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完美》是一本由刘若英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一):奶茶
从来没有觉得有多么疯狂地喜欢奶茶,可是她总是那样让人舒心的存在着。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很多影视剧。还有那段传说中与陈升的一份感情。
后来她结婚了,那段时间网上总是疯传什么奶茶结婚了新郎不是陈升。虽然还是看了看他们的故事,可是我总是觉得有些可笑,什么相不相信爱情了,你又不是她,怎么知道她不爱新郎,怎么能比她清楚怎样才是最幸福的。
那段记忆被放在抽屉里
即使不再提起 也不会忘记 不会消失
当有一天
无意间打开了抽屉
我找到一波波翻天覆地的浪
于是我又关上抽屉
直到浪潮声渐渐平息
即使不再打开
我知道那记忆不会消失
也绝对不会忘记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二):摘抄
年轻如我不懂珍惜生命,不能体会时间流逝的急迫感,直到亲人不再理所当然地围绕身边。
我是无端怀旧吗?或我也开始追随着祖父的脚步,想坚守一点对传播力量的敬畏。我愿意坚守这种敬畏。因着我以为,新闻不能随便被按键删除,也不会被真正遗忘。
我们要坚强,我们不能让生命能量流失,因为我们是这样的固执而真心,老天会看顾我们,看着我们把曾经的信念找回来。
由于心里满溢着激情的回忆,
她脸上的皱纹是美美的年轮,是爱意的纪录。
她松弛的轮廓,是福至心灵的弧线。
不在乎他人的评判很重要,但懂得欣赏自己也很重要。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或说彻底承认没有完美这回事,才能看出自己的美妙处。
美国人从十月就开始过节了,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元旦。这一路下来的团聚和庆祝,我不知道是藉以怀想生活的趣味,或是增加人生缺失的惆怅。
马丁路德金说的,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我没能耐做好人,又不够资格做坏人;面对恶意,我无法反抗,只敢选择沉默,似乎也成了这种大悲哀的同谋者。我明白,这又是我的另一个不美好。
这个时代的好处在不埋没人才,人人有机会,但要把演艺当成终身追求的职业,那是无休无止的惊涛骇浪。
慢慢我发现,我要对抗的不再是生理问题,而是生存信心危机。前不久,恩师张艾嘉跟我说:“或许你的腿代表了你的心,因为你的心不舒服,所以你的腿一直没好。”为了治伤,我饱读医疗书籍,懂得她说的道理,也听过医疗界所谓的“自我疗愈”理论。我开始不去理会我身体上的疼痛与不便,开始去寻找内心真正的缺口。
比起车祸、摔跤、开刀种种带来的痛楚,心里的残缺会不会远为巨大。这是说,如果艾嘉师父所言切中要害的话。或许这一路过来,我好强,我独立,其实是种逃避。或许我跟很多平凡人一样,需要一双可以互相扶持的双手,或甚至可以依靠的肩膀。就像我的右腿,因为帮助左腿,而伤得更重。我曾经以为有勇气就可以自由自在,其实我是否更渴望一个不用费力就能安全待着的地方?所有我曾经以为的理性、我坚持的自尊,其实也可能就是任性、冷漠、逃避?
厄运也好,是给我的修行也好,我又重新开始,像个婴儿一样,必须谦卑学习走路。我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学习往前走、往上走。
我的“教养”已给了我羞耻心,羞耻心是没有回头路的,有了就拿不掉了。
我完全知道媒体朋友“混口饭吃”也不容易的道理。但我们是有选择的,媒体也是有选择的,就好像剧组以后可以决定是专业地进行爆破准备,或土法炼钢草菅人命。我们可以选择继续“笨下去”,无意识地支解受害人,或回到要求真相的美好传统。
你或许同我一样,在不得不交作业的过程中,我们享有新发现的乐趣。所以,不管是唱,是爬,都还是开心的。起码,还能爬,还能唱,还能发现。
是的,就为了那片刻的酣畅,不管必须面对多少“必须”,都不要紧,我都甘愿受。
话说如此,但走走唱唱的世界,只是真实世界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必须常常这么提醒自己:“刘若英,所有的酣畅都会回归正常平淡。”正常平淡以后,我们要经过很多努力、很多坚持、很多必须,才能达到下一回的酣畅。这是每个艺人都要面对的,不,应该说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也因为如此地警示着自己,我总是在演出的第二天,回归到最平实的自我。
如果有人问我,人所有的表达形式,我最享受哪一种?答案绝对是文字。因为那是真正的自言自语,不用经过导演的认可,不用看见观众脸上的表情,不需要现场掌声。写字能让我平静,学习诚实,面对自我。
自己的选择
这是个如哲学大哉问般的议题
但始始终终 选择不难 是勇于面对难
用什么融化自己?
