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恐龙……》是一本由[英] 卡米拉 • 德 • 拉 • 贝杜瓦耶 /文 / [英] 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如你是恐龙……》读后感(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无——不能亲见的遗憾,激励孩子一生
如果问我家孩子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他肯定回答:恐龙!
如果问我家孩子将来想当什么,他肯定回答:当考古学家!
因为考古学家可以从深深的地底下,挖出丰富多彩的恐龙化石!
自从3岁,我们有了第一本恐龙读物,孩子对恐龙完全着迷了,只要是恐龙,只要跟恐龙有关,都能深深吸引他的目光。
为何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恐龙,会如此吸引孩子?
如果用大人的话来描述孩子的心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无”能确切表达孩子的心声,那种不能亲见的遗憾,那种崇拜却不得的缺失,反而会成为孩子未来的奋斗目标,激励孩子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当看到《超级梦想家系列》的《假如你是恐龙……》一书,孩子依然兴致勃勃地研究恐龙、描绘恐龙、想象恐龙,依然滔滔不绝地将所知的恐龙知识讲给我听。
《假如你是恐龙……》从封面开始,就选用选择疑问句,进行选择性问答,孩子在读问题的时候,就已将各类恐龙的特性了然于心,至于怎么选择,则取决于孩子的喜好。
这样的提问方式,很快就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引起了孩子的无限遐想与思考,在互相比较中,孩子的知识量得到丰富,各类恐龙的特点熟记于心,配以形象的图片,让孩子一下就能牢牢记住,寓教于乐。
书中的颜色搭配亮眼,图片精美,恐龙形象生动丰富,配合以有趣的文字描述,迅速抓住孩子的眼球,根据图像就能认出各类有特色的恐龙,使孩子对恐龙的想象更加现实,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书中的各种问题,涉及到吃、住、行等多个方面,使恐龙形象拟人化,更加拉近了孩子与恐龙的距离。
选择式的问题,贴近生活,引发思考,使孩子设身处地地替恐龙和自己着想,犹如身临其境地与恐龙生活在一起,语言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吸引孩子的兴趣。
《超级梦想家系列》是一套充满想象力的少儿科普绘本,书中设置了不少关于鲨鱼、昆虫、恐龙和宠物在吃、住、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不同的答案选项,孩子可以从中任意选择,不管选择哪一个答案,都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动物世界”,让孩子在怪诞的问题中培养好奇心,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科普知识。
其中的《假如你是恐龙……》更是吸引孩子的目光,将史前巨兽拉近生活,如同一起在地球上生存一样,稍稍弥补了不能亲见、不能共同生活的遗憾,更是让孩子在科普读物中对未来充满幻想,为未来增强前进的动力,激励孩子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真可谓学中玩,玩中学,激励孩子一生,未来可期。
《假如你是恐龙……》读后感(二):所有孩子都超级喜欢恐龙,难道他们是恐龙变的?
“妈妈,妈妈!”
我们正路过一个玩具摊,儿子突然急促又热切地呼唤着我。
我停下脚步,转头看他,他不说话,嘟着小嘴,眼珠子骨碌骨碌转,在我和玩具摊之间来回切换。
我心底哀叹一声。他又看见恐龙了!
我佯装不知,问:“怎么啦?”
他怯怯地说:“我想买那个!”
我温和而又坚决地回答道:“不可以!家里已经有很多恐龙了!”
他突然理直气壮起来:“不是!我家里只有霸王龙、剑龙、迅猛龙、雷龙、恐爪龙、棘龙、翼龙、腕龙、甲龙、三角龙……但没有副栉龙!”
他说得头头是道,我听得一头雾水,气势上就输了一大截。
他敏锐地觉察到了,马上嘟起嘴巴念念有词:“求你了!求你了!”并双手合十,上下抖动。
我继续挣扎:“买那么多干嘛呢?”
他不正面回答,继续卖萌:“拜托!拜托!我保证,这是最后一个!以后都不买了!”
他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不买都不行了!
哎,好像小男孩对恐龙都没啥抵抗力,就像每位母亲对孩子的撒娇卖萌没有抵抗力一样!
