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3-05 23: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读后感100字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是一本由凯叔著作,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6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精选点评

  ●很赞,非常接地气的一本儿童科学书籍寓教于乐

  ●下次,要给孩子选择读物时,可不可以从这四个角度衡量呢? 有离奇故事;有严谨知识;有吸引人的外貌;有尊重孩子的态度。 这套书,就是最好的样本

  ●不错的儿童读物,惊险神奇,带你我一同回到远古时代去看那些龙的世界

  ●知识点新颖独特内容活泼死板完美的将科普与故事相结合。厚厚的一本书,在探险故事中,在不断思考收获答案~对科学思维培养,很有帮助~

  ●故事性和科普性结合得很好,知识具有一定权威性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读后感(一):惊喜——厚厚的“大人书”居然也能激发不识字小娃娃兴趣

  如果你想要让五六岁的孩子了解人体从内到外所有的构造,你会怎么做呢?

  或许你已经给他讲过《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或许你给他看过一系列百科绘本

  而现在,我想说你完全可以试试这本《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

  这本书的作者是“孩子王”凯叔,相听过凯叔讲故事的孩子,都会喜欢上凯叔的声音。我的孩子自从听了凯叔讲的“便便恐龙”之后,就被凯叔迷住了。“便便恐龙”他反复听了无数遍,每一次听都乐得哈哈大笑

  所以,当我把《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带回,跟他说这是凯叔写的书之后,我儿子就马上兴致勃勃地翻了起来,还要求我给他讲。尽管这书超厚,一听到让我讲,我就有点大脑缺氧的感觉……

  翻开书本,还在上幼儿园并不识字的儿子,自然只对那些插图感兴趣,每翻到一页插图,他就让我读旁边的字。事实上,当我把人体大冒险这个题目讲给他听之后,他已经知道插图在讲些什么了。比如,下面这张图一打开,他就说,看他们在嘴巴里

情节的插图

  就这样,每翻到一页图,我先让他讲讲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读旁边的字(当然主要读那些跟图片相关的字)。然后分三天讲完了这本书。

  也许男孩子关系,我儿子对科普更感兴趣,与配情节的插图比起来,他更喜欢去了解“科学知识卡”,每次翻到知识卡的图片,他都用手指着每一个部分让我逐字逐句地讲。

科学知识卡

  我原来还有些担心这么厚的书可能还不太适合他,对他来说应该太难了,但现在看来,我有些多虑了,没想到他很喜欢这本书,讲完之后没事他都会自己翻翻

  看他这样,我里偷着乐:如果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兴趣,等他识字之后,就能打发他独立看这本厚书啦。

  后来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看这本书呀?他回答我,因为我喜欢身体呀。

  嗯,要说身体,真的没有比这本《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讲得更全面的童书了,很多绘本都只是讲身体的一部分,比如骨骼啊,消化系统啊等。可这本书却是把身体的里里外外全都讲进去了。

  从口腔到消化系统,从耳眼到骨骼和血液,从皮肤到免疫系统,从呼吸系统到神奇的大脑,不但解释了身体各个部位的构造、功能,还讲了微观的运作原理,比如免疫系统的运作。因为有6位科学家的严谨把关,所有知识让大人看了都觉得刷新了知识体系,绝对是前沿又靠谱的科普图书。能够让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早就接触这么完整准确又前沿的科学知识,真的不能更棒了(我看过类似《肠子的小心思》这类科普图书,里面有很多新兴科学研究知识在这本童书上均有涉及)。

  更重要的是,这些科学知识,并不是干巴巴地讲出来的。凯叔这个讲故事高手也是绝了,他用故事的形式呈现,设计了一艘用书本变出来的“神书飞船”,让“凯糊涂”老师领着几个学生进行了一场人体大冒险,既能缩小飞到头发里,又能穿越屏障,钻到身体的血液里,真可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科普的同时,激发想象力的作用也起到了。

  更有趣的是,这一切都靠一支神笔来实现,这支神笔,具备各种神奇的能力,但凡你想做什么,它都能办到,小孩子可是最喜欢这种神奇的东西。而且,它还常常失灵,导致很多意想不到的差错,然后刚好就能顺便补充一个知识点。

  孩子就像在玩游戏一样体验了各种神奇的剧情,同时又能不知不觉掌握知识。这种场景记忆,往往比普通的记忆高效数倍,让孩子能够印象深刻,也更容易吸收。所谓寓教于乐,大概就是如此吧。

