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的季节》是一部由安德烈·泰希内执导,凯瑟琳·德纳芙 / 丹尼尔·奥特伊 / 马蒂·维拉龙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不幸了,又一部没碰到我神经的法国片,还是头回遇到看泰西内作品会觉得闷。。。影片里不仅有凯瑟琳·德纳芙,还有她和马塞洛·马斯楚安尼的女儿基娅拉·马斯楚安尼
●字幕让人匪夷所思,只能一边看,一边猜。法国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说,都在表达自己,但我想,有时,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好,但同时,倾听一样重要。你真的在意对方的情绪,内心情感吗?那要仔细听听别人说了什么。
●你看到她在大银幕上从二八芳华渐至暮年,这不是幻灭,这是时光的自然痕迹。
●关于家庭重构的视觉转变挺有意思,母亲逝世前后的两场餐桌戏是转变的关键所在:逝世前母亲作为家庭最高话语权掌握者独占一头,其余人物关系以简单的剪辑区分;逝世后则以一个完整的镜头拍摄对话而突出了更加恒定的家庭结构。但也仅此而已。对于节奏和韵律的把握还是欠了几分,不少对白只是简单的文本化,相比之下侯麦更可被称为“诗歌化倾向”。
●是不是人都是这样,越是在亲近的人身边,越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
●姐弟俩为了怎么安置母亲烦恼不已,弟弟一紧张就到厕所抽烟自言自语要自己冷静。那个年轻医生真牛逼不说一言就在河边把女主角干了。最后母亲死了,女主角回到家
●I think that one never grows up emotionally. We grow up physically, intellectually, socially, and even morally but never emotionally. Recognition of this fact can be either terrifying or deeply moving. Everyone handles it in their own way. --Andre Techine
●一般
●资料馆2013.1.18.7pm 母亲和姐弟三人间的复杂情感,而母亲死亡的过程也唤醒了弟弟对姐姐的旧日情愫。以姐姐的家庭为中心串联起老中青三代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隐秘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也都在时光中接受检验。比较喜欢姐弟开车送母亲去养老院那段,一路上回忆过往(有关父亲和童年的种种)。
《我最爱的季节》观后感(一):永不会忘的《至爱季节》
我已将这部电影看过无数遍,每次都有些新发现,每次也都有些新疑惑!例如:为什么爱米丽要把家中壁炉上的时钟打碎?她为什么会昏倒?她为什么会在公园和一个陌生男子做爱?等等等等!不得不佩服的是catherin 本身具有的内敛气质将一个中年女子的压抑感在这部片子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不好说我看懂了它,也不敢说我以后一定会理解它,但我深深被它打动了着……
《我最爱的季节》观后感(二):喜欢暧昧的法国佬
安德列泰西内的一大兴趣就是让年轻俊美的男孩和身材较丰满的成熟女人发生关系。
比诺什啊,贝阿啊,这些美人都轻解罗裳和皮肤比她们更光滑,脸蛋比她们更迷人的美丽少年共赴巫山。真不知道他是在歌颂女性还是YY美男。
〈我美丽的季节〉干脆让弟弟爱姐姐,德诺夫这样的,连女婿都可以为她痴狂,让弟弟精神乱伦下也没什么了。
他的镜头总是美呆。
可是,最美丽的季节再养眼,这种唧唧歪歪的意淫,偶还是有点不耐烦。
《我最爱的季节》观后感(三):比乱伦细腻太多。
迟到了2分钟,不知道最开始演了什么;法文中放映的时候有多次画面像被剪掉一般;身边的人对暧昧暗涌的情绪表现出了焦躁。
我为这3个因素而不能十分投入。
看完后讨论,伙伴烦躁的说:“看不懂什么意思,弟弟和姐姐乱伦……?要是多演些老太太在乡下生活的就好了。。”前半句直接又粗暴,后半句很理想主义。我这个伙伴简单的像个小孩子,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看到了好多细碎又幽微的情绪。姐姐、母亲、弟弟。三个人之间两两关系中全都同时存在非常矛盾的情感行为:排斥躲避,但同时又强烈的爱和渴望亲密。
