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山东女生高考遭冒名顶替:被偷走的16年,还要得回来吗?
日期:2020-06-17 12:31:51 作者:毒鸡汤 来源:毒鸡汤 阅读:

山东女生高考遭冒名顶替:被偷走的16年,还要得回来吗?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置顶毒鸡汤

  

  1

  “我就想知道,她怎么拿到我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陈春秀对着媒体发出这样的一个疑问

  这个疑问背后,是她活生生被陈艳平窃取的16年人生

  上段所提及的两位女性,就是近日引发诸多热议的“16年前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中的主人公

  陈春秀,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务农出身,为了让陈春秀考大学,二老一年都不舍得买一件新衣服,一心供她学习。高考成绩出来了,546分,相不错的成绩。

  父亲为此心得几天睡不着觉,跟陈春秀说,如果真的考上了,砸锅卖铁也要让她顺利读完,毕竟“做农民出路。”

  可等到大学开学,陈春秀没有等来录取通知书,以为没有被录取的她觉得甚是丢人,加上家里条件已经无法支撑她复读,她唯有收拾行李,跟同村人前往烟台打工

  因为没有文凭,她只能做点劳累活,工人服务员...

  后来认识丈夫并生下了两个女儿,为了维持生活,她想去幼儿园幼师,但是工资也仅仅只有1000元。

  因为没有学历,求职路上处处碰壁,不甘的陈春秀打算成人高考,可就当她查学籍信息时候,她发现自己毕业山东理工大学息栏的个人信息都和自己的一模一样

  这才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上了大学。

  顶替她的人叫陈艳平,凭借着陈春秀的高考成绩和自家书记舅舅暗箱操作下,顺利就读并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入职山东冠县某街道办事处成了公务员

  1个顶替,形成了两个人截然不同命运,顶替者心安理得的拿到了铁饭碗,过上了大部分羡慕的生活,而被顶替者则因没有文凭,求职受限,颠沛流离16年。

  虽然事发东窗后,相关部门成立调查展开调查并经核实后,其舅舅被双规,陈艳平被撤职。

  但是16年被偷走的人生,16年前那本该可以出人头地机会,也因此被剥夺了,最让人心寒的是,还是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人生就因为别人以权谋私而变得扭曲。

  “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这是10年前媒体调查弱势群体生存状态时,贵州铜仁大寨村贫困农民中周说出的一句话

  在权力的横行下,底层人民连向上游的机会都没有,永远只能徘徊在底层,这就是社会最大的悲哀

  2

  “16年前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余波未平,在该地又发生了同样的一起冒名顶替的事件。

  山东聊城的王丽丽(曾用名王丽)反映:她在1996年以王丽这个名字报考了聊城农业学校,因一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误认为未被录取,经其调查,怀疑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办事处党委委员“王丽”,冒用了其身份信息。

  虽然随后调查组依据法律法规给予王某(柳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但被盗走的人生,又该如何找回来,谁来还?

  冒名顶替的事件,并不是近年才发生的新鲜事,其实之前就已经多次发生。

  王娜娜,当初为了考大学,三个弟弟妹妹辍学了,母亲每天还跑到郑州卖菜,以为“高考落榜”后无奈选择外出打工,后来才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

  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回归正常,经过多番周折,终于联系到顶替者,提出让对方注销学籍的时候,顶替者本人的态度强硬,声称“你这样折腾有啥用?折腾到联合国我们也不怕”。

  这种强势姿态的背后,是何等的权力作靠山?不敢想,不敢说。

  陈春秀至今仍在疑惑:“为什么偏偏选中我?难道就因为我家在偏僻的小村子?”

  从王娜娜、罗彩霞、张志刚,到如今又多出个王丽丽、陈春秀...

  为何权力的镰刀会挥向他们?