所以,当这本《假如你是恐龙……》绘本在他眼前晃了一下之后,他“嗷”地一声窜了起来,一边兴奋地大叫“恐龙!恐龙!”一边双手把书抢了过去,马上抱去一边,翻看起来。
可我就不明白了,那恐龙有什么好呢?
曾经,我也拿这个问题问过他:“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恐龙呢?”
“因为,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很喜欢。如果你很喜欢一样东西,很难说出原因的。”
好吧!看来是真爱无疑了!
但老实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对恐龙存在与否这个问题颇为怀疑。在我的认知里,恐龙就跟龙一样,是从传说里面来的,是一种幻想的产物,并不曾真正存在过。
直到我亲自去了一趟恐龙谷,看到挖掘出的恐龙骨架还原的恐龙模型,我才真正接受,恐龙的的确确是这个星球曾经的霸主。
但那又怎么样呢?恐龙灭绝很久之后,才有的人类。所以,它跟咱之间好像没什么关系嘛!
但我儿子却不这么想,他时不时地就冒出些疯话——
“妈妈,如果我们生活在恐龙时代多好呀!”
“妈妈,我好想见到一只活的恐龙。”
“妈妈,我猜啊,说不定还有恐龙活着?”
“妈妈,我觉得你就是一只慈母龙。”
“妈妈,我是一只霸王龙!嗷呜……”
所以,有时候,我真怀疑,他就是恐龙变的!
小男孩们对恐龙如此迷恋,所以,恐龙市场就应运而生。市面上,有关恐龙的产品,还真是不计其数。
恐龙绘本,恐龙立体书,恐龙玩具,恐龙拼图,恐龙模型,恐龙布偶……
关于恐龙的绘本、科普书、玩具书,如《恐龙历险记》、《恐龙小百科》、《恐龙图鉴》、《恐龙》,看了一套又一套,但还是不够。
实际上,这一本《假如你是恐龙……》,对于一个八岁的男孩来说,稍显幼稚了一点,但他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只见它时而出现在茶几电视柜上,时而现身于床上沙发上,时而摊开在餐桌上,时而躺在地板上。
所以,我家小男孩是吃饭时候会看,做作业时候会看。
趴在沙发上看,坐在地上看。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说了这么多,这本书有何特殊之处呢?
一、有很强的代入感。
孩子们喜欢恐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恐龙拥有强大的力量,并且还有一丝丝的神秘感。
这强大和神秘,让孩子们着迷,但也存在距离感。
《假如你是恐龙……》,用一种带入的办法,让孩子们过一把做恐龙的瘾。
全书选取了六个生活场景,假如你长成恐龙那样,假如你和恐龙参加派对、一起住、成为家人、一起用餐,假如你具有恐龙的脾气秉性,都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当孩子看到自己像三角龙那样头上长角的画面,简直是乐不可支!
看到自己和伤齿龙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又禁不住瑟瑟发抖!
可以说,这是一本看着看着会笑出声来的书!
二、轻松有趣和科普并行不悖。
孩子喜欢恐龙是一回事,但编辑们能把恐龙绘本做好是另一回事。
之前看的很多恐龙类书籍,有的偏于讲故事,例如,《恐龙历险记》,只是以恐龙为幌子,讲述一个成长与战斗的故事,几乎没有科普。
有的偏重科普,但失了趣味性。例如《恐龙小百科》,虽然顶着恐龙的光环,孩子也会买账,但热情和积极性还是打了折扣的。
我还买过《恐龙图鉴》,那真是做的很用心的一本书。厚厚的一大本,孩子时不时也会翻看,但过于大部头,令人望而生畏。
这本《假如你是恐龙……》,是一本适合2~7岁孩子读的绘本,运用场景化的手法,大大增强了趣味性,水到渠成地做了科普。
通过长成恐龙那样的假设,科普了恐龙的外表特征。
通过和恐龙共同就餐,顺便介绍了恐龙的食性。
通过具备恐龙的秉性假设,讲述了恐龙不同的性格脾气。
通过同住、一起参加派对的假设,透露了恐龙的其他特点。
轻松有趣的科普,好处就在于润物细无声,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有时,我也会疑惑,孩子了解那么多恐龙知识有什么用呢?
一、可以借以诱导孩子的行为。
对于孩子来说“恐龙”就是一个魔法词汇,能让他马上行动起来!