  此外,这支笔的魔法咒语竟然还是《千字文》,这真是一个惊喜。比起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稀奇古怪的咒语来,用古老的千字文做咒语,真的是一举多得。既能培养孩子古文语感,感受古文的韵律,又不会让他产生学习的抵触心理,然后在故事设置的场景中,也能让孩子更感兴趣、更易牢记。

  这本书真的让人特别惊喜,不论是科学性也好,趣味性也好,都非常棒,尽管插图是浓浓的本土动漫风,但胜在简洁有力,孩子也喜欢。

  所以,我都忍不住期待《神奇图书馆》的其它系列啦,好想让孩子去认识恐龙,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去了解植物和动物呀。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读后感(二):凯叔喊你一起去冒险,快上飞船

  

01

最近我的宝宝迷上了看《动物兄弟》,这是国外的动画片,最特别之处是,这个拯救动物的团队,能制作出“动物超能力服”,动物兄弟(两个男孩)只要穿上动物超能力服,触摸到他们想要研究的动物,就可以变成那个动物的样子。

  比如,他们想研究云豹,通过扫描云豹的身体提取到数据之后,就可以制作出动物超能力服,兄弟俩穿上动物超能力服,触摸到云豹的身体,他们就变成云豹了。于是,他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云豹是如何奔跑的,云豹是如何捕猎的。

  连我这个大人,陪着宝宝看动画片时,看到动物兄弟的手脚和头变成动物的腿、爪或头,都觉得激动人心。等他们变了身之后,电视机外的我,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动物身体的神奇之处,不得不感叹,每一种动物的身体都如此精妙。

  所以,当我看到由凯叔团队创作的大型科普故事系列之一——《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时,又一次体会到,这种“浸入式体验”类的故事书太好看了。

02

  《神奇图书馆》由“凯叔讲故事”的专业科普创作团队完成,整个系列共有五个主题:分别是人体、恐龙、宇宙、植物、动物。为了保证文中所讲知识是正确的,是科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凯叔还邀请了六位科学界专家鼎力加盟。

  像《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邀请了中科院基因组研究员、麻省理工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孙英丽加盟,审校邀请的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叶盛。

  因此可以说,《神奇图书馆》系列书籍在科学性上完全有保证。

  提起凯叔,可能家里有2岁以上幼儿的妈妈,都知道他的名字。“凯叔讲故事”有自己的app,坐拥1300万粉丝。

  《神奇图书馆》的主角凯糊涂老师,这个人物的形象,借鉴的就是凯叔本人。凯糊涂老师,胡子一大把,没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大年龄,胡子多,头发却少,是一个锃光瓦亮的大光头。

  凯糊涂老师带着学生董晓雨、张小胖、吴天天、郑大海,靠着一支神笔和一艘由图书馆里的书组合成的飞船,上天入地,还能进入人的身体,四处去冒险。

  这一次,他们的旅途是“人体”。他们一共去过人体的10多个器官——口腔、咽喉、胃部、小肠、大脑等等,可以说,凡是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他们都游历遍了。

  比如,他们在不好好刷牙的张小胖的牙齿上见到了牙菌斑,那些细菌密密麻麻,正在忙忙碌碌地啃食物残渣,有的还在吐酸水,在张小胖的牙齿上打洞。

  他们在爱用耳机听音乐的张大海的耳朵里,看到了耳机传来的巨大声波,让郑大海的骨膜和听小骨都在拼命发抖。

  他们还曾坐在红细胞上,跟着血小板、纤维蛋白,一起冲到凯糊涂老师的胳膊上被老鼠抓伤的伤口上。

  总之,随着他们的游历,让我们看到了身体内部的微观世界是什么样的。有些知识,我不知道是中学毕业太久忘记了,还是学的时候也没学到,让我感到很新鲜。

  比如,小朋友为什么要打预防针,这是因为,预防针所注射的液体里有病毒模型,这些病毒模型不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但白细胞却可以拿这些病毒模型练练手,等真正的病毒来了,白细胞就不怕了。

  我的宝宝最喜欢的内容是有关身体表面那些可被看见的器官,如眼睛,嘴巴,鼻子,头发,皮肤等器官的构造。但他也对血管这部分也感兴趣,因为我们之前看过一本关于血液的绘本。

