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0-12 19: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摘抄

  《写作的零度》是一本由罗兰·巴尔特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32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作的零度》精选点评:

  ●罗兰·巴特认为,字词是一种一般形式,即一个“类”。“类”包含了所有的个性,又否定了所有的个性。字词由于蕴涵过多而充满不确定的特征:正是存在一切的可能性,使得每一种可能性都“不在场”,一种可能性与另一种可能性或者互相加强,或者互相冲突,而最终,它们因此又产生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意义在字词的连续中不断产生,无法停留,即“既无意图的预期,也无意图的永久性”。所有的字词均是“不及物”的,没有意指,没有方向。字词的连续又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充满可能性,没有趋向,处在运动当中却在势均力敌的对立因素中保持静止状态,中性、自足、饱和、客观。这种中性的和“客观的”零度写作,与古典写作所力图表现的“文字的现实的客观再现”截然不同。推举零度写作,其用意在于揭开古典写作中处处标榜的“真实”和“自然”的神话。

  ●原谅我一直误解你,亲爱的巴特先生.

  ●没太读懂。

  ●写作的零度三星。文评四星。就职演讲五星!特别想读《普鲁斯特与符号》,Pierre Loti 的《Aziyadé》。

  ●难怪思潮时期的罗兰巴特保持中立不发一言。

  ●有一些晦涩的文字。

  ●文笔很好。

  ●這譯的是要怎樣...

  ●不是人话,建议看英译

  ●看了26页就挂了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一):读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

  自从下载了大量电子书以来,这是我购买的第一本书。巴尔特的魅力,他对于语言的无以伦比的掌控令我折服,读起来仿佛是弥漫的木香。

  在路上读完了这本书。读罗兰巴特和米什莱,让我有学习法语的欲望。我想像他们一样写作。李幼蒸写的序言也很好。

  重读,细读。

  飘动着逃脱的情感。

  政权的写作,马克思主义的写作,斯大林的写作。

  我的视线“略过”所有的叙述。

  38(48) 1850年前后,三件重要的新历史事实汇集在一起了:欧洲人口统计学的反转;冶金工业取代了纺织业,即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法国社会变成了三个敌对阶级(这是在1848年6月中的几天间完成的),即自由主义思想的最终破灭。这种新形势把资产阶级抛入一种新的历史情势中。(在中国也是如此)

  符号学与科学有一种关系?什么关系呢?女仆的关系(有一些色情意味)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二):并非文学的零度

  草读了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只因前几日收看一场关于古典诗词赏析的讲座,其间周汝昌老先生批驳了“欣赏文学不必做到知人论世,作品是不必究其来处的私生子”的观点, 这个观点则正是出自这本《写作的零度》。今日读过,只觉得晦涩难懂,没有基本的文学研究素养,读起来就是自找苦吃,我秉持着硬着头皮读下去的无赖精神,总算也是通读了下来,果真读完只觉得是周老先生冤枉了罗兰巴特啦,作者所讨论的零度并非文学作品的零度,而仅仅是写作这一行为的零度,文学作品的最终成型是以写作为轴心串联起了作者的个人文风和固有的语言体系,语言,文风,写作这三者中,前两者就是周老所说的知人论世的依据和体现,而第三者则是一种可以摆脱时代束缚而恒古不变的创作因素,古今中外的作家能在不同的时代风格中,用不同的语言实现共同的美学追求,不得不说这其中确实有不必究其出处而放之四海皆准的创作要素,在罗兰巴特看来,这就是“写作的零度”吧!作者的观点并没有动摇我“读书需知人论世”的观点,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三):存在于各种呼声和判决的环境里而又毫不介入其中

  一、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在语言的历时性水平轴上的某一刻,纵轴上是完整的系统,即语言结构是某一时代一切作家共同遵从的一套规定和习惯,它像是一种自然,全面贯穿于作家的言语表达之中,就像象棋的规则与每一棋局之间的关系。

  写作一方面被语言结构制约着,另一方面却不断冲击和侵越这条界限,文学的惯习。正如布迪厄所言,实践是一种被遮蔽的双重关系的游戏感知,写作即是摄于此空间。

  语言之间只有关系而无其他,在一种古典式的写作中,字词只因彼此间的关系而组合聚集,不会因其自身之故而获得内涵,在现代性的创作中,字词变成了厚质的自给之物。 二、萨特与为何写作

  没有纯洁性的语言,因为创作与欣赏必定只触及其主观的。只有通过人的意识,事物才得以显现,艺术更像是一种将情感投射于纸面,而读者的接受如何,作品就如何存在。

  在反驳唯美主义的批评时,萨特认为所有的生命激情都是来源于作家的唯一题材即自由,而其写作也正是为了唤起和呼吁读者的自由。在法西斯主义残害下的人民是不需要文学的,所以艺术只能存在于民主的领域,一旦你拿起笔就卷入了战斗,不管你愿不愿意。 三、写作的零度

  (1)风格:形象、叙述方式、词汇都是从作家的身体和经历中产生,并逐渐成为其艺术规律机制的组成部分。语言结构起着否定性的作用,而风格则是作家的修辞学倾向,代表一种必然的偏移和反抗。

