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是一本由冯先铭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页数:6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陶瓷》精选点评:
●第一本开始了解古玩的书
●考研读物之一,要一读再读系列。
●粗略看了一遍,估计得看多两个月才能吃透知识点
●教材耳
●很好很详细
●太催眠。。。。
●南京。作为逛博物馆入门读物足够了,但缺乏对具体器物的例举,图片质量则为零。
●还是中国陶瓷史比较好
●作为教科书有些落伍了,没有彩图。体系完全按时间排,读起来芜杂,建议同一朝代的就不要完全按年号排,初学者没必要关心康熙和雍正青花的区别。只能说这类入门书太少,有就不错了。
●全是字~·完全看卜下去
《中国陶瓷》读后感(一):一本好的基础读物
突然喜欢起中国陶瓷,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总体来说,书是理论与实战都有,但感觉还是偏重理论,而且很多实战的技术在现在已经过时了。
比如说蛤蜊光,一般的古董小贩都能做出这样的效果了,比如说康熙时期器底的黑糍和旋痕,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可以掌握一些中国古代陶瓷的总体特征,可以作为实战之前的准备。
《中国陶瓷》读后感(二):陶瓷最权威书籍无疑
本书极像八十年代的教科书,内容严谨丰富,配图虽然都是黑白线条图片,无法和现如今精美的彩图插页瓷器书籍相比,但文字内容干货极多,可以说现在很多内容干瘪、图片硬凑、体系混乱的瓷器鉴定书籍中的内容大多源于此书。
另外,对于此书的体系完备,指的是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到清宣统年这段时期的中国陶瓷史,并不包含民国及建国后567瓷的内容,而现在的瓷器收藏市场接触到的大多是清末民国乃至文革厂货之类的瓷器,假货赝品极多,所以想了解民国和建国后567瓷的这本书并没有任何相关内容。
《中国陶瓷》读后感(三):《中国陶瓷》书评
2014年12月20日,读完硅酸盐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从那天晚上开始,阅读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又过了25天,于2015年1月14日将此书读完。
两本书确实都是中国陶瓷史的最基本读物,内容方面,《中国陶瓷》比《中国陶瓷史》成果更新约二十年。排序方面,大硬壳书基本按照颜色排列叙述,而小厚本按照窑口叙述。进入元明清彩瓷部分,则按照品种叙述。
两者之间有些地方说法略有不同,想必是研究成果的加深而至。而后者也大概在2001年左右,由此可知更替。
阅读过程中,显然是小厚本手捧更为方便与舒适,时不常与《中国陶瓷史》对比,便知其中的细微不同及叙述顺序的差异。应该两本书同时阅读每一章节,后整理出表。不知此项工作,何时才能完成。
《中国陶瓷》读后感(四):震惊:专家看走眼,稀世珍宝竟是仿制品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重庆永川农民刘某某,在田间偶得一个喂鸡的破罐子,疑似是古董,边收藏了起来,后来经过专家鉴定才得知,这个喂鸡罐竟然是距今千年的稀世古瓷,全国仅有三件,专家估价称最少值千万元,刘某某打算把这件稀世古瓷拿到某大型拍卖场拍卖,引起全国范围内的轰动,不过后来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拍卖场的私用古董鉴定师称这个稀世古瓷的真假有待商定,因为鉴定师称在一家陶瓷工坊看过类似同风格系列的瓷器。此言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的人都在骂专家是“砖家”,“中国特色专家”有的人持保守看法,到底是专家的水平的问题?还是那家瓷器的制作水平好呢?此事在网上抄的热火朝天,据某门户网站称已经联系这家名叫桔子印象创意陶瓷工坊,工坊负责人宣称确实有此系列的创意瓷器,产地是江西景德镇,都是一些有几十年制陶手艺的老艺人制作的,他们的制陶水平堪称一绝,门下收徒无数,默默的把中国制陶手艺发扬光大。网友得知此消息,都笑称要去桔子印象创意陶瓷工坊买一两件瓷器,卖给国内某些专家,那样就发财了。据某门户网站后续报道,该工坊被报道之后所有的陶瓷都被热情的网友购买一空。
《中国陶瓷》读后感(五):桔子印象DIY工坊是一个有意义的地方
大清早的,孩子就吵着想要去玩泥巴,不过想想在自然环境渐渐缺少的现在都市,我们这一代的小孩子确实没有我那代的独有的快乐,泥巴这种脏兮兮的东西,更别说了,大人碰都不能碰,听一个幼儿园家长说,南昌有一个特别好玩的地方----桔子印象DIY工坊,适合亲子玩耍,所以一到周末就拉着我一起去玩。
开车来到桔子印象工坊,孩子就特别高兴,工坊里的老师认真的跟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瓷器的一些知识,孩子也特别认真的且积极回应老师,还要积极的参与演示拉胚的步骤,之后我们一家人都在参与,桔子印象工坊的泥巴很细腻,很润滑,接着演示拉坯,给人感觉真的好神奇,眼前这转盘不停的转动,那一个死气沉沉的泥巴很神奇的在老师的手中成为一个碗装,接着老师又将碗拉成了一个花瓶,孩子看了一直拍手叫好。拉坯看似简单,真的到我们自己去体验的时候,完全不能把握好自己的力,根本不能就像老师所说的,我们要让泥听我们的话,不能让泥带着我们转。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也成功的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雏形,之后我们决定将孩子做出的作品烧制成瓷器留作纪念,很感谢朋友给我介绍的一个好地方,我也希望更多的孩子一起来玩这个,真的挺有意思,如果想让孩子体验我们的童年,那就赶紧来吧,真的很值得来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