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式营销》是一本由(日)增田明子著作,中信出版的199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19-01-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印良品式营销》精选点评:
●很难再打造第二个无印良品了吧
●小书很快就读完,有收获。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有些营销模式在战术表现上还是与传统的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大道至简、大道归一,根本的核心是相同的。无论是所谓的无品牌标识、玻璃容器、极简主义、人群定位等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潜意识中契合了营销学、人文学、心理学的根本理论。对了,还有原研栽的设计那是当代设计中顶尖的了,并且非常符合极简与道家无为之理,愚以为这也是品牌、产品受消费都认可的极大原因。
●终于知道雷军那本小米的书,为啥通篇广告蜜汁自信了,都是从MUJI这本书学的啊。
●如果说名创优品的发展是术,那么无印良品的绝对是道,一个空有形式,一个真正把握住了简约实用的生活方式。这本书不知道在豆瓣分数那么低,可能也是和日本整体的风格相关,他们的营销书籍没有所谓的速成系列,也没有夸大,只是安安静静的娓娓道来,从根部出发,再到枝和叶,实实在在做人,实实在在做产品,用心做好每件事,每个细节,在浮躁的中国,实在是太难了。
●不咋地。没有干货。
●看完觉得很难再创造第二个muji
●干货太少 重复的信息太多
●无聊PPT,各种花式夸赞,到听他夸了一大堆之后觉得没怎么夸在点子上
●MUJI粉丝打卡,内容都很老套浅显
●看的时候一遍遍回想MUJI带给我们的快乐!作者是MUJI工作人员呀,写的时候未免赞美多了些!
《无印良品式营销》读后感(一):无心良品式营销
不知道为什么其他读者给的评分如此低,个人感觉挺不错的,起码认真去写了一些营销的底层逻辑,翻译的也很流畅。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做产品。无印良品是客户决策型标准,在消费者未决策前,形成潜意识印象。返璞归真的同时,加入各民族各文化中的良品情怀。作者既是品牌的旁观者,也在品牌中任职过销售,营销,研发工作,话语中肯。无心良品融合了北欧和日本文化中的简约设计实用性,也融合了佛学中禅宗的灵魂。书中的图解部分特别受用,值得一提的是中信的印刷质量质感都不错。正好之前刚刚读过一本《名创优品没有秘密》,感觉名创优品完全在抄袭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只是商业化的布局了市场,还未真正把握简约实用的生活方式,一个道,一个术,差之甚远。就作者方面,本书的老师作者也强于《明创》那本书的商业约作者,最起码本书作者真正参与过品牌运作!
《无印良品式营销》读后感(二):笔记
留白的风格符合国人审美观。没有品牌的品牌,没有特点的特点,也是我们追求个性的一种方式。所有的产品都往实用简约上面靠。而不是浮夸,华丽。值得我学习的是他们的设计师会有一个不管看到什么都会有一种“如果是MUJI的话。我们会怎么做,我们会怎么设计。我们会不会这样做”。他们会里面问为什么,“为什么顾客会讨论这个话题”“为什么顾客不会讨论这个话题”。我觉得为什么人们不会讨论这件东西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书里有个有意思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环保型产品效果略逊一筹”。他说我们是用环保型洗手液会下意识的多按两下。这个。。。。我好像是经常这样做,哈哈,可能是觉得不值钱的东西不好用吧, 无印良品跟每个地方的人学习他们地方的产品的特点,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无印良品在考虑商品的实用性时。不是只从一件商品出发,而是常识跟其他商品组合起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套餐。。。中国人好像很喜欢套餐,因为我们平常需要选择的太多了,所以会让我们根本不想选择,
《无印良品式营销》读后感(三):企业有两种,一种叫品牌商,一种叫MUJI
这本书的作者增田明子曾在米兰完成流通与零售专业学士学位及mba,参与MUJI米兰地区商品研发近工作十年,后来任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书本里运用了很多市场营销知识的模型图干货+例子,加上篇幅短小,是本很好读、也值得一读的营销书籍。
之前看了一期财经郎眼特邀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的专访,了解到名创的很多营销理念都取自于无印、优衣库等日本知名企业。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吧,如果说名创优品的发展是形,那无印良品绝对是神。形易仿,而神不易仿;名创学到了品质把控的哲学,而无印真正卖的,已经远远不是商品,更是一种生活理念;与其说它是品牌商,不如说它是生活方式的服务商。
一流的企业创造的标准分为两种:一种叫行业生产型标准(比如规定商品规格、电源接口等),另一种叫客户决策性标准(就是在消费者没做决策前,就让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渗入生活)。MUJI在全球化经营的进程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代表了“日本文化”。
无印良品的反常规营销模式,与消费社会背道而驰。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MUJI 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用户运营了。
全书详细阐释了MUJI 的运营理念:没有品牌也是品牌、没有标签也是一种标签,没有特点也是一种特点、没有设计也是一种设计。从根本上来说,大道至简,大道归一。无论是无品牌标识、集大成的玻璃容器、这样“就”好的中庸研发、极简主义设计、受众定位,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整个经营过程遵循了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众多科学规律。
这本书在其他平台的评分很低,觉得有点可惜。可能因为它没有什么速成方法,只是把所有细节一一道来,这对于这个浮躁的消费社会,确实难
《无印良品式营销》读后感(四):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产品开发和全球化的发展
从接触日本文化的禅学、侘寂等开始,慢慢了解到无印良品这个品牌,阅读这本书,主要是很好奇他们是基于什么来定义MUJI的品牌理念,又是怎么围绕这个品牌理念去开展产品设计、营销与经营的。
根据书中的内容,我将其划分为以下板块:
MUJI式营销的内容总结作为一名设计师,我比较重点关注的是前三章,分别是品牌定位、这样就好、日本文化与MUJI理念。MUJI诞生的背景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很浮躁,过度包装强调个性。 MUJI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突出出来,唯有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MUJI的品牌理念有自然、简约、朴素和实用。体现在无品牌标签的商品、包装的简单、注重材质的环保、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与性价比。当然这里面离不开日本文化里的自然观,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该品牌能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还能保持飞速的发展,离不开商品的高性价比和实用性,还有满足人们对简单舒适的生活追求。
说到MUJI的全球化进程,显然在中国发展的并不是那么好,或许他偏离了原本在日本的定位,高性价比的生活用品,来到中国后摇身一变成为轻奢的品质生活。这些都是后话了,不在该书的讨论范围内,如果想要更加详细的了解MUJI的品牌理念“自然、简约、朴素”,可以从日本文化入手,这本书关于品牌理念的表述比较比较精简,但是作为对MUJI品牌的整体理解,这里提供了一个框架,还是值得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