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狄更斯》是一本由[美] 丹·西蒙斯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元,页数:8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还不错,从中还能看到十九世纪的伦敦风物和文坛八卦,认识不一样的狄更斯和威尔基,但缺了一个明亮的结尾。我个人更喜欢布拉德伯里的《夏日遇见狄更斯》,将一代文豪写的更动情,是爱书人的礼物。喜欢书中这段话:“我们这些作家都是如此,拿自己生命中的朝朝日日岁岁年年交换堆堆栈叠涂涂画画字迹潦草的纸页。等到死神召唤,我们有多少人愿意拿那些纸页,拿那些挥霍生命时光辛苦得来的涂涂画画潦草字迹交换短短的一天,一个踏实度过、充分体验的日子。我们在唯我独尊的傲慢岁月中独锁楼阁涂涂写写,过程中忽略了家人。为了跟这些家人相处这额外的一天,我们这些作家又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纸短情长,作品是作家最好的遗产。
●我特别不喜欢读客。它设计的书封面就像土八路的军装,丑丑丑。读客还一直做些科幻名作,真是玷污了。
●#没人写的比丹•西蒙斯好 这本一开始不是很吸引人吧,但后面就进入佳境了。无论是全本还是某些章节,真的震撼了我。
●对历史人物的细节描写还原得非常真实,情节波谲云诡。一开始以为狄更斯和威尔基是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关系,后来发现不是。狄更斯火车失事后,对威尔基讲述自己遇到身份神秘、长相怪异的祖德。为了寻访此人,他与威尔基一起冒险进入伦敦的下水道……狄更斯作品里经常会描写到伦敦贫民窟的那些穷困潦倒的底层人民,这本书也对伦敦贫民窟作了详细的描写,还原了当年伦敦城贫富差距悬殊、环境污染严重的时代特征。由于故事的叙述者威尔基服用鸦片,因此,威尔基的幻象与真实经历交错在一起,令人真假难辨,使故事的神秘气氛更加浓厚。还想读《海明威与骗子工厂》。
●这是一部关于狄更斯的史诗级巨著。作品本身非常有趣,是文学史和作者自身才华的结合,读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英剧《狄更斯世界》里的那种玄妙氛围。
●西蒙斯又出新作了,这次摊上了狄更斯。狄更斯是漫画吗?不。是一本好看的悬疑小说~
●对那个时代的文字、语言习惯、人物性格、社会关系的捕捉都非常的细腻,看着看着就会沉浸其中的作品,值得一看~
●对结局有些失望,但复现了狄更斯和威尔基的人生和创作历程,其中的想象力和一些巧妙的布局值得赞叹
2019第52读:《谋杀狄更斯》by 丹·西蒙斯
丹·西蒙斯的作品大概实在不是我的菜。他的代表作——科幻巨著《海伯利安》我就没读完,四部曲我勉强读了完第二部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我可是科幻迷啊!居然弃读了……
这部《谋杀狄更斯》短些,只有上下两册…… 因为是在kindle unlimited的本月限时免费书目中,题目很是对我胃口,所以下载来读了。限免只到30号,我终于硬着头皮在29号全部读完了[撇嘴]。
实在是不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情节进展实在是太拖沓了,主角威尔基·柯林斯(对,就是《白衣女人》和《月亮宝石》的作者)全程都处在梦游一般的被催眠状态,我看本书不应该叫《谋杀狄更斯》,而是该叫《我,一个精神病患者患病5年中的臆想大合集》!!!
书中唯一有趣的就是小说的人物,很多都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很多都还原了真实的历史。
看完全书我唯一的念头就是很想马上再读一遍《白衣女人》,这可是我高中时候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谋杀狄更斯》读后感(二):谁谋杀了狄更斯?