  在《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每章结尾的部分,都有一个“科学知识卡”设置,这部分内容要么是对本章节内容的深度补充,要么是教小朋友护理身体器官的。虽然相比于内容有点枯燥,但对真正爱科学的小朋友而言,也许去掉故事的纯粹知识总结,更促进人思考。

03

  之前我说,《动物兄弟》变身的过程,让我这个大人都感觉激动人心。《神奇图书馆》系列也是如此,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就是凯糊涂老师神笔一挥,念一句咒语,飞船就能上天入地、穿梭时空,或者变小,变形,钻进身体的任何部位。

  如果这本书拍成动画片的话,估计也很吸引人。

  只是,凯叔认为用《千字文》做咒语是个亮点,是为了向小朋友普及现代科学的同时,也不忘向他们传输中国传统文化。可我不太喜欢。

  一开始我以为咒语是按照《千字文》的顺序一句接一句说出来的,这倒也能成为文章的一条暗线。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没有顺序,有几句话反复出现。

  这样不着头尾,还与故事情节完全无关的《千字文》语句,并没有给文章带来精彩,读者反而会因为突然出现的,不太好理解的文言文,而瞬间出戏。

  另外,凯糊涂老师为什么要用个老态龙钟的老人形象呢?科学是有历史,但科学更注重现在,用一个活力充沛、博学幽默却又偶尔犯糊涂、性格可爱的男老师形象不是更好吗?将凯糊涂老师设置为年龄不知道多么大的老人,那么他的糊涂似乎是理所当然了,这样的性格并不讨喜。

  但《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总体来说,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书。我心里有个期盼,我希望这本书能变成动画片,那样的话,任何知识点都更加直观。

  梵高的二维星空: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直借着育儿的幌子育己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读后感(三):外国科普VS中国科普

  有那么一套书,凡是听过的幼儿园小朋友都成了迷弟迷妹,那就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推荐给全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自然科普读物《神奇校车》。太出名了,太受孩子们欢迎了,我家女儿磨着我读了一遍又一边,你们知道这种科普读物读起来要比一般的童书绘本累N倍,后来没法子只好做成点读包,让小主可以听个过瘾。犹记得一边读一边想,啥时候咱们能出一套这样好玩又有趣的科普读物就好了。没想到才过了两年,真的见到了一套咱们中国出的,特别有意思的科普故事《神奇图书馆》。

  在拿这两套书PK之前,先让《神奇图书馆》简单亮个相,这套书是光头凯叔所著。凯叔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他的凯叔讲故事系列一直是我非常推崇的,解决了我家丫头不爱看书的大难题。以至于我一拿到这套书,就告诉她这是凯叔的书,立马引来一阵欢呼!凯叔已经这么火了,还能这么想着孩子,出这么一套兼具科普与趣味性的书给孩子们,拿到书的时候真觉得心里暖暖的。

  接下来就是从各个方面对这两套创意非常接近的书进行一个类比:

科普性

  《神奇图书馆》是小说,《神奇校车》是绘本,所以前者篇幅更长,阐述知识更加系统一些。就《人体大冒险》这册书来说,讲到了牙齿、舌头、会厌、声带、胃、消化系统、耳朵、眼睛、血液、汗腺、肺、皮肤等等以及告诉孩子如何才能长高。非常凑巧,《神奇校车》也有一本分册叫《在人体中游览》,讲述了胃、小肠、血液循环、心、肺、鼻腔。受绘本的篇幅所限,内容没有《神奇图书馆》全面。两套书的科普部分都非常准确,科普和情节的结合方面两套书也都做得不错,《神奇校车》可能是因为翻译的缘故,稍微有一点点生硬,不如凯叔的生动。所以这一局《神奇图书馆》略胜一丢丢。

故事性

  《神奇图书馆》应该是借鉴了《神奇校车》的创意,两套书都是通过浸入式场景进行身临其境的科普。《神奇图书馆》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痕迹,更偏重说教。比如要好好刷牙,不能一边说笑一边吃东西,长时间看电视漫画伤眼睛啦……这个部分可以说是见仁见智,有的爸爸妈妈希望通过童书告诉孩子一些生活中需要遵守的道理和规则,有的则希望故事能更纯粹一些。

长高游戏大作战

  《神奇图书馆》里有一章令我印象比较深刻:长高游戏大作战。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知道哪些行为习惯是有利于长高的,哪些是对长高有害的,算是一个小小的剧情创新吧。比起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孩子少吃零食,少喝可乐,早点睡觉,多做运动,这个故事几乎一下子让孩子记住了有利于长高的全部要素。所以这个部分算是平手!

