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补完计划》是一本由(美)考德维纳•史密斯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补完计划》读后感(一):终极进化的补完之路背后,是创建一个全新的乌托邦
在洋洋洒洒的人类演化进程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但进化的过程中,却也充满着各种缺陷。
比如人类独特的直立行走,就给女性生育造成极大的困难;而气管和食管之间,仅靠着一个“阀门”调整,导致人一旦被食物呛到,甚至可能因此丧命……
而在《人类补完计划》这本书中,人们想要让人类完成终极进化。除了完善人体的缺陷外,更重要的是完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阂。打破肉体的壁垒,将人类的灵魂得到释放和自由,从而成为超脱一切的高等生命。
在科幻大师考德维纳•史密斯的笔下,一个全新的乌托邦世界,正在慢慢形成。
更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火遍亚洲的《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的原型,正是出自这本书。
整本书共有20个故事,这20个故事看似独立,但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你就会看到一个庞大的宇宙大局观,一个全新的乌托邦世界。
在这本书中,我们会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经历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不同的事情。
而其实,这些经历,和考德维纳•史密斯本人的经历,分不开。
由于考德维纳•史密斯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同时又兼顾外交官的身份,因此,小时候的考德维纳•史密斯就经常会跟随父亲去到不同的国家。
小小年纪的考德维纳,不仅能说六国语言,还非常熟悉东西方文化。他曾经跟随父亲一起拜访过孙中山先生,先生对他非常喜爱,成为他的教父,并且还给他取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林白乐。
在写这本《人类补完计划》的时候,考德维纳所处的时代,正好是二战时期。因此,整个故事的背景,也基于这个大环境所描写。
所以你会在书中,看到一些战争和屠杀的情景。这些剧情都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上考德维纳的创作而描绘出来的。
你甚至可以看到考德维纳的遐想剧情,比如书中创建的平行世界,给我们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书中充斥着冰冷的机器人、人造生物等,让人感觉整个世界都是冷冰冰的,不带一丝温度。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莫名的冷漠和遥远。
考德维纳希望通过自己笔下的世界,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不属于独特的几个人,而是属于所有人。
《人类补完计划》读后感(二):东方哲学基础上的科幻巨作
还记得少年时代看过一部日本科幻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当时只是被动画片中出现的各种人形决战兵器“EVA”所深深震撼,并没有对这部科幻动画背后深藏的寓意进行深挖。其实,这部引起强烈反响的科幻动画,其核心思想来自于美国科幻小说家考德维纳•史密斯的代表作品《人类补完计划》。
这本包罗万象的科幻小说,由20个故事相互串联而成,这20个故事共同构建出一个庞杂无比的补完计划宇宙观。
考德维纳•史密斯与东方文化渊源极深。幼年时期,他便来到中国,初步地了解到中国古老文明。二战时期,他又由于工作原因来到中国和日本定居多年,进一步地掌握了东方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核。考德维纳•史密斯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类的无知、贪婪所造成的毁灭性影响。因而,他的科幻小说便凸显出反战思想。
作为一位对东西方文化皆为熟知的作家,考德维纳•史密斯在这部作品之中,透露出的更多的还是东方哲学。东方哲学内涵丰富,包含了对社会、家庭、自然及人类本身的基本看法和行为要求。这种基本看法和行为要求,无外乎是为了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而天人和谐则是至高的行为目标。
在《人类补完计划》中,考德维纳•史密斯不仅探讨了在未来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把这种关系哲学扩展到人类与天地万物之间。考德维纳•史密斯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造生物,而人类则完全是以“创始者”的面目自居。愚昧无知、自私自利的人类,可以随意惩罚其他的人造生物,他们以烈焰焚烧心怀大爱的狗女孩乔安,以武力逼迫其他生物为人类服务。在人类眼中,人造生物根本不能算是有生命的实体,而不过是人类的囚徒、玩物以及劳工。考德维纳•史密斯的笔下,这些人造生物无一例外地比人类更具有悲悯之心,他们比人类更加可爱、可敬,但由于人类的疯狂屠戮,人造生物的命运也更为可悲。
《人类补完计划》创作于二战时期,而考德维纳•史密斯又经历过战争。因此,书中那些战争和屠杀的场景,并不是出自他的臆想,而是基于现实所进行的文学性描绘。考德维纳•史密斯的目的在于揭示战争的残酷性,试图唤醒人类的良知。在这部科幻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考德维纳•史密斯那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考德维纳•史密斯认为,人类的未来命运如何,这并不由所谓的造物主来决定;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终将不可避免地灭亡,也是由于人类内心的贪欲、残忍和自私。在这本融汇了心理学、宗教学、哲学、神秘学等众多元素的科幻作品中,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并不只是因为作者构建出一个规模宏大的宇宙观,而在于他在东方哲学的命题基础上,对人类未来命运进行的探讨,以及对人类阴暗本性进行的反思。
《人类补完计划》读后感(三):毁灭世界的,究竟是战争,还是人类?
