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异旅人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10-01 20: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异旅人读后感精选

  《异旅人》是一本由倪湛舸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62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008年8月,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异旅人》精选点评

  ●時隔兩年重讀,彷彿又有了不同感悟

  ●原来姐姐是個顶可爱的娃娃脸的娃娃

  ●SS确实喜欢黄金十二宫篇和冥王宫篇,最苦黄金GG们奈何撞墙,设定如此,“有些人死人,他还活着”。天蝎米罗水瓶卡妙相合(当年翻译还是加妙)。多年后重温难堪的国配,米还是妙,谁抱着谁的腰,谁扛着谁,圣域好西皮。《天蝎宫浪漫谭》调味佐料齐全。 还得感谢豆瓣已经注销的未名少女把《异旅人》邮给我。私小说特质高校教授学生搅基+虚无主义身体文本阅读。一切自我肯定-否定-再肯定-否定的循环正义,在读书年轻人哪个不是东想西想,一个无限放大的“我”,倾尽所有,把自己活成延宕的哈姆雷特式。西方哲学家观点注入“不美宁死”的日漫同人,每一句又溢出80后大约或多或少都体会到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般的疼痛,如此后现代景观,只倪大一

  ●无暇顾及的理所当然却是最无迹可寻的念念不忘

  ●终于……看完了,真是越读到后面越难过。(依然没信心去补ss……

  ●喜欢她上一本多一些。。。

  ●喜剧太假,悲剧太傻,还是闹剧好。大家使劲闹,闹够了就满头大汗的走掉,好像刚刚健身完毕。

  ●史筆。。。史筆啊。。。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有人是真正融入的? 作为一个公理系统爱好者,我更喜欢加缪的《局外人》中的那种彻底性。

  ●诗的,太诗的。【咦?

  《异旅人》读后感(一):好

  无耻借用一句malingcat的话说“春与爱情一样,都像发疹子,发过就好。”

  又是一部成长泪流满面与自我束缚愤怒挣扎却又无力摆脱的青春电影

  忍受着看到三分之一,才惊觉是本好书

  时时觉得文法如此的别扭,看到这满篇痛快脏话粗口又觉得极为暗爽。

  买这本书时纯粹直觉开始完全没有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资料

  总觉得像部译作,看完之后才发现作者的介绍有种想脱裤框的笑意,我真老土啦~哈哈哈哈,完全没发现隐藏的圣斗士背景啊~~丢脸

  感觉英文版应该会更流畅

  我总是想起纽约的那个发烧时刻

  《异旅人》读后感(二):文本与其所创造

  在豆瓣的第一篇评论,献给此书.

  且从题外说起.我妹一同人女,在看山寨春晚忽然冒出句:这个不就是央视那个的同人版本嘛?我顿时绝倒.

  同人真是个好酒瓶,里面想装什么新酒就可以装什么.而同人最大的魅力,正在于这种行为本身体现出的"重在参与"精神.

  以前看的SS,对里面北川研那个所谓的"原型"没有什么感觉,最喜欢的是他弟,那个妹气的瞬.

  然而却是这么的喜欢研,甚至是微微地为他疼,在读到某些章节时;不是C离他而去的情节,那个太原著--而是他愤世嫉俗时,他之所以为北川研时.冷眼看世界,却尚存一丝淡定的希望,真切地痛并快乐着。

  《异旅人》读后感(三):可惜了

  据说这个小说删掉了好多两人之间的床戏,现在看起来比较柏拉图。

  ----------------------

  和我的猜想一致!

  两人研和C在海边的高潮戏,一场场戏本都可以发展的,更“肉体”,更质感些的,我一时不知怎么形容。但都滑掉了。我猜想是国内出版界对于同性恋的尺度问题。没有这些,像是被阉割的,悬空的,更何况写的同性恋。在目前的国内出版环境下,太可惜了!!!