画面

  《神奇图书馆》只有插图,《神奇校车》则是绘本。摸着良心说《神奇图书馆》的画风就国产插画的水准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总感觉少了一点什么,应该是缺少了一点鲜明的个性。《神奇校车》画风和美不沾边,但美式漫画风格非常鲜明,很抓人,也很受孩子们欢迎。所以这一局《神奇校车》胜。

《神奇图书馆》插画《神奇校车》画面

人物形象

  这里的人物形象主要是引导者的形象。《神奇校车》中是不受规矩约束,任性不羁的佛瑞思老师。《神奇图书馆》中则是借了凯叔的形象。就个性来说佛瑞斯老师要更接地气一些,有点小任性,总是一言不合就开车(开校车,想歪的去面壁)。

注意一下佛瑞斯老师的衣服和鞋子

  凯糊涂老师则是一个老爷爷的形象,感觉更权威,但欠缺了一些个性。细节上佛瑞斯老师的衣服,会根据不同的场景变换,让人好奇她到底有多少套裙子,非常有趣,观察佛瑞斯老师的衣服也成了看绘本小朋友的一个乐趣。凯糊涂爷爷每次操作飞船都要念一句《千字文》,凯叔的本意是让小朋友们去了解《千字文》的内容,但因为每次念的都不同,根本记不住,也无法直接了解其含义,所以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小小的败笔,还不如换一个更通俗的咒语,反复出现,有利于增加辨识度。(参见巴啦啦小魔仙变身!)

  所以人物形象上《神奇校车》更胜一筹。

总结

  鉴于《神奇校车》出现在先,这种通过交通工具到各种科普场景浸入式冒险的形式是《神奇校车》原创的,不愧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推荐的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科普读物。《神奇图书馆》虽然有借鉴的嫌疑,但确实是近年来难得的儿童科普读物了,除了不如《神奇校车》外,比起大多数国外科普读物来也是不遑多让。

  另外《神奇校车》是适合4-7岁儿童的科普读物,《神奇图书馆》则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最好是在能自主阅读之后,自己读,读起来会非常过瘾的。对于从小痴迷《神奇校车》的宝贝来说,一套书再怎么翻来覆去看终归是要看腻的,尤其是科普类图书,仅凭一套书对知识面的拓展是不够的,那么就需要再补充一些相关知识点好加深记忆。《神奇图书馆》从故事性上来说不逊于《神奇校车》,知识性上也是对后者的一个进阶和提升。再加上一点小小的支持国产童书的私心,没理由不买给娃看呀!

  最后还有一点小福利,《神奇图书馆》是有凯叔亲自配音主讲的音频版本,学龄前宝贝一样可以听,想起当初为娃做《神奇校车》点读包的辛苦,真的是太美好了,简直是解放爸妈的神器!《神奇校车》和《神奇图书馆》绝对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科普类童书,建议两套一起囤,为孩子打开科学的大门!

  我是亦君,请关注我

  需要《神奇图书馆》音频的同学可以留言私信我哦!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读后感(四):当妈后,你是否有那么一刻,后悔当初没好好上学?

  文 / 董小琳

  你有过被孩子问住的时候吗?

  相信一定不少。

  因为,我也这样。

  前几天,儿子牙疼,我想趁机教育他要好好刷牙,就跟他说:

“去医院治牙特别得疼,你看妈妈这几颗牙,当时补的时候,都疼哭了。”

  检查完牙齿,大夫说有2颗要补,一颗做根管治疗。

  我又趁机吓唬他说:

“天哪!补牙都那么疼,根管治疗要把神经剪断,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欧。”

  结果,走出治疗室的小朋友一脸平静,等能张口说话后,第一句就问我:

“妈妈,你真的让这点小事吓哭了吗?我没觉得疼呀!”

  好吧,现在的治疗手段都先进了嘛……

妈妈,你那时候,是怎么补牙的? 为什么会那么疼呢? 妈妈,剪掉的是哪里的神经线?我怎么看不到呢? ……

  十万个为什么,又回来了。

  曾经听说,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的稀奇古怪问题太多,而去背《十万个为什么》的:

总不能胡说,给孩子错误的知识吧。

  但是,当我去网站上搜索的时候,竟然发现:

问题没有十万个,版本却有十万种!

