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育男孩》是一本由安东尼 • 饶 / 米歇尔 • 西顿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90,页数:2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孩和女孩成长路径不太一样,作为母亲,完全没有男孩成长经验,必须通过学习来补充。这本书的几个点不错,关于男孩的社交能力、共情力、运动、自控力、耐挫力、面对失败能力、奇幻思维、厌学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也有案例。提前看看,至少有个心理准备。(对待男孩要用男孩的方式,去掉多余的安慰、言语,克制强大母爱)
●在我们匆忙而充满压力的生活中,很容易对儿童期发展的自然过程失去信心。与其一味地担忧男孩在发展上会出什么差错,不如在他前进的过程中提供稳固的帮助来指导和支持他。作者从专业咨询角度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和方法论,值得读第二遍!
●在承认男孩女孩有差别的基础上,为男孩的家长,尤其是母亲给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不止是男孩子的母亲,以后要和男人共度一生的女人读读都会很受益
●很实用
●针对的是一些”问题“男生吧,作者不认为这是问题,而只是男生在共情力,自制力等方面都发展的比较满,从而导致了行为的”问题“。总体来说比较狭隘,如果刚好有这样的”问题“儿童可以借鉴一下。但是对于男孩成长中的其他诸多问题,基本都没有提到
●与《0-8岁儿童的脑、认知发展与教育》结合起来,案例和理论会相互促进。
●看完了整本书到最后一页,写着:为2-8岁男孩量身定做的教养方案,我说我怎么找不到能对应我们家娃的情况呢。但总是要面临男孩的成长,书里说明了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语言发展能力,共情能力相较于女孩更慢一点,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先做了再说,作为男孩的妈妈也许可以对男孩更宽容一点,对他们的观察更细致一点,发现他们行为背后的语言。 书中有个方法可以参考学习,在《正面管教》中也有提及,坚定而温柔的告诉孩子:这件事不可以做。不需要解释太多,在孩子愤怒生气情绪激动的时候他听不进太多,我们只需要坚定,不用破口大骂也不用开打,暂停那个情况。 育儿书需要常看常新,有时候碰到了再回顾也许会发现,啊当时应该这么做,以后这么做就好了。
《如何养育男孩》读后感(一):英文科普书,适合家有小霸王的家长
和很多翻译书一样,英文原题更贴合内容,The way of boys,其实是告诉你,男孩们有他们固有的生理、心理发展路径,家长,尤其是妈妈们,不要预期过高,尤其不要和其他孩子做比较,觉得别的孩子能做到,自己的孩子没做到,就焦虑了。
书比较适合“问题”男孩的家长,环顾四周还真没有这种类型的孩子。所以一般家长就不必读了。
书中有教育好男孩的三个基本原则,大家可以借鉴:清楚的规则和界限、说教之前先给后果、对每一个转折点给予奖励。
另外,还有一点儿超出我之前的知识。男孩们在进步之前,可能会有小段时间看上去倒退。有意思。
《如何养育男孩》读后感(二):这是一本让父母增加信心的手册
自从当了妈以后,就时不时要焦虑:为什么别的小孩这么爱说话,为什么我家的孩子见到生人就要哭?为什么别的孩子离开妈妈完全不受影响,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黏我?作为一名新手妈妈,在育儿的路上就是磕磕绊绊靠摸索着前进的,再加上旁人还时不时“好心”问:你家小孩是不是有点怕生?是不是胆小?是不是太内向? WORD天哪,当妈的心马上揪得不成样子,焦虑得不行不行的……
为了解决自己的焦虑,让娃更好地成长(可能也是我一厢情愿罢了),我找来好多育儿书学习,研究。《如何养育男孩》这本书更应该定义成是一本手册或者指南。它并没有象惯例书里讲的:孩子到了哪个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或者情感。而是举了一个个生动特殊的案例,让象我这样时不时要担心自己孩子是不是发育落后于别的孩子的家长坚定信念,增加信心:原来我的娃是再正常不过的孩子,他只是表达方式跟别人不一样。今天不一样,明天也许就跟别人一样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愿意跟人交流了。对妈妈(女性)来说,男孩子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的物种,你想想看:在家里跟爸爸沟通有时候也很累的,因为他们都是男性啊。
