这么判断的话,很有可能更倾向于让下属先行动,再修正。

  (二)后面又再详述了二点,一是委派而非指派,二是将时间分为上级的时间,配合公司管理的时间以及自己掌握的时间。这两点阐述对于理解管理的本质,以更好地做好下属,同时为今后走入领导岗位做准备都有启发性。

  对于第一点,一般来说,领导在已对你建立信任的基础上,知道你将如何开展工作,知道你有充足的资源等情况下,更容易委派任务,而非指派。通俗来说,就是领导觉得你不会给他惹麻烦,或者说即使惹麻烦也是在他的可控范围内之时,更愿意让你负责项目。 又想起来导师曾说过的一句话,处理上下级关系,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赢得信任。

  关于第二点,对于分配自己的时间也很有帮助。虽然经常被第二种时间占据,因为第一种时间往往具有挑战性,第三种时间又容易往后拖延,但往往真正产生价值的就是第一种和第三种时间,这一点应该经常提醒自己注意。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读后感(二):读后感-《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

  以前读过一本书叫《一分钟经理人》,和这本挺像的,我原本以为没什么可看的,所以没有抱什么大的期望。

  下了班在公司,不着急回去,就索性翻翻吧,100多页,看着也快,打消时间罢了。当我看到目录,猴子管理四大定律的时候,脑海中很感兴趣,就直接翻到了那边,是这么说的:

  只有当所有的猴子都符合下列四点时,上司和下属的对话才能结束:

  定律一,描述:明确下一步行动

  定律二,确定主人:把猴子指派到个人

  定律三,上保险:承保风险

  定律四,给猴子喂食及后续检查:明确跟进时间和地点。

  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个说法很吸引人?我就是被吸引了过去,竟然把书看完了,结合实际工作,非常认可里面的部分观点。

  忙,对于公司是好还是坏?这个得一分为二,忙的有条理,不乱,这是一个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否则管理能力就太缺乏了。为什么有的经理人忙的不可开交,而他的下属却无事可做呢?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是不是也会有两个极端?这是不好的现象。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或给别人找麻烦,这是通俗的说法,其实就是没有认清楚主要矛盾或者没有认清楚本书说的猴子。

  不值得去做的事情更不值得去做好。这是原则性问题,我们开个会议啊,讨论个议题啊,做个方案啊,看似很小,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这件事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做,那就快速分析,各领各的任务,去做就好了。我们同事要特别避免的是海阔天空的谈,没有聚焦到事情的本身上,去年很严重,今年有所改善了。

  别人的猴子越少烦扰你,你能留给别人的时间就越多。反之亦然。作为管理者,要集中时间处理下属反馈来的问题,尤其注意不要做下属应该做的事情或决定,你需要知道进展,干什么要亲力亲为呢?猴子那么多,大家都是很疲劳的。所以,放手去做,还可以游刃有余地把控方向,这是一个管理者很重要的能力体现。

  如果对上司唯命是从,你就是多余的。这在我们公司好像没有这样的风气,很好。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换位思考来认识这句话,你就会明白很多。老板经常有天马行空的想法,那是企业家的思维活力,我们在落地的时候,猴子就出现了,即下一步行动,凡是唯命是从会越来越糟,最后可能草草收场,老板先满意,后来越来越失望,因为我们唯命是从了,没有尽到中层管理者的责任。我是鼓励大家除了原则性问题及会议讨论的结果以外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可以进步的人。

  上司占用的时间,受组织占用的时间,可支配自由时间。大家要学会平衡这三者,我相信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会带来很大的益处。

  我们公司进入到了新的阶段,这个瓶颈期可能还会延续几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我们互相理解精诚合作,共同度过这个时期。

  因此,极力推荐本书,不算是系统的管理法,但至少可以点拨一下工作上的困境。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读后感(三):出于对有限管理资源的尊重

  一分钟经理人 — 遇见猴子

  四万个字,弄成了不薄的一本,还有啥『猴子』故弄玄虚,居然又是小说式撰写无病呻吟—肯·布兰佳和小威廉·翁肯合著的这本书,能好吗?这是我翻开这本书前的疑问。

  猴子代表什么?

