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草根观察图鉴》是一本由[日] 奥山久著作,后浪丨大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读后感(一):从草根开始寻回自己的“根”
小时候在中国北方的农村长大,对书中提到并描绘的很多草本植物都有很丰富的感性认识。回忆我在上大学之前在农村的生活经验,居然有那么多是跟植物的根有关系的,所以在看到后浪的这本《我的草根观察图鉴》,恍惚间重新回到了故乡。
春天的山野是我非常喜欢的,在大片的枯草丛中,已经开始有一丛丛的叶子,有的是可以吃的,比如野蒜,叶子细细的像韭菜,闻起来也有韭菜的味道,整根拔起来是一颗小小的独头蒜,摘一把拿回家炒肉非常香。嫩嫩的蒲公英稍微抄一下水,味道也很不错,每次摘完上面的叶子,过几天去看,根上又会长出新的叶芽。山竹发芽很晚,生在树下幽暗的地方,连着根拔起来,能带出很长很长的一条,那长长的条根上,还有很多待发的牙尖。
在野地里每年固定的地方都会生出向日葵一样的茎秆,也会开出向日葵一般金黄色的花朵,不过不会结葵花籽,这种被俗称为“洋姜”的植物学名菊芋,地下的根挖出来可以做菜吃,我们的习惯是用来腌咸菜,冬天下饭配粥。
春夏时节农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为土地除草。在除草剂还没有被广泛使用的时代,我对拔除农田里的杂草非常厌恶,不仅仅是因为杂草会反复从土里长出来,而且有一些杂草的根非常坚韧。狗尾草和稗草要趁着还没有结子的时候就赶紧拔,它们的根浅,拔起来也比较容易。难拔的是我们称之为“屁股蹲”的牛筋草,常常是费了大力气去拔,结果只揪下来几根叶子,下面的草根还牢牢地长在地下,让人非常泄气。
山药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细细的藤蔓会生得很长,秋天,藤蔓枯萎,我们就会沿着山药的根一路深挖下去,有的根比较深,要挖一米多才能全部挖出来。
山上的土地相对比较贫瘠,家里就会间种大豆,黄豆的根会与根瘤菌共生,后者会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成为土壤的养分。秋天收割完黄豆,我们会将黄豆根拔出来,就可以看到根上小小的“瘤子”。
冬天,家里的地窖储存着红薯、土豆、和萝卜,一吃一个冬天。红薯和土豆都可以用来做淀粉,再用淀粉做成粉皮、粉条。
……
日本的喜剧电影《生存家族》虚构了一个彻底失去电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高度依赖电力生活的人类变得无比狼狈。但即使在这样的世界里,也仍然有可以生活得从容自在的人,他们是了解自然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他们靠采集于荒野的野菜获得营养。而作为主人公狼狈逃难的一家人,也是在回到了农村老家之后,才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农村生活才是真正能够带来营养的根。了解自然,学习泥土中的智慧,并不只是在科幻电影中,在不小心流落荒野之后才会有用,这对于疗愈高度工业文明中的现代病,其实是非常有帮助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作家奥山久,会持续创作出包括这本书在内的这么多教孩子享受大自然乐趣的作品吧。
那些在山林,在荒野中的时光并不是浪费,懂得这个道理,也许你会更懂得这本书的好,懂得作者的良苦用心。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读后感(二):你爱花朵和果实,你可知道泥土中,那些美妙的根…
我小时候在乡下长大,对土地和植物有很深的眷恋。即使之后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也觉得自己的根在泥土中。成家之后经常利用小小的空间种花种菜,一粒种子在泥土中慢慢生根,长出嫩芽,这个温柔沉默又神圣的过程总是令我感动。
每年春天我也会去田野里挖婆婆丁荠菜什么的,挖出野菜,抖一抖泥土,露出长长短短的根须,有独特的香味。挖来的野菜大部分是吃叶,也有的吃根,比如小根蒜。有一些野草开着小花,我也连根带花叶采集两棵,晾干镶在框里,是一个季节的纪念。
冥冥之中,总以为自己和植物是有连接的,总会在不经意间给我惊喜,就如眼前的这本《我的草根观察图鉴》。我平时也画漫画,画到植物的时候,会画一条线代表地面,地面上细细描绘茎叶花朵,地面之下就不画了,因为那些根我们平时看不见。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里,作者奥山久以照片和图画的形式,分四大类把草根部分完整清晰呈现,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书。如果没有对自然的挚爱,没有纯净的童心,就不可能从这样特别的视角观察植物。
