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思维》是一本由(德)沃尔夫冈•谢弗(Wolfgang chaefer) / (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品牌思维》读后感(一):«品牌思维»读书笔记
高端品牌的7个推广秘诀: 1. 确定品牌的独特使命。确定社会/环境责任。或者特殊的名字和符号(例:优质食品;星巴克的大中小杯)。 2. 专享和亲民的平衡,巧妙吸引新客户。 3. 软销(例:宣传如何保养产品)。 4. 讲故事(例:笔记本,文豪都用纸笔记录)。 5. 产品符合客户期待,不要货不对版;或者超出预期(例:咖啡机放到站台上;打造仪式(海蓝之谜))。 6. 公司日常运作要符合使命和故事。 7. 明智而慎重的增长。 尼采的超人学说可用到超级品牌上,要自己定义卓越。
《品牌思维》读后感(二):文化信仰本质
#品牌思维# 值得一看,只因为与我有相同的思路。 1.文化与商业是不可分割的,思路仅是基于商业价值则不能做大,也不会找到经营的乐趣。 2.品牌本身就是梦想,产品与个人皆准,实现梦想本生就是努力生活,不准备把经营作为梦想,就不会存在高端品牌的力量。 3.品牌内涵为社会责任,外延则是产品质量,两者合二为一才是有质量的产品。 4.适时的舍弃枝丫,或是放弃眼前利益,才是品质本身维系品质的途径。 5.经营品牌必须要有人性化,即便你价格高端的冷冰冰,也要在销售沟通方式上要有亲和力。 6.经营的两端性,成为行业领头,赢得生存,低调发展,也赢得生存,都是正确,但角度和阶段不同,前者压力更大一些,后者则没有那么辉煌,但其实只与经营者的性格有关联,我倾向后者。
《品牌思维》读后感(三):品牌思维——怎么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6种品效结合的推广方式。
①行业垂直网站:首页banner位和首页顶部、左侧、右侧、中部、底部等等的固定展示类广告位,
②应用市场优化:分类、推荐、排行、精品应用等前10位,或安卓、App Store优化。
③ 导航网址:如360导航、hao123等导航网站,所对应的行业频道
④信息流广告:出现在内容资讯平台、社交媒体用户好友动态中的广告,如百度原生、广点通、今日头条等平台。
⑤DSP:是基于程序化交易的需求方平台,以精准营销作为核心概念。
⑥ 线上视频类广告: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贴片短视频广告,电视剧、电影播放期间植入广告
本条干货知识转自推广人学习交流网站——“怎么推”,更多运营推广干货,请搜索一一一怎么推。
《品牌思维》读后感(四):一本正经的拾人牙慧
相比老美的随意,这本德国人的营销书像看研究报告或者论文,重要结论,然后研究过程,案例分析、QA和索引。但形式的严谨还是掩饰不住内容的空洞,可能近半个世纪来德国也没有什么强势新品牌出现的大背景也是原因吧,毕竟我们听到的大众汽车、西门子这些都是百年老店了。
对于本书的七大奥秘做简单分析。
一、最高法则;其实就是马老师经常讲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比起文中讲到的很多人可能不熟悉的户外品牌巴塔哥尼亚,谷歌的不作恶,阿里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都是很好的使命,千万别再向传统大佬杰克韦尔奇一样对外说我们是股东第一,至少表面上不要。
二、挑战和归属感;作者所谓天鹅绒绳子理论给人的遐想其实就是建立神秘和适当的距离和渴望,顶级品牌大多喜欢被人摩拜的。品牌自上而下策略通常都是高端产品建立认知,大众产品收割市场。
三、非销售行为-诱惑之上。就是欲遮还羞啦,当然距离和曝光尺度的拿捏就是技术。
四、神话到意义。探求深度的最佳意义。实话讲标题翻译的不伦不类,感觉就是除了容颜品牌还得有美好心灵才能长久赢得对方的忠诚。从操作层面讲就是要起个好名字,有个好的品牌缘起故事。
五、产品是品牌的核心。有点废话,当然现在很多人要不过渡营销要不只埋头做产品,在这两种极端下还是要中和的。
六、因梦而生,泡沫永不破。这就有点扯了,不破的就不是泡沫了
七、成长永无止境,终极平衡法则。这又是一本正经的空洞废话。
整体来说本书除了一些案例让人能看到一些还不错的品牌自身的努力外没有太多新意东西,看营销学相关理论研究还是美国的一些东西更深刻些。
