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游戏颠覆者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09-27 19: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游戏颠覆者读后感锦集

  《游戏颠覆者》是一本由(美)雷富礼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游戏颠覆者》精选点评

  ●尝试将创新公式化、组织化的重要试验

  ●公司大佬的书怎么可能不读!

  ●If I could read this book 3 yrs ago...

  ●真不好意思自己读过这本书,因为真的对书中内容提不起兴趣时被宝洁和雷富礼的大名吸引,讲的主要是通过创新来使企业重新焕发生

  ●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创新~

  ●面完Colgate就再提不起兴趣读了。翻译很来劲,例如:在一个新品市场上的再一次成功,背后都有一个激情四射的斗士…………

  ●宝洁多品牌运营之道

  ●全球最顶尖咨询顾问和最大消费品公司CEO四手联弹,有意创新的企业都应该读一读

  ●创新要素目标战略核心能力、组织结构工作系统文化领导力、

  ●CEO必须是CIO(Chief Innovation Officer)

  《游戏颠覆者》读后感(一):阅读总结

  核是:类似基于7S的创新组织的建立方法。对于目前我们公司如何突破2个维度

  1、市场渠道的创新

  2、基于用户及市场洞察建立产品的创新,包含差评创新和市场细分创新

  可以参考网络书评

  http://www.chinavalue.net/BookInfo/BookInfo.aspx?BookID=530833

  《游戏颠覆者》读后感(二):拉姆.查兰的思路一直是一脉相承

  差点错过这本书,在一个小书店里淘宝时见到的这本书。封面设计得像盗版书。营销做得也比较差,至少我没有到过书评。小小的角落里放了宝洁中国20周年纪念的小徽标。这本书应该放在中信出版社出版。

  我是因为喜欢研究宝洁的缘故才多翻了一下这本书,作者竟然是雷富礼和大名鼎鼎的拉姆.查兰。拉姆.查兰的图书其实更适合大公司的高管阅读,他写的书是为了解决当前乃至10年内困扰大公司管理问题。因为太平易近人,所以很多中国的管理学忽视了他的价值

  没有创新,公司就失去生命力。管理好创新,公司就能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活泼的公司。

  雷富礼之于宝洁,犹如郭士纳之于IBM,马克.赫德之于HP。这三公司已经浴火重生我喜欢的另一家创新型的公司3M,还在泥潭苦苦挣扎。INTEL、MICROSOFT、MOTOROLA还在竞争对手包围中苦苦突围。看到这些大公司的危机,你就会明白拉姆.查兰为何会如此推崇雷富礼的创新管理,拉姆.查兰也因而全力推出这本书。

  拉姆.查兰在为陷入困境中的美国大公司(也是为全球大公司)苦寻脱身之计。从《执行》到《转型》,再到《游戏颠覆者》,拉姆.查兰的思路一直是一脉相承的。

  《游戏颠覆者》读后感(三):创新的逻辑——Leo鉴书82

  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堤,全球员工近110,000人。2008年,宝洁公司是世界上市值第6大公司,世界上利润第14大公司。他同时是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誉的公司。

  公司2000年1月至6月股价下跌超过50%,市值损失高达500亿。究其原因,多半是“一个与世隔绝、自以为能够解决有的问题的公司,是要推动很多机会的”,而有过辉煌历史的宝洁,在很长时间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作者之一的雷富礼就是在此时接任CEO并开始了挽救公司的创新之旅。

  《游戏颠覆者》只有一个重点,也是P&G起死回生的核心——不断创新!本书详实地叙述了创新的逻辑(创新的管理流程),包括:一个核心“以顾客为中心的能够改变的创新”和八个推动力——催人奋进的使命和价值观、拉伸型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独特的核心强项、适合开展创新的组织结构、统一而且可靠的工作系统、勇敢而联系通畅的文化、善于激励的领导者。

  “以顾客为中心”作为创新的基石起到决定性作用。宝洁为把这点做到位,大力改进了之前“焦点小组的研究方法”,让它们更加聚焦说深入了解消费者。为此宝洁投资超过10亿,用以开展沉浸式研究(immersive research)。调研员深入消费者的家居生活,陪同他们一起购,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方式改变了宝洁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式,也是让“消费者是老板”的威力能真正发挥出来的方法。此研究把消费者当成完整的人来考虑,而不是只考虑使用口腔护理产品的嘴巴、使用洗发水的头发、使用洗衣粉的脏衣服和洗衣机。

  正是种种周密的保障体系让创新最终创造了奇迹——P&G再次回到高速成长的轨道上。

  作者还在书中提出创新领导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诚实、乐助、开展自由坦率的对话。

  此外,书的另一位作者拉姆•查兰也是非常著名的印度籍管理学家,他所写的《执行:完成任务的学问》为中国读者所熟知。

  本书中提出的种种方法都非常值得正在成长的中国企业学习与参考。

  《游戏颠覆者》读后感(四):读《游戏颠覆者》读书笔记

  几点认识和启发:

  1、宝洁的核心组织原则:创新

  宝洁是个强大的品牌王国,世界上很少有哪个集团能和宝洁的品牌实力相比,我暂时能想到的也就那么寥寥数家:高露洁、联合利华、马氏、维珍,可能还有很多。宝洁似乎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南辕北辙,定位强调的是速度取胜,在第一时间抢占脑中的有利地位,并且提倡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个品牌上全力进攻和防守,而不提倡跨界战。宝洁则不是,宝洁看准了一个需求空缺,就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知道获得该领域的统治者,这种驱动力靠的是创新,因为这是宝洁的核心组织原则,也只有把创新作为核心原则,才敢这样“玩”品牌。

