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人时代》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28 02:08: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人时代》的读后感10篇

  《人人时代》是一本由[美]克莱•舍基(Clay Shirky)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64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201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人时代》读后感(一):未来有多湿?

阿米巴组织形态,倡导的是让公司员工-人人参与,发挥企业自身最大能动性。

小米梦想合伙人、伏牛堂社群,倡导的是让用户、粉丝-人人参与,借力所有人的动能。

显然后者更符合互联网环境的组织结构,即无组织边界-人人参与的自组织结构。

共享概念应是一种互惠互利行为,早期的共享经济,以共享“物”为主体,下一阶段将是,以共享“人”为主体,形成更广泛、复杂的网络协同组织,让更多的人以共享“时间、技能、资源”方式,参与到各种协作体系。

而人人参与需要满足信任、激励、规模、认同四个基础要素。

首先参与者要与协作者达成信任,或依托平台的担保达成信任关系。

其次进行适当的激励,需注意最好不要只用钱做激励,愈到后期成本越高。

再次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量级,才具备网络协同效应。

最后所有人,应认同一致的价值观与使命。

人人参与核心优势,正是互联网化的精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当今已不是线性发展的时代,进入了一个断层跃迁式发展的阶段。

我们只能模糊的判定一个大致方向,但很难精准预测市场走向。

高效的反馈循环(假设-执行-反馈-迭代)至关重要。

而人人参与,这种低成本试错、快速迭代的能力,就如同给企业注入了“核动力”

  《人人时代》读后感(二):从《人人时代》中认识人人的力量

《人人时代》,其前身是《未来是湿的》。新瓶装旧酒,唯一的不同在于我们能更好的认识其中的理论和原委了。书中的案例是比较早的,而我们能感知的案例比较近。比如,我们开始熟悉的群体性事件似乎在2009年发生得最多,为何出现在2009年?为何又在这几年愈演愈烈?是因为这一年有了新浪微博吗?这确实是个问题——真的是因为技术变革带来的效应吗?真的是互联网的作用吗?能深挖的有很多,关键恐怕在于“人”上。变革开始于人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的改变,换而言之是认同、适应并采用了某些新的行为。要达成一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在这个时代最好的解释就是——一大批认同、适应、并采用新方式方法的人。
 这里回到一个组织的基本三要素:承诺、工具以及协议。一个组织要想运作起来,首先要有大家都认可的承诺——这是愿景、方向和目标;其次要有能够协调彼此具体工作的工具和工作方法;最后得有相应的行为标准和规范。这个方面,传统的机构组织方式原本是非常有效的:由领导来明确一个愿景(承诺)并提出一个激励机制,通过雇佣方式购买下属的时间和专业能力,放在专门设定的岗位并配给相关资源(工具),确定相应职责权限和考核标准(协议)来达成目标。这样的组织有着很强的控制能力,能够确保效果,但弊端就是高昂的成本——组织要做的每一件事都得投入成本,因为工具是购买的、协议是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确定的。如果工具不再要购买、协议基于自主的认同,那会有什么效果呢?这便是“人人时代”的开始——互联网便是这么一个对广大用户免费的工具,而其多对多的互动特性、媒体属性和功能属性,造就了各类主题论坛和网站,随之而来的是基于兴趣、专业、价值观的虚拟社群建立,这便让协议的部分得到了充实。一个个新组织可以不依赖利益、几乎毫无成本的运作起来,这便是人人时代的特征。
 人人时代,是一个大量熟悉互联网工具并将其融入到行为中的人构建出的时代。工具并不复杂,两三个人就能建一个群,但一个群要想运营起来还是颇费功夫的。书中指出了三个递进的所谓无组织的组织行为。最基础的是共享,人们展示自己、分享意见、观点、记录;高一级的是合作,基于大家通过分享建立起的了解与信任,开始一起做一些事、开始展现彼此的专业;最高级的是集体行动,这就需要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多方协调来形成了。互联网增加了分享的广度、提升了合作的范围,于是大幅减少了集体行动的协调成本。于是人人就很容易被组织起来,带来了变革的力量。这里又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桥接与连接,桥接是跨领域跨特色的对接,连接则是对每个角色个体的对接。在人人时代,工具已然泛化,协议基于自发,能够把握的只有承诺,而承诺的主体便是领导者——领导者需要能桥接各个不同群体,要能连接各个群体的促成者,要发掘群体内部连接能力,要推动内容的生产,更要提炼出智慧,并能不断完善并提升相应的承诺。这便是一种新的挑战,失控对控制的挑战、非主流对主流的挑战、创新对传统的挑战……都是挑战。
 在无组织的组织中,意见领袖的价值似乎显得尤其明显,可以说很多意见领袖都是深谙互联网工具和协议特色的高手,所以在承诺层面进行的引导就带来了非常出彩的效果,这儿可以提一下两年前砸冰箱的罗永浩,即便其有些私心,但确实对一些现实的问题带来了变革,之后西门子的冰箱会加闭门器了,对于消费者他们不得不放下傲慢了。而在无组织的组织形式中,很多专业能力在传统组织中依然通用——一个粉丝团团长的组织能力完全可以估量;一个游戏工会的会长其实也是一个很棒的协调人和管理者,这方面对现有的人才筛选机制带来了挑战。而论及现有组织和无组织的组织如何搭配协调时,对原有组织体系的剖析也很深刻——原本基于雇佣关系的组织形态,其支付费用的理由在于有保障的效果和稳定的产出,而这都属于事务性的内容,那些突如其来的创意、明显的创造、跨界的创新并不属于这种有保障的成分,要投入成本就明显不合理了,这些就可以交给无组织的组织来进行运作。就像现在正火的罗辑思维,其事务性的工作诸如每天的语音、每周的视频、粉丝的回复和筛选、内容的编辑……这些事务性的稳定产出内容确实需要一个传统组织来操作,而诸如做月饼、推肥皂、搞儿童节、弄霸王餐,则更需要无组织的组织方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控制和失控只有在有效的应用搭配上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儿可以提一个概念——业余的专业性,指的是在操作时候能够体现专业度,因为只有专业才能建立起信任。尤其在人人时代,这种信任像货币一样可以传播甚至能用于交易,创造更多价值。像公益书虫,以及其背后欢乐书虫部落、安泰读书会一样,全都是业余组织,没有作者、没有专家,全是一群“业余”的人却试着在做一件“专业”的事,在长期的实践中还真做得越来越专业了——这何尝不是人人时代模式的实践呢?
 在人人时代,探讨人人的力量,不止是想到如何认识与利用,更需要明白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人人的一份子。