  C的形象。红色长发,绿眼被说了无数遍,单调且骇人。

  漫画般的日本家庭故事和脸谱。

  她做为符号(还不知道是真心喜欢)的音乐,写的诗歌真好,太聪明,有点过了头。

  《异旅人》读后感(四):飘泊的同志语言

  不读小说久矣。上次小亮对我说“不读红楼久矣”着实雷了我一下。如果《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元璋》(原本就叫《明朝那些事儿》,自打红遍神州大地后,忽的一夜之间书店里冒出一系列来,惜后续难越前著,不看也罢)。发现《异旅人》也算缘份,之前读过几本关于同志们的小说,如号称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反映同性恋的长篇白先勇的《孽子》,网络上红极一时且搬上银幕的《蓝宇》,清华某学子的《漂洋日记》。《异》与那几本不一样,它有着小说名著的特质。或许我提得太高,竟然把它上升到名著的阶层。可本书时而幽默,时而冷漠,时而宏大叙事,时而细致入微,批判现实绝不掩饰作过多渲染,洞察人性深入内心冷静客观。生于日本,求学美国,故事的结尾,作者没有指出一条路来让主人公走下去,“至于明天……一定是个出太阳的好天!街上照样熙熙攘攘,皑皑白雪被扫到路边,人踩车轧,变成肮脏的黑泥,而那些勉强保持原状的,也不过是些松散的灰暗粉末而已。”,选择自己的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无论什么理论道德,神佛启示,只要违背人性伤害他人的都要抛弃,“这,才是故事的真正结局吧”。

  有意思的是本书的作者竟与《蓝宇》、《霸王别姬》等反映同性之爱的作者一样皆为女性。古有曹雪芹借女儿之事传贾府秘事,今有众女性以男同之恋抒女性情怀。时过境迁,所谓男女仍胶着于生理区别而忽视社会性别,恐有极端落伍之嫌。

  《异旅人》读后感(五):异样的青春

  全然可以作一个青春小说来读,虽然它没有那么轻。

  最好的是第三章,可是很少有人真正能读到那里。

  没绝望过的人读不懂。

  没装过乖孩子的人不明白。

  没外表木讷内心狂野过的人读不下去。

  以上三者,我觉得不必读。没有这样经验的人,活得轻松。所以没必要去体会那种自我律令约束的压抑。

  已经有那么多样的青春了。街头小混混、摇滚青年、打架、喝酒、聚众......那么,总也有这样的形态吧。或者说...更真实?

  当我更年轻一点儿的时候几乎什么都不敢做,从来不敢旷课、不交作业、不敢喝酒、抽烟,甚至不敢谈恋爱。

  没人拦着我,是内在的律令。说到底,是看得太透了,知道人的一生不过如此,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

  极力维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形象。其实内在比谁都坏,比谁都腐烂,比谁都绝望。

  大隐隐于市,真正的绝望是不需要任何外在形式表达的。所以,第一次看到小研时,着实震撼到了。

  需要任何表达的绝望终于被表达了。

  什么都不敢,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需要。——因为世界和他人本就什么都给不了你。

  早就洞若明火,在幼小的时候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可是为什么还伸出犹豫的手呢。

  为什么从犹豫着到坚持不懈呢。

  连所谓的爱,也不过是为了对抗那抓不住的虚无吧。为什么多数人都顺利跳入“现实”的河流,而有些人还揪着一点点儿东西不放,试图活在臆想的世界呢。

  可如果这一丝半点的爱刚好遇到同样绝望的人呢。

  笑,那就会有相互取暖的错觉吧。

  仿佛那一次对世俗伦理的反抗,对性别、对等级的觊越就算是自己最大的一拼。

  总也不肯放手,就算知道等待自己的不过是另外一片虚无。

  可是这个人,要是还那么执意的拒绝呢。执意到可以撒手人寰,天人永隔。

  宁肯死都不肯爱。

  C死的时候我并不悲伤。我悲伤的是小研在日本冬天的小阁楼上,最后一次见到的幻影。

  红色的头发,白色的指节。

  一种语言就是一个世界。

  你的世界我破译不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异旅人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