丹·西蒙斯的《谋杀狄更斯》 作者以狄更斯好友,作家威尔基·柯林斯的口吻写了这篇小说。既然以柯林斯的口吻写,那必须模仿《白衣女人》和《月亮宝石》的写作风格,包括故事叙事结构,风格,语言风格,习惯。同时还要尽量还原真实,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时间,真实的关系。同时还要虚构出新颖,惊悚,隐秘,合理的故事情节。 作者很好地完成了这一切,在真实事件之中穿插虚构故事,譬如真实事件是狄更斯遭遇火车事故,虚构的是在事故现场遇见了神秘人物祖德。作者在真实情感中融入可信的虚构情感,譬如在柯林斯与狄更斯的友情中加入了柯林斯对狄更斯才华的羡慕和嫉恨。作者在狄更斯真正的爱好(催眠术)中加入阴谋。等等。 通常以真实事件改编是以真实为基础,增加虚构部分情节增加吸引力。本书不同,是以大量真实事件为背景和基础,虚构情感和诡计,同阴谋论有些相似。既然以阴谋论类比一本小说,可见小说对于狄更斯和柯林斯还原程度非常高,满篇令人激动地展现了作家迸发才华的生活。 由于柯林斯的作品常以第一人称创作,所以丹·西蒙斯模仿柯林斯的自述写作很成功,但行文中加入了大量的,激烈的情感,这些情感描写也是丹·西蒙斯的强项,所以他的小说才非常吸引人。 那到底是谁谋杀了狄更斯呢。看完故事,我们会认为是狄更斯自己谋杀了自己,他通过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也通过残忍地用催眠术扰乱他人心智而把自己陷入危险。
《谋杀狄更斯》读后感(三):狄更斯也是凡人
在看《谋杀狄更斯》之前,想起之前读过狄更斯的一本冷门著作《狄更斯英国简史》。书中所写的历史已忘得七七八八,但是对狄更斯极具个人色彩的文风却印象颇深。历史叙述者本该是严肃中立的,但在这本书里,狄更斯幽默讽刺至极,从每段坚硬荒诞的历史外壳中凿开了真相。
狄更斯的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仿佛在无形间定下了他极具冲突感的人生底色。而这一点,在《谋杀狄更斯》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是英国的大文豪,他骄傲、偏激、充满个性、自我意识强烈;但他也曾跪在地上,脸埋在女儿凯蒂的结婚礼服里,哭得像个小孩子;为了寻找一个神秘的陌生人祖德殚精竭虑。
他从一个没有真正宗教信仰的人转变成动物磁力说与催眠力量的虔诚信徒。
他的妻子为他生了10个孩子,狄更斯却形容她迟钝如母牛,毫无魅力。他却终其一生都在等待那个有着善良温和眼眸与柔软清晰嗓音的美丽脸庞。世人无法理解这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但又不忍心仅凭纷扰的家事遗弃他天下无双的才华。
《谋杀狄更斯》叙述了狄更斯在火车上遭遇事故后,笃信神秘人祖德是导致事故的元凶,而找到他便成为了狄更斯魂牵梦系的主题。书中糅合了相当多的元素,哥特,谋杀,悬疑,催眠,幻想......各个元素不慌不忙地跃然纸上。较其他悬疑小说而言,更具历史感,更具文学性,也更多了一份含蓄的真实。
丹蒙斯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叙述者。他刻画了狄更斯深陷地下城梦魇,发生的一桩桩离奇诡谲的事件,同时精准塑造了被裹挟进这场梦魇的、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个体。无论作为悬疑小说还是文学小说,都挺值得一看的。
《谋杀狄更斯》读后感(四):所有未知的恶念,都是祖德
真实的,是关于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谋杀故事... 两个男人,亦敌亦友,倾佩,嫉妒,甚至谋杀,再蒙上一层维多利亚式的,亦真亦假的叙述。最后的最后,谜底揭开,是本没有谜面。 豆瓣分有点虚高,内心排名不如《海伯利安》。英文版2009年就出了,中文版居然还没有几个人看… 西蒙斯太有挑战精神了,居然写一部伪历史。一半真史,一半假想。 是流芳百世渣男狄更斯和不婚主义瘾君子柯林斯,两个作家的奇幻?悬疑?谋杀?故事。他讲的是关于狄更斯的真实宿命论。 6月9日,狄更斯和他的情妇特南一起经历了严重的火车事故,只有他们所在的那节车厢没有越轨,成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然而这场灾难却给他留下了阴影,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创后应激障碍,他迷上了死亡暴力内脏血液尸体鸦片邪术,要自杀式地向观众一次次朗读谋杀片段。五年后,又是6月9日,狄更斯离奇死亡。而他当时写作了一半的关于Drood的他的第一本侦探小说,再也无法完成。 西蒙斯笔下第一人称视角的柯林斯同样经历着诡诞的事。他是必须依赖大剂量鸦片酊缓解风湿疼痛的瘾君子,至少拥有三重人格,并且偶尔处于狄更斯的催眠之下,所以增加了难度,还要自行判断叙述的真假。 刚开始觉得是横沟正史《夜行》式的小说,是他的越来越暴躁的另一个人格在他不知情时作恶,后来像在写《我的天才女友》式的关系,羡慕又嫉妒,是朋友,是姻亲,是合作者,是良师,但又恨不得毁掉。最后才知道,是一个人的私欲,成就了另一个人的心魔。Drood不是狄更斯的另一个身份,也不是柯林斯的另一重人格。是两人为了一场冒险共同塑造的黑暗人性,是狄更斯的暗示,也是柯林斯的暗示。 所以,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一旦给了自我开脱的理由,黑暗就开始滋长。人也,不在乎真相,只拼命抓住让自己心安的说辞。
《谋杀狄更斯》读后感(五):文豪们的龌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