  《人人时代》读后感(三):无组织有力量——读《人人时代》

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面葛优饰演的大佬黎叔有句经典的台词:
有组织,无纪律!
在传统社会里面,无组织无纪律就是一团散沙,有组织无纪律则是乌合之众,意味着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但这本《人人时代》却告诉我们,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无组织的个体,也能组织聚合起巨大的力量。甚至让传统的组织难以望其项背。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为被业界评价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畅销书作家克莱·舍基的代表作,最初曾经在2009年左右被译为《未来是湿的》在大陆出版,这一本是湛卢文化根据当今时代变化之后,全新修订的版本,从原先的206页扩张到了257页,主要是更正了一些当初翻译不精确的地方,并把老版本预防出版审查而删除的部分内容原汁原味的呈现给我们。这本书紧紧围绕着互联网和其他技术进步给群体动力学带来哪些改变而着墨,并深刻的指出: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穿越了地理和文化的鸿沟,让人与人之间的联合与协作越来越容易。
为什么未来是湿的?
作者在本书中对互联网的未来进行了大胆的预测,所谓“未来是湿的”,并非作者预测了一个和电影“未来水世界”一样的未来。而是说未来因为互联网等社交网络的兴起,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润滑,更加具有黏性,即便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会因某种需要而迅猛的聚合在一起,发挥出巨大的力量。从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到我看这本书,已经6年多了,当初作者预测的未来其实就是我们的现在,我们由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迁移,导致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容易,如果说之前作者说的未来是湿的,是指人们因互联网之水让尘土变成了黏性更好的黄泥,那么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或许每个互联网的原住民都是一代代水泥,加上水以后,凝固成坚固无比的建筑,并发出巨大的能量。从微博迁移到微信,从qq空间到朋友圈,从鲁豫相约到罗辑思维,自媒体的力量越来越强,声音越来越大,或许有些嘈杂,却让你不得不去侧耳聆听。
破解黑暗森林
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现在大家已经很熟悉的博弈论概念,叫做“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博弈论模型。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作者指出,互联网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容易破解这个“囚徒困境”,在互联网上,人们越难以隐藏自己上一次囚徒困境中的选择,那么就越容易采取“一报还一报”的策略让自己和其他人变得“守规矩”。因为囚徒困境本质上是一种因无法沟通而导致的猜疑链状态,已经获得世界科幻雨果奖提名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把这个概念发展成了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并提出一个绝对利己的“黑暗森林”的概念。很多人从农村到城市的时候,总是不理解城市里面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这种所谓的冷漠,其实何尝不也是一种“囚徒困境”呢?而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冷漠,让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温暖的多,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如果你能和未曾见面的陌生网友交浅言深,一见如故的话,当然对经常见面的邻居路人也抱有类似的期待。
无组织的力量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阐述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不管是对捡手机不还的西班牙少女进行人肉搜索,还是飞机延误后乘客的自发抗争,或者仅仅是维基百科的更新词条。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也就更有力量团结起来对抗其他组织,或产生更多的智慧或收益。我的理解这是一种蚁聚的过程,每个个体看起来只是一只只连鼠目寸光都不如的小蚂蚁,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他们只是一个个宅男腐女,脆弱的不堪一击,而通过网络自发整合以后,他们蚁聚起来,就成为了一股极其巨大的力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尤其是破坏的力量。
作者当初在书中提及到的“快闪”,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很多城市里面一道饶有趣味的风景,而即便在我们“万里长城处处墙”的中国,也不乏先例,厦门集体散步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政府组织应该充分意识到这种无组织的力量。不能总是抱着传统的管理思维,认为凡是集会或其他聚合效应的事件都是有组织、有幕后,有一小撮“别有用心”分子加上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互联网时代,最可怕的不是组织的力量,而是去中心化以后无组织的力量。

