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伟大的超越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1-18 01:03: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伟大的超越读后感锦集

  《伟大的超越》是一本由保罗·哈尔彭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伟大的超越》精选点评:

  ●大一统总是如此的美妙,让顶尖的科学家们心驰神往。

  ●后人在前人的成果上不断地超越,物理与数学精彩纷呈的融合。

  ●与其说是物理学科普,不如说是物理学家们的传记

  ●原来理科生也可以无比文艺……,

  ●很迷人

  ●总觉得这本书更象“高维物理工作者简史”而不是“高维研究简史”,就这点而言,《宇宙的琴弦》的物理图景更清晰。

  ●一本关于大统一理论的历史科普书

  ●过去一个多世纪,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卡鲁扎-克莱因理论,再到如今的M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了巨大飞跃。感谢黎曼,正是他把人类的思维引向了超维空间。

  ●时隔20年,终于更新了自己的现代物理学常识,知道了什么叫弦理论和膜力量。

  ●太过于范范,适合开始学习的人阅读,但是现在读感觉味如嚼蜡。。

  《伟大的超越》读后感(一):缺点都无所谓

  第一推动系列几乎都是精品,至于这本书的缺点,和其他的差不多,行文不够工整,叙事结构也不够合理。但科普书重点是介绍知识和科学故事,有点趣味性都是福利了。

  翻译不够严谨,但已经足够了,而且能翻译科普书籍的人,尤其是理论物理等高难科普,已经很好的。

  《伟大的超越》读后感(二):人类对大一统理论的前赴后继的追求

  1,人类痴迷于对世界找到一个统一的解释,这在宗教和神学那里不成问题。自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各自异军突起之后,构造一个统一理论的努力一直都在持续。

  2,理论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先观察实验事实,然后提出一个模型,然后提出预测去验证,如果不符再修正,全盘推倒再猜测也是家常便饭。

  作为一个曾经的物理爱好者,对艰苦探索自然密码的人表示敬意。

  3,中学生可以看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是真要从事这一行业还是要三思

  4,哥廷根二战前是世界数学和物理的圣地,出过高斯和黎曼

  高斯和爱因斯坦都有一位工程师Geek叔叔

  黎曼读书的时候,教授们为每个座位的使用权收费。高斯的价格格外的高

  卡鲁扎说: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最重要的决定是选择一个人的另一半和他的职业

  在拉斯特领导下,纳粹德国化数学和科学,剔除所谓的犹太影响,物理上,任何与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相关的东西都开始被禁止

  泡利自命不凡,令人讨厌

  奥本海默警告他的学生,不要和爱因斯坦有任何来往

  理论物理在建筑物的高层,实验物理在地下室

  《伟大的超越》读后感(三):原来你是这样的宇宙

  提到the velvet underground,人们喜欢说:虽然很少有人买他们的唱片,但是每一个认真听了他们唱片的人都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哈尔彭用它来类比施瓦兹和舍尔克的理论发现,说他们的发现最初几乎没有人关注,然而那些注意到的人,最终为理论物理的未来指出了方向。哈尔彭在这本书里,介绍了现当代时期关于宇宙的研究。当然,很久以前,人类就开始研究宇宙。现在有研究提到,就连尼安德特人,也有葬礼文化,这可能预示着他们已经有了一套世界观。但是,在最近几百年现代化之前,关于宇宙的研究停留在常规思维领域之内。但是现在,研究已经渐渐走出人类生存的范围和空间,走到眼睛看不到、甚至大脑也想不出的地方了。所以我说,人类现在的思维已经走出常识,进入知识的时代;人类仅仅靠直觉和常识知识是不够的,即使是在日常的养育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上,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学术上更是如此,不仅需要获得更多的知识,甚至还要注意,大脑的思考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借助符号来延伸思考(所以说,媒介并非人的延伸,以符号形式存在的知识才是人的延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印象中好像是在Bryson Bill的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中提到,数学家、物理学家这些都是用数学公式来探索未知——通常,这些公式要比他们的作者更为聪明。人的智力有限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学术的进步往往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头脑能够给出最终的理论,虽然那些最为出色的头脑能够给世界猛力一推。这样,往往需要许许多多的人的智慧来共同建造一个理论,与此同时,由于真相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这些理论还需要不断淘汰旧版本升级新版本。