  简直了!选择困难症表示无法接受!

  或者,直接去百度搜答案,总可以吧?

  如果你这么做了,相信一定看到过,孩子那似懂非懂的眼神。仿佛在说:

“妈妈,你念的这些都是什么呀?我一个字也听不懂呢。” “为了照顾你的面子,我就勉强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吧。”

  我们自己都看不懂的东西,怎么能给孩子讲明白呢?

  这可怎么办?

  难道说,就没有解决孩子科普问题的有效方法了吗?

  幸好,这个夏天,让我遇到了《神奇图书馆》。

  说到凯叔,有小朋友的家庭应该都不会陌生。坐拥1400万粉丝的第一故事平台,良心出品了这套名为《神奇图书馆》的科普读物。

  作为创始人兼CEO的凯叔,在谈到这套书时,是这样评价的——

我要做出一款真正符合科学精神的,知识准确的,并且好玩儿的科学产品。 它就像游戏一样,像动画片一样,让孩子们自动地去喜欢。 因为喜欢,才会热爱。因为热爱,才会钻研。

  像玩游戏一样,学习科普知识?

  真的会有这么神奇吗?

  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妨,一起来先睹为快吧。

知识准确与内容好玩,哪个更重要?

  每个当妈的,都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即使不能形影不离地陪着孩子,至少在心里,也在时时刻刻地念着他们。

  你可别小看了这点,更不要把它当做负担。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

孩子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就拿讲故事来说。

  儿子第一次听到小美人鱼化成海上泡沫时,泣不成声。哭着喊着说:不要让小美人鱼死。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再听到悲惨的故事时,反而是儿子反过来劝我说:妈妈,没事,这些都是假的。大有“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觉悟。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小脑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是吸引孩子们阅读下去的动力。

  同时,他们还能够分辨出:哪些是真实可信的知识,哪些是虚构的故事。

  因此,一本靠谱的科普书,应该兼具以上二个特点:

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准确到位的原理讲解

  下次,当你想给孩子选择阅读书籍时,就可以用这两点来衡量一下。

它的情节够不够开脑洞? 它的知识够不够准确新颖?

  比如,这套《神奇图书馆》。

一艘用图书组成的飞船,可以自由变幻形式。一会是汽车、一会是轮船,还有可能是火箭,带你飞往外太空。 小朋友们跟随者白胡子馆长——凯糊涂老师,一会进入人体,变成细胞分子;一会回到远古草原,与恐龙作伴。 有黑洞、有飓风、有时空隧道、有神笔咒语……

  除此之外,故事背后的专业顾问团队,又保证了书内知识的严谨和准确:

  总之一句话,好书要既把孩子当孩子,还要尊重他们的智商。

孩子们都是颜值控

  说到这,想起来之前我跟儿子共读的经历:

有的看到一半,儿子就猜出了结局,一拍屁股跑了; 有的只看到封面,小朋友就表示:我不喜欢。

  猜出结局的是因为内容不够好,而因为颜值被否定,多少就有点冤了。

  就像我们说自己是个好人,如果没有机会接触,对方也很难同意你的说法。

整体以深色系为背景; 一艘用图书组成的飞船破纸而出; 或穿梭于代表血管组织的人体内; 或奔跑于霸王龙的利爪下。

  儿子对我手上的这两本《神奇图书馆》,表示要立刻马上听到凯叔的讲解!

  孩子们的审美,就是这么神奇。

团队协作,走出“单身的苦恼”

  对于人生经验有限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增加生活体验最直接的方式。

  也许,我这辈子都没机会到魔法学院学习变形术,但并不妨碍我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当个麻瓜(不懂魔法的普通人)。这种体验,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就好像我们带着他预演了部分人生,多划算!

  那么,这套书中,用团队作战的方式,代替以往主人公单打独斗的场景。则为孩子创造了融入社会,体验团队无限力量的新体验。

  书中,经历冒险的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一个群体。

有不慎掉入肾脏,差点变成尿的董晓雨,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逃脱; 有被老鼠抓伤,血流不止的凯糊涂老师,跟大家一起紧急处理伤口,防止感染; 有遭遇暴龙的恐惧,以及大家互相鼓励,最终逃脱的喜悦。

  这些,是从小一个人玩惯了的儿子,很少能接触到的。

  “妈妈,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硕硕听。”

  “好的呀。有空也可以请他来家里做客欧。”

  这套书,讲到这里也差不多接近尾声了。

  下次,当你要给孩子选择读物时,是不是能想到我们今天说的四个要素呢?