01/这是一本科普的书
在野地,田里,山坡及水边,作者观察并记录了三十六种植物的根,有我们熟悉的蒲公英,艾草和野蒜等,也有比较陌生的,比如:蜘蛛抱蛋,小茄及野生萝卜等等。照片清晰,手绘专业,是看一眼就会爱上的书,属于自然科普类读物,尤其适合孩子和对自然感兴趣的大人们。
即使到户外,我们也很少有机会看清这些深埋土中的根,在这本书里,想了解的都有。我平时会喝葛粉,现在看到书里介绍,才知道葛是“日本秋日七草”之一,8-9月绽放的花会释放葡萄的甜美香味。根的直径可达11厘米,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也会努力生长,这旺盛的生命力啊…
02/这是一本治愈的书
看这样的书,好像在翻阅童年的相册,有微风吹来,脑海中出现植物的味道、颜色和姿态。翻开泥土,有小小的慌忙逃窜的虫子,有蔓延开巨大的根系…那是一个神秘安静的世界。在这个安静的世界里,无人打扰,我可以跟植物对话。
日系小清新水彩插画,也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有极可爱的治愈的力量。在忙忙碌碌中我们遗失的忽略的天真和美好,在这本图画书里,都能得到慰藉和弥补。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吧,一起感受自然的魅力吧。
人类本身也是自然之子,就像那一草一木,也都需要日光和雨水来关照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吧。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读后感(三):植物没有脚,它们也会明争暗斗。
你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向哪个方向旋转吗?你知道同款姐妹花的植物其实是不同的种类吗?你知道植物没有腿跑不掉,但是他们会分泌不同的汁液防止其他植物侵占自己的领地吗?你知道植物的根除了长得像山羊胡子那样的须根以外还有其他的像球状,像陀螺的一样的吗?
看完《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这本绘本,感叹自己见识太少,一些平时见到过不起眼的植物原来有这么多的小秘密。
我们经常会用是雨后春笋来形容遍地开花这样的情景。竹子的第一年是在地下拼命长根的,所以你会发现它并没有在地面生长枝叶。第二年以后它的长势才会逐渐地冒出地面,然后生长迅速。我们经常会看大树,你看它地上的树冠有多大,地下的树根就有多大。我们常说的生命力,没有根是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的。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作者日本奥山久,漫画家、摄影家和自然学家。1937年出生于日本秋田县。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他穷其一生都在告诉大家大自然是多么有趣。曾师从“日本儿童漫画三杰”之一的马场登,自学摄影,出版有美术、摄影等方面的书籍。他还通过观摩课的形式,教孩子们如何享受大自然的乐趣。著有《桌上植物园》、《探险》(少年写真新闻社)、《深山图鉴》、《学校里就能种的植物图鉴》《发现!调查!自然观察图鉴》(白杨社)《美味野菜手册》(文一综合出版社)等几十部人气颇高的作品。其中人气最高的著作为“我的自然观察笔记”系列,本书就是该系列中的一本。
这是一本激发孩子自然观察兴趣入门的绘本,通过36种草根的分享你会体会自然的微妙和深奥智慧。
这本书分四部分,根据生长的区域范围分为可以在野地堤坝上找到的草根,可以在田里房屋附近找到的草根,可以在树林山坡上找到的草根,可以在水边海边找到的草根。
一、恐龙时代有霸王龙,植物的王国里也有令周围寸照不生的霸王根。
有种植物叫加拿大一枝黄花别名叫黄莺,它的根在横向纵向生长的同时,能不断长出新茎,最终大量丛生。它的根茎周围会分泌出一种物质对其他的植物生长有很强的抑制能力,甚至对自己也有抑制能力,是不是特别厉害?这种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原产于北美的归化植物,它不是原产日本,而是从外地传入侵入的植物。
你想如果把这种抑制因素提取、提纯的话可以用在什么方面比如说研究它的生长机制,可以用在保护白细胞防治癌细胞扩散方面是不是很有意义?