  《人人时代》读后感(四):还是洞察力

罗胖跨年讲到《认知盈余》,前两天做了网读并破天荒地第一次在豆瓣上记下笔记,自然地也就转到舍基的这本书了,架上一搜还真有,想想应该买了有一年多了,上面还有一些批注和涂鸦,但记忆中一点印象也没有!

这次还是网读,看了前后文,也看了豆瓣上的短评,书评,笔记。首先这是一本畅销热门书,七八年前应该有轰动效应,可惜我全然脱节;其次,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本“老书”, 大多数的留言都是5年前的了,而且还特别喜欢用WEB2.0来比附,书中许多例子已为常态。

K.K的书还没有系统看过,舍基的洞察力我是很佩服的:看到了隐含在漫山遍野的山花后面的春雨春风,看到了暴雨欲来后面的风眼。一方面,大量的新现象,新噱头,新人类,新物种出现,另一方面,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模式,机构,组织脚下的基石在松动,要变天了,而动力来自每个人都长出了新的器官-----互联终端!

刚好这两个月来,我一直沉浸在历史,大历史方向上,17年的这一个转向,吧古今联系起来了,因而,体会或联想上跨度很大,也许很奇葩。

A. 以自由的社群构建的社会来了,托福于人类的这个新器官,成为可能。 1. 在智人时代,社绑定在部落上,无以自由,无以选择,无以多样性,更不可同时身处多个社群; 2. 在强人时代,社群=共同体的规模扩大了,内涵也多元化了,但个人仍无从选择;3. 在精英时代,你可以选择了,选择不同的公司或机构,甚至选择国籍,但你选择的成本很高,所以商业机构,成为基石(科斯地板)。

B. 人类共同体构建,有4个机制: 1. 亲缘-互助,2. 交易-谋利,3. 组织-命令,4. 意识-认同。 强人时代的特征就是 组织-命令+意识-认同,意识认同,是宗教的宗旨,宗教是唯一取向,天然反对多样化, 而精英时代的模式是 交易-谋利,互联网时代,基于意识-认同机制的社区组成,一方面,绝不同于宗教,另一方面,超然于前面所有机制,成为基础的要素,将超越交易(市场机制,资本主义,公司机构),超越强人(强权+强教,军事+王权),并以此进入新时代!

C. 以此视角,网上的反商业机制的行为,比如免费,比如无报酬协同,比如反专业化之道而行的“大规模业余化”, 比如消融管道机制的平台化(实物交易,信息传播)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就是要冲击甚至淘汰这些这些基于“交易-谋利”机制的社会连接,取而代之。 社会化媒体,自媒体是急先锋(其实,我以为,媒体这词本身就意味着管道,渠道,信息传播社群化以后,是广泛覆盖的,无孔不入的,自媒体,社会化媒体这样还用“媒体”二字的定义,已不能深刻描述),淘宝同样对现存商业体制与模式以很大的打击。

D, 同样,以此视角,互联网对亲缘机制,对强权,强人,强教机制的冲击更大,尤其在中国,脆弱的资本主义+精英主义历程,反而给互联网机制以跨代攻击的可能。不一定通过西式民主,不一定通过西式法制,互联网也许会消融历经千年的强权机制!(大幸!)