有离奇的故事; 有严谨的知识; 有吸引人的外貌; 有尊重孩子的态度。

  如果你觉得这样,还是有些不好操作的话。

  不妨就找来这套《神奇图书馆》,在与孩子一起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一本好书,是如何好在骨子里的:

它尊重孩子的成长,所以把知识点讲解地详实准确; 它尊重孩子的天性,所以把书做得有趣有爱; 它尊重孩子的智商,所以把情节安排得引人入胜; 它尊重孩子的未来,所以告诉他们要学会团队作战。

  有了它,我们就再也不用含糊其辞地面对孩子们的提问了。

  “妈妈,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皮肤会被晒黑吗?”

  儿子抱着《神奇图书馆》,不怀好意地冲着我微笑……

期待你把自己选书的经历留言给我,我们一起继续讨论。

  —END—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读后感(五):“幼升小考试”竞争激烈?巧妙用好故事书,孩子升学更省心!

  新年到!今年即将幼儿园升小学的爸妈们,进入—备—考—倒—计—时!

  在上海,民办小学教育质量优于公立小学,不少爸妈憋着一口气希望孩子考试顺利跻身民办。可是,看看2018民办小学“幼升小”题目,家长们纷纷表示鸭梨山大:

  以沪上名校世外小学为例,去年的“幼升小”题目就涵盖了考察孩子捕捉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常识知识的掌握等多个方面。看上去真的好难,不少妈妈可能会哀嚎“臣妾做不到!孩子做不到!”

  别着急,先看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推荐的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尹建莉是“牛蛙”的妈妈,女儿圆圆曾经考上常春藤名校和清华大学,她对“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推崇不无道理。

奥苏贝尔建议对孩子的知识教育结合相关语境,强调“有意义”而不是机械记忆。如此一来,孩子会记忆更深刻,也会掌握的更牢固。

  怎么操作呢?

  正巧,手头正好有套凯叔的《神奇图书馆》,不妨对标“幼升小应试”来个润物细无声的“花式亲子阅读法”。

  当然,挑凯叔的《神奇图书馆》,也不是随便的。这套书用于“鸡娃”相当合适。我从“凯叔讲故事”公众号上截取了部分音频评论做了下面的图,评价相当不错呢。

评论摘自凯叔讲故事app·涉及五大知识板块150个知识卡片。“ 凯叔讲故事”是国内童书最大的知识品牌。这套书的出品有6位科学家鼎力相助,知识权威内容广,涵盖恐龙、人体、动物、植物、宇宙五大板块,故事生动,寓教于乐。 ·有声故事音频好评如潮。 凯叔的有声音频一直很火。从《凯叔声律启蒙》到《凯叔西游记》系列,孩子们迷的不要不要的。如果家长实在不善讲故事,可以用凯叔音频替代。 ·品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150个科学故事中,孩子们克服困难,学会互帮互助和认识世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得到专栏周育如老师提到绘本亲子阅读,强调:儿童阅读包含听觉、视觉、语言、认知、情绪五个方面的能力。这五方面,是孩子“幼升小应试”考察的重点,更是孩子成长发展所必需的。我们不妨以提升孩子五方面能力入手,结合“应试需要”,以童书阅读巧妙“鸡娃”。

  以《神奇图书馆》其中一册《动物真奇妙》为例,谈谈如何亲子阅读“鸡娃”:

第一式:纵览全书了解故事架构

  尽管人们对亲子阅读方式意见不一,有的教育实践者主张严格按照童书内容逐字讲解,有的则认为可以不拘泥文字扩展阅读。但对于通过第一遍阅读,让孩子全面了解整体故事,不中途提问打断孩子阅读体验,还是有共识的。所以,第一遍读《动物真奇妙》,推荐按照顺序整体讲述故事,或者由孩子独立完整阅读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呢?

