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0-16 19: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读后感摘抄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是一本由杨健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精选点评:

  ●全球第一本实用手账书,不是讲拼贴的手账书,特别值得现代人一读

  ●终于了解到周计划和月计划的不同用法了。

  ●平常有关注手账圈,是手账公主们的迷妹。无意中在b站上关注了杨健老师,得知出了书,终于蹲到了当当打折就购入了。 2020.1.12趁着周末看完了,还是很有收获的。尤其是四色哲学,给我一种更加清晰划分自己日常的感觉,利用四色进行复盘也是极好。本书不仅仅是教我管理时间,更是教我生活和工作,利用手账管理时间、物品、财富、人际关系。并不算是图文并茂,更像是一部操作指南,教我如何计划、记录、复盘。整体贯穿着杨健老师的极简思维与知行合一的理念。适合反复翻看,边实践边对照改进,逐步形成自己的手账体系。这是平常在b站看手账公主们的视频所无法获取的内容。

  ●随便翻一下,会觉得这本书很简单。多看几遍,真正的方法和智慧就出来了。通过不断地记录,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知识管理方式。真的是很简单,却很有用的道理。

  ●干货很多,要结合行动来内化。

  ●对于“手账”,我觉得应该从广义上理解,把它当做一种梳理工具。 自己还是更倾向于在手机上记录灵感,已经用了很长时间,没有刻意坚持,觉得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作者的观点,很多与我不谋而合,书中介绍的内容,也带给我很多启发。 认准的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算是“记录”这样的小事,也有大大的能量。

  ●醍醐灌顶

  ●在阅读中和其他书最大的一个不同感觉就是这本书我看的好快,总共只花了一小时四十分钟,但是阅读中我也知道我会重新看第二遍,甚至更多遍,在每个人生阶段也许都会翻出来看一下。逻辑和思路特别清晰,可能这也是我看的快的原因之一,我只要跟着走就好了,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句子构成,用句很直白简单的写了作者的观点和自身的用法。具体运用我觉得我还要再精读一遍做点笔记才能好好掌握,期待接下来的几本书,我愿意花钱

  ●应该是我看过实操性最强的手账书了,而且很多点都是2019年我自己已经受益却还没有清晰地认可的,非常好

  ●思路清晰,文笔简洁,很好的用手账管理的入门书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读后感(一):【手账读者群】《用手账管理时间》交流学习,分享读书心得和日常手账经验

  从B站“杨健老师”手账视频过来的。好几季的手账视频都很棒,看过手账四色哲学粉上了,粉丝叫“健力宝”怎么样哦?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是全球第一本实用型手账本。我们第一时间拍了预售书的粉丝建立了手账学习群。不是读者不要来,没看【杨健老师】手账视频的不要来。wx: netaaa2013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读后感(二):相信记录的力量

  我坚持记录已经有蛮长一段时间了,有了智能手机之后,觉得更是如虎添翼。 作者提倡用原始的笔和纸来记录,但是我觉得,智能手机上的APP更适合自己,因为可以随意调整、及时更新,而且用时更短、更便捷。 其实,记录的重点,不在于是否用手账,而是通过记录这样的一种行为,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和精力,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掌控感。 作者有三本手账本,分别是工作手账、随身手账、时间管理手账。我自己每年也会准备一个本子,专门记录工作方面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阶段性目标、进展情况、下一步打算、有哪些收获,等等。其他的内容,我没有准备相应的本子,而是放到了手机里面。 手机APP上,设一个收集箱,随时随地记录和收集自己的一些想法、灵感。睡前或者其他固定时段,对这个收集箱进行整理,保证不让自己脑海中的创意溜走。 我没有专门记录一天24小时都干了什么事情,主要是因为自己工作、学习、生活有比较固定的模式,我很清楚一天的时间安排。只是在APP里面,罗列了自己做过的项目、学习课程,以及生活大事记等。 除了记录以上的内容,我还分别记录了其他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 比如,家人的生日备忘录; 一年内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 一年内去医院的情况; 长期的梦想清单,以及短期目标; 自己的长处和短板; 每个月的财务状况; 我也跟作者一样,对自己的衣服进行了梳理,有哪些衣物,缺什么东西,查看一下清单就知道了。 上面的内容,乍一看觉得挺多挺烦的,但是只要认真记一次,接下来只要定期复盘,修修补补就可以了,真的花不了多少时间。如果跟节省下来的时间一比,那就更赚大发了。 那么,通过记录,究竟带给我什么好处呢? 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让自己更加专注; 少了很多找不着东西、想不起来事情、无所事事等烦恼; 对自己有了更清醒地认识,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因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很认同作者的这段话: “凡事都有计划,任何事物都有管理,只要做到这两点,大家就会发现世上没有难事。所谓难事,都是由一件一件微小的事情组成的。从小的地方着手,从容易的小事开始做,坚持成习惯,人就能做大事。”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记录这件小事。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读后感(三):原来用手账管理时间可以如此简单!

