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是一本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著作,68出版的37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实在有趣/免服兵役精神病鉴定腻味的笑容/算数比拼中只会算盘摸不透数学的奇妙的日本人/偏执狂总是有那么一点黑色幽默,例如十三次签名/2019.12.23看完一遍费曼先生,什么是真正的好奇心驱使,世事洞明皆学问,他这一生把手边的学问都研究了一番,敬佩啊(即使我,作为一名文科生,艰难的读了其中一部分理科的知识。
●世上竟真有这样有趣又精明的人格。讲了许许多多恶作剧、捣乱、跨界玩艺术的故事如小品一般,在巴西教书时的发现和结尾附上的开学演讲又可以窥见正经的费曼关于“科学是什么、科学如何好玩”的理解。iui 我觉得对科学没有兴趣的人都应该来看看这本
● 虽然看不懂,但是很有趣
●新版重读
●自传
●这翻译!看罢头句,内心一万只草泥马奔过:「我于1918年出生在纽约郊区的一个名叫法洛克维的小镇子,靠海边。」还是看三联出版、吴程远翻译的版本吧。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一):2019.8.11《“别逗了,费曼先生!”》坑填上。
费曼先生,一个拿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把自己的日子活成了兴趣主打的“玩儿”。从儿时摸索着修录音机玩,到学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到学打手鼓,到学画画……所有的事儿都从兴趣引申,不知不觉几就玩成了专业。他弄到了一本玛雅古籍的副本——左边是原文右边是注释的那种,费曼先生把右边挡上,把书当成解密游戏研究——最终发现右边的注释都是忽悠人的冠冕堂皇。 现在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没有真的投入身心去实践一把——或许这就是这次填坑的意义。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二):不解重重,惊诧来袭。
两分给翻译,并不是还有两分的出色余地,而是为他翻译付出的时间感到惋惜。
王祖哲版我一直读的磕磕绊绊,很多时候需要查一些词的意思,第七页就给了我一棍,“放挺”,我是没听过这个词。
好多地方我要联系上下文想象原书要表达的情景与意思,这里懒得找例子,不想给自己增加痛苦感受。
直到二十三页,又来这么一句:“我使出浑身解数,跟个王八蛋似的玩命……”不解重重,惊诧来袭。我还能说什么?
明天,它会装在密不透风的快递包裹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出现在DZY的仓库里。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三):如何当一个有趣的物理学家
如果一个人少年天才,24岁就参加了美国顶级军事机密——原子弹的研发,47岁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样一个人该怎么写他的自传。
写他怎么醉心科学研究,如何历经波折攻克一个个科学难题?
别闹了,这可是费曼先生。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一生作弄人无数,到了晚年,他把这些游戏人生的事情整一整,出来了这本自传《别逗了,费曼先生》。
《别逗了,费曼先生》封面 来源:豆瓣据他女儿回忆,有次费曼在客厅一边读着自己的书,一边乐不可支地笑出声来。我常常读到一章节结束,大喊一声Oh, my God!然后掩卷大笑。不读这本书,你都无法想象一个物理学家可以有趣到这种程度。
身为一位物理学家,费曼做了很多不务正业的事情。例如在洛斯阿拉莫斯参加原子弹的研究期间,费曼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研究如何开别人的保险柜,只是为了教育别人要如何规范使用保险柜的重要性,以及在别人面前露一手。