当他生病不肯吃药时,我说:“让我听到恐龙喝水的咕嘟咕嘟声吧!”他便咕嘟咕嘟几口喝光了。
当他吃饭磨磨蹭蹭时,我说:“让我看到恐龙啊呜啊呜大口吃东西吧!”他就马上张大了嘴巴。
当他太累不想走路时,我说:“让我看看恐龙奔跑的速度吧!”他马上急风骤雨地跑起来!
二、小伙伴之间更有共同话题。
我家儿子,每当他有了新的恐龙玩具,他就特别地满足和激动,逢人就亮出来献宝!
若有小伙伴来家里,那更是过节一般地喜庆!他们围绕着恐龙,一会儿战斗得酣畅淋漓,一会儿讨论得热闹非凡!简直是躲进小屋成一统!
临走小伙伴想借回家,他略略沉吟,也是可以的啊!
然后,再见面时,关于不同的玩法,又会引发新一轮的交流互动!
恐龙堪称孩子间缔结友谊战无不胜的法宝!是维系友谊简单而有效的桥梁!
三、激发孩子学习探索的欲望!
我曾好奇的查过,为什么孩子们对恐龙如此感兴趣?
众说纷纭。有说恐龙的力量令孩子敬畏,有说恐龙的神秘满足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有说孩子对恐龙的了解高于家长让他很有成就感!
但不管是什么,孩子对我们的世界,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抑或久远的过去,充满了探究的兴趣,都不是坏事!
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8岁之前,是最为旺盛的!
某种程度上,恐龙只是孩子强烈探索欲的载体!指引着他向更广阔的未知前进!
那如果你的孩子刚好2至7岁,你不妨用这本《假如你是恐龙……》诱惑诱惑他哦!
(完)
微信公众号:玉可可儿。(期待你来关注哦!)
《假如你是恐龙……》读后感(三):让喜爱变成理想: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走进恐龙的科普世界
试想一下,孩子们最爱的动物不是小猫小狗,竟然是那些已经灭绝了的,孩子们从未看到过的,生活在传说中的——恐龙。
而如果你稍加观察,你就会发现他们一旦谈起恐龙就如数家珍,那种熟悉程度,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我曾经就被这样一个小朋友所震撼过。听他的妈妈说,他特别喜欢恐龙。他的家中不仅有成箱子的恐龙模型,而且,他还能分出各种各样恐龙的名字和特性。还不到四岁的年纪,就已经会读百科全书一样的著作,只是因为里面有恐龙的图片。
为什么孩子会喜欢恐龙呢?直到我接触到朋友家的孩子之后,我才体悟到:孩子喜欢的不仅仅是恐龙,还是那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和传说中恐龙的各种神力。
这对孩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就像我们曾迷恋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他们还着迷,说明他们还是孩子。
我承认,我都做不到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对恐龙的世界如数家珍。我对恐龙一无所知,为此我感到羞愧。
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妈妈,为了融入孩子的生活,我决定在自家孩子迷恋恐龙之前,就先对恐龙做一个基本的了解,以防因为知识的匮乏而被孩子轻视。
绘本是必不可少的了,绘本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工具,也是培养他们各种能力的重要媒介。
《假如你是恐龙……》,是我接触的第1本恐龙书籍。
这本书籍,内页色彩斑斓,图文并茂,风格幽默,很适合孩子阅读,符合孩子的心理。它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与《假如你是宠物……》《假如你是鲨鱼……》《假如你是虫虫……》组成了一个“超级梦想家”系列。这一套书籍,都是以让孩子想象的方式,结合孩子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来引导孩子了解他们感兴趣的各种动物。
《假如你是恐龙……》就是这样一本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恐龙的书籍。
史前的恐龙,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现今的人类,也只能靠着化石来进行推测,很是不容易。但每得进展,孩子们就欢欣鼓舞。对于他们来说,恐龙就是神秘勇士的化身。
你希望拥有像霸王龙一样的牙齿,还是像三角龙一样的脸蛋儿,还是马门溪龙一样的脖子,还是像甲龙一样的皮肤呢?