提及人类补完计划,人们脑海中就会想起这是《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中的核心计划,也是动画的中心主题,可以说EVA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人类补完计划展开的。关于“人类补完计划”及其内容,一直是“EVA”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因为这个“计划”是整个故事的基础环节。
人类由于吃的是智慧果实,所以难以维持自己的本体,因而分为很多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之壁,所以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理解。所以人类补完就是打破心之壁,重新归为一个整体。人类补完计划是为了把所有人类的灵魂摆脱肉体的躯壳,回归到一个集合体之中,摒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阂,超脱成为更进一步的生命!
那么这个风靡全球25年的日本动漫《EVA》,其故事内核人类补完计划,心之壁垒等多种构想出自于哪里呢?就是出自于科幻大师考德维纳•史密斯作品之中的构想。
《人类补完计划》是一部科幻小说集,主要讲述了人类的文明即将毁灭,仅存的人类转向群星宇宙,开启“人类补完计划”,终拯救人类文明的一系列故事。该小说语言简洁,人物形象众多且丰富,故事逻辑严谨,反思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欧美的各大科幻奖项中,“考德维纳·史密斯再发现奖”显得格外突出,因为它只授予给早已过世的作家。这个以美国作家保罗·麦隆·安东尼·兰巴写作科幻作品时,使用的笔名考德维纳·史密斯冠名的奖项,建立于2001年。奖项的“再发现”之意,正是要回望尘封的历史,发现被人忽视的、对科幻文学有特殊创新贡献的作家。
享誉国际的科幻小说大师考德维纳•史密斯,幼时因父亲军人和外交官的职业,考德维纳接触了多种文化,能说六种语言,曾认孙中山先生为其教父,取中文名为林白乐。二战时,他受军方派任前往中国,发挥其外交专长。战后以上校的军衔荣归。这便使得他的创作更蕴含东方哲学与反战思想。
在科幻小说日益成熟、作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出的年代,考德维纳·史密斯更偏向严肃的哲学与反思,最早于一九五○年发表的《审视者的徒劳人生》是“人类补完计划宇宙”的第一篇作品。成功发表后,他以该篇为基础,将该故事宇宙发展完整。
相比一般科幻小说作家,考德维纳•史密斯二战期间在中国、法国、日本等国家都曾居住工作过,熟悉东西方文化,他的创作更蕴含东方哲学与反战思想。考德维纳并不多产,科幻作家的身份也是直到过世后才由女儿公开。
《人类补完计划》全书在漫长的时间轴上,诸多人物与名称反覆出现,点缀于多个短篇,串起整个世界观,成为一幅属于人类的未来全景图。在这本超过半世纪的选集中,他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的现代、过去,及未来。
这一段话看似没有问题,而是细细深思过后,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与恐惧之心。
很多人害怕战争,谈之色变。因为战争,就是源于人类的贪婪、欲望和不理解、不融合。人类补完计划,就是为了建立强有力的机构,让人类融合,不再拥有隔阂。如果人与人之间,打破心之壁,摆脱肉体的躯壳,回归到一个集合体之中。人,不再拥有独立自主的灵魂,而成为了只拥有躯壳的机器。那么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从长期来看,尽管战争带来了杀戮和血腥,却使人类更安全、更富庶。人与人之间从小的摩擦到大型战争种种暴力冲突本身,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冲突本身,甚至直接促使个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平协作成为可能。
有一句罗马格言说,如果你想要和平,那就做好打仗的准备。尽管我们不情愿去面对这个事实,但是战争是我们所能找到的,使人类从暴力死亡率高达10%-20%的石器时代小社会发展到今天,暴力死亡率低1%的、巨大的、全球化社会的唯一途径。