再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蒲公英,它是生产力十分旺盛的植物,即使切了根,也能够从切口重新萌发出新芽。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它的花儿位置比较低,花期结束茎干便会暂时倒伏,等种子成熟以后茎干又会直立起来,直到种子随风飘散以后才会真正的枯萎。这种像不像可以感应的发射台,知道种子需要迎风飘散的时候自动的直立起来?我们在设计中可不可以借鉴使用呢?
二、根部可以开花,还会长得像蜗牛像章鱼?太神奇了。
有种植物叫做蜘蛛抱蛋,别名儿又叫叶兰,它的根会在每年四到五月份,紧接着地面的地方,开出紫红色调的小花。不过,花很小不太被注意到。
还有一种植物是长得像蜗牛一样的根,叫白及。白及的根更像一个个小蜗牛,又称假鳞茎,它们团在一起,形成大的团茎。白及跟生长在湿地的朱兰是同类。
除此之外,长在地下的根还有像章鱼一般的错综复杂的,比如说桔梗。桔梗是一种中草药,也是濒危物种,院子里或者是花店经常卖的是园艺改良的品种。桔梗从七月份开始陆续开花,它也是日本秋日七草代表之一。秋日七草指的是代表日本秋天的七种花草,包括胡枝子,芒草,葛,瞿麦,败酱,佩兰和桔梗。
三 植物会变性,还有同款姐妹花。
动物里有雌雄同体的动物,植物也会变性,你相信吗?
细齿南星生长在地下的圆疙瘩是像土豆一样的球形块状,里面还有大量养分。茎干上的花纹而很像蝮蛇,块茎和红色果实有毒。它生长在山道旁的背阴角落,有雌株和雄株之分,雄株是在长大以后会变成雌株。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是山药,我们都知道山药好吃,长在地下,却没发现它的叶子和藤蔓有点儿像牵牛花,更没有发现它的藤蔓是向左缠绕的。下次你再见到牵牛花,可以仔细去看看哦。
我们都说双胞胎是最像的,没想到植物里也有同款姐妹花,但是它们却是不同种类的。有一种叫做大鸣子百合的根茎像土豆一样,但比较扁平。它们虽然长于山中草地或林间却难得一见,开出的花却和玉竹得很像,是不是很有趣?
我虽然常去海边,却没有发现海边生长的野萝卜。
这种萝卜的根是肉质根,里面存了很多的养分,但它的根有许多分支, 跟我们常在菜市场上看到的萝卜是不一样的。它的茎上是有许多小刺的。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虽然植物没有脚,不能移动,其实他们也私底下搞很多的小动作,也会不安分。看了这么多,下次你走在田野,会不会好奇地去找找看,辨别一下,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植物呢?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读后感(四):神秘的草根勘探之旅
文| 伊达政宗疯了 【本文会同步发布到全网,全网唯一ID:墩蛋探险记】
市面上,有关植物观察的书籍众多,内容一般聚焦于观察植物地上的部分,对深埋在地下看不见的部分——根,却鲜有介绍。本书另辟蹊径,向小朋友介绍平时大家容易忽视的植物的根。把植物的根从地里挖出来进行观察,你会有惊人的发现:有的植物地上茎很大根却很小;有的植物地上茎很小根却大得惊人;有的植物的根长得奇形怪状,像蜗牛、像章鱼……大自然造物之神奇,总会带给你惊喜。这些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根,如我们常见的萝卜、土豆、红薯,在植物学中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你知道哪些植物的根能吃?哪些植物的根有毒呢?相信在这本书中,小朋友能找到答案。
大开本封面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为什么也要读这本书呢?
因为,植物学的奥秘确实还有很多不知,这本书用详细图片为我们展示了出来植物的根系结构,通过这本书我们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背面有了端正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我们就可以重新审视过去遇到的难题,以全新的维度尝试解决问题。
内容节选《生化危机》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看过,而太阳阶梯始祖花就是该片中的病毒的起源,同样也是生化危机系列中所有病毒的起源。始祖病毒是从西非迪拜亚部落遗迹中,生长的一种被称“太阳阶梯”的花朵中提炼出来的。那么太阳阶梯是否存在呢?
