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山见忘集》是一本由丁墨著作,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了这么多年的言情小说,我有一个很广泛的爱好,但是悬疑的爱情小说一直是我永远的无法割舍的一个品味儿,曾经为了满足我的这个品味,我搜刮了很多悬爱小说,也收获了很多关于喜爱的作者,曾经我还特意的对各个作者进行了一些比对,当然,在最终我发现我最喜欢的是丁墨,她的笔下男女主都是那么的完美,人设都是那么的丰满,而剧情也是那么的让人觉得合理,嗯,还喜欢丁墨的一个原因就是她开新文的速度很快,并且不会断坑。 在看到丁墨的新书出版的时候,迫不及待的赶紧趁活动买了回来,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她这戏出版的新书并不是一本小说,准确的说是收录了的作者丁墨在写作创业的时期一些脑洞的故事吧。 这本《暮山见忘集》可以说非常适合当一本睡前故事看,全文一共收录了12个故事,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结局。 读完每一个故事都像看完了一场痛快淋漓的电影,品百味的人生,看各种新奇的世界。 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跟我朋友说,感觉目前为止我仍旧喜欢言情作者已经不多了,而丁墨就是其中的一个,不是年龄的长大和时间的推移,有很多以前特别喜欢的书或者作者到现在就这一*点都看不下去,但是对丁墨的喜欢却一直持续到如今,也许正是丁墨的书对我来说魅力无穷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丁墨他的笔下无论是在什么时代来看,都不会让人觉得幼稚,并且类型很多,这也正是我一直喜欢追她的书的原因。 当然这12个故事里,并不是全部都是喜剧,也有悲的结局,比如说在《相随》这篇中,陈道明对苏满夕的深情直到意外被谋杀后,仍旧冤魂不散,替女友报仇,这篇可以说看的我是十分可悲了,两个情深似海的人,却最终是一个共赴黄泉的结局。 要说这本书里另一个喜欢的故事,那就是客从何处来这一篇,可以说这篇大概是全书中最长的一个短片,我在看开头的时候都感觉或许这篇故事它不会是一个喜剧,结果最后发现真的是一个挺开放的结局,但也算是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嘛,算是给我们留的最后一点的余地。 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丁墨的作品,悬疑推理,爱情幻想,似乎在她的笔下,每一种类型她都可以完美的驾驭,或许这也正是我能够坚持喜欢这样一个作者这么多年的理由。
《暮山见忘集》读后感(二):十分之一
我们都说我只有一个一生,不能慷慨赠予我不爱之人。你愿意用你的一生来做什么?寻找还是等待?
科学告诉我们这两个选项都很不靠谱,这个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有80亿了么?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一个人是你此生的唯一,那你可能一生都见不到他了,就好像把两颗红豆放在盛有80亿绿豆的盆里不停搅动让他们相遇,概率是多少我算不出,看得出来是极其微小的。有高人不信邪的写了一个程序,把自己想要理想伴侣的条件添加进去做了计算,很简单的几条,城市,文凭和年纪,他的一生有二十八万五千分之一的概率可以遇到那个命定之人,可见遇到真爱比中彩票难多了。
这个世上偏偏又有一些幸运的家伙那么早就相遇了,其中还有一个是外星人,我们的二十八万五千分之一里还没有算上浩瀚星河呢,羡慕么?
那个幸运的小姑娘大约被父母保护的很好,刚刚大学毕业涉世不深,还没有见识到社会大学的形形色色,偶遇颓废落魄的人很热心的献出温暖,捡回来一个如意郎君,人美心善才能有福报,古人诚不欺我。
被捡的那个幸运儿刚刚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自己要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等待救援,还没有从假想的嘲笑声中回过神来,一抬头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这个女孩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明亮,好像要。
从重逢到熟悉,到亲近,到情迷,有时候你觉得是遇到了对的人一切都顺其自然,所有的巧合都是另一人的煞费苦心。似乎优秀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一通百通,对于习惯带兵打仗指挥战舰的人来说,做生意和谈恋爱一样需要快准狠,看准目标,做好计划,彼此信赖,百发百中。
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是没有秘密的,如果你有,一定是因为另一伴愿意信赖,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八十年,除了发生意外的那两年,他做到他的承诺。八十年是她生命的五分之四,却只是他的生命的十分之一,在她离开之后的岁月他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儿女们不需要他,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需要他的人已经离开了,他也可以离开了。
如果代价是十分之一的生命,你会愿意用它来换自己的一生挚爱么?