去巴西讲学,学习当地的乐器演奏,被选上参加当地狂欢节游行表演。
学画画,整天跑到脱衣舞厅看裸体(我很怀疑他的动机),最后还把画作到处卖给情色场所当装饰品。
费曼还是个坦诚的色老头,他承认自己在洛斯阿拉莫斯的时候,刻意挑选了可以看到女生宿舍的房间;去酒吧就是想约几个漂亮姑娘陪他过夜;哪怕步入老年,还不无遗憾地谈起没能和一位在泳池共浴的裸女搭讪成功。
费曼和第一任妻子艾琳 来源:《神奇的费曼先生》剧照这些年“有趣”作为一个新晋网红词汇几乎被用烂了,以致于“有趣”像由公式计算出来的标准答案,你做出一系列举动,就能获得一个“有趣”的称赞。
一个人的有趣程度应该与他对生活的热情相关,和他做了什么无关。如果一个人对生活一切充满好奇,满世界都是新鲜事物,他的生活总不至于太过无聊。
说起来,我们孩提时代不都是这样的吗?瞪大了眼睛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一个瓶瓶罐罐就能让我们傻乐上半天,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这一能力。
但费曼没有,他研究玛雅符号、研究一个盘子转动的角速度关系仅仅是因为好玩,他对他所做的事情对物理学的发展是否重要毫不挂心。所以他不务正业,打鼓、画画,尽情享受生活。
网络上现在有赶趟悼念名人的习惯,赶上名人过世,无论熟悉与否,总有铺天盖地的蜡烛转发,但是往往热度过了就不再被人提起。
神奇的是费曼先生于1988年过世,距今已经30年有余,这本《别闹了,费曼先生》的中文版已经三度再版,在豆瓣评分上,关于费曼先生的自传、信札合集都在8分以上。费曼式快乐的魅力在他过世后依然经久不衰。
费曼常说,物理不重要,爱才重要。他也确实是这么过完他的一生,爱,并且爱生活。
《神奇的费曼先生》剧照关注微信公众号:企鹅徒步 (abit-blog) 一起读书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四):《别逗了,费曼先生》书评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都不能理解。”——费曼这句话就是我初识费曼先生的第一机缘,也是去年来我学习过程中一直奉行的唯一箴言。
再读此书,理查德·费曼了解虽不至深,但却多识了一个有趣的费曼先生,一个人的一辈子,自己心怀热爱,何处不见阳光。
章节碎片有感如下:
1、一遇到问题迎难而下是最轻松的,只有不服输的韧劲儿才能克服它;
2、没有一开始就知道答案的事儿,只有不断解决问题的积累,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3、凡是不能用自己语言理解的,那装到自己的脑子里肯定也不好使;
——《他动动脑袋瓜子就能修好收音机!》
4、不喜欢,就创造;
——《菜豆》
5、越是知道的多的家伙,越是不喜欢在其他不知道的事儿上动脑筋;
——《谁偷了门》
6、我纳闷为什么我纳闷为什么,答案总在这些绕不清问题的背后;
7、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是不同场景的名画,走过不同的地方,才会看见它的不同画法;
——《总想逃避》
8、拖延往往是最大的借口,不是不能做,而是做不到;
——《我——!》
9、你看它像风又像雨,你看它像云又像雾,你看它像什么就是什么;
10、想开始一件事时,先迈第一步试试;想获得成就时,比别人多走一步试试;
——《猫地图?》
11、哪有那么多绝对正确的事儿,不过是该犯的错误前人都已经犯过了;
——《搅和油漆》
12、脑子除了具备装饰作用之外,还应该有实用价值;
——《别具一格的工具箱》
13、魔术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戏剧”,你得去发现世界的戏法;
——《测心术》
14、语言有时候真是个好东西,但常常也让读它的人摸不着头脑;
——《业余科学家》
15、大人总是对小孩子乐此不疲的游戏嗤之以鼻,却也忘了曾经时光里的自己;
——《考验猎犬》
16、有一种后悔叫做“早知道”,有一种智慧是“我不清楚”;
17、拿着锤子的人,天天去找鼓,这是在干什么事儿;
18、一次干好一件事就挺忙的了,三心二意可真为难人;
19、人生能收获的的所有绚烂,不都是与自己相匹配的吗?
