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玛托娃诗选》是一本由阿赫玛托娃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1.70,页数:2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赫玛托娃诗选》精选点评:
●让爱情像一块墓碑。
●更喜欢茨维塔耶娃吧。
●只有美少女才能写出这种诗 又不让人厌恶
●三点五星吧。阿赫玛托娃的诗,说好也不好,说烂也不烂。我相信译者拉低了她诗的美感。但诗最重要的是感染力,前面的爱情诗不如其他诗人,二战时期的爱国诗,又缺乏力量。
●09-08-10 购于孔夫子
●挺好读的,就是贴韵律有点不习惯,很明显有些句子是为了扣韵脚。和最近版本比对还是觉得新版好一点(部分。
●为上帝无法拯救的苦难。干杯。
●“易朽的生活啊,你易朽而又丰美。”
●爱情就是这样,一会儿蜷缩一会儿咕咕叫喊。
《阿赫玛托娃诗选》读后感(一):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部分特点
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作属于阿克梅派,他曾试图摆脱象征主义诗歌的神秘主义色彩,主张抒写人的具体的隐秘内心轰动,主张对细节精心描绘,要求诗歌形式的完美和诗句的简洁、凝练、节奏的匀称。这既是她的创作原则,又是阿克梅派的创作风格和体系。
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大都比较短小、精致,大多都是爱情诗,因此常有“俄罗斯的萨福”之称。然而她一般不写圆满的爱情,而是写爱情带给人的痛苦、悲哀。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最后一次相见之歌》这首诗:
胸口变得那么无助般地冰凉,
而脚步却迈得如此轻快。
我竟把左手的手套
套在了右手上。
我只记得迈了三步,
实际上跨下了许多梯级!
枫树间响起了秋的悄声低语:
“跟我一起死去!
命运欺骗了我,
它忧郁、多变、邪恶。”
我回答说:“亲爱的, 亲爱的!
我亦如此。让我们一起逝去……”
这是最后一次相见的歌曲。
我睥睨你那晦暗的楼房。
只见卧室的烛影
闪烁着冷漠的黄光。
全诗不长,但通过主人公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女子在和负心汉最后一次相见时内心的矛盾和迷惘。她是如此匆忙地下楼,“竟把左手的手套套在了右手上”,她跨下的阶梯很多,但“只记得迈了三步”……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秋,主人公又是如何睥睨“闪烁着冷漠的黄光”的卧室窗户,一切都是栩栩如生,构成了一幅十分凄凉的画面。
另一方面,从她的诗作中可以看到一个孤独女性的复杂内心斗争:“对我来说,丈夫等于刽子手,家是监狱。”从中可以看出她对真正的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她“有如一只撞击透明玻璃的鸟儿,羽翼上泛起了血迹……”(1921)
总而言之,阿赫玛托娃诗歌语言精练,短短的几行便能表现出许多微妙起伏的细节。她总是有意回避文字的华丽,追求日常生活中通俗易懂的平淡、朴素、散文式的语言。
《阿赫玛托娃诗选》读后感(二):“这里一切都会活得比我长久”
我个人依然认为,诗歌是最为极致的灵魂高度。至少就是那一瞬间的极致高度。嗯,哪怕就仅仅一瞬间。也不管这个高度因循怎样的渠道而来。或神赐,或淬炼。那一瞬间,无可复制,无可逾越。
关于阿赫玛托娃,尚未详细研究她的经历。在诗里八卦点她的样子,“你尽可把我叫作违规的女人”,“对于我,一个有罪和浪荡的女子,/惟有你一人从不责难”。一个违规的女人,必然是有非常之热烈的灵魂的。换个主谓结构,一个有着热烈灵魂的女人,必然会违规。贤淑的女人是他者的标准和寐求,他们排斥、反感女人的热烈与黑暗。但热烈与黑暗,是一颗心灵完整而有力的存在。拥有热烈与黑暗心灵的女人是他者眼中违规的女人。但世界绝然而然存在这样骄傲的女人。“你是谁呢:是我的兄弟还是情侣,/我记不起了,也不必记得啦。”等我以后去研究她来佐证这个揣测。
另抄局部如下。
《海滨十四行诗》
这里一切都会活得比我长久,
一切,甚至那残破的椋鸟窝,
还有这空气,春天的空气,
完成了越海的飞行。
。。。
《所有亲爱者的灵魂都在高空的星上》
所有亲爱者的灵魂都在高空的星上。
多么好啊,没有朋友可失去,
没有人可为之哭泣。皇村的空气
有利于使心中的歌重新唱起。
。。。
《一些人映照在温柔的目光中》
一些人映照在温柔的目光中,
另一些人饮酒直至阳光照临,
而我整夜进行谈判
同自己桀骜不驯的良心。
我说道:“我负起你的重担,
真沉重啊,你可知道已有多少年。”
但是对于良心不存在时间,
对于良心在尘世也没有空间。
。。。
《神秘的春天还懈怠无力》
。。。
你没有同我在一起,但这并不是别离:
每一瞬间对我都是庄严的讯息。
我知道,你陷于那样的痛苦,
你无法说出自己内心的话语。
(非常好的最后这一手。。。)
《乡土》
世界上没有人比我们更骄矜,纯朴和无所忧戚。
1922年
我们不把它珍藏在香囊佩戴胸前,
我们也不为它作诗吟咏赞许,
它不触动我们悲伤的梦魇,
它也不显出像是上帝恩赐的福地。
我们在内心深处不把它当成
可买可卖的物品,
在它身上我们害病、凄然、备受苦难,
对它我们甚至从不忧烦思念。
是啊,对于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泥土,
是啊,对于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碎屑。
我们磨它,揉它,捻它,
它不跟任何东西混杂一起。
但是最终我们会躺倒在它怀里并变成它,
因此我们才那样无拘无束地称它为自己的。 1961年
《阿赫玛托娃诗选》读后感(三):对的句子出现在对的地方,而非用修辞与想象装饰贫瘠的真诚。
今日读罢《阿赫玛托娃诗选》,译者王守仁、黎华,漓江出版社,为史笑添一月份借给我两本书其一。封皮蓝绿,画有黑暗的松林,背面是一艘帆船的黑影。全书巴掌大小。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出身贵族,青年时曾患肺病,终生怀念皇村。
散文式的对话,便成了诗歌,如《披着深色的纱笼……》《你可想知道……》《最后一次相见》《客人》。
对的句子出现在对的地方,而非用修辞与想象装饰贫瘠的真诚,这大概是我在诗歌所欠缺的吧。
另: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人们不是由于国际问题而去投水自尽和开枪自杀。
附:“灿烂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把雪白的墙壁映得五彩缤纷……”
“哦,那蕴含着他短暂而轻浮恋情的/迅速飞逝的冬月啊,如何召你回还!”
