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女性主义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3-05 23: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女性主义的读后感大全

  《女性主义》是一本由李银河著作,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2018-9-1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女性主义》精选点评

  ●相好的入门书,简洁清晰

  ●一个有自己见解学者

  ●真是一句废话都没有的女性主义提纲,极为简练,务求全面层次清晰,介绍了女性主义的理论实践流派、主要争论点所谓后女性主义时期的新发展。最大优点是非常简要清楚概括了关于女性主义的纷争说实话,当前网络上关于女性主义引起的各种争论,吵得天昏地暗你死我活,在这本书中都做了来龙去脉梳理建议要就女性主义发表观点,至少先翻翻这本书,免得重复性讨论缺点,此书原版2005版,这版厚了一倍,但内容感觉还是停留在十年前,没有最新进展。另外,此书固然精当,但也缺乏深入、更契合国内情况的讨论,像一本长篇女性主义述评,或是授课大纲。但无论怎样,作为入门书是非常适合的。

  ●10年前读过的书,2018年进行了重新修订。这本书里讲的道理今天看还是觉得有启蒙意义参考文献部分作了重新梳理,对不习惯学术论文著述普通读者而言会更好读一些。

  ●一本介绍女性主义历史、流派与其论争议题好书。女性主义不是逆向男权,而是男女平等观念转变既是目的,也是开始

  ●感谢银河老师的整理,期待看到女性觉醒的那一天。

  ●观点系统又明确。不建议专门花时间来读,会读出论文的绝望感。睡前随手翻两页还挺有趣的。

  ●李银河老师的这本书还挺好读的,非常顺。强烈推荐了!

  ●应该列为通识读物,一本很好看的女性主义教科书

  ●非常全面的客观的女性主义综述类作品了不起的李银河!

  《女性主义》读后感(一):凝视

  读的时候发现一些感同身受句子模糊在自己里的一些别扭疑惑,他们说的直接而清晰。

  人人都处于社会的凝视之下,不可越轨

  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暴力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都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

  伍尔夫说:“作为一个女人,我没有国家;作为一个女人 ,我的国是整个世界。”

  书结尾李银河老师提出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我看来,陈恳而有理有据

  短期目标-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长期目标-两性平等的最后是两性的模糊化,我们不去过分强调性别差异,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别感到任何一点压抑

  《女性主义》读后感(二):notes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女性运动浪潮

  关注女性的选举权,教育,就业

  20世纪60 70年代-80年代:

  批判性别歧视,男性权利

  生育机制是造成男女差异的根本原因。那么,在不改变自然生产的情况下,如何从社会制度上保障女性权益?

  女性应该模仿男性的生活方式,还是应该创造一种女性自己的生活方式?

  个人问题是否反映政治问题?

  我们反对那种传统的妻子、母亲角色,那种全身心依靠男性、养育孩子、充当家庭女性的角色。然而这种角色仍然是许多女性获得权力、地位及身份的源泉,是她们实现自己的目标、自我价值并获得经济保障的源泉。---尽管这种角色早已不再是那么安全了。

  是否可以忽略性别问题: 如果女性内部的差异性 大于 男女之间平均的差异性,那么,女性主义诉求的是什么? 反对性别化判断。是性别差异的提法本身造成了问题。因此,尽量少从性别差异判断事物是女性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和性关系问题的唯一途径。

  《女性主义》读后感(三):女性的主义

  [cp]李银河《女性主义》 今天看了李银河老师的《女性主义》,感觉大开眼界,我原以为实属平常的事情是一代又一代女性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例如:受教育权,选举权,平等就业权等等,非常感谢前人的努力,如果不是她们的努力,现在的我们无法生活的如此好,这种好是女性地位的好,与人权地位有关,与经济发展无关,例如日本,隧属于发达国家,但是女性的地位不怎么高。由此可见,女性的地位与经济与正向关系,从这本书中我才发现女性仍然属于弱势,可能是因为自己仍然在读书吧,没有察觉到不平等,中考高考男女平等,凭实力竞争。而不是像以前那种,男女录取分数不同,男低女高。这样的平等也是前人的争取。在男女平等的道路上,女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两性的差异有时被放大,有时被否认。在性别差异被放大时就强调女人的抚育特征和不善于理性思维等特点,是性别的等级制合法化;在性别差异被否定时,就忽略女性的特殊利益和问题,如性暴力、性骚扰和女性对男性的经济依赖等问题对妇女的伤害。长期以来,妇女所面临的选择或者是被排除在权利机制之外,或者是被同化在男性的阴影里,女性独特的价值一直难易实现。”(引用李银河老师)旅途虽遥远,但我相信终究会成功。[/cp]