悔恨吗?
用什么融化记忆?
时间吗?
用什么融化你?
我仅有的生命。。。
海潮会吞噬你的物质占用,会掩盖你的功名事业,但在这一切虚无中,它湮灭不了我们曾经爱过、也曾经被爱的证据。
期待很久了
等你们来
在最困难的时代
做最华丽的梦
我所唱的每一首情歌,就像我过的每一个日子一样,
这些情歌,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只是让我们知道,
在这个世界上,我也会为了爱情摔跤、哭泣、不理智、赌气、疯狂。。。
但是不管是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
我都会好强地一直爱下去。
爱是开在悬崖边的花朵
采摘它需要舍命的勇气
离开 也一样
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写字,不管以何种形式。
我写,因为想诚实面对自己。
但为着那颗仍在跳动的心,我愿意再咬牙试试,
再勇敢一点,再往前走一点,
再诚实一点,再自由一点,
再写一点。。。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三):我的不美好
刘若英比一般的女明星干净多了,这是真的,你看他的脸就知道,但他的文字,我之前却一直没怎么接触过,一个自称为“奶茶”的女人写得文字只看过以前在《读者》上她的一篇叙述小时候家里120坪(台湾的面积单位,一坪约3~4平方米)的大房子后来被换成120平方米的小屋子,在整理旧物的过程中,往事恍如静影沉璧,慢慢的浮现出来,那文章写得极好,我读得时候就忍不住感喟,读完后一瞅名字就呆了,是刘若英。
这本书也不是我买的,一个同事放在这儿主动借与我,翻开扉页是她自己的一帧小照,显然不是正对镜头时做的巧笑倩兮,所以干净的气质,缓缓的流淌出来看着甚是舒服。开篇的几首小诗,我没有细读,因着我一贯不爱现代诗,包括学生写诗,我也要求:觉得自己写的够好了,不妨就去投稿。如是几次,学生就知道自己的水准其实相当不怎么样,也就渐渐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奶茶的短小说写的真的不错,《过年,回家》中昔年相互照拂,青梅竹马的阿哥阿妹,长成后在外地工作,每年年末回家欢欢喜喜,却其实在很早前恋人的关系就已经终结,但直到最后男孩才敢将已经怀孕的妻子带回家去,他不用多紧张,家中的父亲早已目盲,好容易新年过去,老父趋势,留下的信中坦然的说早就知道孩子们分手的是,但在信中,你还是心里的媳妇。《渣渣小熊》里的佳佳,可怜的弃婴被老爷爷抚养,故事读完,余音未绝,只是心底沉沉的哀伤,仿佛得了感冒一样觉得每一脚都踩在棉花里一样发软……
唱得好歌,演得好戏,只当已经把面具戴的牢牢实实,脱不下来了,文字里竟宛然是刚被啄破的蛋壳里湿漉漉的天颜,不经意,就被好女子晃了眼。
奶茶在后记中写,本来想给这本书取名叫做《我的不美好》,后来却硬生生的被编辑改成了现在的《我的不完美》,看起来差异不大,个中含义却已是南辕北辙,不美好的谦辞是发自于内心的反省,不完美多少有一点老娘自谦也就是嘴上说说,别不识相还真提起意见来了的味道,听着总觉的虚与委蛇不老实不厚道。
文中还附有不少照片,有的看着不知所云,有的就觉得很美,想想就释然了,因为是奶茶啊,不是那恶俗的优乐美,所以她又自己的味道,不能那么轻易的就叫人揣测,证明了去。
好一杯奶茶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四):找回身边的温暖
最初认识刘若英,是因为《为爱痴狂》,长得不怎么漂亮的一个女生唱着“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就这样开始喜欢她,慢慢的走进她,才感受到人如其名,散发着奶茶的温暖和芬芳。
多年前,不经意的,第一次无意间看到了她的文字。《一个人的KTV》,看她写她的祖父,《今年桂花不飘香》,或许也是因为跟着老人长大的缘故,感同身受。从此,在每年桂花飘香的季节,就开始格外的想念长辈们。她文字散发的力量,惊人的吸引和打动了我。后来,偶尔会一个人去KTV唱歌,也是因为从这里知道,有歌唱还是好的,哪怕是唱给自己听。