我在很多细节体会到了姐姐,她是三个人中人性最复杂的个体。她三年不联系弟弟,与弟弟迫不得已才开口说话,怕弟弟来到自己的家把事情搞砸(做梦梦到弟弟来了以后把家里的古董钟打碎就是一个典型的意象)。但是又去找他,让他来,果真出现家庭冲突后,弟弟离开后,她自己把家里的钟打碎(当时我暗自赞叹这个情节的精彩)。 除了姐弟关系外,她和丈夫的关系;以及在医院被陌生男子调情,躲开,但最后又接纳了在花园椅子上的交合。都体现出她压抑、挣扎、矛盾的特质。
而妈妈是最彪悍简单的一个。她拒绝女儿细腻的关注。并在子女关系一团糟的时候,她做最直接表态。女儿怒。妈妈说“你袒护你丈夫,我袒护我儿子,这都很正常,打了架之后就没事了。”只是当脑子发生病变出现幻觉时候,给我一种孤独老人的脆弱感觉。
至于弟弟,也有他的神经质、脆弱和对姐姐很奇妙的情感。
《我最爱的季节》观后感(四):远去的青春,远去的亲情
电影结束,Emilie一家人又围坐在一起,女儿问大家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Antonie说是夏天,之后就因为太累而准备离席了。很奇怪他的答案不是春天、不是冬天,而是夏天。为什么是夏天?春天,一切从沉睡中苏醒;秋天,秋高气爽,和风怡人;冬天,冷得刺骨。就只有夏天拥有最好的借口跳下水里畅泳。在安德列的《野芦苇》中说到四个年轻人在林间小涧畅泳嬉戏,那时候是夏天。在此片中,Antonie与母亲姐姐三人经过一条小河的时候也跃跃欲试脱光衣服跳下水畅泳,而那时候是冬天刚过。其实这是Antonie依旧没有长大的表现,虽然都已近中年。或者,这就是为什么Antonie爱夏天,他依旧如孩子般。但又或者,这只是Antoine想马上离开这里而随便想的答案而已。中年人,其实都不知道自己想怎么样。
安德列的《野芦苇》讲青春的故事,那么这《我最爱的季节》就该是中年人的故事了。关于婚姻、关于家庭、关于母亲、关于姐弟情……
故事讲述Emilie因为担心一个人在家的母亲而把她接回家一起住,也因此招来很久没见的弟弟Antonie。原来平静的家庭因此而泛起涟漪。丈夫看弟弟不顺眼,母亲不想在女儿家受人气,Emilie与子女的关系似乎并不和睦。终于,母亲搬到了疗养院,Emilie跟丈夫分居,一切似乎开始变得不安起来。母亲被发现大脑有一肿瘤,命不久矣,这时候,姐弟二人压抑心中某处的情感不可收拾地迸发出来。这一个春天,他们的母亲走了,Emilie又回到自己的家庭里,Antonie继续自己原来一个人的生活。
故事娓娓道来,不紧不慢地叙说三代人之间的故事。其笔墨之着重是Emilie与Antonie这姐弟之间、以及和母亲的关系。
在母亲被发现大脑长有一肿瘤的时候,Emilie坐在餐厅里,一年轻英俊的医生经过,医生坐下来,开始挑逗Emilie,Emilie压抑住自己逃了出去。在岸边,她回忆起当年父母也是在岸边问她是否想要个弟弟,因为他们觉得她一个人会觉得苦闷。但Emilie说她不会寂寞,“因为我有你们。”其实对Emilie来说,弟弟是一矛盾的存在。Antonie的出现,明显分走了自己获得父母的爱。母亲一直都惦记着Antonie,痛惜着Antonie。但同时,她与弟弟有着暧昧的感情,“爱”。那个年轻英俊的医生,其实是以过去的Antonie为形象出现,隐喻着Emilie内心的压抑。在岸边她终于压抑不住跟那医生在长椅上做爱,其实就是对弟弟的意淫。影片开始Antonie来到Emilie家做客,后来与Emilie丈夫只因几句话就大打出手,可见其中曾经发生事情成为彼此间的芥蒂,因此而互相看不顺眼对方。在Emilie告诉Antonie自己从家里搬出来了的时候,Antonie表现出来的是有种压抑的高兴,在洗手间的时候他就自言自语的告诉自己不要太兴奋,压抑住内心想说的:Emilie,你终于离开了你的丈夫,我已经等了20年了。
但结果,因为母亲的葬礼,Emilie与丈夫重聚,Antonie所期盼的并没有实现。这也或者是为什么他说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到了,这个春天所发生的一切都会过去了,包括母亲的离开,与Emilie的重聚。
母亲成为姐弟二人重聚的理由,也是姐弟二人回忆过去的原因。母亲开始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急切想回到老家,那个曾经一家四口居住的家里,哪怕那里已经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在母亲的眼中,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当Antonie在初春脱掉衣服纵身一跃跳进河水的时候,她急了,生怕儿子会着凉,在岸边大喊。
因为脑肿瘤的原因,母亲表现得有点奇怪。说老家会被雷电打中而烧毁,事实上,老屋确实因为被雷电打中而屋顶受损。母亲的话竟冥冥之中地实现了。
在此片中,能够看到在《野芦苇》熟悉的昏黄色调,一切都像蒙上了淡淡的回忆感。一家三口驾车经过的风景,是如此美好而忧伤,但似乎已无法追回,就如那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