生化危机5 威斯克太阳阶梯始祖花朵中含有一种RNA形态的病毒物质,可以提升人体的能力(包括体力,行动能力等)并延长人类的寿命。不过与这些功能相辅相生的是这种物质带有剧毒特性,很少有人能够承受这种剧毒特性并最终导致死亡。正因为这种物质的存在,因此“太阳阶梯”一直被当地迪拜亚部落视为“圣物”,并在古代被作为“国王选取”的测试物。
始祖花——太阳阶梯通过书本的知识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复活草属于圆形根植物!
同样,2019年1月25日在Netflix播出的《王国》(又名“李尸朝鲜”)中提到了一个可以起死回生的药物“生死草”,也可以感染成丧尸,这很像生化危机中记载的始祖病毒的起源。在《李尸朝鲜》第二季最后揭露了朝鲜的生死草来源,是一个在中国鸭绿江附近的商人贩售的,根据《李尸朝鲜》第一季第三集中入镜的李承熙医员的病状日志中的记录表示,生死草也叫做「生莎草」或「紫色婆娑花」,生长在烟雾缭绕的龙潭之地!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植物完全是虚构的,不过有意思的是,结合第二季最后提供的讯息,鸭绿江口的滨海湿地非常有名,符合《李尸朝鲜》中对生死草生长环境的描述与设定。
王国剧照而且在中国东北一带也确实有一种俗称「复活草」的蕨类植物,但是真正的复活草指的并不是能使服用它的生物复活,而是指即便植物本身看上去已经死亡,但只要有水,就能很快再复活恢复生机。此外,生死草「草虫共生」的特性又与「冬虫夏草」类似。虽然在古书中提到冬虫夏草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的功效,并与人参、鹿茸并称三大名贵滋补药材,但根据后来的研究,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素会引起细胞毒性,不宜过量摄取。
复活草复活草介绍通过书本的知识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复活草属于粗根型植物!
所以丧尸化这种设定真的是空穴来风吗?金线虫会寄身在蟋蟀中,它们会释放一种蛋白质来控制蟋蟀的中枢神经,在自己长成后控制蟋蟀溺水死亡,而达到自己的繁殖;同样的概念,如蟑螂、蜗牛、蚂蚁等都有促使它们「丧尸化」的寄生虫,所以有时候你看的活蟑螂,有时候不见得真的是活蟑螂......
《松果体》的灵感来源于《疯狂山脉》这部小说,但是做了很大改编和原创。提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著名的电影《普罗米修斯》正是取材于此。《疯狂山脉》(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是洛夫克拉夫特最负盛名的一部科幻恐怖小说,但是它诞生之初却饱受非议,其中大量对于未知心里恐惧的描写和对气势恢宏的克苏鲁史前文明的塑造并不被当时的读者所理解。直到洛夫克拉夫特去世之后,这部作品才受到重视,并被公认为洛夫克拉夫特的最佳作品。
游戏里虽未明言,但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这株可以致幻的植物是鼠尾草。
现实中的鼠尾草通过书本的知识学习,我们可以发现鼠尾草属于须根密集型植物!
当艺术设定中的植物用科学的眼光来解析,就会发现它虚幻的设定下与现世的联系。期待有机会可以带上挖掘工具,深入周边的自然,来一次特别的草本植物探险之旅!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读后感(五):又玩又学,用植物为孩子打开自然之门,还可以这样做
植物,作为大自然中一个庞大而又普遍的家族,成为很多家长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首选。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去观察各种颜色的花和各种形状的叶子,去采摘草莓、葡萄等果实,来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
但是,作为一个生物老师,当我有了孩子以后,总感觉观察花叶、采摘果实,对于孩子来说,参与度有点低。孩子可能更心心念地是“摘草莓”,而对于植物和自然没有什么概念。
高参与度,高实践度,又玩又学,才是用植物打开自然之门的正确方式。
最近读的《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这本绘本,就另辟蹊径地观察植物看不见的部分——根,用又玩又学的方式,来激发孩子观察自然的兴趣,为孩子打开自然之门。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的作者是日本奥山久,他是自漫画家、摄影家和自然学家。曾经师从“日本儿童漫画三杰”之一的马场登,还自学摄影,出版过美术、摄影方面的书籍。
不过,奥山久最爱的还是大自然,从小就热爱。到底有多爱呢?他穷其一生都在告诉大家大自然是多么有趣。他通过观摩课的形式,教孩子们如何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他有多部关于大自然的作品,其中人气最高的是“我的自然观察笔记”系列,《我的草根图鉴》就是其中的一本。
奥山久在《我的草根观察图鉴》中,按照植物的生长环境,将36种常见的草本植物的根,分成了4大类,并通过图画和照片的形式呈现。
其实,我也是第一次接触专门讲植物根的绘本。第一遍快速翻完后并没有什么感觉,又翻看了几遍,才体会出《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这本绘本的好:主题、设计、内容,每一方面都能激发孩子观察自然的兴趣。
这是一本高参与度、高实践度、又玩又学的“寻宝书”。
观察植物的书籍众多,大多聚焦在植物的地上部分,植物的地下部分,对小朋友们来说,就是个未知数。
而《我的草根观察图鉴》另辟蹊径,带领小朋友们探寻植物看不见的根,去探索未知。
未知,恰好能激发探索的兴趣,让人不自由主去寻找答案。
“有的植物地上茎很大根却很小,有的植物地上茎很小根却大得惊人。有的植物的根长得奇形怪状,像蜗牛、像章鱼。萝卜、土豆、红薯,在植物学中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你知道哪些植物的根能吃?哪些植物的根有毒呢?”在这本书中,小朋友都能找到答案。
找答案的过程,就像“挖宝藏”,好玩,小朋友喜欢!
