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书中书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11-23 03:47: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书中书的读后感大全

  《书中书》是一本由李炜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页数:277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中书》精选点评:

  ●大半

  ●文学 哲学 尤其是 诗

  ●现在 合上书 去睡觉 因为你已经看过星星了

  ●三分,思维跳跃有点散。多一分给李炜。

  ●现在阅读《书城》也很期盼他的文章。穿针引线,结构精巧。

  ●能这么掉书袋,我也服

  ●是一本感激相会却无法拥有的书,所提作家很多闻所未闻,以致难以进入,那些爱书的故事却又很有感受

  ●用英文写的原著,然后由她人翻成中文,所以里头的文法和幽默都很欧式,非常喜欢这本书,也不枯燥,但我只是还跟不上他,只能仰望一下,傻笑一声

  ●最近很喜歡這個作者,只是這本書寫得有些沒滋味,遠不及碎心曲的驚艷。

  ●070922购书于上海书城

  《书中书》读后感(一):附 《书中书》封底的摘引

  《书中书》是一位才学出众的书痴写给天下书痴共赏的一部奇书,妙书,绝书,在网络要颠覆书香的今日,尤其值得所有的“读书人”来细读。—— 余光中

  over

  ------------------

  作者是书痴,你读这本书 也会成书痴,有这个危险啊 呵呵 小心 俺没提醒过你

  《书中书》读后感(二):读《书中书》

  李炜的《书中书》大约看完了 剩下的理解不了 不是含糊的说 而是根本不能用肯定句 你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他阅读广泛又深入近百位的文人墨客生活的细枝末节方方面面 涉及的不是一点两点 一片两片的范围 书痴冠到他的名下 一点儿也不过分。他那样读太苦也太累,想着一次看足四个钟头 呵呵 想必是个引人入胜的情景吧 ——太忙了 而没有时间思考? 也许吧 典故也是最好的一种缀文啦

  把原来的“力荐” 做个小小的调整 还是说“推荐”比较好

  《书中书》读后感(三):《书中书》窥人

  在苏惟楚的Blog中看到,借过来读。

  《傲慢》,保罗·瓦雷里。苏惟楚说看到这章,第一个就想到了我。不否认。尤其看到这句话:“他的自我投入是一种严厉的自我克制的结果。他在内心是个苦修会的修士”。

  《选择》,克尔凯郭尔。比较熟悉这个人。他的出身,他的家庭,他的恋情。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道德高度,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相反,却是让人心碎的痛苦。

  《移情》,安徒生。不论他如何势力,如何丑陋,如何在个人情感上失败到底。但不能否认,他有着深邃的眼神和思想。名义上的童话,《柳树下的梦》,《爱上火炉的雪人》,那些个凄惨的故事。

  《矛盾》,马尔萨斯。你以为你学识广,其实很多时候只是你自己欺骗自己的把戏。卖弄着,来表现你自己的知之甚多。“博学多闻,无法让一个人更有智慧,却不可抗拒地使他虚荣而自负!”。

  多么绝妙的讽刺!

  年少,厌恶世俗,蔑视权威,行事乖张;如今,只道天凉好个秋。

  《书中书》读后感(四):意想不到的书评

  这确实是一本奇书,前半部分几乎读不下去,完全是一个书痴子的自言自语吗,与我又有何干?

  但坚持读了几个晚上,渐渐就发现了妙处。其美妙不光是有许多作家故那么简单,特别是李纬提炼出的每个小标题,简直是绝妙神笔。

  正如上面“老哈”所说-------

  剩下的理解不了 不是含糊的说 而是根本不能用肯定句 你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他阅读广泛又深入近百位的文人墨客生活的细枝末节方方面面 涉及的不是一点两点 一片两片的范围 书痴冠到他的名下 一点儿也不过分。

  --------------------------------------------

  可以说,李纬的这种写作方法是难以模仿的,他是自己处处、时时以书痴自况自处的。

  对于这样的书,我还是按老习惯,抄几段吧。

  李纬:“我想我们都同意一件事,阅读的最高享受就是意外地发现我们和不认识、住在半个地球之外、甚至可能已死了好几世纪的人,心有戚戚焉矣!而他们已设法描写出我们确切的感觉,想到我们确切的意念。只是,他们比我们做得要好,别具风格而更流利,更有智慧更聪明。”【正如Ernst Bloch说的“读到一个好作者时最典型的感觉是:他怎么知道我是这样的?”】P85

  “书籍收藏家刚开始是主子。他有权力去决定、去选择。而书呢,既不会讲话又无助,是个现成的奴隶。它们忠实地服务主子,满足他每个怪念头。它们完全在他掌握之中,或被卖掉或被毁掉,随他高兴。然而,随着收藏家增添愈多珍贵的书后,他也变得愈来愈依赖他的收藏。他很快就会因收藏而被定位,几乎只为收藏而活。那么惊人的事就会发生了:收藏物和收藏家的权力地位对调了。现在书本是真正的主子,而收藏家则沧为奴隶。现在轮到他来服务了;他欣然而自愿地负起他所收藏之物的需要。P151

  “我们都知道受教育的一般意义,特别是阅读伟大的经典之作,是在让我们‘人性化’,以便我们能全面提升:更为慈爱、更为关怀、更为体谅。然而,通常是相反的效果。我们些微的学问让我们变得势利。我们很无礼地打断那些对问题的理解没有我们这么肯定的人。我们对那些缺乏我们这种修养的人带有屈就感。约瑟夫•艾迪生优雅地说道:‘博学多闻,无法让一个人更有智慧,却不可抗拒地使他虚荣而自负。’”P207

