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巴别塔之梦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0-15 19: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巴别塔之梦读后感锦集

  《巴别塔之梦》是一本由青稞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别塔之梦》读后感(一):略显复杂了些

  

暴风雪山庄模式在推理小说中算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手法,一群人因为某个原因或契机被集结到一个暂时封闭起来的山庄、别墅、孤岛等地,或风暴、或大雪、或泥石流,运输通道和通讯信号都无法使用,随着一段陈述着悲哀过去的往事,组织者的计划消无声息的开始实施了…

侦探在这种类型中一般都是作为局外人登场,因为被邀请人的委托,这是惯用模式,当然,真凶必然混迹其中,于是,在首个温馨的午餐或晚餐结束之后,连续杀人事件便逐个上演。

国内推理界年轻新秀青稞的《巴别塔之梦》,虽然早已出版过台版,但今年终于得以国内简体版首发,值得庆贺。小说由一个梦境开始,在混沌不清、视线模糊的世界中,方远迷惑的感受着一切,还有印象中的小岛,可亲可爱的小姐姐,这些场景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幻?假如说是梦幻,可对于小姐姐的印象又那么的真实,海水、大火,一片混乱,这个世界怎么了?

方远接到了自称为“巴别塔塔主”的邀请,跟随学长陆宇和私家侦探陈默思来到了一座偏僻的小岛上,岛上一共有八人,渡船都将人松下后立刻离开了,形成了真正的孤岛。一座匪夷所思的“巴别塔”矗立岛上,共有九层,除去一楼的大厅和厨房外,其他八层每层只能住一个人,由此,一场借助于“巴别塔”的建筑类杀人诡计开始了,一切都源自于十年前另外一座巴别塔所在岛屿的惨剧…

《巴别塔之梦》属于典型的日系孤岛推理创作风格,无论从人物的设定、对话还是故事的背景及架构,以及舞台的设定都充斥着浓浓的日系色彩,在以国内的社会形态以及人文特点以及国内私人侦探、法律框架等现实情况来说,推理类小说的创作环境有一定的限制,但对于国内推理小说发展来说,这部小说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当然,这部小说属于青稞的早期作品,整体阅读感觉还略显稚嫩,另外,书中配图过多,塔体旋转的表述有点混乱,作为建筑、机械类的推理小说解读起来主观性太强烈,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主打的建筑诡计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既视感,最主要的是,宗教的设定有点莫名其妙,真凶的案情调查和杀人动机明显有漏洞。

  《巴别塔之梦》读后感(二):纯粹的初心之作,一切服务于诡计

  

感觉已经好久没看纯本格的推理了,上一本好像还是…算了,已经想不起来了。青稞大佬的这本书全书主打一个核心诡计,其实所有案件都是围绕这个诡计进行设置的。不过这就导致这本书非常难以进行评述,如果要想表达出此书的精髓,一定是要介绍下最后的惊天大诡计的,但是推理小说中最让人痛恨的就是被泄底,所以诡计是万万不能透露的,也只能从其他方面说说这本书了。

这本书虽然简中版刚刚出版,但似乎此书是青稞写的陈默思系列的第一本,看完本书就预料到对这本书的评价一定会是两极分化的,对于喜欢宏大诡计的读者可能会因为看到天马行空的诡计而大呼过瘾,对于追求细节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过于脱离实际,有的地方可能有些牵强。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还是不错的,可能也是很久没看需要用图才能说明的诡计了,不过全书的优缺点还是很明显的。

全书用了在推理小说中非常流行的双线叙述,一条线是方远的梦境,梦境的内容涉及到其十年前失去的记忆,也正是由于对梦境和十年前记忆的追寻,才促使三人踏上了有巴别塔的孤岛,另一条就是主线了,主要讲述了在巴别塔内发生的四件不可能犯罪,来到这座岛上的人除了陈默思和陆宇,其他人都和十年前另一座岛上发生的事件有关联,最后通过默思强大的推理能力揭开了所有的谜团。

个人认为本书的诡计设计的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这正是建筑物诡计的一个特点,青稞对建筑物诡计还是比较执着的,无论之前看过的《钟塔杀人事件》还是《日月星杀人事件》,无不是建筑物诡计,其实在岛田庄司、绫辻行人等作家的开拓之后,在这种诡计上也很难做出创新。作者通过这个主诡计结合一些其他的小诡计,较好地解释了四件不可能犯罪。而本书缺点也是由于过分把精力放在诡计上,导致人物刻画有些单薄,主线人物情感发展有点突兀,动机也有点牵强,另外十年前的那个事件有些太夸张了太匪夷所思了,原谅我到最后还是没有明白那个数学推论。最后的凶手并不难猜,毕竟发生几起命案之后,幸存者也没几个了,不过这些内容也都是为了服务最后的诡计。

不少读者会对这类作品的诡计、内容甚至是作者有比较极端的评价,个人觉得大可不必,要想创作出如此的诡计,可以相见作者一定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的,而读者有怎样的感受,也是见仁见智,只希望作者能够坚持初心,不断创造出超越自己的作品,原创推理也需要各种不同的类型,原创推理加油!