到底毁灭我们真正人类的是战争,还是人类本身?到底我们的未来应该走向何方?人类终极进化究竟应该呈现什么状态?……《人类补完计划》全书40万字,由20个故事相互串联,融汇宗教、哲学、心理学、神秘学,建立起让人惊叹的“人类补完计划宇宙”世界观,无数脑洞大开的构想与谜题等待读者一一的揭开。
《人类补完计划》读后感(四):新世纪福音战士原型出处?一起探索“人类补全宇宙”的秘密吧
我童年酷爱追动画片,可以从放学5点半,精准切换频道,无缝连接一直看到10点睡觉。
在各种依然清晰幸福的追番记忆里,我看过最独树一帜的动画片,就是《新世纪福音战士》。
这其实是一部面向更大年龄段的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的深刻动漫。
突袭世界的大灾难“第二次冲击”后,世界在废墟之上重建。
14岁的少年碇真嗣,意外遭遇名为“ 使徒”的巨大生物和人类的战斗。好不容易获救,父亲碇元渡却冷酷地命令他,他被召唤到第3新东京市,就是要驾驶称为“EVA”的巨大人型机器人与使徒战斗。
本已表示拒绝的真嗣,看到重伤的替补驾驶员绫波丽后,决定遵从父亲的命令。就这样,从未受过作战训练,性格又软弱的真嗣,开始了驾驶EVA初号机迎战使徒的生活新阶段。
不断袭来的使徒,身份不明的绫波丽,从德国来的驾驶员惣流·明日香·兰格蕾,14岁的少年要面对远超自己能力的挑战。而碇元渡不动声色地观察一切,一个称为“人类补完计划”的神秘计划正在按照他的计划实现。
这是一代人对机甲战士等科幻作品的最初印象,但鲜有人知的是,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了如此超前的创新科幻封神作品,甚至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震撼的科幻预言——
《人类补完计划》,人类终极进化的补完之路。
这是享誉国际的美国科幻小说大师考德维纳•史密斯的作品集,在国内首次推出。这个名字虽然有些陌生,但国际上设立有“考德维纳•史密斯再发现奖”,用以表彰那些对科幻文学有特殊创新贡献的作家,可见这位大师的作品。
全书40万字20个故事相互串联,考德维纳·史密斯更偏向严肃的哲学与反思,建立起一个让人惊叹半个世纪之久的“人类补完计划宇宙”。
相比一般科幻小说作家,考德维纳•史密斯自身的经历,让他的故事还蕴含一部分东方哲学与反战思想。
他年幼时因父亲军人和外交官的职业,考德维纳接触了多种文化,能说六种语言,熟悉东西方文化,曾认孙中山先生为其教父,取中文名为林白乐。
二战期间他在中国、法国、日本等国家都曾居住工作过,发挥其外交专长。战后以上校的军衔荣归。
《人类补完计划》里的《午后女王》,他幻想了一个平行世界,如果当初的二战,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那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作家借用丰富的想象力,刻画出一个虽然看似岁月静好,却极度失去自由和自我掌控的世界——
每个人极端的各司其职:你必须按照自己的身份生活,不能有任何逾越的事情;追求效率,成功,人更加理性,冷漠,自私;每个人看似无忧无虑:但那是因为你不可以有任何越矩的想法,任何想法事无巨细展现给管理者,严苛的思想管控,让每个人都变成了安全的透明人。这让我想到了在《三体》之后,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
比起科幻的脑洞设想,《北京折叠》的内核,更多是在讨论,社会高度分工和发展可能带来的非常现实的问题——阶级固化,不再平等。
他和郝雨芳,都像是一个审视者,思考者,借用科幻的外壳,去巧妙地探讨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严肃的历史问题,柔和但很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科幻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此。
记得震撼人心的《星际穿越》,父亲想要返航去寻找女儿,千辛万苦回去之后,却发现,女儿早已白发苍苍,垂垂老矣;自己的一段宇宙漫游时光,白驹过隙之间,竟然是女儿的一生。
