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9-09 20: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读后感1000字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是一本由李银河著作,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精选点评:

  ●个人觉得适合每个成年女性阅读,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启发以及加深女性自我了解

  ●访谈录,对现在很多事情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启发

  ●会有一点压抑。 看书的过程算是从性别角度重新进行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 李银河与王小波这对有趣的夫妻

  ●这本书让我窥见了社会学研究的一角,李银河身上终究带着学者的气息。对开头的方法学的介绍印象非常深刻,让我摒弃了样本少带来的观点或者体验的不安全感。我从来未曾从深层次角度考虑性的社会属性。作为进化的原始动力,性似乎在现代社会没有受到公正的对待。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用所谓的文明压抑了性自由。 人们常说三观,我觉得可以再加上一个,性的价值观。即使受过高等教育,我的性价值观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非常模糊和困惑,不知道正确的方向。 这本书,让我瞥见了其他人的体验。 这本书显然只是学术的原材料,李银河老师并没有用一个故事或者理论将其串起来,也是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今天把李银河的《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看完了,纵观全书,忆起自己,青春期身体发育那时候,乳房比同班其它女生发育得较早一些,有一次不小心让她们看见了,便被嘲笑并起了一个难听的绰号,于是开始为自己的发育而感到难堪,还试过懊恼得捶自己的胸口,责怪它们发育得那么早。年少的时候,越是对自己喜欢的人越是不开口,不敢表露自己一点点的爱慕之情。这些都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的表现吖。身体的发育是富有美感,值得骄傲的。喜欢也是一种很美好的事情呢。

  ●越看李银河的文,越想要了解她的一生

  ●大抵是因为我勉强也还能算是个女人,觉得,嗯……这故事不精彩,数据肯定也有很大的变化了,到没有什么没有看过的话题,就是这样,喵~

  ●这是一本题材可以打8.5分但是整体却只有硕士论文水平的书……或者说好厚一篇访谈摘录+文献综述_(:з」∠)_但是我仍然非常佩服李银河,在那个年代能采访到如此多敢于对性和女性感情、婚姻坦露真实想法的女性(当然知识分子占了大多数……)。这本书从第一版到现在快20年了,作者书中写的很多社会问题依旧存在,性教育、性压抑、性别歧视、家庭暴力、重生育轻快感等问题,跟经济一样,只能先富带动后富,让理性观念先在大城市扎根,再辐射到全国了。

  ●启蒙。

  ●李银河的著作永远都是这样读来一点劲儿都没有不说,而且给人一种不是很专业的感觉。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读后感(一):关注生活

  书中个案访谈的内容描写很吸引人,让人看到了不同人对于性的不同理解。个人感到最为震撼的是结尾部分中西方的对比,与西方不同,我们的文化长期忽略个人的欲望与快乐,个人在我们的文化中都是被忽略的。而这本书做到了关注个人的价值、欲望,关注人们的幸福与快乐!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更多的关注个人的欲望,而不是谈性色变,不做性教育!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读后感(二):认真做学问

  接连看了李银河的两本书,《后村的女人们》、《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详实的记录、横跨中西的总结。很佩服。

  高一的时候,《黄金时代》让我对于性有了初步的窥探,而李银河让我更冷静深沉的去看待生命的本源内力,以及人类社会繁衍规范之后的准则与现象。

  冷静又强大的女人。

  她的强最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是,你感觉不到她的强——她没有试图抗争、辩论、证明什么;就是那样耐耐心心、平平和和的写着社会看来大忌的事情与文字。没有挣扎、没有呐喊、没有自证,这种内心的平静与力量不知怎么得来的。

  把性当做学问在做、当做社会话题在访谈。看不到任何的猎奇心,只看得到认真淡定的态度。

  不知道这辈子能否努力达到李银河10%的智力与平静……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读后感(三):了解自我与认识世界

  虽然是本多年前的著作,但是对广大女性而言(包括男性)本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推荐读物。当然,对普通读者来说,完全可以抛开其中学术研究、引用的部分,仅仅作为一半读物,对自身和世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时至今日,在经济与社会形态方面,我们和三四十年前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所描写的女性自我认知,在比例上可能有所变化,但我相信,本质上各种类型的人群仍然广泛存在,对自身的感情与性毫无了解或者充满误解的人群仍然不可忽视,而在这样缺乏普及性知识的大环境夏,这样的读物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一直以来,我对李银河的了解仅限于王小波夫人这样的标签,在读完本书后,才发现之前的认识过于狭隘了,作为学者的李银河,同样有着自己敏锐深刻而独立的视角与立场。这也难怪,如果没有这样卓越的人格,又怎么能让王小波甘心“爱你就像爱生命”呢?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读后感(四):看的第一本关于公开谈性的书

  常听说男生会一群人看av也欢乐不已,在有女生在的情况话依旧能谈出关于性的话题,而女生反而像受害者躲避着羞涩着谈论性这个话题。性的启蒙,由男生的谈资里知道一些,而自己却羞于去看这方面的事物会觉得不耻,如同书中旧时代女性样的“禁欲”一样而“禁知”。

  这本书采用抽样访谈调查记录了47位不同地位年代的女性,整理其不同的观点成册,较为客观的讲述了关于性的不同观点。对于未了解性知识的我是一次思潮冲击,原来女性也是有如此的欲望滴。

  但对于题目的感情与性,觉得感情与性结合讲述的并不多,给我更深印象的是性原来可以在这么多情景下依然蓬勃。。。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读后感(五):平常之心

  花一周时间读完了这本书。用碎片时间去读,有几个部分让我在读的时候感到难堪。或许中国普遍的逃避“性”话题的现象影响了我。“性”的话题是女权话题中最重要的子话题之一,我希望自己能以平常之心去看待它。那么,怎样的态度才是恰好的呢,毕竟还有很多没有经历过,我依旧在困惑。

  李银河关于这个话题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并将受访者的观点记录、分类,然后关于每个子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整理著名哲学家的相关观点。几乎涉及到一切方面:月经初潮、情窦初开、性压抑、性无知、性学习等等。有一些是意料之中的,有一些让人意外。不知道这些观点的普遍性有多高。

  书中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现代中国的性状况和现代西方的性状况是很不同的。”试图从客观的角度研究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了。打这么高的分数不是认为它真的特别专业、特别清晰,而是因为它填补了中国在性这一话题上的某种研究空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