后来有了《下楼谈恋爱》、《我想跟你走》,一本不落的全部看完。最喜欢的,是看她写身边的人,祖父祖母,那个军官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易、萧副官、助理小妹、小瑾以及其他~~每个人都呈现出了极其可爱的一面,带着丰富的情感,有着可以穿透人心的力量。所以说,文字是可以真实的透露情感的,有时候也看到她写关于寂寞关于爱,可她终究是在生活中传递着美好的一面的,感性且温暖。
《我的不完美》,老实说,却真实的觉得了不太完美。文字少得让人觉得遗憾。还好有着张叔、姑姑、许乐在温暖着我的心,可是难免有了怀疑是为了出书而出书的想法。书该是积累文字的东西,这么少的分量,实在是让人有些遗憾。
不过还好,至少奶茶,终究是,让人温暖的。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五):诚实让你很帅
刘若英说,“躲在谎言中可以是那么安逸,甚至是一种幸福。”演艺圈如此声色犬马的地方,想要诚实,不容易。伍佰说奶茶,“你的诚实,它让你很帅,愈来愈帅。”我钦佩这种帅气的人。
(不过,有时候,诚实确实会让人显得有那么点2,就像双子女一样。)
这么不喜言辞确又钟爱写字的奶茶,开始让我怀疑,她是不是双子A。
奶茶的情诗写的好,好到让人惭愧,她怎么可以把对一个男人的爱这么诚实地说出来。
她写道:
当你摸着我的头说
“要勇敢,要坚强,要快乐地活下去喔!”
我知道,你要离开了……
我相信。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唯有相信,我才能在你身边,当你一辈子的好朋友。
情侣会分手
而我
只要
在你身边 一辈子
再见
是空中的最后两片落叶
用什么融化自己?
悔恨吗?
用什么融化记忆?
时间吗?
用什么融化你?
我仅有的生命……
女人不是应该被动么。
女人不是应该矜持么。
好一个刘若英,到她这儿,全乱套了。
我窃笑。
我身边超多这种喜欢玩猫鼠游戏的女生,享受被追的乐趣,享受欲擒故纵的跌宕,躲躲闪闪,扑朔迷离,迟迟不肯对喜欢的男人直白。貌似是尊重中国传统,不过就是好面子。有朋友把感情当做是一场投资,苦心铺垫了良久,自我感情已经升温到热烈,结果不幸颗粒无收,她就像做买卖失败了一样哭丧着脸,“想到之前那么对他,真是太亏了。”
唉……爱与被爱才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人活一辈子,能遇见几个真的用生命去爱的,与之相比,那些个所谓的“面子”,太浮云了。
虽然,奶茶也结婚了,可她与陈升,还是我心中最美的爱情之一。
就像她说的:
爱的人走远了
爱的本身却留下了
董桥为奶茶写的序中说,“没有回忆没有遗憾的人生是没有灯芯的灯笼,照不出路。”
没有了回忆和遗憾,怎知道能遇见真爱,是多么稀罕的一件事,怎知道两个人在一起,需要珍惜。
奶茶的故事写的真好。
最主要的是,她把人写的好。
《过年,回家》这一篇,让我在回老家的路上泪洒大巴,对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剧烈抽泣。这看似一篇小小的爱情故事,其实讲的是父亲。一封阿志父亲临终前给淑芳的信,才让我们恍然大悟,父亲只想晚辈们开开心心地生活。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父母想要我们成功,想要我们嫁个有面儿的人,想要我们的生活风光……其实,大部分人,都错了吧。爸妈只想让我们过的好。
《张叔》这一篇,也写的好。如今的社会,总让人觉得人心险恶,万恶的社会主义险些让我忘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奶茶老家的张叔,自幼跟着刘爸爸,从大陆到台湾,对刘家老小悉心照料。就像奶茶说的,张叔一个人有两个家。不是所有人都“无利不起早”的。张叔从刘家的一个小兵,一直到死,都被看做是他们刘家人。如果刘爸爸没有给予张叔尊重和照顾,我想,张叔也不会那么死心塌地。这就是人心。
在读这本书之前,就预感到读完后肯定会心生许多感慨,恰巧又是回到老家读这本书,看着父母、旧家具、老相簿、熟悉的邻居……配着这本书,都让人的回忆停不下来。
我是个怀旧的姑娘,从小的日记、照片,甚至心爱的玩具都保存的好好的。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应老师的号召,认认真真写了几本日记,找了个有锁的茅台金属箱子,好好地保存起来。不料,大概在搬家的时候,被搬家工人当做是真的茅台酒给顺走了。也许,那天搬家后,他们窃喜地在打开箱子,随后目瞪口呆,骂骂咧咧,便把那些个本子当垃圾一样地扔掉了。可他们扔掉了垃圾,是我最宝贵的东西。从此之后,我从高中到现在的日记,都随身带着。
