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狩》是一本由(日)山田正纪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设定太强(考虑一下成书背景,74年啊,文革还没结束呢!大多数中国人见过计算机啥样子么),因此对比的故事有些孱弱了
●“哇靠!文科也能写得这么硬啊!”
●读完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个坑。仔细想想又觉得至此戛然而止或许也不错。考虑到时代因素,四星比较恰当。24岁写成这样真的很厉害了,74年写成这样就更厉害了。然而,缺点还是非常明显的。人物比较苍白、缺乏意外性、结局不够明确、一些设定没有解释清楚(比如“灵能力者”)。好在这只是山田正纪处女作而已,他可以用毕生的精力把这个坑填上。
●品书坊先捉住人了先。
●选题可以说是大胆,但未知元素过多难以把握,也不太能禁得起考究。二十四岁的处女作啊~~用科学来狩猎神是否有可行性?神只是笑笑,不可说,不可说。//更好奇的是那种关系代词超过十三层的语言,得迂回到什么程度呢。
●竟然挺喜欢的。连作者本人都不觉得这个故事是科幻,但阅读中的确给我带来了读科幻小说所带来的惊喜和满足。
●这篇小说可能在很多年前很厉害吧,但我看过之后感觉这本书真心很一般,给三分都是看在获过星云奖的份上。
●日本人的eva同类作品的 早期代表大作这是科幻小说吗 这是一个问题 但无论如何 他和我的小说有一点点神似之处 虽然他的小说 明显是日本人的虚无体系的衍生 但已经是有我的小说的那种意图了 很好 日式哲学意识拓展小说
●显然这部小说是一部悬疑幻想小说,直至小说最后,读者也不会明白“神”到底是什么,只知道他是更高等的逻辑,小说里的人物一个一个死去了,只有主角撑到了最后,可最后主角也像个白痴,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因此这部作品确实很一般,对于科幻迷就不推荐了,呵呵。
《神狩》读后感(一):2011.7.20
说是什么最高奖
借回来看了真是失望
反正我看完都觉得莫名其妙
科幻小说怎么是这样的套路
下次不能被这种大帽子唬住
够50字了吗
《神狩》:日本科幻最高奖“星云赏”获奖作品
哥还没看过这么差的得奖作品。
最终boss死于群殴。
你的科幻核心能再硬一些么?
唉,哥看穿了。再也不信科幻世界了。
《神狩》读后感(三):蹩脚的三流美国科幻电影般的小说
看得了星云赏才买的。但真的太差劲了。可能是因为年代比较久远的缘故吧。科幻世界上很多小说都远远超过该小说。硬科幻说不上硬科幻,软科幻又有点牵强。比如本文的主题是:灭神。但首先这个神“弱”得也就比普通人强不了多少。又比如所谓的灵能者,到底这是科幻小说,还是奇幻小说?逻辑性不强,漏洞非常多。人物刻画苍白。 比如几个主角,理亚,宗那个小子等等,看完仍然觉得普通,没有深刻印象。别以为科幻小说就不需要丰满的任务。我很欣赏大刘《三体》里边的叶文洁,那份冷酷疯狂,表面看去却又冷静慈祥,正是受尽苦楚,彻底心死。何夕的《伤心者》则是我最喜欢的软科幻,写尽人生不如意和天意弄人。这才是好的作品。
《神狩》读后感(四):三星。不能更多。
如果读一本书时要考虑它的时代背景,是不是就可以说它并未超越时代?在读《神狩》时,我的脑海里偶尔会闪过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延伸,是对作家的国籍的思考。
《神狩》这样的故事,也许只有日本人才能写得出——这与故事的好坏无关。至少,在加上种种限定条件之后,《神狩》并不特别差。或者说,还挺有意思的。
在喜欢纠结定义的人眼中,《神狩》当然不是一本科幻小说。它所描述的“神”、以及“只存在两个逻辑符号且包含十三层以上的关系代词”的“古代文字”即所谓“神”的语言不过是某种玄之又玄的概念,很难说“它”存在实体——这一设定偏向纯粹的幻想,无论如何并非植根于可以刨根问底的技术。
所以才会有“不明觉厉”的效果。同时我相信这并非作者所追求的。
日本的这一类小说往往并不会表现什么斗天战地的反抗精神,角色的行动大都被动,抵抗也不过是挣扎——这挣扎是否奏效,则在作者的一念之间,就是说,并不是必然。这与克苏鲁神话的大多数故事相似而不相同。事实上,这与中国的叙事传统也是相悖的。
读《神狩》,让我不停地想起铃木光司的《环界》,还有《新世纪福音战士》。
后面大森望的《解说》挺好。他提到的所谓“认识上的冲击”,大概是对这一类故事在另一个角度上的概括。但他对《神狩》的设定的称赞却过了头,我觉得。
《神狩》读后感(五):提供一种可能性,也有其价值。
其实我也并没有很喜欢这本书,读到一半我也觉得很神棍,感觉在读一本轻小说,甚至都开始脑补改编成动画的场景。不得不说我觉得本书还挺有这方面潜质笑。
的确,客观来说,《神狩》的故事放在不够起伏跌宕,人物并不丰满讨喜,科幻元素站不住脚,结局是充满日式鸡汤味道的开放式,“古代文字”到底是什么好像最终也没能自圆其说……再加上中文版的封面如此不堪入目……好在它很短,还没有让我有“浪费时间”之感。
看看评论的确是怀疑的声音占多数。怀疑最多的就是“这也能叫科幻?”和“星云赏就这水平?”
是不是科幻,是软还是硬,从来就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我认为科幻的价值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可能性。“神”作为不可说之物,而山田正纪大胆甚至有点简单粗暴地将“神”描述成带有恶意的更高级的生物,未尝不可呢?现实中应该没有人确切的知道神是什么,而这全然的未知中隐藏的是无限的可能。就算山田的脑洞如此离奇,谁知道真相会不会更戏谑呢?
在谜底揭开前的黑暗中迸发出的星光,也是有价值的。
如果能激起一些像我这样喜欢神棍的读者的发想,那当然是跟好的~再考虑到最初发表的时代,我觉得四星该是比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