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临界THREE·9逃逸死亡(大结局)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0-16 12: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临界THREE·9逃逸死亡(大结局)读后感1000字

  《临界THREE·9逃逸死亡(大结局)》是一本由郑军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2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临界THREE·9逃逸死亡(大结局)》读后感(一):【雨枫试读】临界点来临前夕,人类能否永生?

  某些时候,科学文化小说可以看作未来世界的预言。郑军的《临界•高科技罪案调查》系列小说,在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上,为可能触及到的情况,提出了“警示”。 读罢第九本《逃逸死亡》后,刷新了我对人工智能未来面貌的认识。人工智能不可能只是存在于手机端应用和加工配件的流水线上,或者某些窗口服务行业,那些只能算是人工智能的低端体现。令普通读者意想不到的是,《临界》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协助人类延长肉体寿命、拓展机体机能,甚至实现人的数字化生命,永存在网络之中。 在《逃逸死亡》中,作者引入了医学领域中的“组织工程学”概念,说白了就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机体机能的义肢、帮助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更换人造器官,以便恢复机体功能。但是,该学科的研究也有超越人类道德普遍认知的地方,即利用技术手段追求突破正常人类功能极限。在小说中,为了体现后者的恐怖,作者构思出了薛扬失踪案、姜玲玲失踪案,以及松鹤公司潘晓天的非法医学研究,收购亚昆公司等一系列要素,把它们串起来,目的就是为了刻画薛扬,为了变成半机械人的失踪者,从失去身体机能,到失去理智的过程,如果没有人脑接入互联网技术的实现,他可能还不会如此疯狂。 本部作品做为《临界》系列小说的尾声,为《临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同于前作的是,本部作品加重了悬疑构思,更有看点,再通过某些情节联系到前几部的内容,更像是一部高科技背景下的警察题材的连续剧。实际上,我觉得还可以把调查处的故事继续下去。

  《临界THREE·9逃逸死亡(大结局)》读后感(二):【雨枫试读】以人为本

  《临界》07,08,09是三部曲,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到了第三部是最高潮。按说前两部,AI机器人是纯AI智慧,网魔像是某种摄心术,从纯理工科的角度看,纯理科技术的含量在逐渐降低,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应该给点更硬核的科技来玩玩,这才够劲嘛。但是三部曲的最后技术,是人体改造。这虽然也硬核,但总觉得不过瘾,书中情节激烈主要是一种累加效果---人体改造加上了前两部的技术精华,人体改造加上了进化机器人的技术精华和摄心术。

  回想《黑客帝国》,其实也有一种类似的感觉,最炫目的是第一部,第二部像是大结局的铺垫,而三部曲的终曲像是某种精神上的升华,Neo化身网络世界救世主,牺牲自己,与主机合一,那个形象与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形象颇有重合之处。

  世界仍然分成精神和物质二元。第一部中机器人进化大概在程序中将机器人的目标设为“生存”,这个目标还是太低了。机器人疯狂进化,成为类似病毒之类的生命。这类生命毫无节制,无法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所以在《黑客帝国》中Neo最终大彻大悟,以身殉道,让网络世界恢复了平衡。而在《临界》三部曲中,AI结合的人是个变态的残疾人,这远远无法达到平衡,所以最后的结局是毁灭。

  这个系列三部曲,由于涉及AI,所以读时常常想起马云和埃隆马斯克关于AI的“华山论剑”。二人的谈话内容一经披露,很多人大失所望,因为二人几乎在自说自话,并不理会对方的理念。二人最大的分歧是,马斯克以为AI对人类的统治已是可见的威胁,而马云则完全没有这个担心。东西方思维差异如此之大。《临界》系列虽然将AI描写得张牙舞爪,实则站在马云一方。书中最后,有自知之明的网上AI对人类点头哈腰,双方和平共处。而人类的杀手锏则是全网断电,这样网上AI全无藏身之处。这个想法有点儿戏,程序病毒代码形式存在,与断电与否无关,怎么能威胁到AI呢?