  《书中书》读后感(五):掉进书海

  全书分30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一个主题词,我觉得我有必要依次摘录下来——无聊、乐趣、友情、选择、贫穷、醺然、交换、隐藏、翻译、边缘、愤怒、傲慢、牺牲、分身、偏见、劳役、无用、冲动、蜕变、失败、矛盾、移情、妨碍、逃离、死亡、犹豫、希望、不读、告别、辜负。每个主题词背后都有一个文人作为叙述对象,对应于其言论和事迹,作者给出自己的解读,尽管每个小标题只是一位文人,但是这一位文人通常引出若干个文人,然后纵观整本书,涉及的作家们实在是太多,至于作者的阅读量,我根本不用多做赞美,连著名学者余光中都竖起了大拇指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是李炜认为自己读的还太少,让普通读者群体情何以堪,值得注意的是,李炜笔下的作家基本都是欧洲的,美洲的也有提及,亚洲的一个也没有,更别说中国了,他作为华裔群体,一味阅读西方书籍,多少有点让我不平。 随便打开几个小节就能发现,作者是真的书痴,一般人做不到,尽管我自认为也比较爱看书,但是比起他来,简直什么都不是,也因此,他对于书的许多情感我无法做到感同身受,这是层次的高低造成的,他对于藏书爱书群体的描写也能让读者称奇,毕竟,他们太不同寻常了。 全书大约是从藏书、读书、论书三个方面说起的,大部分章节都是在读书,讲书的作者的各种事迹,然而这些作者我基本都不知道,所以有点对牛弹琴的感觉,对这些作者的好奇心不怎么有,也导致阅读大部分主题节的时候无所适从,吸收到的东西寥寥无几;真让我有点收获的,集中在论书这一块,谈到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等问题,他是作为一个资深的书痴讨论的这个问题,所以还是很值得听取的。有关藏书,我真是敬佩于藏书狂这个群体,他们自己是感觉不出什么,可是当我看到李炜为买书省吃俭用并办了若干张信用卡的时候,真是难以想象书的魅力对他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他们对各种版本和作者如数家珍,很多作者的私事也了解那么清楚,最让我吃惊的是费尔南多.佩索阿,一个人分身好几个人进行创作(全部加起来有七十多个他名,而且大部分人的人物履历非常清楚),我简直怀疑他有人格分裂症,乐此不疲,更有意思的是他借助不同的人创作的诗文还风格迥异,这些人还被他理出了关系网,把当时的人都蒙混过关,真是,太神奇了。此外,还有用人皮做书封面的,还有专门癖好的人要用特定的皮肤,比如某色情书籍要用两个处女大腿之间的皮肤作封,还有把一个人变成一本书的,对,一个人就是一本书,多么艺术品的想法啊。 作为一个顶级书痴,李炜时常抱怨书看不完,世上的好书那么多,他终其一生也看不完,所以他拼尽全力,并最大限度地只读好书,不读坏书,的确是这样,看书越多的人越发觉自己没看的东西太多。法国小说家丹尼尔.贝纳提供了读者的十项权利,我觉得放在这里,尽管李炜本人对此多少有些不赞同——1.不读的权利,2.跳页的权利,3.不读完的权利,4.重读的权利,5.读任何东西的权利,6.消遣的权利,7.随处读的权利,8.浏览的权利,9.大声读出来的权利,10.不必为自己的品位辩护的权利。 至于为什么要看书,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主要集中在“矛盾”一节中),尽管还不是最终答案: 书本变成了我秘密的恶劣行径······是我的麻醉药,我的可卡因,我的兴奋剂,我的迷幻药······你能与别人感同身受。如果你真的想体验一下天才是什么感觉,那么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捷径······特别是阅读伟大的经典之作,是在让我们“人性化”,以便我们能全面提升:更为慈爱、更为关怀、更为体谅。然而,通常是相反的效果。我们些微的学问让我们变得势利。我们很无礼地打断那些对问题的理解没有我们这么肯定的人。我们对那些缺乏我们这种修养的人带有屈就感······因为我们大部分从书上拾人牙慧得来的东西,是不会生根的。没错,种子可能在那儿,在我们脑中泥土的某个地方,但永远不会发芽,因为我们大部分都不记得了······ 他还在这里根据马尔萨斯的悲观论得出了三个令人沮丧的推断:1.我们读的书按自然数增长,我们的自负却以几何的比例增长;2.如果说我们读的书按自然数增长,那么我们忘记的却以几何的比例增长;3.在我们经由书本的学习以自然数增长时,我们果断行动的能力却以几何的速度减退。 还有读书的冷酷: 我能说什么呢?我为智识和表面的完美所蒙蔽。我只需索对一般人来说太过艰难或对他们而言从没听过的作品。我把一切达不到我虚荣美感的东西都淘汰出局。如果瓦雷里的头脑先生会费事去读书的话,他会是个跟我很像的读者:冷酷,全然地冷酷,全是头脑活动而无感情。那我这些时间都在干什么啊?文学?何苦来哉!我应该穿一件白袍子在实验室工作! 还有西塞罗列举的读书的好处,不过李炜认为那是为了娱乐而读的: 没有其他精神的活动会这么延伸我们的同情心,会这么启发我们的理解。没有其他的追求像这样属于所有的时代、所有的年龄、所有的情况;但这项活动却在我们年轻时给我们激励,年老时给我们消遣,这在成功时增加魅力,而失败时提供安慰的避难所。在家里,它让人愉快,而在世界上,它不阻碍。通宵达旦,在我们旅行游览、国庆假日时,它是我们永远可靠的良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书中书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