也许有很多人会愿意吧,人生最多不过百年,前十五年懵懂,后二十年老弱,只剩中间的六十五年,再除去一半的黑夜,只剩三十二年,白日里吃饭喝酒,洗澡换衣,奔走工作,生病发呆等等零零散散的琐事,我们真真可以和爱人相对的时间少之又少,与其花费时间寻找等待做梦,不如和月老做个交易把我们的红线从千头万绪中理出来,早点遇见,我们可以慢慢试探,慢慢磨合,在陪伴和守护的路上成为更适合对方的人,成为彼此生命里的独一无二。
如果用十分之一的生命换爱,用十分之一的生命去爱,用回忆过余生,你会愿意么?
《暮山见忘集》读后感(三):相思比梦长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痛苦,大多都来自对过去的执念,如果可以放过自己,未来会好过很多。
可是有的执念没办法放下,将军百战死,他守护的千千万万人里有他的爱人,只要她能生活在太平盛世,他不畏死,不畏飞灰烟灭,曾经拥有是老天恩赐,今日重逢别无所求。他如果在那一世放下,也许他们会有很多机会可以相遇,同时也会有很多意外的可能,毕竟世间少了那层他用精血铸造的屏障。
太平盛世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欢笑,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总有人在痛哭,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多少回不来的英魂就有多少断肠人,太平盛世里的欢笑和她们无关,一世情深不能共白头,这样的怨念也没有办法放下,正因这点执念牵绊着来世的重逢,说好的百年同舟一天也不能少。
住在地下的人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是自己在溶洞中迷了路,那个人黑发如墨如瀑,一身深青色长袍,只看一个背影就像从画中走出的仙人,仙人认真摆弄着什么,没有听到自己的到来,“这里不许游客进来”,仙人脾气不太好,一个转身,仙人坠入凡间,这位肤白如纸深瞳如潭的英气少年应该是我的夫君吧。
夫君虽然看着冷淡,却很细心体贴呢,黑暗中的别扭的握手让人莫名心安,就这样跟着他,天涯海角也可以。之前在洞中迷路时绝望的以为自己远离人世去了什么了不得的地方,现在看来自己也没有走很远,不远处已经隐隐有光了,要说再见了,“到了”,时间过得真快啊,感谢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人已经不见了,果然还是仙人么。
有的人惊魂一面便是入骨相思。
今天夫君来看我了。
今天夫君带我去看来他的秘密基地。
今天夫君和我约会了,夫君烤的鱼真好吃
……
有的时候幸福很简单,就像流水账一样。
“我跟你出洞,去你的世界,做你的夫君。”
“你会后悔吗?”