  因为同样是莫名顶替的人,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出身和家庭情况:都是出身在底层,家庭状况大多窘迫。

  正因为他们的“好欺负、容易欺负、甚至被欺负也无法反抗”,在权力底下,他们微弱如蝼蚁。

  当每多出一个受害者,是否意味着背后有更多尚未被发现和曝光的相同案例:不知道又在哪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又有多少人利用手中的权力,篡改着一个个底层人民的命运。

  当冒名顶替上学的事件在不断上演,可曾想过,如果教育、公安及招考、录取院校等相关部门,有一个能够“守土有责”,悲剧就不会发生。

  可惜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已经渗入到各层各面,不然仅凭借一个人,是完成不了冒名顶替的全程操作的。

  权力掌控下导致制度链条的断裂,造成人生错位,让人唏嘘。

  3

  有人说:“现在都2020了,学历能有多重要?现在都是靠资源,靠能力。”

  但对于农村出身进入大城市打拼的人,学历依旧是决定能不能进入这家公司,能力是决定往上跨越的唯一敲门砖。

  至于资源,门都敲不开,何来的资源可言?

  所以至今,对于很多出生农村或者底层的普通家庭来说,考学获得文凭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纪录片《高考》,展示了生活于不同阶层家庭中的学生高考历程和逐渐阶层固化的社会现实。

  “考不到大学,世世代代都呆在农村的话,确实很难有好日子过。”

  纪录片《高三》中的班主任老师,在影片的开头直白了当的对着全班学生说出了这样的话。

  在农村,要培养一个大学生,是要花费几代人的努力和一家人的所有积蓄,何其艰难。

  但为了能让自家孩子跳出“农门”,大多数的底层家长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孩子获得一个学习的机会,借着高考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

  而对于来自底层家庭的孩子们,因为深知自家的经济情况,他们背负了全家人的厚望,埋头苦学,在我们看来太过理想主义的“中国式奋斗”对于他们而言,却是精神食粮。

  相较于寒门学子,城市大多数的中层家庭的孩子们,花样补习班,偶尔出外游学,连备考之路也截然不同。

  《高考》记录片里反映了一个现状:

  在教育资源依旧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对于寒门学子而言,他们只奢求一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能打破阶级壁垒,走出大山的机会。而一个文凭,就是他们能够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的通行证。

  可当这个通行证被莫名转让给他人,就等于即使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获得了一个进场的机会,但你没有门票,之前的努力只能付之东流。

  当教育公平的天枰发生倾斜,等同于加快固化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当一次次让人刷新三观的情节多次发生,一次次触碰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只会让人们不禁对“所谓公平”发出质疑。

  4

  16年,人生有多少个16年啊?

  陈春秀本该可以考上心仪的理工大,凭着一张文凭可以去到各行各业,大施拳脚,可因为腐坏的权力在暗箱操作,成为了在中下游每天为生计发愁的底层群众之一,上有两老,下有两女,但学历的受限,让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谈能有多好的物质生活给予家人。

  陈艳平被撤职,其舅舅被双开,相关涉事人员也有相应的处分,但法律给予的惩罚,真的能弥补得了16年的错位人生吗?

  我觉得弥补不了。

  该事曝光后,陈春秀能找回她想要的生活吗?

  即使曝光了,学籍的问题落实恰当了,但毕竟16年了,个人的经历、年龄的受限、激情状态的不再、家庭孩子需照顾...

  诸多不良的因素依旧存在,想要再去放手一搏,也估计力不从心。

  这虽然看着悲观主义,但无奈,这就是现实。

  回到整个事件而言,重罚相关涉事人员是必须的,但如何防止公平教育的背后某些人利用权力“狸猫换太子”,和如何打破一层扣一层的腐败链条,才是相关部门应该去思索的。

  除不了根,同样的事情还会发生。

  这位是16年后才发现被冒名顶替,下一个会不会30年后、40年后才发现,甚至一辈子都被蒙在鼓里,过着早被权力腐化下的曲折人生。

  到时候,底层人民想要通过教育公平,来换取跨越阶级的通行证,估计只能是南柯一梦。

  到时候,讲教育公平,机会平等,也得分阶层了。

  文 | 毒哥&吴小萌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毒鸡汤,如需转载,请在后台联系。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欢迎添加毒哥

  往期推荐(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毒哥:缪可馨,你这个傻姑娘

  谈钱挺俗的,但没钱谈不出高雅的事

  在互联网上裸奔的日子,我的隐私被掏空了

  国产影视剧,是真的要废了吗?

  杨丽萍,你凭什么不生孩子?

  就算钟美美不再模仿,这种老师就不存在了吗?

  20岁那年你决定摆摊,没想到这一摆就是一辈子

  毒语

  屡禁不止,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长按关注毒鸡汤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山东女生高考遭冒名顶替:被偷走的16年,还要得回来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