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高野圣僧》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9-23 19: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高野圣僧》读后感100字

  《高野圣僧》是一本由(日)泉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0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高野圣僧》精选点评

  ●语言很美

  ●很有画面感

  ●像走出山谷时不时会想起那个美人一样,时不时会想起阿蝶妩媚裙摆,这个场景大概永远出现中。以及冬季会多加一件夹衣。语言是比酒还要深厚慰藉_(:з」∠)_

  ●很古典,很小日本

  ●实在是越来越不喜欢日本文学

  ●“额前的一绺青丝垂到梓的胳膊上,冰凉冰凉的,触动了梓的。他想道:——难道尘世的风会一下子就无情地刮散自己攀折的这朵女萝上的露水不成。”这本书被教导主任没收一次,归因曰:封面猥琐不利教师形象。(讲真,我想辩解“越风月越易堪破,您没读过《源氏物语》吗?!”)

  ●似乎我不如他人一般喜欢此书……了五次开头才看进去,所以三星是因为处于莫名尊敬

  ●情节毫无相似之处,写作方式差异很大,但读《高野圣僧》的时候,常常想到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后者是走进妖魔世界一堕千丈深,前者是从地狱旁擦身而过片叶不沾

  ●淡淡的和风,淡淡的悲欢离合,淡的恰是风一吹来就会散掉。

  ●必须慢下来看,这样才觉出字里行间味道

  《高野圣僧》读后感(一):山间留宿手册

  美女凶猛!女更甚!

  想要保命的话,需敬而远之

  高野圣僧的道行尚且心存邪念,何况凡人

  最重要的是,会让人即使离开日思夜想,耐不住寂寞的,总有一天会重返山林,变成她手下的一只野兽,如孤魂野鬼版永远徘徊在山林深处。

  这是对人性考验

  时时提醒人们,战胜自己的欲望继续作为人活下去,或是消失。

  《高野圣僧》读后感(二):《汤之恋》中对结局预告

  079:“......要是还不行,就登天吧。于是出现了两颗美丽星宿天文学家看不懂,知情者却清清楚楚地看得出,那紫色绿色灿烂星宿在众星中独放异彩。”

  081:......横在桌上的那只电灯泡像浇上朱色似的骤然发红,俿的灭了,接着又变得亮白亮的,并放出苍白色的光!“正好,望望星星,”龙田若吉弯腰把头伸到桌子底下,又仰起脸,睁大了清亮眼睛说,“就像这样。”

  梓似乎不愿意让灯光照着他那神情羞愧的脸,就离开椅子,匆匆退到后面去。柳泽将长长的腿尽情地伸开,随后跷起二郎腿,仰卧下来,并抻开胳膊,双手脖颈,凝眸看着那只电灯。

  ——摘自《汤岛之恋》第一节“红茶会”

  《高野圣僧》读后感(三):关于《高野圣僧》一篇

  一直想推荐泉镜花的《高野圣僧》——在旅途遇见僧人宗朝向“我”讲述了他之前云游时的奇异经历。那一年僧人在高野山吃了诸多苦头天色将尽时找到一户人,美貌的妇人偕同一个白痴和一位老爷子住在这里,僧人借住一夜后辞别上路,途径一座“男女瀑布”,望得出了神,僧人欲要放弃修行回到美人身边之时,却被告知妇人的真实面目……

  即便是心智坚定的上人也会贪倦美色呀。心飞到那位月色朦胧下在山麓中的溪流沐浴的美貌妇女,盘根错节的遒劲的树木、被水流冲刷得温润的的岩石、窸窸窣窣的草丛、“恋人”的各类生物,风声、月光、胴体之间。一切无不充斥着古老隽永的美感,情感不慌不忙,像是历经千百年的约定俗成。妇人将急切地索取美色的人或身边玩腻味的人都变作各类动物,却依然随时可获取他们的贪恋与顺从,这其实是对女性之美的一种肯定了。到了男女瀑布却发现了女性相对之下的弱态,这样纠纠缠缠,总是千百年来也讲不清楚的道理呀。总之一切俱是这纯净冷冽的情色,女人柔美的白茫茫的身体,像溪流、瀑布那般果决又同夜雨、同深夜里各类动物的叫声脚步声那般哀戚的情感。

  古老带来的庄重感也存在于文字之间,例如僧人在森林中遭遇山水蛭的灾难时,感觉自己在弥留之际,想得也是凄惶又肃穆,他对文中的“我”讲道,这些水蛭在太古时代便重重叠叠盘踞在这里,人类的灭亡一定是山土木全都消失,由水蛭吐出人的血,融化了一切,一切也都变作水蛭,一片血和泥的交融。这便是新世界的产生。

  如结尾中所提到的那样:“关于此事 ,高野圣僧并没有对我们说教”,我们也没有再多的言语。对于这样一种文字来说,单纯回味便是最好的说教。在美之外,再无言。

  《高野圣僧》读后感(四):《高野圣僧》观后

  这篇写于1900年的小说具有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小说的共同特征:可以营造“真实性”。小说的叙事由“我”引起——作者用“我”让读者感觉自己仿佛是与作者在面对面的交谈——“我”在旅行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位僧人,并从他那里听到了内容奇异的故事。为什么是“我”从僧人那里听到奇异的故事而不是“我”自己向读者诉说奇异的故事呢?大概是因为作者料到读者把小说中的“我”当做作者本人。而作者本人又没有经历如此的奇异故事。为了保证小说的真实性,作者必须安排一位容易让人相信遭遇过奇异故事的人出现。由此,作者就必须安排适当的故事情节,以使小说中的“我”和僧人相见,并在适当的机会让僧人向“我”叙述他所经历的故事。小说整个第一章和第二章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为引出奇异故事,小说花了很长的篇幅安排“我”和僧人熟识。这种写法虽然顾全了真实性,但从节奏上看是拖沓的——读者等了两章还没等到切入正题。