另外,关于本书也个小建议:文章还是要多结合图片,可以的话出彩色版,颜色是品牌认知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毕竟人类是视觉动物每天大部分的信息都来自我们的眼睛。
《品牌思维》读后感(五):《品牌思维》—构建强大品牌资产的心智武器
谈到品牌思维,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品牌, 品牌应该是指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指产品的品质、特色、服务,以及公司的名称、产品或服务的商标,更重要的是可以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标示、广告等无形资产。 而处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品牌的概念没有发生改变,但消费者购买品牌更加自主了,消费者想买什么谁也无法强迫,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有他自己的价值判断与认知所决定的,那么这个时候,消费者心里的品牌的认知认可信就成为品牌营销中最珍贵的价值。 那么如何去理解消费者,并如何去构建让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这个问题困扰很多老板。 其实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本质是消费者对你品牌形成的印象,通过这个印象去影响消费者的心智,进而影响购买行为。 有些短期帮助商家实现了其品牌暴利与快速发展,然而后果就是一个品牌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往往一个丑闻便轰然倒塌,像前些年的三鹿事件、脑黄金事件等都告诉我们创建一个品牌是需要坚守对商业价值的承诺,对消费者的真诚承诺,才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 从时间品牌发展来看,企业在建立品牌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反复向消费者传递价值,以此来获得消费者认可,进一步获得消费者信任,进一步的才能获得消费者信赖,通过这种独特的价值贡献获得消费者信仰的过程,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也是一个品牌经营者去持续的坚守的! 反观品牌发展史的过程中,对于品牌与商品谁应该对消费屈服,现在品牌经营者刚刚搞不清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还记得索尼盛田昭夫在一次采访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问我们的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那不是说明我们很愚蠢?”的确商品和服务才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无条件臣服的! 而作为企业经营者又如何去构建强有力的品牌呢?书中总结需要围绕你的品牌核心优势构建你的产业版图,企业经营者在品牌发展阶段思考的是如何把品牌的运营环节做到有浪费,舍弃掉没有其核心优势的环节,做到环环相连,那么你的品牌就会迅速发展。 因此,一个刚起步的品牌在初创阶段,不要去琢磨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应该更多的思考你的品牌差异点,或者从大品牌的致命弱点中寻找你品牌核心立足点。
《品牌思维》读后感(六):我们所不知道的品牌思维
拿到书的时候,赫然被封皮上的“世界一线品牌的7大不败奥秘”一行醒目的小标题所吸引。在这之前,对于我这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女生来说,一线品牌嫣然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更是没有过多的兴趣和精力去研究它们。但是当我看到《品牌思维》这个书名的时候,却产生了很强的兴趣。带着这种求知欲望,我开始了这本书的故事。