这种设定下的故事,在整本书里,不胜枚举。
有人为了真爱,愿意孤注一掷,短短一个月,苍老40年,只为和爱人站在同一频道,找到他,理解他,变得和他一样;
有人愿意享受孤独漫长的永久人生;
有人为了不再孤独,去改造所爱之人,尽可能延长生命;到结束时,在寻找下一个一样的所爱之人。
人在宏大的自然规则,宇宙逻辑面前,真的如同沧海一粟,不堪一击;然而,人之所以为人,还是因为那些没有明确规则的人性。
即使有那么多规则的限制,时间空间的遥远距离,人性美好的一面,总是可以闪闪发光,某种意义上改变冰冷的客观事实。
享受永恒生命的人,不愿意再周而复始寻找爱人,既然无法延续对方的生命,那就选择一起老去,放弃永恒的生命;
即使个人之力已经无力回天,可还是不愿意放弃生而为人,应该有的人生自主掌控权;
以及每个故事里,对无情的征战,压迫的抗议,反击,作者试图用美好和平的一切,来鲜明地反衬出那种坚定的反战思想。
如果失去了这个最基本的认知,毁掉世界的就不是战争,而是失去人性的人类自己。
1.每个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非常有画面感和特色。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历和性格,甚至完全不同的思想和立场,每个角色的特点,考德维纳都能抓住特点,贴切形象;
在“人类补完计划宇宙”这漫长的时间轴上,诸多人物与名称反复出现,点缀于多个短篇,串起整个世界观,成为一幅属于人类的未来全景图。
这本超过半世纪的选集中,他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的现代、过去,及未来。
2.机智幽默有文采,细腻生动的描写
《驾驶灵魂号的女士》里,他去描写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成长起来的早熟的海伦,为什么会对“不老先生”一见钟情,她敏锐的观察力让她看到了与众不同。
正常人经历过的或喜或悲的时刻,哪怕幽微,也一定会藏着脸上,尤其是表情里;但不老先生,虽然老,却没有岁月的痕迹;他虽曾长大,却没有成长的痕迹;这让一个小姑娘,爱上一个岁月悠久,经历过瞬间苍老的永久人生的老者,变得真实可感。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现代女性,喜欢的那种人:成熟但不油腻,知世故但不世故,永远保留着少年感。
这本书,不用于一般的科幻作品,不仅具有科幻的奇绝诡异,耳目一新,更具有优美的文学性。
3.无数脑洞大开的构想与谜题,影响了一大批优质科幻作品
这部包罗万象的科幻作品,融汇宗教、哲学、心理学、神秘学。
人类补完计划、心之壁垒、生命神经机械学、精神污染、地下避难所、使徒……你可以看到《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的各种致敬的意象;
人性战斗机甲的雏形,又影响了一大批科幻影视剧,比如《环太平洋》《安德的游戏》等等。
优质的作品,就是可以如此经久不衰,跨越半个世纪,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冲击和震撼。
我有感于作者的经历,经历过战争,所以更加明白,反战的重要意义。更愿意去思考,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考德维纳其实最不为人知的身份便是科幻小说家,他并不多产,科幻作家的身份也是直到过世后才由女儿公开。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他隐姓埋名,创作了这些满怀人文关怀的科幻脑洞故事,至少,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个个体,竭尽全力,想要通过一种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方式,传递温暖的正能量,尽可能扩大传播影响力,去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最重要的人性光辉,会随着这本《人类补完计划》所创造和衍生的多个宇宙,一起慰藉和启发喜爱科幻的读者和观众。
这个夏天,不妨在科幻世界中徜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