“不会。”
他们到底还是没有走成,他是威震四方的大将军,他在此处五百年的等待不是为了她,他有他的责任未尽,“……我放你回去……你等我一段时间,我会来找你。”
一个人在阳光下,一个人在黑暗中,咫尺天涯,原来一切只是一场梦。
他不是她的夫君,他曾是她的夫君,五百年前她没有等到他回来,五百年里数次轮回没有等到他来寻她,这一次她不想等了,她要去找他。
世间人多健忘,日复一日时光流转,他忘记了自己是征战沙场的将军,忘记了相知相许的妻子,忘记了浴血奋战的同袍,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会守在洞里不愿离开。
世间没有渐忘,他既然想起一切就不能若无其事的去新生,凶兽不除,他不能抛下自己的职责,就算他只是一缕残魂,就算他曾经想要守护的人都不在了,就算这一次他可能真的会离开,他又要食言了,樊樊,来世我一定去寻你,做你的夫君。
《暮山见忘集》读后感(四):《暮山见忘集》:每一场相遇都是一段故事
夏末初秋,白天太阳依然灼热,傍晚却有了阵阵凉风。带上还热乎的《暮山见忘集》去公园,孩子沿着湖边骑脚踏车,我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书。作为丁墨的老粉,这本书中的内容大部分我都在公众号看过,但看到集结成书依然迫切地想要收一本,然后重温一遍。
与追连载时的心情不一样。因为看过一遍,所以不会那么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走向,所以反而更容易捕捉一些初看时被忽略的情节,也能体会字里行间藏着的一些细枝末节的情绪。每看完一个故事,抬头看着平静的湖面,耳边传来孩子欢快的声音,突然觉得这个夏天很美好。
《暮山见忘集》收录了丁墨四年间写过的十二个短篇作品,其中两篇是首发。这些短篇基本都是在连载结束后、新文开坑前这段期间信手拈来的脑洞之作,因为随性反显得格外飞扬。可以说,没文可追的日子里,罪粉们都是靠咀嚼这些小短篇来缓解对新文的无比渴盼之情。
这十二个小故事或许短小却不失精彩,或清甜温馨或反转跌宕,题材迥异读来让人畅快淋漓。有平凡女孩与商业大鳄的浪漫奇缘,有现实物欲与灵魂相契的自我挣扎,有摄魂蚀骨一生的人妖之恋,有跨越星际的相互守候,有执着千年的跨时空爱恋,有警察与罪犯的缠绵纠葛……
我偶尔会从这些故事中读出曾经熟悉的人物和故事的影子,但其实熟悉也好陌生也罢,让我感慨的是故事中每一对男女主的相遇,是那么顺其自然,却又仿佛带着点宿命的味道。或许正如老墨在《住在地下的人》一篇中写的那样:人生中的一些相遇,或许是注定的。
在这个每两个人相遇的概率不到万分之一的世界上,每一场相遇也许都是一个故事。
有人一见倾心。
《慕春风》中,在暮色沉沉的大街上,在安静温馨的书店中,快餐店主任甜与商业新贵傅澹春一次次的浪漫相遇,拉开两人缘分的序幕。身份地位或许差异,但精神灵魂却无比契合;
《禁欲芳邻》中,办事机关柜台,可爱的薛冉冉与禁欲的赵大伟初见,几天后他们巧合地成了室友。都市中最平凡的两个人,最有烟火气的“同居”生活,也迎来了最水到渠成的结果。
有人一念执着。
《江河有时尽》中,陈菀在沅水边与明澹相遇,就让她再也忘不了。明澹亦如是,本抱着出世之心却愿为她再度入世,此后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江河湖海,余生永相随;
《客从何处来》中,洛晓与韩拓在古城相遇,一个亡命天涯一个情深意重。他怜她孤苦惜她无依,她亦被他吸引欲逃不能,两颗同样流离失所的心逐渐靠近终得完整。
有人一眼万年。
《住在地下的人》中,大将军辰杞为斩妖兽战死后,用仅存的一缕游魂镇守妖兽墓。因为溶洞中邂逅女大学生谢之樊,开启了尘封五百年的往事。经历了无数次轮回后,最终与心爱的妻子重逢;
《十分之一》中,只因为在自助银行多看了睡在地上的流浪汉一眼,申莘临时而起的一个善意,让那个年轻的星际流亡军官赵耀甘愿花上全部寿命的十分之一去守护并陪伴她。
……
角色与角色的相遇是如此,作者与作品的相遇亦如此。
熟悉老墨的读者都知道,老墨笔下的主角大多生活在湘城、江城和霖市。但在《暮山见忘集》中,我们也看见了别样的风景,《客从何处来》中的云南古城,《住在地下的人》中的贵州溶洞……那都是她的脚步所驻足过的地方,也许作者的某一次停留恰恰会与一个故事相遇。
而此刻,我希望生活在云南某小城的老墨能遇见更多更好的作品。