  哈尔彭在本书中不仅介绍了科学家们关于宇宙的研究和设想,他还描写了很多科学家们的生活和轶事。他写道,有的科学家很有天赋,从小就是神童;似乎很少有人大器晚成。钱德拉塞卡在《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中提到,在理科方面,如物理和数学,科学家们往往是少年成名,20多岁就达到自己的事业巅峰,然后随着年龄的衰老就会走下坡路。所以,理科是神童们的天下。但是文科特别是艺术方面不一样,像贝多芬和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五十多岁的时候才感觉自己在创作上开了窍。所以,艺术上的很多名家都是大器晚成。具体的情况值得研究,因为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比如画家之中也有神童;有savant syndrome的孩子有的也有非凡的绘画能力;并且有研究显示,神童多出现在数学和音乐上,可能和工作记忆的带宽高于常人有关系。所以实际上这个问题可能牵涉到多个因素,不能简单下结论。哈尔彭还提到,有的科学家性格随和,有的就不受人待见,比如泡利;有的科学家很大度,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还扶植很多年轻人,有的就很势利、猥琐,打击批评自己的人,拒绝接受和自己理论不相容的理论;有的科学家很幽默、乐观,有的就抑郁自杀;有的运气很好,生活工作都很顺利,有的就不顺利,很多年找不到工作不说,论文发表不了,还要养家糊口。希望我不要这么倒霉吧。

  《伟大的超越》读后感(四):《伟大的超越》勘误

  买到译本后,发现译文中许多错误,非常可惜。现列举如下,希望将来能看到完美的译本。

  -2. 词汇翻译不统一。

  目录P1 比如 Hyperspace,有时翻成多维空间,有时翻成超空间

  本书基本名词-四个力,既然在目录已翻成强力,弱力,就不必再翻成弱相互作用力了,看起来别扭,或者在前面做个缩写名词表。

  -1.中文夹杂英文。

  第一章P1 回前诗中的 Dickenson, Cayley Portrait。应尽力翻成中文。比如,迪肯森(Dickenson)。

  0. 序言注释 Dimention 就拼错了。

  1.P5 Electroweak model,多次提及但译文前后不一致,应统一译为弱电模型或弱电统一模型

  2.P51 What is the Fourth Dimension

  3.P52,P54 达利的画《基督的超立方体》

  4.P67 Wilhelm Weber

  5.P70 Tait应译成泰特

  6.P84 度规张量(metric tensor)

  7.P145 也许是原书作者笔误,Vertigo的主演是 James Stewart。*

  8.P158 为理论的完结干杯

  9.P158 德语原文为Dreim?nnerarbeit

  10.P159 克莱因-戈登方程

  11.P164 模仿德语口语

  12.P175 ETH应统一翻成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前后有多种译文

  13.P184 瓦希克,他日日害怕纳粹会...

  14.P186 Peter应统一翻成彼得

  15.P190 迈尔就让爱因斯坦极度失望。

  原文为Mayer gravely disppointed Einstein.译反了

  16.P202 音乐的间歇让他们充满活力?

  17.P230 Fine Hall应统一译成范式大楼

  18.P252 度规描述时空自身,但不随时间变化?

  我自己不太理解这句话,为什么它是四维的就不随时间变化。

  19.P284 威藤长得瘦长

  20.P294 Rubin一般译为鲁宾,

  Robin为罗宾

  * 原作没错, 此君昵称"Jimmy", 即James Maitland "Jimmy" Stewart

  monsean 2009.5.24于上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伟大的超越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