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山东苟晶案:那个偷走她人生的顶替者,23年来在过怎样的生活?
日期:2020-06-28 08:45:17 作者:书单君 来源:书单 阅读:

山东苟晶案:那个偷走她人生的顶替者,23年来在过怎样的生活?

  都说高考是人生公平的一次竞争,是寒门子弟跃龙门的最佳方式,但最近接连爆出的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揭开了这场公平竞赛中最隐秘角落

  山东冠县的陈春秀16年前没考上大学,如今她打算报考成人教育,却发现自己档案里,“陈春秀”已经上过了山东理工大学,并拿到毕业证书。

  山东济宁的苟晶,以前的同学听说她要来自所在学校教书,询问她的近况,才发现要来的“苟晶”根本不是她,而是曾经班主任女儿

  一场名为“顶替高考成绩”的阴谋被彻底撕开,暴露在阳光之下。从目前调查蛛丝马迹里,我们得出,这种事情绝非个例

  除了她们以外,一定还有更多没能发现自己其实被顶替的人,在我们身边,也一定还有悄悄偷走了别人人生的人。

  苟晶事件已经被讨论了多日,但书单君注意到,多数人的焦点,都放在苟晶被顶替后的生活状况,以及始作俑者的班主任如何卑鄙冷血上。对于那个顶替者,苟晶班主任的女儿,却反倒没有太多关注

  或许她并不是提议者,只是顺从地接受父亲安排,但戴上“苟晶”面具生活的人,偷走同学人生的人,都是她。

  是整个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却像一个影子,藏在这场阴谋的背后,置身于舆论漩涡之外。

  盗窃人生的人

  书单君以前看过一个恐怖漫画,说一个小学时长相漂亮,讨人喜欢女孩,不知为何,越长大就变得越丑,和小时候判若两人

  因为这份丑陋,她的生活过得一直很惨,但没有办法,她只能认为,这就是命运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翻出了小学时的毕业照,在照片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她毫无印象相貌丑陋的同学,长得和现在的她一模一样……

  这个漫画,我每次回想起来,都感觉毛骨悚然。自己的人生被偷走,是一个多么恐怖的设定。而这样的情节,却真实发生在了我们的生活中

  网友扒出,2018年和2019年,仅山东涉嫌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就有242人之多。

  这242人盗走的,绝不只是一纸文凭,而是别人多年寒窗苦读的努力,和大学以后的全部人生。

  这些盗窃者,把别人的名字身份,像面具一样戴在脸上,而真实的自己,则藏匿在面具的背后。光是想象一下,我们身边或许有很多这样的面具,都叫人寒毛直竖。

  书单君特别知道,这些盗窃人生的人,到底经历着怎样的过程,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美国作家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写过一本小说,叫天才普利,也改编同名电影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盗窃了别人人生的“天才”。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或许可以窥到一点,那些顶替者的内心世界

  雷普利是个出身平凡年轻人,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音乐系里做钢琴调音师。为了赚取生活费,他时常替代普林斯顿大学音乐系的学生,去接些公演弹钢琴的活儿。

  一次他穿着普林斯顿的校服,演奏一场室外的小型音乐会,被参与活动的一个富商看到。

  富商找他攀谈,说自己的孩子迪克,也曾就读于普林斯顿。但迪克太过贪玩,是典型的叛逆富二代,如今人在意大利,不愿意回

  富商希望雷普利能“看在校友的份上”,帮他去欧洲劝回迪克,给他1000美元作为报酬。

  雷普利接下了这个活儿。他来到意大利,见到了在海滩上带着辣妹晒太阳的迪克,并很快混成了他的朋友。

  迪克得知雷普利是老爸派来劝他回去的之后,便委婉地下了逐客令。我在欧洲风流快活,天天不是泡妞,就是包船出海,花天酒地,干嘛要回去被管。

  但雷普利毕竟是在社会底层混大的,他谙熟于投其所好之道,早在出发之前,就做足了功课,狂听迪克酷爱的爵士乐,把自己伪装成了和迪克志趣相投的“知己”。

  迪克让他在家里住了下来,吃住全包,还拿着迪克他爸给发的工资,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爽。