书封作者亲签的书签

  《巴别塔之梦》读后感(三):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本奇书

  

在大海上,有一艘船载着四男二女一共六个人,驶向一艘有着奇异建筑的孤岛,一场杀戮即将展开,他们中的几个人在出走之前,还收到了来历不明的奇怪信件……这设定是不是有几分熟悉?但是,这所建筑不是绫辻行人那座大名鼎鼎的十角馆,而是一座足足有九层高的巨塔——巴别塔。这座与古老的宗教传说中的通天巨塔同名的塔,与十年前某个神秘的宗教团体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收到来自“巴别塔塔主”的请柬的五个人,都选择了赴约。想要在这次旅程中找回失去的童年记忆的大学生方远,找到了大学学长陆宇和侦探陈默思帮忙,因此,二人也一起踏上了这趟旅途。

在《巴别塔之梦》两百多页的内容中,作者连续抛出了太多吸引人的要素和创新式的解答。随着命案一桩桩发生,十年前的秘密也渐渐展现在众人眼前。让我来简单罗列罗列这本书的要素们。 宗教主题贯穿了整个阅读过程。在孤岛上的这座巴别塔的建立,无疑受到那个《圣经》中传说的影响:人类曾经聚集在幼发拉底河畔,想要建造一座通天巨塔,而上帝得知人类的行动后,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便派出天使,让人类之间语言互不相通,无法交流的人类只能无奈地中断自己的工程。故事中,生活在十年前的那座塔中的宗教团体,为了逃避社会交流与人情世故,选择来到这座不允许任何教徒说话交流的孤岛,以此致意古老的圣经故事。 十年后,巴别塔中的赴约者竟又按照《圣经》中记载的方式被接连杀死:身体有恙的胆怯男人被勒毙于自己房间的床上,可塔中的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接着,他的妻子被石头重击死亡,但所有人都没有作案时间;凶悍的大块头落得头颅不翼而飞的下场,那个谨小慎微的厨师被塔顶的避雷针贯穿,又被雷电劈得浑身焦黑……凶手究竟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手段作案,又是如何实现的?这一切都要追溯到十年前那个宗教团体的消亡。

彼得·勃鲁盖尔1563年创作的绘画《巴别塔》是宗教故事的再现

在这本书中,陈默思仍旧是那个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头脑清醒逻辑缜密的侦探。围绕巴别塔这座诡异的建筑,他先后提出了许多破解的设想,推理小说中的建筑诡计不少,这座塔的玄机则不止一个。书中,陈默思在发现异样时这样感叹:“我们对建筑的了解永远不可能十分完善。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建筑里,对正常建筑的结构早已十分熟悉,正是由于这种先入为主的心态,当遇到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事件,了解整个建筑的真实构造、知晓真相的那一刻,我们才会大吃一惊,体验到‘原来如此’的那种感觉。”他自己可能也没想到,原来说出这番话时,他只是揭开了这栋建筑的第一层面纱。 建筑诡计之外,这本书中还出现了一种十分创新的解谜方法——数学逻辑解谜。阅读之余,我也不禁感叹,侦探陈默思的任务量太大了,不仅要负责侦破十年后的杀人案,还得顺带解决十年前那座岛上的人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突然失踪的问题。面对同伴们的疑虑,陈默思居然采用数学归纳法确定了当年事件的发生时间。 故事末尾,方远找回了他失去的记忆,所有的谜团全部解开,这场恐怖的杀戮终于落下帷幕。真相的揭露往往伴随着凶手令人唏嘘的故事,每一个费尽心机的诡计背后,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得不下手的理由。潜藏在重重的华丽伪装和似是而非的灵异之下的,仍旧是人类难以言说的执念和孤注一掷的绝望。

  《巴别塔之梦》读后感(四):有人生还

  

