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时光之魅》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2-29 23:53: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时光之魅》的读后感大全

  《时光之魅》是一本由何晓昕 / 罗隽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2018-8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之魅》精选点评

  ●我读这本书 是以欧洲四国旅游攻略来读的~

  ●推荐建筑学生阅读学习文字优美,有助于美化城市

  ●看完之后受益匪浅

  ●感觉有意思可读性很强。作者阐述了自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建筑和城镇保护理念理论实践发展图景体现今欧美建筑保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中文世界提供了一份迄今为止有关欧洲建筑和城镇保护最完备文献框架

  ●这本书以建筑为依托,在历史与保护的角度上追溯城市文化与历史、重回现场,探寻城市的肌理记忆,可作为一本欧洲建筑历史欣赏手册,也可以作为游历欧洲的知识读本,更可作为如何做好建筑与城市保护修复学习样本~

  ●本书图文并茂,以独特视角对欧洲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梳理和点评,作者罗隽文笔细腻流畅,可读性强,适合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从业人士学习参考

  ●不释手

  ●国内现在对城镇保护及其匮乏,大量的乡村正在逐渐消失,慢慢中国特色将被失去,王澍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原有乡村建筑语汇的再创造。 这几年大量的游客去欧洲感叹欧洲的城镇保留保护完整并具有历史价值,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对城镇保护的缺失,于是这本书就有了现实意义。虽然我不是建筑专业,但我想以作者的视角来看待欧洲对待城镇保护的优秀案例,然后看对中国的城镇保护有何启发。希望这本书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读特别是正在设计建筑和城镇规划保护的年轻建筑师

  ●对于研究欧洲国家的建筑和城镇保护历程流派、理论和实践做系统论述阐释对比启示性性的意见,有阅读

  ●保护中国建筑和城镇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建筑背后所带有的各种记忆。人是短暂存在,但借助建筑、哲学文学等等,我们或许能够超越这种短暂性,去追寻自己人生根源,从而获得长足记忆。可以说,这是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中国建筑应当回归,应当凸显中国本土的建筑特色;建筑应当担负起保护的重任,在重视历史肌理的同时适度融进当代创造性,让建筑和城镇成为一个国家长久的历史记忆。

  《时光之魅》读后感(一):重读欧洲城镇历史的好书

  对欧洲城镇保护的历史及发展有了新认识,通过讲述把欧洲四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城镇保护娓娓道来,对比着现阶段的建筑实例,更深入体会了保护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近期和远期的区别。这些问题或者是困惑你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作者例子后面的点评不光代表着作者对其的看法,还一定程度上给出一些结论性定义。这对我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有借鉴意义的。书中选取的例子基本都是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值得推荐~

  《时光之魅》读后感(二):多次拜读

  这本书每次读的时候都有很多新的收货,特别喜欢作者描述英国人对废墟的崇尚,很多古老建筑成为废墟之后反而能散发更加深厚的韵味。让我不禁想到国内对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一定要保护翻新,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去保护,修旧如旧,让人感受岁月历史对建筑的洗礼。欧洲人的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很多人一直觉得国外的建筑就是好,忽略了中国其实也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我们需要将验光放在国内,学习欧洲人的方法,挖掘与保护这些建筑资源

  《时光之魅》读后感(三):《时光之魅》

  整本书将冗杂的欧洲城市保护规划史进行了一个梳理和概括,不失为一本好书。

  传统的方式讲历史给人刻板、无画面感的印象,但作者抓住意、法、英、德这四个在城镇保护发展成熟的国家发展历程的关键点,将这四个国家对待城镇建筑保护的思路串联起来。文中大量的资料来自于英文原著,史料价值很高。

  以故事性方式介绍历史建筑的前世今生,将这些历史保留建筑分为单体、区域、城镇,规模由小到大,用典型案例将欧洲历史建筑的再保护和再利用。后面的点评带有作者的个人主义色彩,风趣幽默。

  《时光之魅》读后感(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一个城市的发展与自身的文化与历史息息相关,时代在变化但这些称可之为根的东西才是城市性格的基础。

  西方的城市发展史源远流长,毕竟是一本书所不能概全,作者结合自身游历,对证史料,从实际感受对城市发展进行阐述。于我而言,这部分读起来要远比后文的案例策略来的爽快,但终究规划学的书要给出观点,好在作者的思路清晰,通过几个案例以小见大,洋洋洒洒铺出了自己的设计观。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通过自身经历与文献研读,深刻思考出来的书,值得我们汲取养分。当今我国的诸多城市问题也许不仅在于对历史的研究,也有对文化的不了解导致的不自信。

  好书

  《时光之魅》读后感(五):欧洲城镇保护下对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反思

  上篇以历史开篇,讲述作者在欧洲游学时对意、法、英、德四个国家的历史建筑、历史遗产的“前世今生”的研究,文字夹带史料略有繁杂,好在都是国人逻辑思维方式;下篇以欧洲实际城镇保护案例为主,批判性的语言直接从单体、区域、城镇的小范围到大范围写作思路慢慢展开,对我来说,是一本好的统筹规划的书。

  书中的插画很有意思,作者罗隽想必是对生活有很高追求的一位建筑师,于是查了下他的资料,北京T3航站楼,鸟巢,水立方,都指导过设计,很佩服。

  欧洲之所以发达,不是没有原因,前段时间看《权力的游戏》这部剧,发现欧洲人对人性剖析的很仔细,对建筑的理解也侧重于真实表达,这一点比中国某些地市,提出一个空的口号,不注重传统文化和当地的人文精神的做法强之百倍。

  所以,这本书,我想在中国当代城市“千城一律”的状况下,对指导城市规划,建筑发展是有意义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时光之魅》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