挖宝藏必须要有藏宝图。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里有“总—分—特写”3种藏宝图。
“总藏宝图”就是书的扉页那张手绘图。
36种日本常见植物的根就藏在这张图里,图里已经有人开始“挖宝”了,小朋友可以找一找书的封面上那两个人在哪里。
如果觉得“总藏宝图”有点太小了,看不清楚,没关系,这本书里还有“分藏宝图”。
因为作者奥山久将36种草本植物的根,按照生长环境的不同,分成了4大类。在“总藏宝图”里,以圆形水塘为中心,横竖画两条直线,就可以得到4张“分藏宝图”。
比如,右下是“野地、堤坝”植物根藏宝图,可以看到有人挖出了一个特别大的根,足有半人高。
足有半人高的根,到底是什么植物的根呢?可以在“特写藏宝图”里一探究竟。
作者奥山久在《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这本书里,用手绘图和照片结合的形式,对文字进行直观的体现。每种植物都有大幅的植物根手绘图,有的植物还配有茎、叶、花等部位的小幅照片。
第一遍看的时候,我仍然习惯于去看每种植物的照片,希望从花、叶等部位来辨认是哪种植物,想着和生活中的植物对上号。
但是,我忘了,这本书是用来打破人们观察植物花叶固定思维的,所以才有大幅根的手绘图。
作者奥山久作为一个漫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能在每种植物的手绘图里,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每一幅超大幅的植物根手绘图,就是一张“特写藏宝图”,既精准呈现根的特性,又不失美感,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
比如,前面提到的足有半人高的根,是美洲商陆的根。在手绘图里,可以看到美洲商陆有粗壮的根。有多粗壮呢?旁边照片里的小朋友,一只胳膊勉强可以圈起来。除了粗壮的主根以外,还有很多细节部位,细如头发的须根,还未发芽的芽头,在手绘图里你都可以找到。
“总—分—特写”3种藏宝图,将36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根,按照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类。认知对象的选择和分类认知的方式,更贴近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也更能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的兴趣。
3种藏宝图,随便翻开一张藏宝图,就可以开始一场神秘寻宝之旅。
作为一个生物老师,我特别喜欢《我的草根观察图鉴》里专业知识的呈现,科学、严谨、易懂、易学。
书的开篇讲的是根的构成、作用和植物地下器官的分类。
植物的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这是初中生物的知识。
但是作者奥山久在给小朋友呈现根的构成时,舍弃了“根系”这个有点难理解的概念,而是直接把根分成了两类:有的植物根是由主根和侧根构成的,有的植物根是由须根构成的。
还讲了根的作用,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对于植物的地上部分有支撑和固定作用,使植物能经受住风吹雨淋。
在这里还可以补充一点,根也要呼吸。我们平时看到不可以踩踏小草,就是因为踩踏会让土地变得板结,小草就无法呼吸了。
对于植物的地下器官,也做了介绍,除了植物真正的根之外,还有一些植物的地下部分并不是“根”,而是“茎”,比如有根状茎、球茎、块茎、鳞茎。
在孩子对根系和地下器官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作者开始详细介绍每种植物根的情况。
每种植物根的介绍,都包含5部分:小标题、植物名称、文字介绍、手绘图、照片。
每种植物的文字介绍在200-300字,虽然字量少,但是作者奥山久仍然像绘画一样,抓住植物根最显著的特征来进行介绍。语言简单明了,让人很好理解。
对于文字介绍中出现的专业名词,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黄圈部分),并配有照片,让小朋友对于某些名词有更直观的认知。