所以在养娃的路上,有时候还真是急不来,我常常看着他骑着滑板车一溜烟儿地跑远了,时时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上他;在淘气堡玩得居然找不见人影,你急得大声喊他的名字,他在滑梯的顶端叫道:妈妈!看我全速前进~~ 每当这时候,当妈的我就索性放弃亦趋亦步地跟随了,让他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吧,妈妈要做的就是在你有危险的时候,要摔倒的时候及时地去拉一把,扶一下。(扶不住摔了也没关系哒,他会自己爬起来,哭一会儿就好啦。嘻嘻~~~)
《如何养育男孩》读后感(三):先看到后果,再讲述规则
这本书让我暂时放下挫败感和忧虑,因为养育男孩是一场持久战,现在的问题跟以后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较量才刚刚开始呐!当你用生气发火惩罚自己时,他还在为找到一条对你有效的测试用例而沾沾自喜。不如我们也来试着用男孩们的思维来对付他:先让他承担行为的后果,再讲述规则。小技巧用起来,让他明白谁才应该占主导地位。下面记录几个印象深刻的观点和方法。 第一个宽慰我的观点是“平静前的暴风雨”,那些退步、混乱的表现原来都预示下一次成长的飞跃,男孩更接近一种螺旋式的成长,对未来的期待足以让你耐心地陪他度过这段混乱。这个方法贯穿男孩
养育的始终,在你因他的胆小,霸道等表现而担忧未来时,不妨想象一下十几年后他成功的模样。 第二个观点如醍醐灌顶:男孩先行动,再语言,他们从直接经验和结果中学习。我的挫败感完全是因为我选错了方法,制订规则和言语教导对小男孩毫不奏效,这些小机灵鬼会把你当做一个系统来测试,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观察你的反应,你生气了就是他们的胜利,所以心平气和的看待他的过分行为,你要做的仅仅是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比如拿走他心爱的玩具,并告诉他这样做的原因。尽可能缩短他行为和后果之间的间隔,男孩们才能明白下一次该怎样做。 第三个观点是男孩的精力更旺盛,注意力更不容易集中,所以应该在日常中安排更多的体能活动。这些锻炼有助于他在需要专注
时表现得更好,你也不必为他无法坐住10分钟烦心不已,他只是还没有消耗掉多余的精力而已。 第四个观点是男孩在情绪表达方面发育较晚,脾气却发育得很早。在他发脾气时,不必跟他讲道理,“暂停法”和“带走法”可以让你们双方都冷静下来,把冲突延迟到他消了气,他应该慢慢学会让时间化解一切,做妈妈的也没必要时时关注。 养育孩子的过程从不轻松,不论男孩还是女孩,但对妈妈而言理解男孩的心理和行为更困难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些鸿沟并教会我应对技巧。未来的路还很长,面对疾风吧!
《如何养育男孩》读后感(四):问题不是男孩,是父母的“期望”
如何养育男孩?有三个基本原则,如下:
1、清楚地规则和界限。
2、说教之前先给结果。
3、对每一个转折点给予奖励。
首先,如上原则是基于一些男孩子显著不同于女孩儿的特征而言的。例如:
男孩子普遍成熟比较晚、慢,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当然这种学习是指知识型的正规学习
,例如识字、数学之类的。
女孩子注重交流与人际关系,这让她们看起来很乖巧、很讨人喜欢,因此很多怪蜀黍对他们
爱不释手,所谓的“萝莉”。
男孩子的大脑里则充斥着运动、空间等刺激性的内容,因此很容易就别人说真闹腾、多动症
之类的。
这些不同的发育造就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儿童行为研究者们就试图从男孩、女孩的不同养育方法去研究,这也
符合专业精进、客户细分、商业包装的需要。例如《the way of boys》就是这么一本书。
我上面提到的一些原则之类的,也是此书的内容。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全名是《The Way of Boys: Promoting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Young Boys》,中文版(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的标题是《如何养育男孩:男孩应该具备的8个关键能力》。
对比了一下中文与原作的目录,基本上类似,只是原作的书名和目录实在是没有强调那个所谓的“8力”,是中文版硬给总结出了这个所谓的8项关键能力,分别是:社交力、共情力、运动力、自制力、合作力、思维力、耐挫力和沟通力,而且还强调是“帮助男孩顺利度过童年危机”,但我感觉吧,其实吧,这书应该是帮助父母顺利度过被男孩们闹腾的无所适从、无地自容、无可奈何的岁月吧?