  本书从一个新上任的经理的困境开始。短暂的热情过后,业绩不佳。这位经理每天都在当『救火员』,解决每一个来自团队其他人的难题。恶性循环,上司对他的关注变得更多,他更加分身乏术,从而连家庭也顾及不上。

  这些猴子在每次和手下谈完话后,就一只脚悄悄地搭到了自己的背上。这位经理人感觉自己的公文包里,办公室里,甚至自己的背上,都是别人的『猴子』。

  猴子,在这里的准确定义是:一个项目或问题的下一步行动。一个公司的业绩,正是这个公司所有员工身上猴子的总和。

  彼得原理

  这位经理人碰到的问题,正是『彼得原理』描述的场景:一个经理总能被提拔到不能胜任的位子。原来,问题来自于这些不堪重负的猴子。

  看上去,猴子像是一个拙劣的比喻。其精妙正是在于像『吃青蛙』一样把你所不愿见的事情活灵活现地具象化了出来。难道不是吗?多少怨声载道的经理,其烦恼正是源自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调皮的其他人的猴子(老板的、团队的)压得喘不过气来。

  于是,本书顺理成章地开始探讨到底谁是猴子的主人?如何描述、委派猴子?怎么给猴子上保险?如何照顾猴子?……

  ROI

  ROI=投资回报。那管理也讲究ROI。这个比例越小,越是意味着你的小小输入能驱动组织巨大输出,组织运转也便更加高效。而照看好猴子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管而不理,轻松自在地释放经理的生产力。

  为料理好这些猴子,看上去本书的主人公的做法是把猴子一股脑粗暴地交换给下属。有时甚至无情交回,是一种不管不顾地冷酷的无为而治。

  其实不然,作者指出,有三种时间:上司占用的时间、组织的时间、你自己的时间。只有和上司培养共同认知和信任,只有把猴子交回给你的队员,你才能得到更多自己的时间。

  自己的时间,是工作时间里的黄金。自己的时间,是你创造、革新、领导、组织等真正挖掘价值的核心时间。顺其自然,作者建议首先看到员工占用的组织时间,员工需要被信任,你也有义务让他们承担责任,在组织中成长。

  于是,我理解了3M和Google把20%的时间交给员工,不单单是一种快速发展企业的奢侈。更是出乎于对个体贡献组织的真正需要,和对员工个人时间之重要性的细微体察。

  《联盟》& GTD

  这本书的立意较高,没有具体回答在交回猴子过程中,如何和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这部分的内容,正好串联《联盟》一起,就通了。

  同时,这也印证了我不怎么在意GTD的理念似乎可以理解。GTD太过于工具化,而弱化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纠偏』。不然,你再高效,不幸南辕北辙,也是枉然!

  总结

  一言以蔽之,把猴子交回给下属,并珍惜自己的时间。我想,这样的做法正是对于组织长期利益的信奉,也是对于有限的管理资源的尊重的必然结果。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是一本轻松教你释放经理人生产力的书。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读后感(四):《遇见猴子》的管理四大定律

  第153/200本书=《遇见猴子》

  今天学习的书是《遇见猴子》一分钟经理人,他的作者是美国的肯布里郎,小威廉 翁肯

  学习这本书的目的是想了解学习背上猴子的什么?及如何管理猴子的工作管理经验。

  【基本困境】

  为什么有一些经理人忙得不可开交,而他的下属却无事可做的原因?