这种介绍植物的方式,小朋友很容易模仿,只要走出家门,利用身边的植物,小朋友就可以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植物图鉴。
在《我的草根观察图鉴》的最后,作者对生长在地下的主要植物器官进行了分类说明,还做了书中出现的植物名和专业名词的索引,方便小朋友在阅读时随时查阅。
不管是开篇的根的总介绍,还是每种植物根的详细介绍,再到最后的分类表格和索引,都很有条理。
这种条理清晰的呈现方式,专有名词解释和分类总结,会让小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表达的逻辑思维,培养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自然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他们想要去认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这也是让孩子与自然产生链接的最好的时期,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中其他的生命是怎样的。当孩子与大自然产生联结时,才能心怀自然。心里有了自然,才会对自然产生敬畏,保护自然。
人们都说住在钢筋水泥城市里的孩子,很难接触到大自然。大自然离我们就那么远么?并不是,自然就在那里,第一步是,走出去。就像奥山久在《我的草根观察图鉴》里说的一样:首先从我们最常见的蒲公英开始吧
《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读后感(六):《我的草根观察图鉴》:皮!暗不见天日的土壤里,也要玩出新花样
枝带故山寒雨色,根分新壤茯苓香。端午节小长假,一家人来到了百里山水画廊郊游。当我们在田间地头闲逛的时候,儿子一眼就看到了青青绿绿的艾草,惊喜地大叫:"妈妈,看呀,好多艾草!"
说完,就抓住一株艾草连根拔起。他将艾草凑在鼻尖闻一闻,发出"真香!"的感叹,又仔细观察盘根错节的根部,在脑袋瓜子里搜索了艾草的知识后,迅速口述了一篇小作文:
quot;艾草的底部长着粗粗的主根,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蚯蚓,主根旁边长着侧根……别看艾草看起来是一株一株的,但在地底下,它们的根却是连成一片的。"
他对草根如此了解,主要得益于这本新到手的《我的草根观察图鉴》一书。
书的作者奥山久是日本漫画家、摄影家和自然学家。他从小就十分热爱大自然,穷其一生研究大自然,著有《桌上植物园》《深山图鉴》《美味野菜手册》等几十部人气颇高的关于大自然的作品,向读者传递大自然的乐趣。
而这些著作中,人气最高的便是——"我的自然观察笔记"系列,这本《我的草根观察图鉴》就是该系列中的一本。
本书采用铜板印刷,简短的文字配以精美的照片、别具匠心的手绘,将野地堤坝、田里房屋、树林矮树坡、水边和海边的植物习性及根的特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既养眼又有趣,是激发孩子自然观察兴趣的入门指南。
徂徕的松树为何蜿蜿蜒蜒直插入天?因为它的根扎得够深,树枝能长得如此旺盛。这正是地下的根对绿叶的情谊。
植物的根系主要分为主根、侧根和须根。直接已经干相连的,较粗的根叫做主根,生长在主根侧面的根叫做侧根。主根早期停止生长,在茎干基部长出了很多细根叫做须根。
主根和侧根是根系的骨架,其主要作用是支持和固定树体,运输与贮藏养分、水分。对植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即便是如此,在生活中,人们却总是只会欣赏眼里能看见的美,却从来不多看一眼地下的根。比如,唐朝的人们偏爱牡丹,晋朝的陶渊明独爱菊,宋朝的周敦颐钟爱莲。
诚然,根没有花儿的芬芳,没有果儿的清脆香甜,没有茎的婀娜的身材,它把自己扎在土壤的最深处,最黑处,用自己的全部为地上的花、茎、果提供养料,这正是它的伟大与美丽之处。
它从不夸耀自己,更不曾把自己呈现在别人面前供其观赏,却在土壤最深处做出贡献。不管它的生命的时间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它都是快乐的,有意义的。
植物有很多种,它们的根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很小,有的大得惊人,有的奇形怪状。虽然它们的作用大同小异,但是它们表现出来的习性却各不相同。