不得不说,这中文版确实在商业上更胜一筹,封面的吸睛力大增。但这书的主题其实只是想说明男孩子们闹腾点儿、不正常点儿其实很正常的,关键是父母们要回归自然,尊重男孩子的成长方式,适度干涉,就像原作封底上的一句话:The problem isn't with boys, it's with our expectations of them.
《如何养育男孩》读后感(五):男孩的“问题”和养育方式
看这本书之前觉得小男孩们真是人憎狗厌(家里一堆父母疏于管教的小表弟让我对男孩子产生了阴影),跟着作者的分析看完后感觉自己慢慢懂了小表弟们那些看似问题很大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也更加理解了所有的男孩们和成年男人们。 问题男孩的一些特点:不合群(共情力差/无法合作),脾气差(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听话(听不懂指令/不愿意交流),注意力差,多动症,太好胜,容易崩溃(突然脆弱/大哭)。 作者指出以上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男孩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行为,男孩的成长要求是速度更快,能力更高,但其发展往往是进两步退一步,一些行为上的问题往往正预示孩子将要有重大突破。如果父母此时保持好心态,并辅以耐心和恰当的育儿法,就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些过渡期。以下是一些非常重要的tips: 1. 理解男孩和女孩的差别。男孩通过触碰和空间探索来理解世界,此外,男孩不爱说话非常正常,研究表明男孩的语言能力发展确实比女孩慢,不要以对女孩的标准来要求男孩。母亲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做某个活动,慢慢与孩子进行一些让孩子不感到压力的对话。 2. 安静且保证边界的空间对大部分男孩而言都很有必要,拥挤的空间会让孩子压力很大。 3. 游戏是男孩学习社交的方式。一起做事是男孩增进感情的方式。 4. 男孩从经验中学习,直观的后果是教育男孩最好的方法:体验后果-建立规则-让男孩复述规则。父母对待规则要有一致性,持续强化规则。男孩犯错/发脾气时,在确保他不会伤害到自己的情况下,让他回房间冷静后再出来,帮助他面对自己的情绪。 5. 界限练习和冲动控制练习帮助孩子更好地社交,提高共情力。练习原则参考上面第五条。 6. 运动帮助孩子消耗多余精力,建立信心,提升注意力。很多被诊断为注意力障碍/多动症的孩子在运动后会有明显的行为改善。(运动真的真的非常重要,让孩子尝试多种运动对其能力发展非常有帮助。) 7. 男孩迷恋力量,容易喜欢黑暗的情节和暴力游戏,这某种意义上是他在缓解他面对世界上种种威胁带来的焦虑,探索自己的面向。 8. 尊重老师的劳动,与老师面对面探讨孩子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表达对老师工作的appreciation,不要以任何方式对孩子说老师的坏话。
9. 不要随意给孩子做各种诊断,除非孩子的行为明确影响了生活和学习(最后一章有详细描述)。做父母的不要太焦虑,不要给孩子传达一种「我有残缺」的信息。如果学校要给孩子做任何诊断,要跟老师确认诊断的内容和专家的资历,必要时寻求另一个机构的意见。
最后赞一句作者,真的是个非常有智慧有爱心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