  【猴子是谁?】

  猴子代表的是采取下一步行动。

  对于每只猴子来说都牵涉两方。

  一方面是负责完成工作的。

  另一方是负责监督工作。

  举例:让我先想想,想好了以后我再跟你说,这将导致你将别人的猴子揽到你身上,并拖延下属的工作进度,解决之道,不值得去做的事情更不值得去做好。

  【猴子归还】

  首先为了影响他们的工作进度而抱歉。从此以后并问进度如何?代表授权我的下属可以采取行动。

  猴子让我的启发也是在最近这段时间里面的工作上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和工作和和团队建设里面。

  【猴子管理四大定律】

  猴子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正确的事在正确的过程正确的时间由正确的人正确的方法来完成。

  正确的事指有价值的猴子,而没有价值的猴子要立刻杀死。

  定律一:

  描述,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下一步行动方案之前,上司和下属不能分开。这有两个有三个好处,其中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要让下属采取行动。明确下一步行动,可以有效的鼓励猴子的主人。

  这里提到了一个方法,在定律的描述里面,当面汇报讨论方案,而不是把方案通过微信发给我之后再进行审核。这样的话可以不用花太长时间去浏览很长的方案,而听到对方进行汇报后并及时的进行修正,而不是将这个工作一拖再拖,这是我最近一直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在团队建设中,对方案发来之后就没有音讯,而不是听队员将这个方案进行汇报,所以这是我必须在之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的。

  定律二:

  确定主人,把每个猴子分配给下属的之前,上司和下属之间的对话不能结束,这是培养责任最好的方法,让他们承担责任。

  这里其中提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在在审核下属的工作方案的时候,你可以提,第1遍是你可以提做的更好,第2遍是你经历的吗?这就是你能给我最好的方法吗?当下属提出我这是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力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真正的看第1遍的方案了。

  定律三:

  上保险,在给所有的猴子都上好保险之前,上司和下属的之间的对话不能结束。

  【两种猴子的保险】

  第一种是先建议后行动,就是在你不能确定下属能力能不能完成这件工作的时候,要在下属向你汇报建议以后再同意进行行动。

  第二种在你确定下属的工作能力的时候,可以授权让他先行动,在过程中进行修正。践行的原则是 能放则放,该管则管。

  定律四:

  给猴子喂食及定期检查,明确跟进的时间和地点,在对每个猴子进行定期检查之前,上司和下属之间的对话不能结束。

  这里提到两种方法,一是委派和指导,委派是指一只猴子委派则涉及猴子一家,指导是委派做准备。

  【三类工作时间】

  指的是上司占用的时间、受组织支配的时间和个人支配的时间,上司想让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

  【自由支配时间】(空白意志时间)

  最重要的时间只有这个时间能够展示自我、遵从个性,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学习提升所需付出的时间,所以如果员工这里提出了一个很大的关联,如果员工没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那么公司也就不具备创造性、革新和核心能力和能动性。

  因此,公司要注重员工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用在学习读书的方面上。这里写到的方法就是种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这里有第一个是种下自由支配时间的种子,第二是建议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并培养和谐的关系,从此配合更愿意的配合你的工作,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最终得出的结论,管理并不是非亲力亲为,这样你达到最终的转变是能够 将别人的猴子管理好,当遇见猴子以后能够很好地处理好。

  【我的启发和行动】

  猴子管理的四大定律,里面具有详细的操作,举例以及在现实工作里面发生的事。你在工作管理里面接手别人的工作,而让你焦头烂额,而且让我重新树立了对一颗自由支配时间的心智模型,能够用自由支配这个时间,在实践自身价值方面进行更多的考虑。

  要管理猴子,管理好猴子,并且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培养和维护良好的个人人际关系的方面,在工作上助力更好的推进工作,时刻注意保持对自己的内心的觉察和对使用方法的提升,践行、落实。

  下一步行动:管理好团队建设的猴子。

  读书笔记:

  重力加速度

  大路教育学员

  首发:

  公众号“心悦读者”

  分享:

  郭大路

  大路教育创始人,12年+教育经验,知乎大V,年度数百本书

  善于通过活泼泼的教学方式,帮助人看见真正的问题,刷新心智模型,改变行为模式,构建正向的人际关系。

  大路教育:

  一家崇尚爱与自由的教育机构,服务于人的成长和人格完善。

  有升维阅读、止语徒步、定制教育、情商课、家族课等精品课程。

  关注【郭大路说】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分钟经理人•遇见猴子》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