反商业机构,反国家机构,反规范说教,这是个造反的物件!新现象,新效应,新人类,新物种,层出不穷,《认知盈余》说,未来不可知不可控,我们只能悲催地随波逐流,不过更悲催的是那些不想随,不能随,不知随,抵抗随的人,体验未来的机会都没有!

什么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什么大规模业余,什么自由时间的利用,舍基还是以老事物来度量新物种!在新新人类看来(95后?),这就是正事,这就是我们的专业和职业(如果这两个词还有存在意义的话),这就是我的生命时间!我连接,我存在,我在很多共同体中,我们的力量和价值“涌现"而出,决不是什么组织力量!

  《人人时代》读后感(五):无组织的“自组织”力量

自组织和自组织性是现代信息系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和研究课题,《人人时代》的副标题为“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其实就是在讲无组织的自组织性。个人认为这句话才是本书本书重点所在,也正是这句话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全书通篇在讲互联网和其他技术进步给群体动力学带来的改变,其突出表现就是网络出现后,群体构建成为一件“简单而又可笑的事情”,并且随着技术发展,共享、合作、集体行动层层深入。作者舍基很会讲故事,通过大量鲜活的例子,来讲述事件背后潜藏着的真理。
译者胡泳教授将“Here comes everybody”译为“人人时代”,并解释为“这意味着主人公是一个人,同时又代表着人人;他总是看上去类似和等于他自己,然而又案子符合一种世界普遍性”,这样的解释不免拗口难懂,通读完全书,私以为“人人时代”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的存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新闻制造与提供的精英化区分,草根的力量凸显,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每个人都有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正是因为互联网和其他技术的发展赋予了每个人成为业余记者的能力,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属于每个人的。而文中作者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在人人即信源的大背景下,是否还需要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答案是肯定的,作者从交易成本出发,对传统机构组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从群体构建出发,按照难度级别,分别是共享、合作和集体行动,本书正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首先,共享很简单,社会化工具为彼此的分享提供了可能。其次,,共享之上是合作,合作比共享要难得的多,因为这牵扯到改变自己的行为去保持跟他人同步,与此同时,他人也在改变自身的行为努力与你保持同步,在这里Wikipedia是典型。之后是集体行动,这是一种最难的集体行为,它要求所有人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和认识,才能够进行同一件特定的事情,在此,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其实行方式的影响跟约束。在集体行动中必须要有约定俗成的东西,才能保证集体行动的实现。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在阅读完本书的一些感受。
 1.“媒介旧有的限制被极大地削减了,权力一点点地向“原本的受众”汇聚,一则新闻可以在刹那间由一个地方扩散到全球,而一个群体也可以轻易迅速地因合宜的事业被动员起来”(P10)
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故有体制被新媒体一点点改变,新技术使得新式群体的
形成成为可能,传统意义上的沟通方式被极大地改变,通过手机、电子邮件、网页、论坛,巨大而分散的群体可以实现自由而且随时随地的参与。
传统的组织必然会面临“机构困境”,任何组织为了在一定规模上生存,都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管理成本,随着机构规模迅速增长,越来越大的生产成本是组织所无法避免的,因而成本会与组织的盈利有绝对的矛盾性,久而久之形成机构困境。互联网背景下群体变得容易形成,个体在不需要管理费用的情况下就可以自发形成群体并为其做贡献,这可以有效缓解机构困境却无法彻底改变造成机构困境现实的限制。
2.本书将群体行为看成一个梯子上的递进行为,社会化工具改善了这些行为并且使之成为可能。“按照难度级别递进,分别是共享、合作和集体行动”,以Flick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实现了共享,维基百科的组建过程实现了合作,而“快闪族”实现了集体行动。书中提出群体中的“公地悲剧”问题,这在现实世界中仍然有其意义。
3.“社会化工具清清除了公众表达的原有障碍,从而突破了大众传媒特有的瓶颈。这样一来,以前专业媒体人员从事的种种工作被广泛地业余化。”
“遵循传统的处理方法成了一种经济规则。然而,现在生产、复制、发行等问题都大大简单化,这导致对媒介的控制不再完全掌握在专业人士的手中。”
互联网及新技术的发展带来全民记者时代,先前属于新闻记者特权的“出版资源稀缺”局面改变,只要是有机会深入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新闻源和报道者。人们不仅仅只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可以决定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动员和信息管理,相比于初期的互联网,目前的互联网更能体现出群众性的、泛社会化的,更体现自组织性。
