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化身“端水大师”;继而又在《中餐厅》中,成了“社畜”老板,累到妆都花了。
黄晓明本人也坦诚:“每次做完《中餐厅》,我就跟脱了一层皮一样,很累!”
确实,每一季《中餐厅》,不管嘉宾是谁,面对餐厅营业,也都成了“素人”。
像每个人面对业绩考核的人一样,他们营业额的压力也不容小觑:从初始资金2000,到21天后净赚20000……
并且,在一餐一饭中,最容易让人看到每个人最真实也最普通的一面。
黄晓明的「变形记」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一句已经成了《中餐厅》的招牌。
第四季开播,观众已暗搓搓期待,黄晓明在这一季会有什么作妖语录呢?
然而,没想到经过姐姐们的一番洗礼,黄晓明已彻底从“霸道总裁”毕业。
节目开播第一期,他就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
32度的高温暴晒下,从马路到码头百步梯上,跑上跑下帮别人搬行李,衣服湿透、小腿酸软……
第二期黄晓明与赵丽颖的闲聊中,透漏自己曾因拍戏脚踝受伤,更加让人心疼。
默默做事的黄晓明,开场就圈粉!
然而低调做事,也并非甩手掌柜,在需要的时候,他总是主动站出来。
当赵丽颖陷入对预算和未知菜单的焦虑后,黄晓明悄悄找到她,耐心开导:
“(有事)一定要说,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最有没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面对职场小白李浩菲,黄晓明也不吝传授经验,从如何剥蒜更快、到什么姿势洗碗不腰疼……
营业结束后,他还主动去厨房洗碗,看上去马上就要累倒在地,他却一口一个没事儿。
加上前三季的经验,黄晓明足以胜任餐厅店长:时而化身店小二点菜上菜;时而陪每桌客人寒暄聊天……
“怎么才能去《中餐厅》第四季船上吃饭呢?”
黄晓明的接地气,洗却了霸道总裁的专断,不仅赢得观众的好感,更是招徕顾客最好的加成。
无论是真人秀,还是做会计,对赵丽颖来说,都是第一次。
手握2000元的初始资金,赵丽颖无从下手,何况,她面临的还有疯狂购物的大厨和看似没有什么计划的同事。
如同在工作中,一旦自己认真起来,别人的优哉游哉,就都让人烦躁不安。
大厨林述巍,深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对着琳琅满目的菜品和厨具,总是按耐不住剁手的欲望。
并且男人的字典里,好像根本没有“砍价”二字?
于是,害苦了跟在后面结账的赵丽颖。
眼看钱包越来越薄,她不断提醒大厨节省成本;大厨反而刷起了自己的,等回餐厅再找她报销。
还没开始营业,启动资金就成了负数。
更让人着急的是,第二天就要开门营业,菜单却迟迟未定,店长、大厨却还跟船员们把酒言欢……
面对这一切,她连晚饭都吃不下了:“我就很没有底,我都很焦虑。”
经过黄晓明的开导,焦虑解除的赵丽颖,恢复元气重新上线。
几天下来,她从最初的别扭内向,真正成了店里的会计担当,也学会了跟买买买不停的大厨相互博弈。
即使完全没有真人秀的经验,赵丽颖却凭借她的真实和成长,彻底将我从路人圈粉。
因为她的身上,有着初入职场人的青涩,也有着社畜的焦虑不安。
而最重要的是,不回避问题,并从这些问题中蜕变与成长。
「一山二虎」,两个大厨
其实,《中餐厅》最治愈也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场面,还是看着热气腾腾的菜,在锅里翻腾,那香味简直溢出屏幕……
弹幕里“我为什么要大半夜看!”,简直是每个人血与泪的控诉!