  小说充满了想象力,把僧人旅途的绮丽和诡异展现得淋漓尽致——神怪小说必须有的特质。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小说名为“高野圣僧”,却让人不知僧人和“圣”之有。小说主要讲的是女妖诱惑僧人不成的故事。女妖之所以诱惑不成并不是因为僧人自身的定力高(相反通过他内心的独白读者可以得知他还有些许的动摇),而是因为僧人得到了其他“知情”人物的帮助。因而,僧人给人的感觉非但不圣,反而很俗——纠结于美女的诱惑。他身上的佛性远远小于他的人性。

  有趣的是,和许多神怪故事一样,妖精总是一副美女的形象,充满诱惑性,而故事的主角通常是男性——他通常是被诱惑的对象。仿佛是男人总倒霉,总是碰上诱人的女妖。细想起来,这更可能是一种小说的写作策略:通过制造出妖媚的诱惑,让男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性的乐趣,让他们暂时摆脱平凡的生活,获得些许不一样的刺激。可是,如果过分夸大女妖的诱惑,似乎又与社会保守的道德观念不符,也许是出于对社会批评的担心,小说又制造出色字头上一把刀的情节——所有接受女妖诱惑的男人都被变成了动物。如此,小说存在一种矛盾性,既诱惑男人的性欲,又压制男人的性欲。

  《高野圣僧》读后感(五):色情狂上街……

  《金刚经》有云:“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句因朗朗上口又富含幻想味道而流传甚广。镜花小说也有此特点,明明用最直之笔写人间最普通之事却把人拖往幻想之地,而真正叙述怪力乱神的时候,又仿佛全是在写门口正发生之事,窗外正路过之人。

  中短篇小说是个极难驾驭的区域,以长篇巨著闻名于世的作家可谓繁星满天,可真正因中短篇小说被世人铭记的达人估计比暗夜踯躅于山路上的灯笼还要少。镜花作品的此次再版也许注定不会引起什么轰动与热潮,可是终于不必去求购那因印量少而希罕无比的旧版,对于读书人来说实在是件幸福的事情。

  书中收录了五篇小说,基调是无一例外的哀伤。但镜花的悲和太宰治的颓丧至死大有不同,他笔下人物的逃与死都是一种反抗。虽然这种反抗有时令人无奈沮丧,可是对于书中人物来说,死也许是最后的自由,而对于读者来说,在无法想象更合理结局的情况下,这些殉情的结尾也算是一种解脱。

  我不得不想起梁祝和孔雀东南飞这些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它们的节奏和情绪与镜花的小说实在大有相通之处。从这些故事流布的广泛程度和镜花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来看,很难说他没有受到它们的影响。这是我的直接感觉,也许这个课题早有人做过吧。

  镜花的小说总是用十分之九甚至百分之九十九的篇幅来铺张情节,通过大量对动作对话的直接描写,间接地交待一个悲剧的缘起和升级,人物的心理状态通常潜藏在字句背后。而每每到了最高潮的赴死部分,往往只是淡淡的一笔,有时是一句——“他们两人是在同一天先后去世的,只不过分别埋葬在山的草地和谷中的墓地而已”(《外科室》),有时是一词——“在大川里却分开了”(《汤岛之恋》),有时甚至没有直接的说明(《瞌睡看守》),于是他越短的作品越需要重读,重新体会开始平淡叙事中的惊心动魄。

  所以这是一本影视剧导演,尤其是国内影视剧导演必读的教材。为什么某些电影和电视剧常常让人想起烂尾工程和糟糕的工业艺术品?尾大不掉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个结尾结三集,每个重要人物或者特写五分钟,或者死前唠叨八回,全完了,能留下的一点悲伤和韵味已经被他们用最垃圾的形式表演完了。收视率也许会涨一些,但是一个好的创意和灵感变成了一件三流产品是多悲哀的事情。

  见好就收吧,不说话的离开也许是一种最好的表达。

  新版本的封面相当大胆,开始以为是小妻容子之类画家的浮式绘风格SM画,后来搞到了学研社的日文原版明治古典系列才发现,原来这个装帧从图像到形式完全照扒了前者。而封面的绘者是著名的东京画家镝木清方,内页的插图也有数幅出自他的手笔。

  书皮压了膜,档次是下去了,好处是可以肆无忌惮的捏着在路上车上船上看而不用包皮。结果是,很多阿姨一抬头看到我手里的书都咯噔做崴脚状,而很多MM会偷偷往这瞟一眼,再偷偷咽口水。

  她们大概觉得,色情狂公开上街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她们是多么的有希望,哈哈。

  而且这个色情狂还有一双充满了澄澈忧伤的带泪双眼……

  唉,这么严肃的开头,最后还是偏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高野圣僧》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