在我们的生活中,蒲公英这种植物似乎随处可见,却从未有人真正在意过它们。它们总是默默地开花、结果、枯萎,绽放一世的寂寞。
可是,真像那句话所说的:"就算最平凡的小草,也有生命。"
蒲公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的根深植于泥土之中,会逐年变粗变长,如果不动用铁锹,就无法把它的根从土里拔出来。它的根切了也能再长,就算地上的茎叶被铲掉,或者把根切成薄片埋到土里,它也能从被切断的根上重新萌发出新芽。它还极易繁殖,就算不授粉也能结出种子。
蒲公英生长的周期,也和普通的植物不一样。茎干两次直立,只为种子的披茸待发。
春天,蒲公英会开出金子般的花朵,花的位置虽低但茎干直立,当花期结束形成种子时,茎干便会暂时倒伏。这时的它们正在养精蓄锐,等待种子的成熟。
当种子成熟后,它们的茎干又会第二次直立起来,直到种子飞散后,才真正地枯萎。
整个过程很像用心良苦的母亲,本已经用尽全力育你长大,还要拼劲最后的力气,将你送上辉煌的旅程。也许,正是因为蒲公英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才能让我们能发现它的美。
除了蒲公英,书中还介绍了玉米、艾草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又随处可见的植物。这些常见的植物,恰好随时随地都能和孩子一起观察,通过细致的观察,输出一篇有趣的小作文,也是一种乐趣与成长。
在植物深埋在地下的根里,也有让人叹为观止的造型控。
比如,像蜘蛛抱着蛋一样的蜘蛛抱蛋,像蜗牛背着壳儿一样的白芨根,像八爪鱼张牙舞爪一样的桔梗根,它们形态各异,长相奇特,却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魅力。
蜘蛛抱蛋,又叫箬叶、一叶兰,山蜈蚣、九龙盘、一帆青、竹叶盘、九节龙、单枝白叶等名字。因露出土面的地下根茎似蜘蛛,而两面绿色浆果的外形似蜘蛛卵,乍一看去,像蜘蛛抱着一颗绿色的蛋,故而得名"蜘蛛抱蛋"。
每年的4-5月,蜘蛛抱蛋便会在紧贴着地面的根部,开出紫红色的花朵。它的花梗较短,花冠像个挂钟的钟盘,直径约1厘米,小得让人难以察觉。
它在夏、秋两季结果,果实中只有1颗种子,也算颗颗珍贵。
蜘蛛抱蛋蜘蛛抱蛋是多年生长常绿宿根性草本植物,即使在冬天,蜘蛛抱蛋的叶子也是绿色的。它的根状茎匍匐在地上,抽出绿叶,细细的根在地下生长,支撑着叶子。
值得一提的是,蜘蛛抱蛋可谓浑身都是宝。它那长达50厘米的大叶子可以食用,常被用来做菜;而它细长的根具有药效,还是有名的药材。
蜘蛛抱蛋绿叶
除了蜘蛛抱蛋,还有其它植物的根也很有趣,有的像蜗牛,有的像章鱼。
白及的根,像一个个小蜗牛似的紧紧地挨在一起,妙趣横生。这种根又称假鳞茎,它们团在一起,形成大的团茎;桔梗的根,像八爪鱼的爪子一般错综复杂,又格外像长了很多脚的外星生物。
在大自然中,常见动物模拟植物的"拟态现象",而植物凹动物的造型,还真是头一次见。不得不说,自然之美正是万物和谐之美,更是生命之美。
恐龙王国里有霸王龙,植物王国里有霸王鞭,而在花的王国里,还有一种霸王花。它,那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叫黄莺、麒麟草,是多年生植物,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
它的根具有强大的侵略性。在横向、纵向生长的同时,能够不断生长出新的茎,最终形成大量丛生的形态。此外,它的根状茎和根周围会分泌出一种物质,对其他的植物生长有很强的抑制能力,有些时候,它甚至会抑制自身发芽,简直是惨绝"植"寰。
它的繁殖力极强。每到秋天,在高达2-3米茎的顶端,就会开出黄花,而每一株黄花都会产生大约5万粒种子,这些种子像蒲公英一样随风扩散,在河滩、荒地、农田随处繁殖。
在许多国家,都将加拿大一枝黄花都被归为入侵植物。它们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正可谓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
不要告诉我敌人有多强,也不要告诉我敌人有多少,你只要告诉我,敌人在哪里,我便能杀之灭之。这句话送给霸王花最合适不过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近年来,人体变性已经变成现实。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植物界中也存在着变性现象,它,就是细齿南星。