  然而,他住得越久,越发喜欢迪克,也越发嫉妒迪克纸醉金迷的公子哥生活。

  “如果我是他就好了。”恶念一起,覆水难收。

  而雷普利这厮,别的才能没有,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模仿。仅仅是聊过几句天,就能模仿别人的语调说话;仅仅看过一次别人的签名,就能模仿得八九不离十。

  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驾船出海,在船上起了争执。雷普利手持船桨,将迪克生生砸死。上岸以后,他穿上迪克的外套,戴上他的戒指,开始以迪克的身份生活。

  在那艘小船里,真实的迪克死了,但他的身份仿佛面具一样,被雷普利戴在脸上。而面具之下的“雷普利”,也随着迪克的肉体一起,沉入了大海。

  成为别人的代价

  抛弃自己的身份,以富家公子之名重新活一遍。这是多少人心中隐秘的幻想。由于几乎没法实现,我们只会以调侃的方式提起。

  可真的实现起来,就会幸福吗,人生就一帆风顺了吗?

  那是不可能的。

  一旦成为了别人,就要处处小心,随时可能被他的亲人朋友识破。弥天大谎一旦撒下,就再也无法堂堂正正地做人。为了不露出马脚,这个人必须用一辈子时间,撒无数个谎,来圆最初的那个谎言。

  成为迪克之后的雷普利,就游离在这样的谎言之中。

  一方面,他要戴上迪克的戒指,穿上他的外套,用他的签名取钱。他还以迪克的身份,认识了另一个千金小姐,与她约会。

  可意大利太小,迪克的名声又太盛,他好几次偶遇迪克的熟人,和之前经常见面的迪克“前女友”。这种时候,他又得把手背在身后,偷偷摘下戒指,以雷普利的身份撒谎。

  可谎言总有瞒不住的时候。迪克的另一个富二代朋友,对雷普利的疑心越来越重。他听说迪克住在一栋楼里,前来拜访,开门的却是雷普利

  雷普利声称,迪克出去吃饭了,自己只是暂时住在这里。但对方说,他了解迪克,他不会在下午五点就吃完饭,屋子也不会整修得这么“不酷”。

  眼见谎言就要败露,雷普利只能痛下杀手,拿石膏像将对方砸死。为了圆谎,他又杀了一个人。

  事情越闹越大,为了自保,雷普利以迪克的身份写了封遗书,暗示是迪克杀了那个朋友,并且自杀。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个真心喜欢自己的男人。雷普利开始以自己真实的面貌,跟他一起生活和旅行。

  在航行的船只上,他遇到了自己以迪克的身份勾搭过的女生,于是只能重新戴上“迪克”的面具来欺骗她。这一切,被男友看在眼里。巧的是,女生认识他的男友,他的男友也见过真正的迪克。

  回到房间,男友问雷普利:我彻底糊涂了,为什么他们会叫你迪克……

  为了继续隐藏真相,雷普利只能哭着,杀掉了这个喜欢着真实的“雷普利”的人。

  雷普利曾对男友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把关于过去的回忆放在一个地下室的房间,那里很黑,反锁着,没有任何人进来。但有时,遇到一个对你而言特别的人,你想做的只是扔给他们这把钥匙,告诉他们:“嘿,门开了,进来吧。”

  但是你不能,因为里面太黑,还有魔鬼。一旦有人看到里面有多肮脏……我已经彻底迷失了自己,被困在了地下室里,不知道自己是谁。

  成为别人需要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面对不知情的人,永远也没办法袒露真心。而另一个代价,则是永远地迷失自己。

  雷普利说:他总想着,做一个虚假的大人物,要好过做无足轻重的自己。

  那些顶替别人上大学的人一定也想着:成为一个虚假的大学生,总好过做连大学都考不上的自己。

  他们以为只要偷来了别人的成绩,人生就不一样了。但他们不知道,顶替别人以后,一个真实的自我,就死在了高考出成绩的那一天。往后的几十年,他都必须做一个虚伪的人。

  这样,真的值得吗?