众所周知在推理小说中坐船出行的人很大几率会陷入某种麻烦当中,尤其是在把目的地定为某个与世隔绝的小岛的时候。如果侦探的大脑内置了危险喇叭的话,那一只脚迈进小舟或邮轮的时候警告音就会八百分贝响彻他们的颅腔,争取把他们震晕在地逃过一劫,或者高调提醒他们破案/赚钱的机会有可能来了。

而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了一张写着“请XXX于本月十二日光临本岛,特附上支票一张,是为旅费/报酬”的邀请函,且支票上写的金额足够能让鬼24小时推磨的时候,百分百代表你已经被分配到事件的角色卡了。

孤岛杀人,除侦探或凶手卡之外,剩下的各位都是被害人。别想了,快跑吧。

《巴别塔之梦》中收到这张邀请函的方远显然预感到了背后的危险性,但由于他认为自己缺失的记忆也许与这座小岛有关,所以咬牙决定铤而走险。但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所以他又找上了他的学长陆宇和学长的好朋友陈默思和他一起铤而走险(?)。

“我站在船头,深吸一口气,体会到了一种只有在雨季才会有的湿润感。一只海鸟从头顶掠过,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点消失了。海风吹拂着脸颊,我简直想大吼一声。”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积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有一只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是您吗高尔基。

青稞在《巴别塔之梦》中将故事走线分为梦境和现实。其中现实采用了陆宇的视角,而梦境则明显是方远模模糊糊的回忆。梦境中提到的火海、死人和由于失忆导致没有五官的女生,不难联想到小岛上曾发生过一场大型事故,所有人都命丧于此。此时两条线已经明朗,前种因后结果,再次踏上岛屿进入巴别塔的人们都与多年前的事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管家老张、李敏、杜松、郝施然、方远、陆宇、陈默思、戴虎,由低到高分别住进了巴别塔的二至九层中。陈默思他们在与老张的对话中得知,十年前他曾被邀请到一个海岛上做厨师,岛上同样有一座巴别塔,在那里居住着一个宗教团体,教众被要求不能与外人说话,甚至自己也从不交流。

《圣经》中“巴别”即是“语言变乱”。巴别塔本是人类修建的与上帝沟通之塔,因上帝不满人类对自己诺言的猜疑,于是来到人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因为语言不通而分散在各处,这座塔的建设便半途而废了。而岛上教众供奉着巴别塔,自然也奉行“语言变乱”的宗旨。除此之外,教众来到这里时还被要求奉上自己的全部财产,所有人共同劳作共同吃饭,每日按时集体学习《圣经》,能听到的唯一人声就是教主的教诲。尤其是教主还会不时在众人面前展现人体悬浮之类的神迹,久而久之已经麻木的教众变成了只听教主安排的忠实追随者。

嗯,到这里已经可以闻到邪教的味儿了。青稞老师在这里也给出了众目睽睽下人体悬浮的机关诀窍,听说2021年春晚已经开始攒组了,如果还有魔术环节的话大家学会后可以去报名一下。

拥有意识的生物最先掌握的就是沟通的技巧。即使是侏罗纪的霸王龙也会用小爪子进行(暴力)交流。《圣经》中记录的上帝变乱语言之事实际上是将进化至此的人类社会重新打散,缺失沟通能力的他们被极其暴力但有效地遏制了历史的发展可能。被剥夺交流权利的岛上教众失去了人类社会构建的基础要素,又被盲目的信仰强行黏合在一起,久而久之自然会有破裂的缝隙。毕竟就算是上帝他老人家也没能靠这一奇招完全灭绝人类,大尾巴狼教主就更别想千秋万代一统小岛了。

随着角色不断被杀,他们遗留下的信息逐渐揭开十年前的真相,方远的记忆随之恢复,破案的难度升级,胶带密室、凭空消失的尸体、被插在避雷针上的人,虽然嫌疑人持续减少,似乎最后靠排除法找出凶手也不是没有可能,但靠死人来破案属实被动且不道德了,推理小说可不能变成新年倒数VLOG。线索需要寻找,证据需要印证,把“孤岛无人生还”争取为“孤岛有人生还”就要看侦探的本事了!

人类在即将达到顶峰时又跌回泥土,苦苦追寻触摸到的也许并不是心底认定的真相。青稞在他的出道作《巴别塔之梦》中糅合(消音)诡计、宗教元素和经典的孤岛模式,挑战多种不可能犯罪,完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复仇故事。除了推理小说外,《巴别塔之梦》还能被当做一本优秀的反邪教宣传案例和增进关系的工具书,一举三得!(?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

反邪教,信科学

嘿!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巴别塔之梦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