这个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充满着无穷的诱惑,似乎他们都想要,但是如果只能选择一样,那么他们的选择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假如你是恐龙……》,这本书中到处都是这样的情境,带入孩子们在其中,这个过程很开心、很享受。
在想象的过程中,我们知道霸王龙的牙齿非常的大,这样可能刷牙就会时间比较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角,那么它就会显得特别的古怪,可以在鬼脸大赛中轻松获冠。而马门溪龙他有长长的脖子,他的脖子长到像公共汽车那么长,真的是太让人开眼界了,而甲龙呢,它非常的安全,因为他坚硬的皮肤上有厚厚的甲胄。
这些恐龙在绘本中变得格外的可爱,也特别符合孩子的认知心理。这远远比那种直接灌输给孩子的科普书籍要强得多。在书籍的后面,还有一个超级恐龙大奖,也就是说,你想成为哪种恐龙。它会根据不同恐龙的特点给出答案。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还有一个板块,是探索更多有关恐龙的趣事。这4个板块,每一个板块,我们都能够变成一个活动的主题,这也就无形地丰富了这本书的内涵。
假如你是一只恐龙,你希望拥有像霸王龙一样的牙齿,还是像甲龙一样的铠甲呢?这个问题在我们大人的头脑中,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正是沉迷于角色扮演的年龄,这样的问题特别有代入感,他们喜欢以这样参与的方式来进行讨论,他们真的会把自己当做一只恐龙,这是孩子们增进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就是——角色扮演。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来说,角色扮演就是最佳的锻炼想象力的时刻,他们会把自身带入到想象的世界中去,扮演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孩子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也从中了解到一些知识和经验,同时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游戏,这和我们大人是有所不同的。
角色的扮演并非只是简单的过家家,它实际上是对成人生活的一种模仿。恐龙的世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大门,正是因为恐龙的神奇强大,孩子们才想要变得和恐龙一样。
角色扮演有很多的好处,最重要的好处是换位思考。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这对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呢,在游戏中,孩子也能够逐渐进行自我认知的完善,他们因为各种角色扮演,而认识了自己的特性所在。
再者,对于孩子来说,想象和事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角色扮演呢,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孩子的想象力,促进左右脑的开发,也促进孩子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理想的种子常常深埋于孩子简单的游戏中,我们不应轻看孩子的游戏,不应轻视孩子的喜爱,孩子的理想也是理想,哪怕他会改变,我们大人也要充分地尊重,给他们选择和坚持下去的权利。
就像追星一样,孩子们喜欢恐龙也是因为恐龙身上的一些特质,只要我们大人多加以引导,孩子们就能够区分出哪些能是为我所用的品质,这是我们孩子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收获。
同时,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这本书也能够加深亲子关系的沟通,在当今社会,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就特别的不好管教,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孩子孩童时期,没有充分的进行游戏,没有父母充足的陪伴。阅读一个绘本的功夫,就能够拉近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这是多么高性价比的一件事情呢!
让孩子了解恐龙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更好的方式就是把恐龙带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实际中去。衣食住行,恐龙也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是恐龙,如果我们的身边有一个恐龙的伙伴,那么他会是如何生活的呢?一旦把这个问题带入进去,那么我们就对恐龙会有更多的了解,那么,这样的科普就不会显得枯燥,也特别适合孩子们吸收学习。
总之,恐龙的世界,代表着一种从未被触及的神秘领域。《假如你是恐龙……》这部绘本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向大家揭露了恐龙的神秘面纱。
我们只有对大自然心怀敬畏,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觉得:生活,真好!
《假如你是恐龙……》读后感(四):一部电影热映27年,斯皮尔伯格悔不当初:千万别喜欢恐龙,会上瘾
谈起大名鼎鼎的导演斯皮尔伯格,人们都会惊叹他丰富的想象力,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小时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恐龙迷。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恐龙对我来说就是一切。我在动物园看不到恐龙,只能看恐龙的画册。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三角龙,小时候第一次在宾州的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看到三角龙的化石,我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它。”也许,正是儿时的这一段“恐龙铁粉”的经历,才促成了他日后执导《侏罗纪公园》,并让这部诞生于1993年的影片,至今仍被尊为“无可超越的恐龙经典电影”,热映27年的原因。
为了让恐龙看起来“宛若重生”,斯皮尔伯格大胆启用当时刚刚起步的CG特效。结果影片的成功,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科技革命,也由此开启了好莱坞大片的CG时代。
更不用提,小男孩对恐龙的全部痴迷与想象,全部复刻到了电影里,震撼了镜头外的无数粉丝。
也许这位大导演的光荣历史,就是“兴趣才是最好老师”的最佳诠释吧。
其实,人类童年对于恐龙的热爱,并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有很多家长在网上发问:“为什么自家孩子这么喜欢恐龙?”