20、拥有一块草坪,然后种一些花儿吧,这样会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21、有思想的交流,语言不应该只限于“嗯、对的、正是如此……”这些简短而无意义的词上;
——《从低处看洛斯阿拉莫斯》
22、没有什么活计学起来是不需要花时间的,哪怕是撬锁这门手艺呢;
——《撬锁贼碰到了撬锁贼》
23、万花筒的有趣就在于,每换一个角度就能看到不同的东西;
——《讲派头的教授》
24、你得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事儿,才能要最后那一块钱;’
——《我要我的一块钱!》
2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坐飞机上就好了,干嘛要挑战生死时速;
——《幸运数字》
26、没人指望我们做成这事儿,自己的手长在身上不能自己指嘛;
27、“类比”是个好东西,再加上脑子的作用,效果能放大一百倍;
28、我今天得到了一个东西,把它送给你,你再送给另一个人,他再接着传下去……大家都得到过这个东西,可是却没人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唉……理解真难;
——《又是这个美国人!》
29、赌博可不是一件随机性的事情,傻子开始前都会确定自己能够及时退出来;
30、你能抓住机会,那只是在你愿意主动学习并且随时做好准备的基础上;
——《照您吩咐的,老大!》
31、一只绵羊总想跳到山羊的圈子里去,毕竟它们的声音都相像,可是最后却成为了异类;
32、效率这事儿,要做到柳比歇夫那样可太难了;
——《盛情难承》
33、牛羊吃完东西都会反刍,可惜了大多数人在学习这事儿上没有这功能;
34、妈妈告诉我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我一直认为妈妈说的也都是对的,后来我只相信我自己;
——《百分之七的答案》
35、你认为美的就是美的,别管艺术那事儿;
——《但那是艺术吗?》
以上或许有些多言,但是和有趣的人聊天总是一件很费时间但是又很值得的事情,最后借用费曼的一句话结尾,
“你只需要像传统的方式那样,做到诚实无欺就可以了。”End.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五):费曼:硅谷奇才们的偶像,天才物理学家,他一生只对科学负责
著名物理学家汉斯·贝特说:世界上有两种天才:"普通的天才完成伟大的工作,但让其他的科学家觉得,如果自己努力的话,那样的工作他们也能完成;另一种天才则像表演魔术一般。而后一种天才,就是费曼。" 费曼被誉为上个世纪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他研究生刚毕业时,就参与了美国制造第一枚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后来,他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约40年,并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们常常会认为,这样的一位大师应该会是很严肃刻板的,恰恰相反,当读完《别逗了,费曼先生》这本自传之后,你会彻底改变你的看法,书中的费曼幽默搞怪,不拘一格:在大学宿舍里搞恶作剧、模仿猎犬嗅气味、探索梦境、撬保险柜、在厕所里跟人打架、看裸体表演等等,这些构成了费曼有趣又奇妙的经历。拿到这本书,你几乎可以一口气读完,因为费曼的人格魅力会一直深深吸引着你。
作为20世纪最著名、最与众不同的的科学家之一,费曼是硅谷奇才们的共同偶像。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费曼的生动讲解使科学充满了趣味,而且绝无其他人能够比他做得更好。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喜欢费曼,认为费曼对自己的人生轨迹影响很大,对他赞不绝口。
Google的另一位创始人拉里·佩奇也推崇费曼的作品。苹果公司也曾把费曼演讲的照片作为宣传海报。 这么多名人喜欢的费曼,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一.天才源于好奇,成于专注 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费曼就是这样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做实验,有自己的实验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发明;他喜欢玩收音机,动动脑子就能修好收音机,后来周围人都找他修收音机;为了观察蚂蚁的运行轨迹,他可以坐一整个下午,而仅仅只是出于好奇……爱因斯坦说:“学习是一种难得的乐事。”在费曼这里就是很好的体现,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从不觉得累,他认为这就是在“玩”。
在玩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他却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有韧劲,遇到难题不解决,绝不善罢干休。为了做一个计算,他工作到很晚,饿了就想出去找饭店吃饭。当他走到大街上时,一边走一边思考,有时候停下来自言自语,还两手乱比画,惹得警察过来拦住他盘问。他经常是这样子,后来大家都知道他是谁了,就不挡他的路了。
