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碰巧的杰作》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11-21 03:01: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碰巧的杰作》读后感精选

  《碰巧的杰作》是一本由迈克尔·基默尔曼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44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0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碰巧的杰作》精选点评:

  ●很水

  ●很抽象的说~~~

  ●我不懂艺术,却伸长了脖子向里面张望。

  ●很久之前看了个开头 现在拿起了看,觉得非常好,非常好

  ●面对艺术多一种认识

  ●几年前读的,文风轻巧,特别喜欢

  ●正在

  ●教你如何超越庸常生活

  ●2008年1月11日上海大降温(降幅8-10摄氏度)陕西南路地铁站季风书园

  ●非常好的一本书

  《碰巧的杰作》读后感(一):没有碰巧的杰作

  读了有些压抑。

  思想是痛苦的,煎熬的,艺术家通过艺术来思想,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付出了一生,因为总是想表达一些平常不能表达的。

  用一生来纠葛的爱情,用11年来画一幅几千磅的话,26岁就结束了生命。

  《碰巧的杰作》读后感(二):书一般

  感觉就是一编辑把他知道的奇闻逸事加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了,写的很随意,说实在的那些碰巧的艺术也许是真的艺术,好的东西也许永远没有人发现,或者失传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开头说的孤独画家,无意中碰到了他的最爱,然后2人在田原中过着隐居生活,当时是在2次世界大战时期,画家一辈子在日记里仅表露过2次心迹,他媳妇死的那天他也只写了今天的天气,这哥们的内心太强大了,这是我一直想做做不到的

  《碰巧的杰作》读后感(三):如所有杰作的主人一样

  ,深情而专注。

  博纳尔的绘画和情爱,夏洛特·萨洛蒙的图文日记,杰伊·德费奥的《玫瑰》传奇,弗兰克·赫利的探险摄影记录,南希·霍尔特的《太阳隧道》和詹姆斯·特瑞尔的罗登火山口,夏尔丹温煦自然的生活小景,韦恩·蒂博忧郁的机智,像一场场的经典电影张贴印刷在日历上被风吹轻。

  一流的译笔传递一往情深地叙述下那一颗颗一往无前的心。

  2012.3.10 谢谢志凌。

  《碰巧的杰作》读后感(四):从无名的杰作到碰巧的杰作

  《碰巧的杰作》,书名,我猜,或许跟巴尔扎克的短小说《无名的杰作》有些关系?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读,会是什么滋味?

  《无名的杰作》被抬举得很高,说是现代艺术的寓言:艺术,好似维特根斯坦的梯子,连着可说与不可说的。强要上那梯子上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为疯狂所毁。《碰巧的杰作》也讲艺术家的故事,不过并非虚构,也未能达到寓言的层次,却好比好莱坞的情感片,充溢着令人感动与思索的情节,艺术与生命,历经挣扎,最终在现世的生活中达成妥协,虽然只是情感上的妥协:于是我们得到些有关生活与艺术的箴言。作者毕竟美国人。如果以《无名的杰作》开头,《碰巧的杰作》结尾,倒真可看出现代艺术怎样奔涌而下,又怎样蒸腾湮灭。

  《碰巧的杰作》读后感(五):好比克莱德曼的曲子

  喜欢这名字,“碰巧的”。我想说,凡真正珍贵的,都是碰巧的。生命,爱,礼物,或许还有艺术。

  可我知道这是多奢侈呀。生命背后是传宗接代的手段,爱背后是两性繁殖的自然选择,礼物背后是交换,艺术背后是宗教。这么说,倒更显得碰巧的珍贵了。

  以色列人没有选择上帝,是上帝选了他们,这才被称为“选民”。我们也没有求耶稣为我们牺牲,他自己要死,才令人感伤。我们被爱,仅仅因为被爱着吧,并不因为我们回报以相等的爱,想起这一点让人感觉温暖,虽有些自私——温暖的被动。

  言归正传。这本书讲了许多被艺术所选择的人(也是被艺术爱着和诅咒着的人),他们为艺术的激情所驱使,成就各样的人生。与常见的同类书不同,作者并没有把他们描绘为天才,而是讲述各个动人的因缘,虽然有些励志倾向,总体态度却还是自然、平和、体贴的。感觉像什么呢?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吧——隔了很多年碰巧再听到,发现自己仍愿接受这轻柔甜蜜的抚慰。

  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些曲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碰巧的杰作》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