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爱弥尔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09-30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爱弥尔读后感精选

  《弥尔》是一本由(法)卢梭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元,页数:15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爱弥尔》精选点评

  ●前半段蛮不错后半段女子教育对现今而言有点落伍啦。但就那个时代而言,已经很优秀了。

  ●过于男权

  ●爱弥儿幸运儿,吗。

  ●很糙的翻阅完毕,一定会重新抽时间再细读一遍...

  ●卢梭借用叙述爱弥尔的成长过程,将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方法表述出来,无论是已成父母或是未成父母的,都值得一。因为自己在成长的历程中或多或少接受正确或是不太正确的教育,也许我们还能自我修正,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除女性教育部分因时代局限性思想腐朽,可打五星

  ●是一部不错的教育小说

  ●挺好的,自然教育。不过是理论成分居多。

  ●有赞许也有极端

  ●翻译怪怪的。。

  《爱弥尔》读后感(一):不是书评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这母爱爆棚脑子都是妈妈一定要给你一个更好的人生

  越看到后面越难受,我感觉自己的被教育方式全是卢梭笔下生生的反例…太绝望宝宝 妈妈在不知道如何好妈妈之前是不会生你的 妈妈没找到好爸爸之前 也是不会生你的

  说了好多废话啊 我真的觉着要走的路太长了 感慨一下……

  《爱弥尔》读后感(二):爱弥尔

  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遵循自然界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他认为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于自然教育、认为教育、事物教育,这三种教育唯独自然的教育是不可改变的,要协调一致 相互配合,人为的、事物的教育应服从自然教育,这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卢梭以爱弥尔维为例,向我们展示了他理想的教育,0-2岁进行体育锻炼孩子体格;2-12岁发展学生的感觉教育;12-15岁进行智育与劳动教育,成人适当指导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的欲望;15-20岁进行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他强调不要压制束缚儿童,应在遵循他们自然法则规律上进行适当指导,同时让儿童体会犯错后的后果,让他们自觉改正“自然后果法”。 回想当今的教育现象幼儿园小学化”“应试教育”无不在违背儿童的身心发展,出现许多少年老成的现象,他们丧失了那个年龄阶段所该有的生命活力浪漫之前……这些早熟的果子既不丰满,也不好吃,很快就会烂掉。少一些功利性,多一些爱的教育,让教育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

  《爱弥尔》读后感(三):但愿,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尔”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我想,我们老师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健康阳光地成长,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自由奔驰在他们的广阔草原。这与新课标的理念不谋而合。过去我们的课堂是一言堂式的,是填鸭式的,新的课标已经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切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去做,教师只是适当的指导。

  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思想不免有其局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儿童是无法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但瑕不掩瑜,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儿"。

  L.H.

  《爱弥尔》读后感(四):爱弥尔。

  临时换书于是就看的粗糙,这本书和之前的教育漫画里面的思想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我很喜欢这个构思,卢梭把自己当成一个教师,虚设了一个合理的人物爱弥尔,简述如何把他从婴儿期带到最后的他初为人父。

  我觉得爱弥尔很幸福,在主张自然教育的卢梭笔下,几乎没有强迫过他做任何事,顺应儿童的天性,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完美,都有它特有的成熟状态。自己之前参加一个培训时见过一句话,每个年龄阶段,都成为最好的你。

  这个思想在这本书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反对儿童时期强加给他痛苦以至于未来会幸福更多,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当然我赞同的是,儿童时期的确发展很不完善,过多使用理性企图让他们听懂你的话完全是徒劳。

  在这本书里,看不到教育的压力逼着他学习,卢梭觉得到了读书的时候是最让儿童痛苦的时刻,这个小孩子绝对认同,但他并不是强调不教育不学习,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学习不是机械的从书本上搬来知识,通俗来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看的时候我不自觉的会联想到如今的中国教育体制,你不敢这么冒险,就像假期补习一样,你的本意不想让孩子辛苦,但大都在补,都在竞争,你也只能顺应潮流,因为这的确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

  在成年阶段,他为爱弥尔挑选了合适的女伴苏菲,但并不是立马结婚,而是选择让他去外游历几年,让他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方式有所不同,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我们不该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在找到所属之前,身体和灵魂总要选择一个在路上,去欣赏外面的人文景观,去结交外面的朋友,只有一个目的,丰盈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给予对方更好的爱情。

  恩,虽然总体看起来有一点理想化,但自然教育它只是一种教育思路,实施起来,就像他自己说的,基本不可能,所以爱弥尔是幸福的,他是例外。[心]

  《爱弥尔》读后感(五):理想中的育儿指南

  卢梭在自己的书中养了一位孤儿,叫爱弥儿。随后他便用自己的的育儿思想将爱弥儿抚养成人。

  书中有很多观念都是非常棒的。搁在现在,让很多现代的家长和老师们都自愧不如。

  他主张让孩子亲近自然,远离城市。因为他认为自然的环境更加的纯净,安全,适合人的成长。

  他认为应该让孩子接受一定的挫折和磨练。这有利于锻炼出他们坚强的体质和强大的内心。他认为在自然的风雨捶打下的孩子反而可以在以后走的更远,反而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生命才脆弱的不堪一击。

  他并没有太在意孩子要过早的汲取书本知识,反而让他动手劳动和自然与农民在一起。早年自然实践的经历会比书本更能够滋养人的灵魂。但是,这与我们古代的一些做法却是不同的。也说不出来个好坏。

  让我欣喜的是他对男女社会分工上的一些观念。虽然因为受到时代的局限,他的观点依然那么的超前和睿智。

  男女本来就有能力和体力上的区别,这造成他们在社会上的分工不同。所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教育也会有差异。他们应当学会看到自己身上的不同,学会利用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质,相互的合作和制约,以达到一种和谐。虽然不赞同他认为女子从属于男子的观点,但是同样觉得放在现在,这些观点我们依旧可以有所受益。比如,很多人高喊要争取女权,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女权呢?

  是把男人变成女人的附属或者让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彪悍吗?恰恰不是。女权正是男女之间达到一种和谐,他们彼此都了解自己的特质,并且相互支持对方,使得男女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而舒适的生活。

  他还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操心爱弥儿的婚事。他把寻找到人生伴侣当做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情。这和中国的父母很像。但是,我更欣赏他对于婚姻的谨慎和崇敬。男性应当保持理性,然后具备可以支撑家庭的能力,然后尊重自己的精神伴侣。婚姻很神圣,它需要你时刻维护它的纯净和新鲜,也值得你这么做。

  也许,即使看完这本书,很多做法放到现在也没有多大可行性。但是,卢梭确实为我们描绘了一种理性的健康而自由的人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爱弥尔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