其实我们与老墨的相遇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无数次写过与老墨的相遇,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朝朝朝暮暮,说起来那也是一个长长的故事。还有更多我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她的读者们,他们与老墨的每一场相遇也许都有一段故事,或是乍见之欢,或是久处不厌。故事也许不同,但相同的是在那些快乐的阅读时光中,我们都曾遇见过微光和幸福。
老墨,幸运与你相遇。
“你这一生,一定会遇见一个人。他或许在你的生命里停留很久,或许只给你一眨眼的时光。”
只愿,我们的每一场相遇都有一个美好的故事。
《暮山见忘集》读后感(五):丁墨:恣意的人生就该有恣意的爱情
最开始知道丁墨,是因为她的《如果蜗牛有爱情》,深沉冷酷的男主角以及单纯睿智的女主角,在极致凶险的案情里,萌生出坚韧的爱情。悬疑与甜爱交织,既过瘾又让人感动。
丁墨最为人熟知的几部作品,大多都是这样的风格,悬疑加爱情,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但其实她是个风格多变的作家,脑洞清奇,故事往往有着奇特的结构以及脉络。这一点在《暮山见忘集》中就有所体现。
《暮山见忘集》是丁墨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书里收录了她12篇经典的中短篇小说作品,从人鬼之恋到警匪之恋再到霸道总裁与小女子之间的甜蜜爱恋,每一个故事都独具特色,写下了她走过的风景,也记录了她对于爱情的理解。
翻看丁墨的《暮山见忘集》,除了故事好看以外,印象最深切的莫过于故事里那些别致的风景。这些风景都源于丁墨曾走过的路。
2018年以前,丁墨一直处于“居无定所”的状态,她从老家沅陵出发,去往一个又一个新的城市,在每一座城市里短暂地生活,停留。所以她笔下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个在游记里生出的际遇,带着点命定的惊喜。
《住在地下的人》中,有奇异梦幻的溶洞之景。
“白天,人类精心藏于洞穴各处的五彩灯光亮起,这里是一个人流如织、鬼斧天工的世界。你看那成百上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堆积成亚洲最大的‘立式山水画卷’;你看那两人高的白玉石笋,一瓣瓣仿如莲花盛开。”
这是她在贵州看溶洞时心生灵感所写。
《客从何处来》则有一种独特的江南水乡的味道。
“木质做旧的招牌,轻描淡写的两个字。深绿色的门脸,门内放着很多绿植,灯光蜿蜒而朦胧。”
是她在大理的山上,寻觅着一家家便宜又具特色的客栈时所写。
《江河有时尽》里是一阵宁静安详的小镇气息。
“沅水的水是绿的,冬天也不结冰。早晨会有雾,但是太阳出来就散,露出一条碧绿的河。两岸的山不高,一个深绿一个浅绿,显得寂静得很。”
是她偶尔回到了沅江边,看见了暮色里一艘艘小船时所写。
……
真实景色的融入,给作品本身增添了很强的美感以及现实感,仿佛这些人与这些风景一样真实存在。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个不同的风景,他们在各自的景色里相遇、相知、相爱,过着各自的生活。
“所以我想,这些短篇,其实也是我这些年走过的地方,我的经历,都融在其中。”正如丁墨所说,她的书是行走在故事中的,而她的故事是行走在风景中的,当我们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同时拿起的,是她走过的路。
最初,写作对于丁墨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
丁墨,全职作家,编剧。其实在获得这一标签之前,她有一个原本可以更响亮的标签:北大工科学霸。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工程结构分析专业。但由于对本专业兴趣不大,本科毕业以后,她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选择了就业。