这些存在于6000年前的远古巨兽,怎么会成为孩子心中的头号偶像呢?
美国教育家霍尔曾说,儿童发展是对人类历史的复演。
小孩子喜欢特别喜欢“你追我赶”的游戏,这其实就是深埋在血脉中的基因,是对远古时代狩猎过程的重现。而他们喜欢恐龙这种远古巨兽,一方面可能是对于遥远历史的好奇,另一方面是出自内心的“慕强”心理。
什么是“慕强”心理?人类骨子里都会羡慕比自己厉害的强者。恐龙高大的身躯,深不可测的力量,在孩子眼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奇迹。
也许有的家长会不屑一顾:喜欢恐龙有啥用?还不如多背几首唐诗呢!
这种想法未免有些狭隘了。国外有多项研究证明:
童年时期对某种特定事物产生强烈兴趣的孩子,其智力水平远远高于平均值,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也会表现的更加自信。所以,假如你的孩子,突然某一天对恐龙产生兴趣,千万不要因为你认为的“无用”,而把好奇的小火苗扼杀在摇篮里。也许,你就断送了下一个大导演的未来呢?
对于低龄孩子来说,了解恐龙的最佳渠道,莫过于恐龙绘本。市面上的恐龙绘本,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DK类的纯工具书。DK出品自不用说,讲解丰富。但是太过于注重实用,而失去趣味。
第二种是恐龙机关立体书。一打开就会有立体的恐龙呈现,很吸引孩子的眼球。但是如果太小的孩子,会因为兴趣点被过于“炫酷”的恐龙吸引,而丧失了对知识层面的探索。此类书籍,趣味性大于实用性,也不是上佳之选。
第三种是寓教于乐的科普小读物。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恐龙绘本,在小故事中娓娓道来恐龙的前生今世,容易“深入娃心”。
我最近在看的《假如你是恐龙……》就是上面的第三种科普绘本了。本书文字作者是英国科班动物专业的卡米拉 • 德 • 拉 • 贝杜瓦耶,做过教师的她,之后转行成了科普作家,很受小读者欢迎。绘画作者是梅尔 • 豪威尔斯,7岁就开始涂鸦的她,笔下的小动物们总是那样俏皮、可爱。
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假如你是恐龙……》用的是儿童喜欢的、能接受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轻松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提问,引发孩子好奇,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了解恐龙知识,好玩极了!
比如,假如你是恐龙,你希望拥有像霸王龙一样的牙齿,还是像三角龙一样的脸蛋?
如果孩子给出自己的答案,可以请他们先陈述,之后才揭开谜底:
假如孩子选择的是霸王龙的牙齿:
霸王龙的一颗牙齿就有一根香蕉那么大!选择这个的话,那你刷牙要用的时间可就很长了!假如孩子选择的是三角龙的脸蛋: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角。如果选择这个,那你一定能在鬼脸大赛中轻松获胜!再比如,假如你是恐龙,你更喜欢有一个慈母龙妈妈?还是梁龙爸爸?
假如孩子选择的是慈母龙妈妈:
你将会被精心照顾。因为慈母龙会把孩子照顾得好好的!假如孩子选择的是梁龙爸爸:
你真是太幸运了!因为你可以在它长长的尾巴上滑滑梯啦!这种亲子共读的绘本的最大好处,是让父母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父母给出提问,孩子开动脑筋回答,让知识点融入生活,入耳入心。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点,莫过于每一幅精美的绘画下,都蕴藏着作者的爱心和用心。虽然是不同的设问场景,但是始终是一个带着领结的小男孩,引领始终。每个场景他的穿着,都和当下的情况对应,表情也惟妙惟肖,凸显了作者的匠心。
基于以上的原因,如果你家也有位小恐龙迷,我真诚推荐这本《假如你是恐龙……》绘本。让孩子在“玩中学”,收获了知识,又能感知到美好,何乐而不为呢?
注:除实拍图,其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