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补上的一课》是一本由米歇尔·克莱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361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应该补上的一课》精选点评:
●封面设计很没品,不过内容很好,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还行吧~对于中国人,因为文化不同,所以有些东西得删减,入乡随俗
●如果要说哪本书不得不看,这本书就实至名归
●我是先跟着米杉做助教,再给学生上课时又再次阅读,竟然觉得还是会有收获。
●old but good
●把上政治课的时间用到这儿多好。
●看到第四章,意识到是好书。真是缺啥补啥的秘方。以前看NLP的书籍,懂了,但是没消化,没读进去。“不得其门而入”。。这本书,就是一个入口。 快看到结束了,触动很大,正在尝试去结束和改变。 还有重复看一遍。
●关于人际交流的一本好书,大概是封面不太吸引人,关注的人不是太多。不过正的是本好书。
●我果然适合读低智的书
●结构化的书,重点在思维模式和个人日志。
《应该补上的一课》读后感(一):读着玩的同学就别读了
读着玩的同学就别读了
很赞同唯物主义的也别读了
这本书指出了大家常有的认知习惯的错误
比如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揣摩别人行为的背后动机
告诉了我们此时此刻的重要性
简单的情节了涉及和好多心理学分支代表的理念
所以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应该补上的一课》读后感(二):亲子或其它培训师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有非常清楚的条理和具体方法,它的标题和封面同实际的内容完全不符。
内在的价值远远未被表现出来。
书中举出详尽的活动例子,详尽的呈现出培训课中将发生的一切。
对于培训师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书中众多游戏非常不错。
《应该补上的一课》读后感(三):封面和书名埋没了这本好书
如果要问团体咨询师、培训师最想看什么书?那肯定是如何带动现场气氛、如何与听众形成很好互动。
现在大众评价一个团体培训或者咨询最大的标准就是看其“控场”能力,也就是其感染力。
这个书,就恰好是讲这个的……而且,而且,非常,非常细致!好书,可惜绝版了,不太好买了……
《应该补上的一课》读后感(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书中最打动我的其实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如果你选择放弃你的权力,让自己无能为力,你的身体也会有这种乏力的感觉,没有活力!如果你选择拥有权力,你就是处于当权的位置,实际上:你有大量的时间做你想做的事情!
本书提供了另外一种教育方法:即游戏教学法,不似国内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自己探索内心真正的声音,所以,我觉得,搞教育的老师们都应该来读读此书.
《应该补上的一课》读后感(五):发现自己的可操作方式
有关发现自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很多书,都是一个人自说自话自以为是的理解和自己消化,对书的感悟和自己当时的状态有关,而不是书的本身有关;这本书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客观的呈现方式。仿佛不你一个人在感觉、一个人在觉悟,而是有对照,发现自己的感觉、感受。详细指出,怎样做才是不评判,怎么做才是表达感受,怎么做别人能够接受,怎么做事解决问题而不是引起冲突等等。
很多讲沟通、认识自己的书,但操作都很困难,仿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种。这本书完全不同,更强调的是可操作性,每个章节都可以更深入的觉察自己内心的需要,从而调整自己的情绪,发现自己原始基膜的出处。
此书,不是一本读读的书,要操作,体验,再操作,再体验。如果只是读完,而没有尝试去体验一把,可能会让这本书的精华丢掉不少。
缺点:书的封皮,太一般,没有感觉。书名也没有突出内容。(我是这个感觉)
书是否精彩和书有关,更 有关的是读书人此刻的状态,是不是合适此书。书对了,人对了,时辰也对了,才是最佳的。书,也有书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