  在《2小时品牌素养》一书中作者也提到了,宝洁的品牌模式不是随便哪个企业就可以复制的,首先需要具备雄厚的实力,包括财力、人力,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先把这个品牌做成在这个领域里面的霸主,而后才能考虑扩展品牌,包括产品线、品类等,不能一瓶子醋半瓶子逛荡,这边一棒子那边一榔头,说的直一些,就是教育企业家要一步一个脚印,要坚实的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品牌。不要慌张,不要见着机会就上,有时候进入某个领域很容易,但是脱身很难。

  现在,经过邓德隆先生的一番解释,我已经知道,定位理论和宝洁的品牌实践实际上并不矛盾。相定位理论对那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更有益处。但是,像宝洁这样的品牌大象,一样需要品牌定位。它(宝洁)就像一个大公司下面的多个中小型企业组建而成,每一个小公司管理一个品牌,而这个品牌的定位就会涉及到定位理论。

  和君,实际上是由一个大牌子下的众多小公司组成的,每一个合伙人事业部相当于一个小公司,合伙人是老总,高级咨询师(项目经理)是高管,咨询师是中层,助理咨询师是基层,请外部专家支援叫做外包,招聘实习生叫做兼职外包。像和君这样的知识型组织就不一定适合用创新来作为组织原则。合伙加盟制度必须要靠富有感染力的企业文化来控制和支撑,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接诶齐聚一堂,身上带着各自的人格特点和做事风格,但这毕竟都是外在的不同,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在精神上的不一致不协同,而只有通过寻找这种精神上的交叉点(或者交集),再加上知识群体自身的悟性,就会产生某种共鸣,这种共同的东西,再加上选省的一点引导和渲染,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2、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联系

  让我想起来旭哥的话:品牌就是一种联系。是跟消费决策者和使用者产生互动的一种方式,通过品牌这种形式与消费者(我们的老板)产生心理和脑体的交互,直至产生共振(即共鸣)从而成功。针对宝洁,创新是一种联系,品牌也是一种联系,而宝洁就是将这两个概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最佳范例。但是,创新又比品牌可做的事情要多得多,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宝洁的创新贯穿着整个企业的运作流程。而且,参与创新的人不应该只有研发部门参与,还应该包括其他所有的职能部门以及业务部、市场部和销售部,甚至应该包括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以及竞争对手,都应该参与到创新的活动中来。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一直以为,企业创新实际上是一件保密的事情,只有自己的企业内部知道,在新产品公之于众或取得初步成功的时候,应该严加保密。现在发现,原来是把“创新”和“发明”搞混了。现在知道,后者不一定能成功推广到市场,实现商业化运作,但是前者需要推广到市场并取得成功,也就是说,只有能够实现商业化,并给企业带来利益影响的“发明”才能叫做创新。

  联系:就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过程。“发明“只是在其中的一点里面进行酿造,但是没有考虑其他的点能给自己创造什么价值,如果这样的点多了,彼此之间还能产生联系,就会编制成一张网,从而实现价值倍增。从物理角度,一个点能做什么?一张网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做篮球筐、捕鱼、捉鸟、制作陷阱、营救等等,这些东西的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学会构建联系,对于品牌的构建和企业的创新,非常重要。

  3、内生性增长比并购的风险小

  麦肯锡咨询公司为什么不上市?和君为什么不上市?也是避免这种经理人和投资人的干扰。尤其是投资人,他们看中的更多的是利润和价值,看的是一张张表格,而这一张张表格的后背,而企业家背后艰辛的心路旅程,又有谁看得到?只有他自己知道。越是这种由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群体,越是需要某种精神力量的束缚,而不能受到钱财和权力的影响,否则企业的精神后花园就会被世俗的钱权利益所污染和掠夺。宝洁也是这样,它在考虑内生性增长无望的时候,也许才会考虑并购,通过外接的现有的力量来壮大自己。比如,吉列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桩成功的并购,最终也为宝洁带来了持续的内生性增长。

  4、顾客是老板,我们是上帝

  顾客不是什么神,也不是上帝。能够主宰命运的更多是靠自己,命运掌握在上帝手里,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我们才是上帝。消费者是老板,因为他们给我们钱,养活我们,对他们不好无疑是断了自己的生命线,除非以为自己已经很牛了,就像我们国家N多个国字号开头的大型央企、国企,你就是不对老百姓好,百姓也没办法,谁让你垄断了呢?这就是为什么微软、宝洁这样的企业更能够收到百姓们的尊重,但是银行和房地产商受不到百姓的尊重,更谈不上敬仰。前一类企业是靠着自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加上人们的勤奋努力以及高等智慧,打拼下来的天下,人们佩服,用他们的产品放心。房地产商不是这样的,它可以选一块好地,然后囤地圈钱,等着政策下来,周围要修建城铁了,要盖经济适用房了、小区了,于是房价飞速上涨从今个一平米几百块钱的黄土地,变成了一平米几万块的楼房,利润之大令人惊叹。试问,房地产商做了什么惊人的努力就挣到了这么多钱?本质来讲,房地产商是利用的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赚了钱,它本身并没有做什么。有没有发现,世界上最受人敬仰的公司里面,有哪家是房地产商?而中国的胡润百富榜前十位有一半多是搞房地产的?可是在最受尊敬的企业里面却没有他们的名单。老板重要,还是上帝重要?都重要,一个主宰现实,一个主宰内心。现实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内心要提升自己的内涵,两者的联系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忠于自己的理想。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游戏颠覆者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