作为一个高材生,丁墨毕业后的工作自然不愁,她所服务的大多是五百强的企业,但职业上的光鲜亮丽从来不是白来的,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加班熬夜自然成了生活的常态。然而日复一日的忙碌和高压的状态,不仅没有让她从生活中感到充实,反而感到了极度的精神空虚。于是她开始写作,并迷恋上了写作。
2011年,丁墨生完孩子不久,她陷入了与很多刚刚步入中年行列的人同样的人生里,一边要应付忙碌的工作,一边要兼顾孩子和家庭。就在她已经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她也没有放弃她的梦想。但现实告诉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与写作,她注定只能要一个。
“你的梦想或者你要追求的是什么东西,它也是慢慢的、走着走着才渐渐清晰的。”不怕没发现,怕只怕发现了仍不敢尝试。丁墨是敢的。所以经过了很久的思量,她终于在30岁时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辞去安稳的工作,专心投入到写作之中。
“如果30岁就沿一条平稳平淡的光明大道走下去,我的人生又是多么悲哀?”丁墨没有让自己的人生堕入这种悲哀,她的任性与果敢,让她最终收获了文学创作上的成就。
2015年,她的长篇小说《他来了,请闭眼》被翻拍成电视剧。2016年,她的长篇小说《如果蜗牛有爱情》被翻拍成电视剧。2017年,她在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影响力排行榜女频中排名第二。2019年,她的首部音乐青春小说《挚野》上榜24部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2019年,她当选首届湖南省十大网络文学作家之一。如果没有当初的一场“豪赌”,也许今天的丁墨仍旧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白领,而不是像现在,用她的笔与她的思想,在爱情的田地里,犁出千万种图案,供人欣赏。
都说“文如其人”,一个作家的作品里,或多或少都有些他自己的影子。张爱玲孤傲犀利,她笔下的故事也往往透尽了人情冷暖;汪曾祺随遇而安,他的作品里也尽是吃喝玩乐花花草草的田园之色。
对于丁墨来说,她的人生可以用“恣意”两个字来形容,放弃安稳的人生,投入到一个未知的未来里,只为了一个“喜欢”和一个“梦想”。所以她笔下的爱情,也有几分恣意的感觉。
丁墨笔下的爱情大多是热烈而决绝的,她笔下的男女主角总是有着身份和身世上的差距,也总是不顾身份和身世的差距。
《客从何处来》中,一个是杀人逃窜的罪犯,一个是嫉恶如仇的警察;《慕春风》里,一个是小本营生的平凡姑娘,一个是身家过亿的青年老板;《住在地下的人》中,一个是独守地下千年的野鬼孤魂,一个是几经轮回的血肉之躯……互为天敌的身份,天差地别的身世,甚至于人鬼殊途,在丁墨笔下,统统不是不能相爱的借口。
这正是我们认识的爱情的模样,也是我们所期待的爱情的模样。爱情可以让相爱的人突破一切有形与无形的障碍,最终紧紧相拥。
回头来看,12个故事,12种爱情,但所述的意思不过一句:“千山万水,世事轮回,我只为你而来。”爱情是一眼就确定的事,只要看见你就定能认出你,因为在遇见你之前,我已在茫茫人海里等了千年万年。
丁墨笔下的爱情虽说是恣意而任性的,但现实生活中的她还是更倾向于理智,她知道那些完美的角色与形象在现实的爱情里未必受用。脱离现实去在小说中寻求安慰,并不是丁墨写作这些故事的目的所在。她真正想写的,是她的爱情观,以及她认为的女性在爱情里该有的姿态。
无论是《客从何处来》里决绝自首的洛晓 ,还是《慕春风》里坚持自我的任甜,她笔下的女性无论身世如何卑微,在爱情面前总是懂得最起码的自持与自重,“你很好但我也不差”,这也许是平等的爱情里该有的最基本的心态。
“小说中的爱情都是理想化的,我比较能认清现实。我也经常跟读者说,谈恋爱要认清现实,不能照着小说中的人物去找。”正如丁墨所说,现实生活往往不如小说中美好,现实的爱情也是。完美的伴侣,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但如果遇到了,还是要记得,在爱他之前,首先要学会的是爱自己。永远独立、勇敢、自信地生活,这也许是丁墨在作品里最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