不过,这色香味美的镜头背后,最累的往往是大厨。
一个人面临近10桌的近百道菜,能力再强也不免手忙脚乱。
而这一季,《中餐厅》可算良心发现,请来“国宴厨师”林述巍与明明可以拼颜值却非要靠厨艺的张亮——“双厨合作”。
没想到,尽管两位大厨,却没有“一山不容二虎”的狗血。
林大厨和张亮,更像一对欢喜冤家,不时上演“厨师争霸赛”。
关键时候却分工明确,一个掌勺麻辣,一个主管清淡,各有特色,又搭配得当。
张亮更是化身段子手,一手拿锅、一手张勺、中间还有脱口秀。
而当张亮安静下来,林大厨马上发现端倪:
“张亮竟然30分钟没有开过一个玩笑!”
此时的张亮,其实完全沉浸在做菜中:
“因为烹饪已经充满了我的整个生命,我都已经上头了!”
张亮的厨艺让顾客们都打破了固有的偏见:
“我以为明星做菜不好吃!”
而实力派选手林大厨,看似挥霍无度买买买,实则心里有“菜谱”。
正当赵丽颖为第二天菜单焦虑时,林大厨胸有成熟、信手拈来,专业性简直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面对如此大厨,张亮每次做完菜,总是忍不住请大厨点评。
两个人看似打闹,实则通力合作,为顾客最初最好的美食。
这样不仅有美食,还有喧闹的厨房,才是真正是烟火气。
职场萌新李浩菲
这一季的新面孔,除了赵丽颖,还有差点赶上00后首班车的李浩菲。
尽管年纪轻,她却毫不任性。尽职尽责中,敬业而稳重。
网友甚至在弹幕中直呼:“像李浩菲这样的好员工,给我来一打!”
确实,李浩菲这样的员工,迟早成为领导身边的香饽饽。
首先,眼里有活,剥蒜、洗碗、收拾餐桌、帮顾客点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毫不懈怠。
其次,情商在线,比如,迅速察觉赵丽颖的焦虑,并请示店长黄晓明该如何解决。
拥有这些能力的人,不管放到何种环境之中,都能够迅速成长起来。
生活就是一餐一饭
其实,这一季最打动我的地方,不止是看到一个让人向往的团队,朝着一个目标通力合作。更是其中一个个的细节。
比如,节目组要求,来就餐的每桌客人,必须以家庭为单位。
尽管这个营业范围的设定,给《中餐厅》带来更多难度。
然而,顾客纷纷体会到,一家人坐在一起,不再玩手机看电视,而是边吃饭边唠家常的温暖。
正如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所说,“生活就是一餐一饭,一生专心做好一件事。”
而每一期,节目组邀请一桌特殊的嘉宾来到餐厅,并为他们买单。
这些“特殊的嘉宾”,正是在平凡工作中,一生专心做好一件事。
比如,常年在外工作的“国之重器”三峡大坝的守护者,他们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在中餐厅里难得的相聚机会,让人泪目。
比如,清理长江垃圾的“三峡蚁人”,利用业余时间,持续5年义务清理长江沿途上千吨垃圾……
他们平时兢兢业业,此刻登上中餐厅号,在一餐一饭中重拾慰藉。
这一季《中餐厅》,因为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更显丰满而触动人心。
而更让人拍手称快的是,长江沿途的风景,确实美到震撼!
这一季中餐厅,全程21天,都在航行在长江之上的“中餐厅号”拍摄,从湖北的巴东启程,最终抵达武汉。
途径长江三峡那一幕,更让人叹服:“中餐厅号”驶入三峡升船机,整艘游轮“乘电梯”快速下降77米。
那一瞬间,我好像也站在甲板上切身感受到了“国之重器”的震撼。
而沿途的美景,兼具水的柔美与山的硬朗……
没想到看餐厅经营类节目,还能顺便感受“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绝美景色。
美食与美景,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搭吗?
据说抵达目的地武汉后,餐厅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这一目的地的设定,不禁让人猜测,大概是与今年的疫情相关。
然而,不管在中餐厅,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总能在一餐一饭的踏实中,寻找到治愈和前行的力量。
就像是诗人所写:
“一个个强壮的日子仍然等在前面,像刚烤出来的面包一样诱惑。”
点个在看
好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