“出版的大规模业余化使得过滤的大规模业余化势在必行,无论先过滤再出版有多少优势,它都基于媒体的稀缺,这已成为过去。社会化媒体的扩张意味着先出版再过滤成为唯一可行的系统。”(P79)
传统媒体的内生制约因素决定了其相对简单的过滤问题,而人人皆记者的时代,任何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扩散消息,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每时每刻数量繁多的新内容发布出来,专业人员人数完全不足以实现对发布内容的前期过滤。
4.“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5.“那些在小群体里发东西给彼此看的人,他们之间的沟通同发布信息让成百上千的人看到是不同的。”(P69)
书中作者用了Myspace这个社交网站作为例子,指出像facebook、LiveJournal、Xanga这类网站是依赖使用者社会关系网络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站中的大部分使用者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型受众,主要活跃在小群体里面互相讲话。由此我联想到国内的微博与微信朋友圈,其实这两者又是有一定区别的。相比较对使用者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关系依赖程度,微信的依赖程度更高。也正因为此,微信有了比微博更强的私密性。诸多使用者表示,微博互粉的过程中他们并不会过多去在意对方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然而在互加微信过程中,会有一个刻意选择与排斥的过程。微信朋友圈“只有共同好友才能看到赞与评论”的功能,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使用者对私密性的保护,这是其值得注意的创新。
除此之外,在社交网站中,既有互相活跃在小型圈子,也有获得大批量关注者的名人,在即使是网络也无法控制的“社会性限制”中,当名人粉丝达到某个数值临界,他便无法跟每一个关注者进行互动,而忽略则变成他们必须进行的选择。
“在这种规模下,“交互性”会是这样的:与绝大多数受众几乎没有互动,和剩下的少数人有不经常和极少的互动。”(P75)
6.从协同生产到集体行动,本书层层递进,也始终在强调新的社会化工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维基百科在全书中多次作为典型案例被提及,它通过互联网自发的劳动分工,聚合到分散个体的力量,形成看不见的主体凝聚力,维基百科的不断完善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而绝非产品。为其完善做出贡献的个体并不能从中获得实质性的报酬,也正是因为如此,维基百科避免了传统意义上的“机构困境”。内容的贡献者不是雇员,维基仅仅需要投入少量的管理费用而获取到数量惊人的内容。
作者通过维基百科引出“幂律分布”原理,即“在维基百科的完善过程中,对同一词条的修改补充,排名第二的次活跃用户的编辑量可能只有第一名编辑量的一半,而排名第十的只做了后者的1/10那么多。”(P101)
“最活跃的少数用户完成了大部分的编辑工作,尽管他们只占有多有贡献者里的少数并且是极少数。”(P102)
集体行动是比协同生产更为复杂的新的活动形式,当结构松散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并实现共同利益,便促使集体行动的实现。互联网这样的社会化工具在其中并非起到了组织集体行动的作用,反而是消除了对集体行动的障碍,让人们更方便快捷地聚集起来采取共同行动。
“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则是通过消除两大障碍——信息的地方局限和集体性反应所面临的壁垒,从而改变了公众反映的范围、力度,尤其是持续的时间。”(P124)
随着社会化工具的使用越来越简洁方便,群体行动的速度也在加快,分享和协调的成本降低,即使是普通公民在举行活动过程中,可能也无须进行先期策划。因为受到个人差异影响,群体行动难以开展,而一旦开始,也更加难以阻止。那么如果一个群体存在某种非法企图,事态将要比个体拥有同样多的非法企图而多的多。正是因为这样,市民抗议可能造成武装冲突或暴力冲突,而完全无害的快闪,只是新技术背景下群体快速形成的一种良好表现。
7.
案例:
1.2006年伊凡娜手机失而复得事件
体现出了群体的力量。首先是有Digg这样一个协作性新闻站点,它的首页跟任何报纸的头版一样,由及时而重要的新闻构成,然而它的特色在于,这里的重要性并不是来自于编辑的判断,而是用户的投票。
2.“美人鱼游行”、“伦敦爆炸案”、“印度洋海啸”
Flick网站上由普通用户分享的照片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效性,没有事先组织,没有报酬之父,也没有管理成本,Flick网站只是提供了聚合以及分享的平台。这同传统组织是不同的,Flick只是一个桥梁,帮助用户自发组织协调起来。
3.维基百科
理论:
机构困境(第一章)
生日悖论(第二章)
科斯天花板理论(第二章)
工地悲剧(第二章)
幂律分布(第五章)
六度分隔思想(第九章)
本书的问题:
翻译者本身在翻译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些直译过来而没有经过译者的组织,读起来略微有些吃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人时代》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