两位大师在开篇之前,为我们讲述了“红牛”和“灰雁”的故事:沃尔夫冈.谢弗和J.P.库尔文在一次聚会的时候,旁边的酒友一连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人们对‘灰雁’这种味道平淡无奇的‘极品伏特加’喜爱有加?为什么‘红牛’这些年能经久不衰,是神秘物质牛磺酸让它引人注目的吗?这些问题一下子让两位大师重新思考并讨论了信誉品牌的概念。两位大师在品牌营销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从大众品牌到一线名牌,经由他们策划的品牌涵盖了各个领域、各个类别,而经过时间的积累,对信誉品牌的探讨越来越深入,现在品牌信誉的表现形式比过去要复杂的多,品牌信誉的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着,并在各行各业都有所体现。从现代信誉或者优质品牌到新兴的信誉品牌再到后来的顶级品牌,品牌的营销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和改革。
本书一共由2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的是信誉品牌的反思,从正在改变的时代,到品牌营销简史的介绍,再到顶级品牌的意义,可以让读者宏观的了解一下信誉品牌的概念与意义,这样对读者也是一种很好的交代,为下文的介绍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对于和我一样在品牌领域如小白的读者也更能领会其中的用意了。那第二部部分呢就是更加具体的讲述了顶级品牌的七大奥秘,七条营销原理:首先第一点就是要与众不同,做最闪耀的那一个;第二点要有渴望和归属感;第三点讲的是要有一点点隐私和诱惑力;第四点说的是探求深度的最佳方式;第五点为品牌的核心是产品;第六点为我们展示了品牌也有自己的梦想;最后一点是成长永无止境,永远不要自我满足。
这七点非常深刻的解释了顶级品牌为何会经久不衰,屹立不倒的原因。其实也不光是信誉品牌,只要用心去做的事情,能做到这七点,都会成为一个神话的!
《品牌思维》读后感(七):你会让你的品牌上升一个高度么?
记得刚从事网络的时候就听很多人在说“品牌”,在很多的认知里面就是一个产品的名字比如:娃哈哈,王老吉,乐百氏,加多宝,海飞丝,宝马,奔驰,保时捷等。表面层次就是这样的,但是一个品牌是怎么样诞生的,又是怎么样人尽皆知的可能你就不知道了。
有一本书叫《品牌思维》是国外沃尔夫冈•谢弗写的,书中介绍了品牌的理念,品牌的由来,以及一线品牌的运营 。
在我们周边充斥这大量的品牌,除了比较知名的品牌,让你不进行思考的同时说出来十个品牌,估计没有几个人可以说的出来,那么相比较之下,这些品牌的运营就是不那么成功,也就是有待提高。
书中有一个观点“顶级品牌的三个方向一个定位” 1、使命与神话 2、分合平衡、 3、真理 那么这就可以结合到我们自己的品牌来调整提升品牌的知名度,高度。
纵观历史,每个起义的队伍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多个故事,比如刘帮斩白蛇起义。对于我们的品牌也是一样的,国外的大品牌不但都有一个很美好的故事,而且还有一个比较易于传颂的神话故事做背景,一般都是爱情。
但是在我们国内就很少了,如果让你说出你知道的品牌故事或者品牌背后的神话故事你能说出几个,不言而喻,我们说有的品牌宣传着重点都是产品怎么好,价格怎么便宜,甚至还有一些 虚假宣传等,这就是很大原因你的品牌始终无法让客户记住。
顶级品牌的宣传始终是围绕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神话故事,让客户产生认同感,时不时抛头露面,一直记着。不让你反感也不让你忘记。
沃尔夫冈•谢弗总结了总的信誉品牌运营的方式,从我个人来说,实践性不强,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以提升眼界,但是对于中端从业人员来说是浪费时间。首先书中一些情况在国内是是行不通的。差异化很大。
其中核心的七个原则: 1.最高使命,即第一要务——成为独一无二 2.渴望与归属感——挑战是双向的 3.非销售行为——诱惑至上 4.从神话到意义,探求深度的最佳方式 5.重中之重,产品才是品牌的核心 6.因梦而生,泡沫永远不会破裂 7.成长永无止境,终极平衡法则