  面具戴得再久,也不会长在脸上

  顶替苟晶上大学以后,班主任的女儿要彻底改名成“苟晶”。她原本随班主任姓邱,如今,她姓苟。

  设想一下,在大学里,老师点名“苟晶”,她要站起来回答;谈了恋爱以后,他的男朋友会叫她“晶晶”;结婚以后,她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妈妈叫“苟晶”。遇到父亲班上的同学,她需要绕开道走,躲得远远的。

  我无法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18岁那年,连名带姓全部更换,只是为了上个大学,却要像一个潜逃的杀人犯一样虚伪地活着。

  不知道她回家的时候,班主任父亲是叫自己女儿的真名,还是叫她“苟晶”。

  陈春秀的顶替者陈双双有两张身份证,两个身份证号,其中一套因为“无照片”而被注销,剩下的一套,她改名为“陈春秀”,去了山东理工大学

  既然要变成别人,代价就是,永远地抛弃原来的自己。陈双双也好,苟晶的顶替者邱某也好,在人间从此烟消云散,查无此人,社会性地“死亡”了。

  书单君斗胆想象,邱某和陈双双,以及其他还未浮出水面的替代者们,会不会有一天也像雷普利一样,遇到一个特别的人之后,有过想要摘掉面具,坦诚相对的时刻?会不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突然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

  这样的人生,想必也很痛苦吧,因为她们不仅毁掉了被替代者的人生,也因为顶替这一举动,彻底否认掉了过去的自己。

  她们心里一定明白,自己配不上现在的一切,因为她们往后的所有成就,哪怕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自己都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

  因为顶替的根基就埋在那里,往后的一切,都建立在盗窃的基础之上。

  可是盗窃身份易,偷取才能难。

  苟晶没有大学文凭,日子一度过得很苦。她曾在大街上骑着自行车搞推销,也曾被骗进传销,又逃了出来。

  她好几次去应聘阿里巴巴未果,后来开了家淘宝店,从电商这个不太看重学历的行业做起,如今已在杭州买了房,成为一家童装公司的电商合伙人。

  她在采访里说道:“这些年我在外面,没人识破我的学历。从我的谈吐、气质,他们也看不出我是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人。”

  兜兜转转半辈子,她过上了能匹配自己能力的生活。如果当年她没有被顶替,或许得到现在的一切,要容易得多。但她毕竟还是得到了,不靠学历,只靠能力。

  反观顶替者邱某,和苟晶同样的年纪,读过了好的大学,最后只是在家乡的一所学校里当后勤。

  苟晶的一个同学对她说:她顶替了你又怎样?现在过得还不如你,收入也没你高。

  顶替的举动,没能拯救顶替者。

  从这个角度讲,邱某其实很可怜。从18岁那年,她不仅失去了真诚与坦荡,也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真正掌控权。

  有什么能力的人,就过什么样的生活,不论过程多久,结果都不会相差太远,这绝不是一所大学,一张文凭可以轻易改变的。

  也许,这是这场让人惊骇气愤的高考顶替风波中,唯一能让人感到些许欣慰的地方吧。

  作者 | 轻浊 编辑 | 黑羊

  图源 | 《天才瑞普利》、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书米”们汇报一下,书单最近开了微信视频号。除了推荐好书之外,我也会不时聊点不方便写成公号文章的话题。

  长按下边的,关注书单视频号,或者直接在视频号搜索“书单”,就可以看到了。

  欢迎关注捧场

  ?

  点个在看,靠才能吃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山东苟晶案:那个偷走她人生的顶替者,23年来在过怎样的生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