“心同心无法拴在一起,/如果你愿意——那就离去。/为人生道路上的自由人/已准备好累累的幸福果实。/我不悲泣,也不怨尤,/我注定不会成为幸福的女人。/别吻我吧,我已疲惫不已,——/前来吻我的将是死神。/随着一片雪白的寒冷,/冬日伴我在极度的忧闷中度过。/你远远胜过我所选择的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你是谁呢:是我的兄弟还是情侣,/我记不起了,也不必记得啦。”
“我像生活在挂钟里的杜鹃。”
“那儿是一尊酷肖我的大理石像。”
“可我也不愿意,不愿意,不愿意/知道”
“我知道:他还活着,还呼吸,/他决不会成为忧戚悲伤的人。”
“池中有一条硕大的公鲫鱼,/还有一条硕大的母鲫鱼同它在一起。”
“在我们乌黑的发辫里,/何以编结进银色的发绺,——”
“易朽的生活啊,你易朽而又丰美。”
“每家小铺都摆设着鲜艳夺目的玩具:狮子抱着大书躺在绣花枕上,/狮子抱着大书立在大理石圆柱上。”
“干枯的玫瑰色的嘴唇”
“你不赏给我情爱和安谧,/那就赐予我痛苦的荣誉。”
“我成了健忘者中最健忘的人,/岁月缓缓飘逝。/那未被吻过的嘴唇,不含笑意的眼睛,/是永远也不会归还给我的。”
“那是一年中的第五个季节,/唯有把它赞颂。/你尽可自由地呼吸,/因为这是爱情。/天空高高地升腾,/物体的轮廓清淡,/身体不去庆祝/自己忧郁的周年。”
“我歌唱,森林绿光闪烁。”
“哑女”
“你怎能眺望涅瓦河,/你怎能登临那些大桥?……/无怪乎人们说我忧郁,/自从我梦见了你。/黑天使的翅膀是尖尖的,/最后的审判即将到来,/深红色的雀麦宛如玫瑰,/在雪地里盛开。”
“仿佛我的兄弟已经逝去。”
“所有亲爱者的灵魂都在高空的星上。/多么好啊,没有朋友可失去。”
“这——在生活中不伦不类/这——当黄金时代降临,/这——当严酷的战争结束,/这——当我同你相逢的时辰。”
“让蝴蝶从肩头飞向草地,/让第一枝蒲公英绽开羽毛。”
“我看到了自己的城市。”
“我在波浪上漫游,在森林里藏匿,/我在纯净的珐琅上现出身影,/对离别我大概能够应付自如,/可同你相见——却未必能行。”
“在那编造梦的地方/不同的梦未到过你我的脑海,/我们做的是同一个梦,不过/也有力量,如同春之到来。”
《阿赫玛托娃诗选》读后感(四):一个吹着风笛的男孩
在孔夫子旧书网找到早年读过的一本诗歌选(五角丛书:外国诗人成名作选)。初中毕业时候?高中时候?什么时候读的,已经记得不具体了。
就是为了看到里面的一首诗:
一个吹着风笛的男孩
一个吹着风笛的小男孩,
一个编着花环的小姑娘,
林中两条交叉的小径,
还有远方田野上遥远的火花,——
这一切我都看见,这一切我都记着,
深情地把它珍藏在心底。
只有一件事我至今还不知道,
甚至再也不能够把它记忆。
我既不祈求智慧,也不祈求力量,
啊,只求你让我烤烤火!
我冷呀 ……快乐之神,有翅膀的,
没有翅膀的,都不会来探望我!
多年后,读到李清照的词《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每次读易安居士的这首词,总会联想起某个女诗人的诗---当时根本不记得她的名字。现在重新捧到多年前的书,又捧起了多年前的时光感觉,也记住了这个女诗人的名字:阿赫玛托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