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负建筑》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0-12 20: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负建筑》读后感100字

  《负建筑》是一本由[日] 隈研吾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负建筑》精选点评:

  ●大一时候看了一半,大二又看了后一半。可以说前半部分跟经济历史政治社会有关的所有内容我一点都看不懂,本来已经放弃治疗了,这学期重拾此书,一看就停不下来。后半部分谈的跟建筑本身更相关,很多语言不是冷静理性的论文式句子,而能从中听出来语气和态度。去感觉作者真正内心深处那种颤抖的无法冷静的声音,才是我们读书的意义。

  ●不是建筑理论,而是建筑行业的视角和建筑存在本身的思考

  ●不知道自己是想要走高技的路线,还是该像他一样做真正坚固耐用的建筑

  ●编辑不认真。有几个连我都能看出的明显错误。

  ●还行吧,联系了一些现实问题,挺好

  ●非常好,有逻辑,有格局。作者不仅仅是建筑家,更是宏观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

  ●恨透了圆珠笔画的线。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思考。

  ●翻译的语言功夫还行,但是缺乏最基本的建筑学知识,才会有“住吉的大杂院”之类的译名。第一章关于政治经济学与建筑业的关系,第二章关于现代建筑史,第三部分关于社会风尚文化。

  ●也许隈研吾是当代除了koolhaas之外最深沉的建筑师了,虽然很多历史都被过度阐释了,但是他对于后现代、密斯、轻与重、游戏与快感....都有着十分精辟的理论,一气儿读完真是说不出来的酣畅淋漓,当初读它还是因为飞机晚点,要不就错过了

  ●太多别的知识理论了——缺点+优点。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

  《负建筑》读后感(一):很有深度

  我看了一遍,说实在,我还真没看懂

  只是了解了一些建筑的历史,没有看懂这些具体要表达给我们是什么意思?

  这部书估计要看个好几遍,用心慢慢去体会估计能体会到什么东西

  《负建筑》读后感(二):额,算是看完了

  就像KUMA书中说的那样,连正统体制也开始屈服于品牌效应,

  我也算很艰难地在他品牌效应下把这本白皮儿生吞完鸟...

  其实概括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我也就省省了吧。

  《负建筑》读后感(三):值得一读

  感觉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但是读之前建议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建筑史了解,不然会比较吃力。去年有幸见过Kengo Kuma老师,在工体南路的一家会馆。老师为人非常谦和,对我提出的问题也有问必答,收益匪浅。

  《负建筑》读后感(四):《负建筑》让人不得不看第二遍第三遍

  《设计中的设计》属于那种让人看一边就自认为可以“吃透”的书,写得好!它会让人自愿地再看第二遍第三遍……享受的事情大家都愿意多干几次。《负建筑》则让人不得不看第二遍第三遍,你会感到它太抽象,吃不透它,有必要强迫自己再看。这本书论述性很强,但不严谨,太个性。锋芒、偏颇和跳跃都很折磨人。

  《负建筑》读后感(五):二十世纪是建筑学的地狱?

  我们认为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被作者狠狠的踩在脚下,而阴暗的我每当看到巨人倒下是便异常兴奋。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崇敬的具有艺术家气质的明星建筑师被作者成为“品牌建筑师”,当我们认为他们远离商业并对众多商业建筑师嗤之以鼻时,作者用“品牌”二字将他们拉回市场之中,这两个字何尝不是他们的悲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负建筑》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