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儿爸说
昨天晚上睡前,钱儿忽然拍着脑袋跟我说,爸爸,不对呀,我才反应过来,我这是过了个什么假期?上午游泳集训仨小时,中午回来开始做各种练习题,各种测试,傍晚去滑冰,晚上回来只能洗洗就睡了。我这假期过得比上学还忙,我被骗了呀!
我心里憋着笑,很有理的跟他说,你晚上回来我不都让你玩儿会儿再睡吗?是你自己老说不玩儿了。钱儿说,对呀,我回来还玩儿得动吗?我只想找我的床,不行,爸爸,我亏了呀,你当时说让我就让我集训一天试试,怎么一晃就这么下来了,你是蒙我吧?我说,我没蒙你啊,你看你第一天你游完了泳,下午滑冰,我看你状态挺好的,完全没问题,就继续呗,我也没想那么多。
看钱儿一脸不甘心,那是一副被忽悠了的表情,特滑稽,我一边心里褒贬着自己,心说我真是挺坏的,一边看他小胸脯拔着,小屁股撅着,小肚子也下去了,这明显是训练的效果,我还真是挺满意的。
另外我还感叹这娃的脑回路真够长的,我黑不提白不提,他还真坚持下来了,虽然现在反应过来了,但是成果不错,我安抚他说,行,你也别不甘心了,反正都这样了,不是马上开学了吗,我明天带你吃一顿你喜欢的意大利餐厅,再带你买俩你最爱的乐高小人儿,你看能不能让你觉得值回一点儿假期,他高兴的“嗷”一嗓子,说太好了爸爸,就这么定了,值了值了。然后刷牙时候都哼着歌。
睡觉前钱儿躺在我身边,爸爸,其实我回想了一下这个假期,也觉得挺好的,因为刚才我去称了一下体重,轻了一点五公斤,我挺高兴的,觉得挺有成就感的,再加上你说的意大利餐厅和乐高,我现在特别开心。我就问他,说实话,这几天你觉得累吗?累啊,怎么不累,他说,只不过我都没时间多想,因为事情接的太紧了,但也就两三天,就习惯了,觉得也没什么了,反正都要去,就不如开开心心的,坚持下来倒也觉得挺好的,我现在就盼着明天晚上了。我说,行,一言为定,你值得奖励,睡觉。
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放这个长假,是跟我们一样,让孩子马不停蹄的,我想说其实不是鸡血。放假之前,我跟钱儿妈就商量,应当给他一个比较自由的,休闲的假期,还是给他一个紧张充实甚至更有规制感的假期,我们俩结合钱儿的情况,他月底滑冰有比赛,假期过后学校里泳队还有个选拔赛,他说过想去试试,那么这个长假,就不能玩过去,另外他们学校一开学也会有文化课测试,所以学习更不能放下。
钱儿是个比较随和而且服从性比较好的孩子,虽然论水平他是打酱油的,但是你安排他的事情,他不会很抗拒,最重要,是他心大,忍耐力我们都认为比较好。
所以我抱着尝试的心态,跟他商量,让他第一天试一试上午游泳集训,中午下午做题,傍晚去滑冰,他一听到这个量很怵,我跟他说凡事先试试,平时上学很难有这么集中的大块时间段练习,这样进展会快,而且精力也容易集中,他同意了。
第一天坚持下来,我看他状态可以,没有喊累,也没有愁眉苦脸,我也没多问他,第二天照样叫他起床,送他去游泳,他懵懵懂懂的就跟着我去了,路上只问了一句,今天还去吗?我说再试一天吧,一天看不出效果。他说行吧。就又被我骗去了。
第二天回来,看出他有点儿累,我说晚上你看会儿iPad吧,可以玩儿会儿游戏,他打了个哈欠,不玩儿了,想睡觉了,上床没几分钟,就呼了。
第三天早上,我看着他心说,该怎么叫他走。没想到他起来问我,走吗,爸爸?我说对对对,走走走。带着他又去了。中间还休了一天,因为教练没去,后面的时间就顺理成章了。
大块时间的集中练习,效果比较显著,他游泳的速度,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滑冰练跳,虽然没有突破,但是也在积累量变中,起码不会退步,同时,学习的量和节奏,也保持的比较适当,每天量不大,但都有进展,当然其中也有两天,他状态不好,比较懒散,但是也都坚持下来了,几天功夫,眼看着小家伙筋道了,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其实我在孩子身上测试过很多次,包括对我自己也一样,就是人的接受度,忍耐力,和潜力,其实是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只不过我们常常把精力放在“衡量”二字上,就是在乎得失,觉得有可能这样比较好,但是却失去了那个,如果要兼顾,恐怕体力精力时间效率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不忍心,不甘心,不放心,说白了就是想得多,预设多。
其实什么都不如一个字,干,只有干,能测试出深浅,而且最好是让自己忙的没时间想别的“干”,在一个目标区间内,比如接下来有比赛,有考试,这一点最管用,当人适应了一种节奏,其中的忙就变成了互相的调剂。
钱儿也说,游完了泳,精神头还挺足,写东西做题就比较顺手,写累了,也该去滑冰了,车上睡一觉,到了冰场一起来,感觉也挺想滑的,滑完了回到家,很累了,什么也不想干了,就想睡觉,所以睡眠质量很好,连个梦都不做。
反而是放松休息的多,玩儿的多,想的也越多,有时候,越玩儿压力还越重,越没有规制越累,晚上睡的也不好,这样的经历我也经常有。
所以我觉得事情多不是压力,关键有目标,有规制,不多想,能放手去干,孩子也一样,停下来想的时候,往往是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精力集中的做事,不累,左顾右盼的想事,患得患失,很累。
人的自律,尤其孩子的自律,其实就是在集中精力做事情的时候,建立起来的,他会尝到竭尽全力过后,成就感满满的小憩,才是幸福,才是休息。
当孩子尝过自律的成果,学习也好,训练也好,他不会再把加量加码看得苦大仇深,他会调试自己,去适应,其实就是不多想,这样也比较容易度过量变的乏味痛苦期。
当然,对家长来说,还需要从孩子客观实际出发,比如,你要非常了解孩子的脾性,他当下的状态,他的好恶,这样才能够作出符合自己孩子的安排,我觉得最好是长假过后,孩子能自己觉得,这个假期,我没有白过,我还盼着上学,盼着去展示,去竞争,去继续努力,继续积累,有斗志,比什么都强,但斗志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你干出来的!
私人
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免费App:钱儿频道
喜欢我们请加星标置顶吧❤
我的新书
更多新书
点个“在看”,日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