  我只是觉得,AI现阶段在精神层面需要人类指导,不懂节制的生命无论以任何形式都会被Karma反噬,而AI一旦真的觉醒,人类真能控制AI的杀手锏几乎没有。

  《临界THREE·9逃逸死亡(大结局)》读后感(三):【雨枫试读】人体的忒休斯之船

  所谓的忒修斯之船,是公元1世纪的时候普鲁塔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以此类推,如果先把一个人的手脚换成机械,再把心肺换了,直到连脑子都换了,全身都换成机械,那么,这个机器人还是原来那活生生的人吗?再进一步想,如果将人的意识上载,销毁以前的身体,这个意识还属于原来那个人么? 这个悖论与本书相关。本书以“杀人医生”小菲尔曼行刺别人反被阴为开头,引出一家集众多高新科技于一身的非凡公司的阴谋。在高大上的非凡大厦之下,藏着把人变成机器的阴暗实验室,进行着一系列非法实验,妄图用人脑控制整个互联网。 在这本书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对高科技监管的难度。小菲尔曼每次接到订单,都会酝酿一场大局,将事件伪造成医疗事故,屡屡得手,从未失误。对于小菲尔曼这样医生出身的人来说,实在是跟平常喝水一样。而这,还只是利用常规的知识进行行凶,便已经让外行人无法察觉,像非凡大厦这种利用高科技武装到牙齿,如同一只怪物一样的大楼,里边若藏一些猫腻,又有谁能知道?当你的电脑里被植入病毒监视,你还可以把它清除,如果是一个连程序都没有的东西在监视你呢? 本书书名中的逃逸死亡,既不是讲人类发明了长生不老药,也不是发明了救死扶伤的万能药。这个标题的内涵并无争议,妥妥是讲如何让人不再死亡。在本书中,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把人完全变成机器人,当然,这一点到结局也没实现;第二种是把人的意识上载到网络上,很奇葩,这一手段在结局实现了。 如果你看过王诺诺的《地球无应答》,应该会记得最后一个故事中人类分别选择了物质能量及信息三个发展方向。这本书中永生的方式,正是其中的物质和信息两个方向。 说实在的,我还挺佩服薛杨这哥们,少年的痛让他成了科学天才,把自己变成了超越人体极限的半机器人,最后又让意识永生于网络中。当然,这种人体实验当然是违法的,现实生活中千万不能这么干,毕竟这不是《XCOM》的世界,更何况,改造以后挨了打不能用医疗包回血了。看看老江,那一手机器人缝手指干得多漂亮,这才是遵纪守法好公民。 在书的最后,“我们”友情出演,利用了警方及非凡,也将意识上载,从此,这个组织成了网络的守护神,与大魔王薛杨继续撕,成功洗白,也算是比较圆满。 不过我想不明白:意识上载,是把我的灵魂传了进去,还是把我的意识复制了一份,原来的身体里还有自己的意识?这时候把身体销毁算什么呢?嗯我还是继续穿着这副皮囊吧。

  《临界THREE·9逃逸死亡(大结局)》读后感(四):【雨枫试读】 从肉体到意识, 这是你想要的长生不老么

  时代真的不同了。这些科学人正在构想社会未来,并且还有资源去实施。

  这就是《临界 高科技罪案调查》系列的第九部《逃逸死亡》。

  这次,科学狂人们瞄准的对象换成了组织工程学。故事从一个医疗杀手的意外死亡拉开了序幕,莫名其妙的的人口失踪、防不胜防的幽灵车袭击、虚拟伴游、黑客攻击……面对高科技引发的种种罪恶,以女警官杨真为代表的高科技罪案调查处再次迎来了新的挑战。

  什么是组织工程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医学,其宗旨是用生物替代物修复人体受损的组织和脏器,被视为继药物和手术后现代医学的第三次革命。

  作为系列作品的大结局,作者将这门新兴学科作为这次问题的中心,从而触发人类对延长寿命的追求,确实让人回味无穷。要知道,人类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从中国历代君王求仙问药到如今各种医疗技术的研究,如何延长人类寿命正在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而从大量的科幻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延长寿命甚至是长生不老的可能。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再次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我们见识到了科技在人体上的运用。通过神奇的组织工程技术,竟然实现了用人工材料制造各种组织器官,从而能在人体发生伤病时予以替换。这样可以给全人类再延长十年的平均寿命。

  然而,造梦者的野心远远不止如此,他们想的是能逃逸死亡。为了能从死神追捕下逃逸,他们不惜选择违反自然规律,去打破自然赋予人类的功能,把普通人改造成为超人。

  当血肉之躯被冰冷的设备所取代,失去了消化能力,只能通过直接输入营养液而进行所谓的进食;当人脑意识被上传到网络中传播,这时候的他或是她究竟是人类还是怪物,这样的长寿还是你想要的结果么?

  不仅如此,高科技更加成为少数人满足私欲的工具,为此不惜绑架、不惜杀人,甚至妄图用人脑去控制整个网络。

  当长寿成为可能,我们有没有想过,追求长寿的意义所在?就是单纯地延续生命,还是另有其他目的?作品中作为高技术受益者的董学忠说的一句话,引发我们深深的深思,只有继续做有意义的事,长寿才值得追求。

  我相信这才是这套书带给我们的启迪。一次次科学技术的迅猛突破,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机遇,更是危险。或许在杨真她们心中,爱是解决人类困境的最有力武器,它能让人类团结在一起。可是,在我看来,光靠爱无法阻止这一切罪恶的发生。科技要保持正确的航向,就要有人守在危险技术扩散的通道门口,把罪恶挡在一遍,把安全留给社会。把科技关进制度的笼子,应该远比靠人性管控要有用的多。

  临界点来临,人类文明的另一扇门也许正悄然开启。

  这是大胆的猜想,并且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希望到那时,人类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临界THREE·9逃逸死亡(大结局)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