  (2)形式: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更关注政治和意识形态,而忽略了语言形式自身的价值。政治写作利用技术词汇的工具性和意图性,被权势操控的字词变成一种单义性假托与记号,演变成革命式写作的夸张姿态。正如使用“工人阶级”替换“人民”,抹杀了这种含混性。

  (3)叙事:小说的简单过去时与第三人称显示其拟真的虚构性,“他”一度被视为写作悲剧的沉疴痼疾,而现代主义的探索企图猛烈地将这种文学的习性摧毁,小说以奇迹的姿态长久地逡巡于文学的门槛边,叙事文本只有凭次逃离功用主义的控制。

  (4)零度:在巴特看来,写作是一种形式的伦理,但又通过悲剧性的逆转,使作家从这种社会目的性返回创作行为的工具性根源。这也是作家自我意识与权力话语对抗而产生的僵局,对文学的判决绝无可能,因为文学会在无限的延缓中重新制服。尽管创造一种自由的语言,但很快就会因为不言说者的推动而变得封闭与死气沉沉。所以巴特设想的是,探索一种无风格的零度写作,即具有社会普遍性的口语级度的写作,新闻直陈式的非语写作。 四、总结

  面对小说话语逐渐丧失19世纪现实主义表现和评价现实的功能,20世纪文学转向高度主体化的情况下,萨特基于文学的存在主义本体论与社会道德论,认为文学应该介入,而巴特认为应该回避或摆脱社会性价值判断和实践介入,以维持文学认识论与实践论的一致性。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四):脱衣舞的幻灭——欲望的包装及其转向

  脱衣舞是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抛掉你们对它的任何或粗鄙或色情或一本正经的先验之见,回到它的本身,诚心敬意地走进脱衣舞的艺术世界吧。笔者清楚,当我在发出倡议、阐发一种脱衣舞美学的时候,其实是在建立另一种意图之见,或是在某种先验之见的驱使下进行某种阐发工作。诡异之处就在这里。所以我姑妄言之,列位看官姑妄听之。

  脱衣舞表演是一个逐步将身上的衣物一件件退去的过程,直至赤身裸体,三点尽现,妖娆地舞蹈着、挑逗着、营造出关乎情欲、艺术、美学等诸种类话语交合的场域。绝不同于一开始上场就全裸的疯狂——赤裸着上场,脱衣舞要把裸露尽量地延迟,拙劣的延迟当然不能成为优秀的脱衣舞表演,艺术的、美学的、夹杂着情欲的徐徐释放的延迟才是必备的素质——优秀还意味着专业、职业、中性、冷静。换句话说,脱衣舞把人们的欲望尽量生发出来,并将欲望的膨胀、满足、升华和爆炸尽量延宕,感官风暴上演的同时,色情、情色的意味非但没有于此过程中衰退、反而得以唯美地强化,予人持久的、柔和的、细水长流的情欲色放,相比习惯了的一泄千里的爽快,耐久的绵长无疑是另一种诱惑之风景,也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还认为脱衣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为了最后的全裸展示,为了那最诱惑的关键部分,这种结果重于过程的看法——笔者并不认可此种过程与结果的分法 已不合时宜。

  全裸的肉体在如今的语境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变成大理石般僵化的石质材料。还固守传统的肉体本位的观念,以为肉体贸易只是对肉体的单枪直入、进进出出,无疑是相当鄙俗的看法。如何把不再神秘、被祛除魅惑的肉体重新包装以再上市,转变策略的问题摆在了相关从业者的面前。脱衣舞为这一问题寻找出路作了很好的榜样。绝大部份的精力投资于肉体完全暴露之前,即先以道具、衣物、技巧等重新给肉体赋梅,然后再用心展现肉体的祛魅过程,如同神圣之物的世俗化过程——圣物走下神坛为凡人 一步步地为人所亲眼目睹,沐浴在圣体的灵光下分享神圣,这对寻常人来说乃是莫大的荣幸。好好开发此曼妙的经过完全值得有心之人去潜心研究。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从Zizek,我懂得以前被认为邪恶淫秽的裸体现在已很正常,淫秽起来的是披在裸体上的那层衣服,如何包装这层衣服,就像包装我们的欲望才是莫大的智慧,而最淫秽的莫过于要命的遮羞布,那是掩遮夏娃下体的无花果叶。换句话说,整个的‘性’的传统观念被解构了。从欲望本身如何到如何包装欲望的转向,折射出时代文化耐人寻味的意味”。脱衣舞正是把情欲好好包装起来,一层一层地包装,一层一层地退去——其实也是种包装,仔细揣摩、用力制造并努力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文化心理,好比所谓的“性感”或许本质上是穿得恰到好处的少,优秀的脱衣舞表演本质上是脱得恰到好处的美、好、并在脱的过程中布满一个个问号、惊叹号和省略号。