细齿南星别名山苞米,大头参,天南星,大参疙瘩,生长在山道旁的背阴角落,它的根是像土豆一样的球形块状,块茎周围长着细细的根,里面储藏着大量的养分。
它和蛇似乎有着不可言说的缘分。它不光茎干上棕灰色的花纹像蝮蛇的纹路,花形更像一只蛇头,块茎和红色果实虽有毒,但尤其具有解蛇毒的功效。
更令人称奇的是,细齿南星有雌株和雄株之分,但雄株在长大以后会变成雌株。
至于原因,书中没有详细描述,通过延伸阅读,我了解了一部分植物变性的原因。
原来,高等植物的性别分化具有不确定性。它的性别并不是在胚胎时就已决定,而是要在其生长、分化和发育成熟后的某个阶段才能确定。
植物在开花结实时,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只有高大的植株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所以大型植株都为雌性,而小型植株多为雄株了。为了更好的繁殖,成年的雄株会在长大后变成雌株。
此外,植物除了会变性,还有类似动物的 "胎生"现象呢,有兴趣的你们,也一起来个延伸阅读吧。
当我陪着儿子一口气读完本书的时候,脑海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这些植物生长的环境虽然各不相同,但生长习性,呈现出的状态却光怪陆离,令人称奇。
它们虽然只是一棵不起眼的草,却偏偏蕴藏着如此巨大的生命力量,满满的都是自然的大智慧。我想,这大概就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吧。
在篇首,作者曾说:"一说起花花草草大家都会去画,看得到的花、果、茎、叶,却几乎没有人会连同根也一起画下来吧?这也是因为大家平时看不到根的缘故。"
我想,他编篡此书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在教孩子们认识根,更是在借"根"的知识向孩子们传递着做人的道理。
这段时间,因为自爆高考被顶替事件的当事人苟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她曾是是重点高中尖子班的领头羊,却遭遇两次高考失利。
可怕的是,这连续两次的失利,不是自己实力不济,而是被自己最敬重的老师暗箱操作所导致。浪费了两年的时光、改变了命运不说,更可气的是,这两次顶替,她都被蒙在了鼓里。
在遭受两次高考落榜的打击后,她日日落泪,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心中不光有落榜的愤懑,更有对家人的惭愧。
在那段黑暗无光的日子里,她从同学圈消失,揣着高中学历四处打拼,做过工厂打工妹,当过底层销售人员,四处碰壁,尝尽心酸。
好在她没有放弃,而是像树根一样,将生活的磨难当作养料,不断丰满着自己羽翼。在淘宝刚刚兴起的时候,她自己进货、铺货、学写文案、剪辑广告视频,一点一滴地积累,终于在电子商务领域闯出一片天。
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开了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在杭州买了房,将女儿送到更高的学府,她终于在大都市扎下了根,从落榜的农家女跻身为小有成就的商人。
尼采曾说,越向往光明,越要默默地扎根于黑暗。
现在看来,苟晶就像这草根一样,虽然身处黑暗但心向阳光,她拼命地吸收养料、努力地学习知识,活脱脱地将自己打造成了另一番样子。
当你身处黑暗时,也不妨看看《我的草根观察图鉴》这本书,因为它就是一本治愈的书。
翻看着清新色彩的画页,就好像穿梭在自己童年的记忆里: 走在长满青草的田埂上,清风拂面,脑海中满是植物的香气。轻轻翻开泥土,看到匆忙逃窜的虫子,蔓延纠缠的根系…… 那是一个静谧神奇的世界,可以跟小时候的自己对话。我们在忙忙碌碌中忽略了生活的美好,都将在这本图画书里能得到慰藉和弥补。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吧,一起感受自然的魅力吧。
本文为@爱上如小意 原创,如有转载请提前联系。
附表:生长在地下的主要植物器官种类参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