  视频、课程、书,三样我连刷3+遍!

  是什么,让已经看过无数课程和书的我如此着迷?

  是杨健老师的手账管理时间系列!

  日程本手账写了很多年,市面上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我也看过几十本了,说来惭愧,一直断断续续时而高光时而低迷,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方法论。偶然被妹妹安利了杨健老师在B站的视频,一集集追下来让我欲罢不能。只言片语就解决了我长期写手账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比如all-in-one,对外/对内管理,自律迷思……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书名即要义,内容主要讲了使用手账进行高效时间管理的方法。作者杨健老师是一名资深商业运营顾问,企业互联网转型专家。曾出版过《自商业》《互联网+2.0》等书。(补一句因为入坑正好自己是做互联网相关工作,决定把老师前面的书全部买回来研究。)

  本书的行文逻辑是按照时间管理的开源、节流、精进三个方面进行,思维导图如下:

用手账管理时间思维导图

  里面的详细内容就不赘言,只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

开源,如何用节省时间。

  具体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使用不同的手账本,比如老师就是每天使用3本。其中,用其做计划、记录以及翻看的时间,应该是1:3:6。而自己以前的时间占比居然是反着来的!做计划用了太多时间(甚至从买手账本开始就对比了好久),导致执行时做记录时精力不足,到事情结束后每天已经精疲力竭脑子转不动去翻看这些计划与记录了。这违背了老师说的“记手账时间小于手账给我们节省的时间”。开源部分还讲到四色哲学和复盘等,这种右脑驱动方法真的能从各个方面为我们节省时间。

节流,在一个时间单位心无旁骛进入“心流”状态提高效率。

  这部分印象较深的是关于月表的管理,以前在写手账时,月表记录的总会与周表重复,久而久之也就弃之不用。现在才知道原来月表存在的意义是通过计划“依赖外部的事”,从而达到管理别人的目的,很好地与周表区隔开来,也让自己更少受外部干扰。

精进,这部分看名称就很好理解了,通过时间管理让自己变得更好。

  原来手账不仅能管理时间,更能管理人、财、物等。老师说他的工作手账里,就有这些表便于随时查找使用。这方面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小到自己的1个15分钟的时间单位,大到家庭日常生活,其实都可以用是手账管理起来。这不立马参考老师的物品表,自制了更加详细的全屋清单,慢慢写下来居然有300多项。写的时间比较长,但过程中渐渐对家中物品有了掌控感,头脑更加清晰,我想说,这种感觉,真好!

  本书已经翻阅了三遍,真心羡慕现在正处于人生第一,第二迭代周期初,就能看到它,如果照着坚持做,那日积月累生活该有多大变化啊!

  什么?你问啥是“人生迭代周期”?赶紧买书看起来呀!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读后感(四):不仅是“术”方法论层面的探讨,更有“道”三观层面的探讨。

  《用手账管理时间》正如书名,手把手叫你如何用手账管理时间,怎样开源、节流和精进;又不仅仅局限书名,书中写了很多用手账管理财富、人脉和物品的方法。最主要的是本书不仅仅是“术”方法论层面的探讨,更有“道”三观层面的探讨。

  下面是我读完这本书的读后感,我更多思考的是我们用手账梳理好与世界的四种关系。

  人与时间的关系

  1. 一个人刚入世的时候,一无所有,无金钱、地位、名望,无车房、家庭、归属感和价值感,唯一拥有的资源也是最大的优势是时间,所以请善待你的时间,将时间花在刀刃上,实现你的梦想和目标。生活和事业的重心在哪,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在哪,时间看得见。

  2. 人的生命是有终止符的,请善待这仅有的一生。

  3. 怎样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手账是很好的工具。写手账不需要机械操作,只需要依靠直觉、艺术、情感和创造右脑思维,拿起纸张和笔,依靠本能,不停书写就可以啦。写手账并非负担,而是享受。