这个年代,还在写日记的人,大概是变态吧。
同样被扔掉的珍贵物件,就是那些被拆掉的“回忆遗址”。这几年回家发现,断断续续的,幼儿园破败了;学前班不见了;小学被重新装修了,模样大变;初中搬迁,旧址改成小学了;高中的两个校区都搬迁,老校址改成别的学校了……怎么说,连让我回去散个步,缅怀一下自己的青春和初恋的机会都没有了。到头来,倒是只有父母工作的学校,还几乎保持着原样,可以让我自己回忆童年,回忆自己如何骑着三轮车,在校园中咆哮着飞驰而过……
记忆真脆弱,需要证据来证明,证据毁掉了,过去也就不存在了。我想,我的过去就是靠记忆组成的,只有这些证据才能证明我存在过。哪一天,等它们全没了,靠什么证明我曾来过,难道,就是那几个豆瓣、微博的主页,还有那几条早被遗忘的广告么……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六):我的不完美
实在想不到什么合适的题目去概括心中的感受
一如奶茶的人
文字带给人的也是一种温暖,一种坚定,一种好像紧紧拥抱的踏实
很久很久没有踏踏实实的读完一本书
大概有四五年了
这本书
真真正正将读书的幸福又重新带回了我身边
伴着暖阳
听着五月天
读着奶茶
想着我心中的小朋友
那许多随笔
一下下的敲击着我的心房
替我表述着我对小朋友的思念
像奶茶对于文字的追求一样
我曾认为文字才是最能真切抒发内心的载体
而认真地读一个人的文字
才是熟悉他最准确的方法
我总执着于让别人写信给我
我的每一任也都如此
而我自己
早已经忘却了写字的感觉
总是想提笔
却无从抒发
不是心中无所感
而是
没有了那分静心那份分享那份阐述
谢谢这本书
好像一下子把我拽回了我的轨迹
拿起笔
记录下我的不完美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七):摘抄
我什么也不想拥有,因为我怕失去。
原来
我
不是不相信你
不是不相信爱情
是 不相信 我自己
我怀念的不只是公公的报纸,还有各种家书情书、明信片和一张张实际冲洗出来的到此一游照片。还有那张冷漠的双人照……那信封的形状,那字迹油墨,那摸得着,闻着有味道的纸张,那相簿。
你的脸像初升的星星
很苍白
却吸引着光
如果哪天在三万英尺高空交会
一定要记得用力挥挥手喔
够用力就会看得见吧 我想
思念是知道将别离那一刻开始
不知不觉
我进入了你心房的某个深邃的洞穴而无法全身而退
你说我小心眼
就因为我小心眼
整颗心
只能装下
你一个
而我所唱的每一首情歌,就像我过的每一个日子一样,都是活生生的用心跟眼泪换取的,这些情歌,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只是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我也会为了爱情摔跤、哭泣、不理智、赌气,疯狂……但是不管是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我都会好强地一直爱下去。
爱的人走远了
爱的本身却留下了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八):刘若英的姿态
过年时在师兄家看到顺手拿来一直放在书架上,没动。昨天只花了两个小时就看完了。
对她的印象还是挺好的,她长着一张完全没有任何攻击性色彩的脸,无论五官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柔和的、胆怯的摸样。在演艺圈这么多年,除了和大名鼎鼎的不羁才子陈升传过绯闻,几乎没有什么负面消息,而她和陈升的感情其实并不充满贬义性质的。她那种执着、忠诚、小心翼翼的捧放在手心里的那个男人,又总是有意无意的拒绝她,甚至伤害她。
她性格挺好的,不争。在演艺圈这简直更是难能可贵,她不是最漂亮的,只是顺其自然的接一些片子演演,唱一些她喜欢的歌曲给喜欢她的人听,她的嗓音条件也不是最好的,略有单薄。气息较弱,但她挺努力的。她更适合演戏,不动声色的却充满浓郁情感的角色最适合她。