对于业余时间充足的运营人员可翻阅一下。总之当你从中有一个点能有所感悟,就足以让你所运营的品牌在各地提升一个层次。
《品牌思维》读后感(八):营销人员必看:《品牌思维》
大学本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同时辅修了公共关系,毕业后从事marketing工作两年,如果你问我有什么书值得一看,对实操有帮助的,我大概会推荐两本,第一本是《新媒体营销圣经》,另外一本就是《品牌思维》。
两本书同样都是外国人所著,都会给国内的marketer带来全新视角,今天先介绍第二本。
拿到《品牌思维》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硬壳的封面吸引,关于书评,我最喜欢这句——本书为我们设立了一把清晰的标尺,在神话、距离、目标、意义和客户反馈之间做出了平衡。
《品牌思维》聚焦在爱马仕、LV、苹果、红牛等世界一线品牌上,毕竟在迭代无比迅速的今天,既能引领三年、五年的流行趋势,又能布局几十年、上百年的长线经营,大品牌营销的确能给营销人员带来不少启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以及大数据的应用接入,当前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渠道为王到以用户为中心,从注重新客获取到注重会员维护,从营销渠道割裂到线上线下融合……我在很多文章里都会这么写,相信很多同行朋友都有切身感受,作为一个营销圈晚辈,我也常常会去研究前辈们是如何适应变化、营销转型的。
而这本书用掉整整一章来讲“正在改变的时代”,相信能让marketer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营销的变化,第二章算是品牌营销的铺垫,对大家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全书的part2部分进入了重点,即顶级品牌的七大奥秘。至于奥秘是什么,诸位可以到书中自行感悟。
至于是否对国内的营销活动有借鉴性呢?我想营销理念是共通的,对用户的关注、对产品、信誉本身的重视是共通的,我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启发。
最后说说书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点。177页里引用了爱马仕总监的一段话:“我们是绝无仅有的不设立营销部门的企业,因为我们的第一目标是产品。”爱马仕从不过度营销,只是简单、诚实、轻描淡写,并具有极度苛刻的工匠精神。所以书中这样说——你要让将你的品牌做成“圣杯”。而我的理解是,圣杯放在那里,不自吹不自擂,却有无数人为之倾覆。现在的受众喜欢很简单很纯粹的东西,比如最近大火的养蛙游戏,比如佛系理念的走红,所以品牌营销也应该一样,去繁化简,把你的品牌核心推出来就够了。
如果说对这本书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大概就是排版和纸张,像课本,要有耐心才能读下去,看我多爱我的工作,哈哈哈。
《品牌思维》读后感(九):为什么女生那么爱买奢侈品?
在世界各地的奥特莱斯与精品店里,大包小包“买买买”的中国的土豪与新贵们无处不在。为了一件衣服、一双鞋子、甚至是一件配饰而挥金如土,这大抵是名牌效应,人们为“顶级品牌”趋之若鹜,试图将自己融入品牌之中,享受属于大牌的美好时光。
是什么让某些品牌如此傲立群雄?在沃尔夫冈·谢弗(Wolfgang Schaefer)的《品牌思维》一书中,主要探讨了关于这些顶级品牌神话的缔造过程。沃尔夫冈是著名公司SelectNY的美国及亚太地区首席策略师,曾为百事、宝洁,联合利华、雀巢等多家公司制定过全球品牌战略,可以说是一位与顶级品牌亲密接触的传奇男子。在他看来,品牌神话有章可循。
整本《品牌思维》的行文逻辑十分清晰,主要阐述了全球顶级品牌的七大营销原理,并配以耳熟能详的例证,将顶级奢侈品品牌的神话进行了剖析。在如今的消费时代,品牌的完整度愈来愈高,不仅意味着质量保证、独特的标识,更是一套完整的架构。正如作者所概括的那样:“品牌不再是一个徽章,它变成了建设自我认知、自我认同的积木,甚至构建了我们的整个世界。”
书中最核心的内容,无疑是顶级品牌的七大不败奥秘,即“品牌思维”与“营销原理”。这七条金科玉律如下:
第一,最高使命——成为独一无二不一样的花朵;
第二,渴望与归属感——创造市场需求,恰到好处的限量;
第三,非销售行为——诱惑至上,营造孤芳自赏的高级感;
第四,从神话到意义——拓展品牌深度;
第五,产品才是品牌的核心——成为“圣杯”,拥有仪式感;
第六,因梦而生——经营梦想,而非执行梦想,让品牌本身成为梦想;
第七,成长永无止境,不断寻求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沃尔夫冈提出的七条营销原理中,最核心的为第四条:“从神话到意义”:一个顶级品牌的意义,发展到极致便是缔造神话。拥有了神话,并让消费群体认同神话,让品牌理念上升到了世界观的地位。品牌拥有者的终极目的不再止步于炫富,而是表达一种对于世界的认同。这的确与从古至今的神话一脉相承,我们的先辈用神话来解释天地的诞生于周遭的世界,而顶级品牌用实体来诠释如何应对当代的危机——特别是精神上的空虚。
在没有神的时代,品牌成为了神,品牌故事成为了神话,大抵蕴含了某种必然性。用物质来填补精神,自然离不开缔造者的诱惑与商业逐利的本质,而这样的品牌神话之所以能成功,却来源于亘古不变的人性——想找到自我,定义自我,走出不安,无论从英雄传奇里,还是从品牌故事里。那些爱买买买的女生心里,都住着一个爱做梦的孩子,依然相信神话,相信世界有机会变好。
《品牌思维》读后感(十):简谈品牌思维
品牌思维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可它又确确实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
就拿买手机举例子吧,虽然现在华为、小米、OPPO 、Vivo 等国产手机越来越优质了,但是一提到买手机,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人们的第一反应却仍是苹果。
苹果手机虽然并不便宜,但事实上苹果手机它的定位并不是手机品牌中的奢侈品,特别是与Vertu、Ulysse Nardin之类的限量定制机相比。
与之相似的还有LV,它是一线大牌奢侈品没错,虽然她不是其中最顶尖的那一个,但它一定是人们能第一时间想到的那一个,这就是品牌的魅力,即所谓的品牌思维。
曾经有人问过,为什么奢侈品和普通品牌的衣服的布料、材质差不多,有些甚至还不如普通品牌,但它却能够那么贵呢?
除却成本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品牌定位,他们推出的品牌所定位的受众人群并不相同。
再拿苹果手机和Vertu手机举例子来说吧,喜爱前沿科技的人就会选择苹果手机这样的产品,而对手机功能不太感冒的,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逼格的富豪们则会更青睐于VERTU这种用料奢华、限量定制的极其昂贵的手机。
品牌营销的受众定位用专业术语来说即是绘制用户形象图,这是一种泛领域行为,任何一个产品经理都不应该对这个词感到陌生。
无论是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产品,甚至是任何一个新商品在面市以前,产品经理都要绘出用户画像图,其中甚至详细到年龄、收入和教育背景、生活理念。年龄、收入和学历,决定了品牌的不同的用料、定价和营销方式。
就如同香奈儿、迪奥、LV虽然都是一线大牌,但是香奈儿的定位是简洁流畅,迪奥的定位是艳丽妩媚,lv的定位是低调优雅一样。
当然了,无论是什么品牌,什么产品,他们的质量其实是最重要的,这是品牌的信誉问题,君不见自从三鹿奶粉事件一出,国内奶粉的购买量直线下降,海外代购婴儿奶粉已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以至于新加坡等多地出现奶粉限购的情况,可见该事件的影响之大、波及范围之广。
为什么选择你,而不是友商的品牌呢?
本书重点阐述了顶级品牌的七大奥秘,即七条营销原理:
第一,最高使命,即第一要务——成为独一无二;
第二,渴望与归属感——挑战是双向的;
第三,非销售行为——诱惑至上;
第四,从神话到意义,探求深度的最佳方式;
第五,重中之重,产品才是品牌的核心;
第六,因梦而生,泡沫永远不会破解;
第七,成长永无止境,终极平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