正是有这种钻研的精神,费曼可以在各个领域都非常优秀。他自学开锁,可以堪称密码破译专家;学习画画,还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喜欢打鼓,去参加乐队表演;学习各种语言,能破译玛雅人的象形文字,总之,只要他想,就没有学不会的。他可以把他喜欢的任何事物一直玩到最后,于是就“玩”出了诺贝尔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也有感兴趣的事物,但我们却很少思考为什么好玩、怎么能玩好,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足够的热情、耐心和坚持,最终我们喜欢的东西不了了之,这就是我们成不了专家的原因。 二.一生践行费曼学习法 费曼说过:凡我不能创造的,我便不能理解。他认为,对于一门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用最简单的术语描述复杂的知识。即简化语言表达,让你的讲解通俗易懂,这是费曼学习法的精髓。
在麻省理工学院时,费曼发现了同学们有这样的问题:“我不明白大家是怎么了:他们不是通过理解事情而学习,他们凭别的什么方式来学习--凭生搬硬套,或者别的什么名堂。他们的知识如此脆弱不堪!”同样,在巴西教物理的过程中,他发现巴西的中学很早就开始学物理学了,比美国同年级的学生要早两年,但结果是整个巴西却没有几个物理学家。他发现巴西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们其实都没有学会知识。这一点,我们现在的学校教学体制中也有类似问题,学习是需要方法的,费曼技巧恰巧就是一个帮助我们更好学习的方法。
费曼曾经因为一句话把他妹妹培养成天文学家:在他妹妹14岁生日的时候,费曼送给她一本天文学书籍,他妹妹怕看不懂,然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后来她妹妹成了天文学家。这也是费曼技巧的一种应用:即无论何时你感觉卡壳了, 都要回到原始的学习资料并重新学习让你感到卡壳的那部分, 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 顺畅到可以解释这个部分为止.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推崇费曼学习法,它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并且有很多人感受到它的妙处:斯科特.扬,加拿大超级学霸,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学习博客之一,他参考费曼学习技巧总结出自己的学习经验,1年完成MIT4年33门课程,可见费曼学习法的威力之大。 三.直率较真,挑战权威,活出自我本色 这本书并不是一个励志体,书中所展现的费曼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有社交恐惧症;他遇到不喜欢的科目会在课堂上睡觉;他喜欢美女、喜欢吹牛等等。但是他又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他对物理是真正的热爱,不掺杂任何杂念。他说:“若不教书,我就活不下去。”“我发现教学和学生使我生气盎然”“我要享受物理,为所欲为。”既简单直接又真实鲜明,这是他对物理最赤裸裸的“表白”。
他可以不顾权威,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大神一样的人物,他在开会讨论时总是先把费曼叫来,因为他说:就他这么一个家伙,不怕我。我想法走火入魔的时候,他敢直言。你们看,费曼就是这么一个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的人,他只为物理学操心,他不管在跟谁讲话。
他受州教育委员会邀请审核学生理科课本,实打实的把300磅书买回家,把书里的每一本全部仔细看一遍,还做了笔记,他认为想搞清楚一本书是好是坏,应该去仔细地读,而不是从许多漫不经心的人那里收报告,他的“不通融”,体现了他的认真精神和正直品格。
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了跟“制度”较真,他故意不拿出发票,哪怕不报销也没有问题。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有些“傻”,但这就是他的执着性格。
费曼就是这样一个有个性的人,他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而不需要去取悦别人,不需要去讨好世界,他只对科学负责,他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巴菲特说:哲学家们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费曼,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在科学上,他带给我们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巨大的学术成果;在生活中,他向世
人展示的是:有趣的灵魂,伟大的人格! 那我们呢?是不是也要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活得真实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