这本书不是很完美,一如书名《我的不完美》,里面一半都是她的照片,再配上完全不能说是具有才华的所谓煽情的诗歌----都是她写的,更像是港台流行音乐的艳俗爱情歌词。里面有诸如:世界只有我们酱紫的词句。看到时觉得她写作没有任何才华,然而还是被打动了。里面收录了她三篇小说,很短很短,也没有什么才华,接着就是她的一些碎碎的杂文,倒是看出她的性格影响下的文字特点来了,一如多年她在陈升面前表现的那样,也一如她在媒体面前表现的那样:小心翼翼、胆怯的、有些诚惶诚恐式的却绝对诚恳的文字。她承认自己看书少,她承认自己文学修养不够,这很难能可贵,她完全不会掩饰她的缺点,甚至不介意拿到公众面前摊开这些缺点。
董桥为她写的序,她毕恭毕敬的放在第一位,尽管董桥有些卖弄自己的姿态,她好像也不太在意。整本书,其实都没有任何收藏价值可言,文学性几乎没有,但打动我的却是她那种谦卑的姿态。她写的不够好,但却是很努力、很认真,她在她有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做到最好。
她写的文字,她表现出来的东西,却全部都是真挚的。这很难能可贵。她写她家里人、周围的生活字里行间都透着谦卑谦逊的色彩。我深深的觉得她是个不断反省、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生活的人。
而这个女人是多么和煦温和啊。
‘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写字,不管以何种形式。
我写,因为想诚实面对自己。
躲在谎言中可以是那么安逸,甚至是一种幸福。
但为着那颗仍在跳动的心,我愿意再咬牙试试,
再勇敢一点,再往前走一点,
再诚实一点,再自由一点,
再写一点。。。 ’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九):淡如奶茶 浓如奶茶~
用一天时间看完了奶茶的《我的不完美》,阅读的时候,会不时的笑出声来,会很安静、很惬意,就像喝一杯奶茶,淡淡的香味,入口后舌尖却有种浓郁得化不开的快乐,喝完后,还有香味飘在空中,回荡在心中。
字如其人,用奶茶来形容刘若英,确实是再也恰当不过了,《我的不完美》没有铺陈的修辞,没有深奥的哲理,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但整本书中有浓浓的感情,就这样通过最简单、最舒适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为之动容,回归了文字表达感情的本身,因为字里行间融入了奶茶的感情,我们能感受到那份真诚,这种阅读的快乐,是最纯粹的。
推荐在洒满阳光的下午茶时间来翻开品尝~
《我的不完美》读后感(十):你都如何回忆我,带着笑还是很沉默
第一次买她的书,因为我总觉得艺人的书都是没法看的,他们只喜欢拿图片来凑数。这本书果然和我想的差不多,图片大概占了三分之一,配上不着边际的短诗或者碎碎念,直接略过。
而那些故事才是给我惊喜的部分。虽然不多,但是有那么几篇让我觉得,买这本书也算是值得。她编的那些小故事,还有对家人的回忆,不愠不火没有高潮迭起,可看了之后让人莫名觉得很安心。
文如其人,奶茶就是一个让人觉得还挺舒服和安心的人。初恋时把后来听了几万遍,磁带都快烂掉。后来基本上会唱她的每一首歌,即使不那么喜欢也还是去听去唱,直到最新的那张我们没有在一起,我终于放弃了,因为过了这么多年,真的不想再像她一样矫情和伤感,以及孤单。朋友很认真地说绝对不能再唱奶茶的歌了,这就好像是一个不幸福的诅咒。后来我们真的就没在K歌时点任何一首她的歌。
好像喜欢奶茶很多年了,现在已经到了无感的地步。幸好她今年结婚了,不然会担心她还要一直唱下去那些又伟大又悲凉,总是成全别人的最后无疾而终的爱情。
同时期喜欢很多歌手,可是只有她,是当成自己那样的喜欢,也当成自己那样的不喜欢。她总是失恋总是不完美,总是一副就算我剩下又怎么样,我还可以独自哼唱一辈子的孤单的样子。
这样的姿态放太久了任谁都会腻烦。听着她歌长大的女生,大部分都已经happy ending了,只有她还在喜欢什么根本不可能的陈升,还在唱“伟大”的单身情歌。
而如今她也要嫁人了,所以刘若英的时代彻底终结了。希望她幸福,就好像希望自己幸福那样真挚。幸福的人是不会再唱奶茶式情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