  《女性主义》读后感(四):女性主义的系统入门书

  这两年刷微博,发现女性主义在中国年轻一代的公共平台上有了一席之地,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用”女拳“”田园女权“来形容疑似在各种话题下面”蹭热度“的相关评论,中间确实也夹杂着不少以此来为自己吸粉的博主。但总而言之,不论是否乱象丛生,女性主义这个话题确确实实的进入了很多人的视线。

  刷了这么久的相关话题,终于感觉自己应该补一补这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了,在爆炸般的信息冲击下,昏头昏脑,好像谁说谁都有理。李银河老师的这本书,书如其名,一种十分客观易懂,脉络清晰的方式系统地就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流派,女性主义论证以及女性主义之后衍生的流派进行了讲解,这本简化版教材式书籍,十分适合初次接触女性主义书籍的人,没有多少花花绕绕的案例故事,仅有发展的时间线,国家区域,代表人物及代表人物的代表性发言等,没有了解之前还以为女性主义理论就是块整板,其实时代地域思想的差异,分支出了许多从不同的立意角度衍生的理论。

  而李银河在国际理论的基础上,又针对中国近现代现状特色,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对中国以后需要发展怎样的女性主义,提出发展愿景,就如同封底上的话: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今年年初,因为新冠疫情,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中有90%的女性,看着微博上从一开始的只宣传男性医护者,不在乎女性医护者的生理需求,甚至连基本的月经常识很多男性都不知道,一场瘟疫暴露出了社会层面的各种问题。但是又能看到很多人在转发赞扬女性的图文,反对刻板印象的视频,真实展现月经、生产的广告作品。真好,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

  《女性主义》读后感(五):不要生气,辩论不凭音量取胜

  读了很久,今天终于读完啦。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梳理了女性主义的各大流派、大家关注的议题及其观点。严肃冷静的学术书籍写作风格,因此,如果读者自身对这一问题没有足够的思考的话,很可能完全读不下去。

  自觉地思考相关问题很久很久了,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哇,有人梳理了我从各种途径了解到的相关作家、哲学家和作品;我自己不成熟的思想和观点原来已经被人深入讨论过,可以找到源头的感觉太爽了!

  最近在想的一件事:经过前辈女性主义者的奋斗,现在女性已享有大部分的平等的权利(例如:受教育权、投票权、工作的权利),出色的女性已经可以成为一国领袖、某个领域的精英,我们是否还要强调性别平权?既然男女平等,我们是否还需要有女性主义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否应当被消解?

  首先,大多数国家里,女性的法律地位与男性已经相同了,但这往往只是法律层面而已。仔细去掰扯与婚姻有关的法律法规、地方规定,结合买房、还贷、离婚等具体情况来看,往往还有很大的问题。我没有学过这方面的内容,相关案例可参考洪理达《剩女时代》。而RBG在美国所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地让占有话语权的精英男性『发现』现实生活中女性的不平等地位,而非仅仅停留在宪法的那一句“每个人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其次,在这个时代,女性确实可以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取得不错的成就。但这远远不是性别已经平等的证据。因为留给女性的上升渠道还是过于狭窄,至少要比男性更狭窄。如果一个女性没法到达她想到达的层次,往往会因此过于自责,但这并不仅仅是她自己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女性觉得奋斗之路太苦,还是做一个依附者更加舒服。可能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们没法在工作等社会生活中获得和男性同等的满足感。

  最后,性别尚未平等,女性注意的概念还没到消解的时候。

  很多人对女性的女性主义者(当然也有男性的女性主义者!)有误解,认为她们好斗、没有幽默感、拒绝成为女性。毕竟是场斗争啊,最初的权利也是流血换来的。但随着社会情形的变化,还是应当借鉴RBG的观点:不要生气,辩论不是谁的声音大就能胜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女性主义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