  4. 手账最好有区分,分为工作手账、随身手账和时间轴手账,不要all-in-one手账。随身手账一直待在身边的,记录灵感;时间轴手账是记录时间开销;工作手账记录工作内容。

  5. 任何事物从认知到践行有三重过滤,先有灵感写进随身手账的普通横页,后写入随身手账的待办清单,最后纳入时间管理手账月表或者周表,真正落地。这也是老师说的3的理论之一。

  6. 写好时间轴手账,时间轴是时间管理的精髓。

  7. 时间轴手账分为月计划和每天记录,请用红蓝黑绿四色来写手账,紧急重要红色,重要不紧急蓝色,不重要紧急黑色,不重要不紧急绿色,理想四色时间开销比例是1:5:1:3。

  8. 请记住计划:执行:翻看三者比例是1:3:6,1分精力做计划,3分精力做记录,6分精力翻看和复盘。最主要是翻看,看看自己的记录,翻看次数越多,对自己越了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单位时间产出是多少?什么时间段精力最好?知识结构是否完备?短板在哪?需要寻找什么外部资源?怎样调动人、财和物?翻看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翻看越多,成长越快。

  人与物品的关系

  1. 物品是你灵魂的折射。宁可不买,可以少买,要买精良的物品,尤其是使用频率高的吃穿住用行物品,可买可不买的就不必买。物品精良,人才会精良。

  2. 对于现有的物品,衣服鞋帽也好、文具也好、电子产品也好,断舍离。断,控制物品的进入,不要的东西坚决不放进来。舍,舍得抛弃不要的物品,对于放下没用的东西要舍得。离,离开抛弃不用的物品。

  3. 断舍离第一步抛弃不要的东西抛弃,只留要的东西。不需要的物品占用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容易让我们处在找东西的状态,严重干扰生活质量与心情;第二步定位,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请记得送它们回家;第三步保持干净整洁,物品折射的是你的灵魂,物品干净整洁人也干净整洁。

  4. 题外话:看完老师的书,我乖乖地把自己的衣服鞋帽清理了一下,写了物品手账,并且做了分类和搭配,也对自己的衣服鞋子有哪些心中有数,物品在哪也心中有数。下次不用一大早打开衣柜一堆衣服却不知道自己穿什么衣服。也乖乖把自己文具清理了一下,发现许多文具还没拆封,近期不打算入手文具了,先“去库存”吧。

  人与人的关系

  1. 社交需要断舍离,区分知己、强连接和弱连接。

  2. 真正的人际关系是与自己的当前能力相匹配的人,比自己能力高太多不是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要谄媚;比自己能力低很多的人,很难构成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要显摆自己。做好自己,人际关系自然而来。

  3. 情侣是最好的知己,家庭是最值得经营的港湾,钱钟书和杨绛是我们小年轻夫妻学习的楷模。

  4. 题外话:开始写情侣手账,婚姻需要经营;完善亲子育儿手账,打算作为传家宝送给子孙后代。

  人与内心的关系

  1. 好的时间管理来自正确的三观,借用杨老师的话,只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由此发展出自己的全部的人格,才能从根本上完善好时间管理。我们应该做到,既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又能在与人交往中掌握好边界,随时淡定。这样的人,不只是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他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2. 手账是认识自我很好的工具。人的价值和优势隐藏的很深,需要长时间洞察来发现。通过写手账自我觉察,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专属的价值和优势,并且下一步打算如何发挥这些价值和优势。你是独一无二的你。

  3. 写好手账的人内心世界是有秩序的、安宁从容的。

  4. 手账可以帮助我们可以在眼前的苟且里,寻找诗与远方。

  5. 手账是专属自己的艺术品,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最大收获

  3和4的理论:3指的是万事万物成长有三次蝶变,如人的认知升级有三次迭代,人从进入职场开始,进入3—4次认知思维的迭代周期,每个周期分别是1、3、10和30年。3背后的哲学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认知不断升级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指的是所有事物可以分为红蓝黑绿四类,4是断舍离分类定位聚焦的哲学,我们的工作环境、随身物品、电子产品、财务和社交需要断舍离,严格把控好源头,减少无用之物的数量,定位清晰,条理分明,聚焦重要的事情,能量气场满满,好运自然而来,人财物自然富裕。

  最后我想说的是杨健老师所有的学问源自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大智慧啊。《用手账管理时间》值得细细品味,反复咀嚼,不断践行不断复盘不断升级我们的认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