  在罗兰 巴特看来,文学阅读如脱衣舞,读者对文本应该达到一种境界——巴特意义上的读者是很职业的:即一次次地对本文“出”“入”自由,本文好比脱衣舞表演,不应有很高的门槛,一般人都能“进”去,但如何接受却是由高门槛的;细读文本,阅读的感受也是做爱的快感,把尽量高潮延后,拉长快感的享受时间,让快感阵阵播散于感官之中,在一次次的插入和抽出中体验文之悦;没有中心,脱衣舞的世界里没有中心,脱衣舞演员不是、脱衣舞本身不是、观众也不是,去除了中心的国度也意味着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是中心,文学阅读即把这种非中心化的思想发扬光大,传统阅读里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思想统统被解构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成据,任凭语词、快感、能指狂欢,一段一段地流浪;阅读最忌讳的就是自以为抓住了中心以及与中心相关的连续、统一等诸要素,脱衣舞的世界里只有断裂(意义的断裂)、漂移(语词联系的打破)、悬浮(感官的持久浮动)。

  写作亦如脱衣舞。拉美作家马尔加斯 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说,写作是一种颠倒的脱衣舞,把经验的世界一件件地穿上衣服,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舞台上富有风格地表演出来。这里涉及到几个问题,如何穿衣服,涉及到文学创作的技巧问题,包括语言、修辞、构思、结构、手法等;如何有风格,涉及到语言特色、创作定位等。

  这是一年半前的旧文,那时的理解比较浅陋,敬请诸君多多指教。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五):《写作的零度》读书笔记

  [法]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C].李幼蒸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一部分

什么是写作?

  ·语言结构是某一时代一切作家共同遵从的一套规定和习惯,一种“自然”。含括着全部文学创作,构成了一个熟悉的生态环境,像是一条地平线。7 作家的语言结构摇摆在废弃的形式和未知的形式之间,与其说它是一种基础,不如说是一种极限。

  语言结构在文学之内,风格几乎在文学之外:形象、叙述方式、词汇都是从作家的身体和经历中产生的,逐渐成为其艺术规律机制的组成部分。很像是思想之垂直的和单一的维面。风格的所指物存在于一种生物学或个人经历的水平上,而不是存在于历史的水平上,它是作家的“事物”、光彩和牢房;它是他的孤独自我。 8-9

  语言结构的水平性和风格的垂直性共同构成了作家的一种天性,语言结构中他发现了历史的熟悉性,风格中发现了个人经历的熟悉性。 10

  ·一种来自一切先前写作以及甚至来自我自己写作历史的顽固的沉积,捂盖住了我的语词的当前声音。 13

政治的写作

  斯大林的世界中,区分善恶是一直支配着一切语言。例如人们将说,某一罪犯从事了有损国家利益的活动,就等于说一个罪犯是一个犯了罪的人。同语反复中,这种写作不在着眼于提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事实说明或一种革命的行为理由,而是以判决形式来表达一种事实。

  每一个政权都有自己的写作,其历史还有待于撰写。写作是言语所体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形式,由于其可贵的含混性,它既包含着权势的存在又包含着权势的显现。 17

小说的写作

  在简单过去时背后永远藏着一个造物主、上帝或叙事者。它的每一事件都只是相关于情境的,而过去时态正是这样一种运作性记号。当历史学家断言,吉斯公爵死于1588年12月23日时,产生了一个无深度的世界,摆脱了生存中的不稳定性,具有一种代数的稳定性和图式。21

  “我”较少具有含混性,也较少具有小说性。 23

  小说是一种死亡,它把生命变成一种命运,把记忆变成一种有用的行为,把延续变成一种有向的和有意义的时间。 26

有没有诗的写作呢?

  诗的第一个字词因此就是一个无法预期的客体,一支潘朵拉的魔箱,从中可以飞出语言潜在的一切可能性。 32

第二部分

资产阶级写作的胜利与断裂

  (古典)写作是工具性的,因为形式被假定为内容服务,写作是修饰性的。讨论到修辞学问题时,也是按照一种说服的目的而考虑的话语的秩序。

  这显然是一种阶级的写作。资产阶级的写作在17世纪产生于直接围绕着权力追求的集团中,借助独断论的决定而形成,迅速清除了由于民众自发的主观精神才得以建立的一切语法程序。36-7

  1850前后,写作变得多样化了。38

写作与沉默

  零度的写作根本是一种直陈式写作,非语式写作,是一种新闻式习作,一种毫不动心的写作,或者是一种纯洁的写作。通过信赖一种远离开真实语言和所谓文学语言的基本语言结构而超脱文学。如加缪的《局外人》,完成了一种“不在”的风格,写作被归结为一种否定的形式,在一种语言的社会性或神话性被消除了,而代之以形式的一种中性的和惰性的状态。 48

写作和言语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语言的囚徒。除了人的阶级以外,是主要的字词在标志着、充分定位着和表现着人及其全部历史。51

  语言的乌托邦

  写作的悲剧产生了,因为自觉的作家从此以后应当与祖传的、强有力的记号进行抗争。对文学的这种诉讼,如果他对文学进行判决,他永远只不过是对文学进行一种延缓判决,文学会利用此延缓判决的决定来重新征服他。

  文学应成为语言的乌托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写作的零度》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