  张小胖在与动物魔王的争斗中,变成了贪吃的小浣熊。原本神笔可以帮助张小胖恢复真身,可惜笔坏了,修复需要12种动物的皮毛。小伙伴们为了让张小胖恢复原型,奔赴北美、南美、大洋洲、非洲,找寻棕熊、鸭嘴兽、黑金毛吼猴王等不同动物。在这过程中,他们了解了不同的动物习性,认识到人类破坏环境的种种恶行,更收获了友谊、提升了勇气、学会了包容。

  对于一个上百页的儿童文学,“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第一遍阅读达到总体有概念就好啦。从浩大的知识系统中整体把握故事脉络,是学龄儿童必备的能力哦。

  别忘记凯叔的音频“强项”,父母如果太累不妨给孩子放段故事音频“养养耳”。当然,切记:亲子阅读不能取代!凯叔音色再美,不及你对孩子的陪伴之美!

第二式:按图索骥复述故事法

  科普故事书就像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孩子被情节曲折的故事所吸引,急不可奈地想继续读下去,知识的灌输可以依托故事滋润孩子心灵;另一方面,孩子们也可能只重情节而忽略知识,了解了故事发展就把书籍丢到了一边。

  所以,父母的引导很重要,我们既要帮助孩子学会把书读薄,抽象出书籍的整体脉络;又要鼓励孩子把书读厚,读深读透读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读了几遍这本书后,让孩子复述内容。这种方式,既有助于回答诸如“幼升小考试”中的看图说话、听故事回答问题、听视频回答问题等题目,又有助于提升孩子对知识的把握。

  然而,这本书真心厚,孩子怎么能复述好这本书呢?

  仔细阅读这本《动物真奇妙》,我们可以按照孩子们寻觅12种动物的地点迁移复述这本书。这就涉及到地图啦。

  孩子们从亚洲出发,步履经过北美、南美、大洋洲等地。和孩子重读故事,在地图上画出路线图,帮助他们根据地图的指引复述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视觉和语言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地理知识!

  如果再适当做个扩展,告诉孩子们每个大陆板块的主要国家、风土人情和建筑特点,你猜孩子会不会更有收获?

  等等,有没有发现世外去年的常识题有一道“地图和国家连线”?

第三式:思维导图助推知识记忆

  “说了辣么多,你还没提到怎么学这本书的科普知识呢?”心急的爸爸妈妈可能忍不住了。

  做好“故事复述”这一环节后,我们来看看如何知识记忆。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她的《宝宝也是哲学家》一书中指出:孩子们幼年时,大脑的“抑制功能”还不健全——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够聚焦,对知识的GET难以向成人那么高效。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们记忆知识,让孩子们聚焦起来。我用app画出了一部分这本书涉及的知识的思维导图。当然,擅长手帐的父母别吝啬自己的时间哦!如果能用这本书画出美美的思维导图手帐,也是极好的。

  话说,这年头,谁家还没本《10万个为什么》或者“DK科普丛书”呢?用思维导图对照科普书来个深度强化,孩子想不记住都难吧?

第四式:自制卡片学识字

  备考“幼升小”的小朋友是不是读《四五快读》读的累坏了?

  知识的重复显然是必要的,有助于强化记忆。然而,“有意义学习理论”可以让孩子们学的更快乐!落到这套书的应用,就是充分运用情节帮助孩子识文断字!

  正巧,这套《神奇图书馆》的《动物真奇妙》的科学知识卡片很时尚,标题不是最近的流行语,就是生动形象的“吐槽语”。比如,黑金吼猴王被誉为“咆哮帝”。

  等等,“咆哮”这两个字孩子们认识吗?学龄儿童需要认识1500个字,现在很多人家都有打印机或者立拍得,我们可以自制识字卡给孩子们认字加科普。

  来,我们一起试着做上一两个。

卡片图片来自书中原图卡片来自书中原图

  和孩子一起用这些卡片回顾动物知识,又能学认字,何乐而不为之?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认字了!

第五式: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法

  古人云:“学以致用。”知识的记忆贵在联想。我们可以“见机行事”做科普呀。

  比如,和孩子一起看《动物世界》,看完了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动物生活在哪里呀?和什么动物长得很像呀?有什么特别的习性呀!《动物真奇妙》里有没有提到你说的这些动物?

  再比如,和孩子一起游览长风海洋世界,可以和孩子指着某些书中的动物:孩子,你认识这种动物吗?

  ……

  过了一段时间,再让孩子讲述这本书,你猜猜,你的孩子能讲到什么程度?

  这么阅读,还愁孩子学不好知识吗?你还能找到其他“玩转”这套书的玩法吗?一起来和孩子阅读这套书吧!

  你的努力,都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看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神奇图书馆:人体大冒险》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