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弘一大师传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1-01 00:47: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弘一大师传读后感锦集

  《弘一大师传》是一本由陈慧剑著作,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80,页数:3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弘一大师传》精选点评:

  ●后半段比较纠结,一直寻求闭关而不得,应该再多一些他在佛学的成就阐述

  ●对弘一大师生平“流水账 ”式的记录。

  ●这书在台湾获得过传记文学奖,很多年前的版本又加上了最近的资料,先得承认作者在资料搜集整合上的功夫。但是一个律宗大德的传记也得太儿女情长,不如虚云老和尚年谱,甚至不及林清玄那本薄薄的《呀,弘一》。

  ●太水了

  ●太流水了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作者并不是擅长讲故事的人,这本书初读起来有些许乏味。但弘一大师的生平足以令人生敬。读完这本书,感觉受益良多。

  ●文风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不喜欢这本书的记录方式

  ●读至 “悲欣交集” 不禁流泪

  ●2017.7.21,听闻诚品吴清友仙逝,生前推荐陈先生之《弘一大师传》,即刻拜读,以兹纪念。 8.12始读,越读越不由得正襟危坐,肃然起敬。 8.22日读毕。悲欣交集。高山仰止!

  《弘一大师传》读后感(一):读弘一,不可不读陈慧剑的《弘一大师传》

  推荐喜爱、尊敬弘一的人来读读这本经典的弘一大师传。

  不得不说说这本书令人敬重的作者陈慧剑居士。陈慧剑居士是台湾一位很有名望的僧传作家,《弘一大师传》是他的代表作。这本书是他花了三十多年创作、修订而成的。就现在的作者来说,很难有这样的专注力和功力了。该书应该成为,也已经成为解读弘一大师一生传奇的经典作品。

  《弘一大师传》读后感(二):若对弘一法师感兴趣,推荐一读。

  整本书比较平淡,后半部分读起来有些枯燥(似流水账)。不过,读书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很感动的内容,弘一法师一生的行仪自是不必说,高山仰止,庄严殊胜 顶礼赞叹。

  还有感觉那个年代的人们 知己相交大多是深厚且纯朴的,真好啊。

  读书的过程,心里一直是安宁平和的感觉,大概是因为受弘一法师的行仪所感染,于是读着书的我,也慢慢安静下来。

  之前读过丰子恺先生怀念李叔同先生的文章,生动有趣 情意悠长,非常喜欢。

  我想如果弘一法师的传记是由丰子恺先生来写,应该会特别好吧。但由于种种原因,先生为法师写传记的机缘没有成熟。我心里是有些遗憾的,不过 也告诉自己 没关系 随缘惜缘莫攀缘。

  还是感恩能读到这本传记,感恩作者的辛勤付出 和众多助缘,使这本书能在大陆发行,并且我能有幸读到。

  若对弘一法师感兴趣,这本书 还是推荐一读。

  《弘一大师传》读后感(三):随缘~

  因缘:

  8月初,伯母给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剧票让我们去看,一下子喜欢上了,决定多尝试期他形式的演出。回来选剧时,自然而肯定的预订了话剧“聆听弘一”,心中一直向往,但一直未能实际接触的题材。也是因为这部剧,决定去图书馆看看,找些背景材料阅读,也开启了近期的阅读之路,包括douban笔记这个事。一连串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像书里写的那种因缘注定。

  内容:

  如作者自序,这是一本文学作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来了解大师,就是传记,不用那么严肃。对我起到了普及作用,知道了大师的一生的故事,心性和坚持,侧重于大师生活中发生的事,而不是他的主张,或著作,对我足矣。

  对大师,我的几个关键词:

  1,专注和投入

  2,自律和自醒

  3,随缘

  后面也许还会顺着这个引子,再阅读一些佛学相关内容。目前还停留在丰富知识,不是信仰范畴。

  《弘一大师传》读后感(四):读《弘一大师传》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歌,我总想起这首歌的填词者李叔同,想起他绚烂而无与伦比的艺术人生走到一半,戛然而止,出家当和尚。觉得非常惋惜和困惑。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是看破红尘了吗?于是阅读了这本由陈慧剑为他写的传记。

  他的前半生是李叔同,出生于官宦世家,19岁奉母携妻移居上海,精通书法、金石、诗词、书、画、戏剧,曾经是上海滩上著名的浪荡公子哥儿;26岁留学日本,学习油画、话剧和钢琴。32岁学成归国后在高校任教。如今留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的就是他的艺术成就。

  学佛除了“夙慧深,善根厚”还要有因缘。从小受到家庭的耳渲目染,李叔同对佛教的一些经典并不陌生,37岁那年他去虎跑寺试验性断食,一切感觉良好,于是开始素食、供佛、读佛经,继而出家。缘分到了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一般人认为出家当和尚是避世,在现实中遇到各种不如意,于是看破红尘出家。而弘一大师的出家是延续了他艺术家的气质和认真的精神,因为对佛教的热爱而践行佛教之精神。佛教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如果不能放弃世俗的名利,潜心研究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弘一大师出家后除了潜心念佛,对佛教的贡献颇多:比如用目录学的方法整理散落在各寺院的佛经;写书著作、在灭佛运动中护持佛法、到各地演讲弘扬佛法、以自己的墨宝、戒行接引众生入佛门……等等,可见弘一大师的出家不是无为,而是有为。

  传记的作者陈慧剑先生,是台湾著名的佛学家、僧传作家和弘学家,对佛学和儒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并描写弘一大师的人生选择。同时通过对弘一大师一生的描写对佛教的一些含义也进行了普及,让读者对佛肃然起敬,心生向往。

  有关佛学的著作,我还看过《西藏生死书》,这本是普及藏传佛教的入门著作,讲了关于生死轮回、转世还有活佛、上师之类。跟自己的所受的教育、常识相去甚远,再加上身边有看了这本书而学佛而变得神经兮兮不可理喻的朋友,让我觉得藏传佛教神秘而疏远。

  《弘一大师传》介绍佛家戒律的过程,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用在生活教育的磨炼,而弘一大师始终践行之只让人觉得亲切而油然产生好感,佛学是美而可以亲近的。

  最后用丰子恺的评论结束。

  人生的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弘一大师传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