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论成长股获利》是一本由〔美〕菲利普·A. 费雪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16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多没用的废话
●是2009年的《股市投资致富之道》,只不过新版改名了,还加了一些评语,个人还是喜欢原来的
●听的,比较囫囵
●可能是间隔太久了,对我帮助有限,书中真正值得一读的部分在最后的化工,电子及医药行业投资逻辑,但是又过于简单,推荐阅读《股市真规则》。
●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all investors, large and small, who do not adhere to the philosophy:“everyone seems to believe it, so it must be so”.
● 总体来说,这本书挺适合搭配《怎样选择成长股》来看,与其去看其他人对《怎样选择成长股》的解析,不如看作者本人在两年后的补充;
●成长思维不仅仅在炒股中重要。人生重要抉择、个人积累都应当如此。用成长思维做选择能够避开很多的误区
《费雪论成长股获利》读后感(一):这是我读过的译文最差的一本
全书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不是指原版),文章结构层次混乱;语句不通,毫无文法。甚至很多英语句子的倒装结构,都没有按中国人的习惯修改过来,通篇味同嚼蜡。
此书我都怀疑是几个高中生用翻译软件搞出来的。实在有兴趣,建议找本英文原版的读一读。
一本好书,毁在一批不负责任的人手中。以后再也不买这些垃圾出版社发行的书。
虽然与大师相处在不同的世界,但是《费雪论成长股获利》真心觉得是剧作,让我这只金融门外汉依旧想要一睹为快,甚至抱着极其虔诚的态度。近期又沉浸在金融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希望自己可以脱颖而出,期待自己有所收获。还在拜读,可以说是不止要读一遍的巨作,喜欢!
《费雪论成长股获利》读后感(三):《费雪论成长股获利》读后感
读的第二本费雪的书,和《怎样选择成长股》不同,这本讲了宏观经济对于股市的影响和费雪对于不同行业股票的投资建议。看本书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发现费雪所处的美国五六十年代的股票市场和今天的中国股票市场十分相似,或许中国正在走的就是美国过去走过的路吧,其中各个行业的发展、投资人投资机构的发展成长历程很值得借鉴。
《费雪论成长股获利》读后感(四):对比一下《股市投资致富之道》的目录,是不是更有阅读的冲动?
股市投资致富之道
股票与通货膨胀
机构投资
人口膨胀
第2章 股价飙升,缘何而来
敏捷式企业管理
一个全新的概念
机构投资者买进的作用
被低估的回报
第3章 成功之路,有章可循
投资评价的方法
合理选择投资顾问的五个步骤
第4章 一叶障目,泰山依旧
资本运作的迷惑
股东需要投票权吗
政治与股票投资
第5章 成长型行业分析基础
化工行业
电子行业
制药业
其他值得关注的行业
战后初期的虚假成长型股票
《费雪论成长股获利》读后感(五):我相信未来主要属于那些能够自律且肯付出心血的人-费雪
1958年费雪《怎样选择成长股》一经出版即热销,1960年出版《费雪论成长股获利(Paths to Wealth through Common stocks)》是费雪的第二本书,也是《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姊妹篇,该书的“实际销量、影响力或是持久性等方面似乎略逊一筹(肯尼斯·费雪)”。对比这两本书,《怎样选择成长股》更为实用和容易理解。总体感觉第二本书实际是对第一本书的补充和深化,如果说投资一共有100分,《怎样》说出了80分的内容,而《费雪论成长股获利》最多补充了20分的内容。其核心理念,我认为两本书都是一贯的,重点内容在第一本。
全书章节不多,去除前言和结语一共有5章:第1章论述通胀(特指1960s美国不同以往的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敌人还是朋友这一话题。通货膨胀可能令一些股票飞上天,也有可能让另一些股票一落千丈。第2章谁养肥了大金牛讲了一个虚构的“先锋”公司成长历史,意在说明企业的发展过程有很多影响因素,在成长早期风险大、但收益也不少。而等企业进入成熟期,估值也提升了,企业发展也进入瓶颈期了。费雪认为成长型公司,董事长或者管理层对公司的成长至关重要,“正如波士顿信托投资公司的某些高管所言-在评估一个股票之时,管理质量占90%权重,行业因素占9%,其他因素的总权重只有1%”。第3章 股市致富路上的帮手是说选择投资顾问的问题。中国的散户之所以散是因为资金少、无人指点迷津,只能靠自己。这一章似乎对于中国散户不太适用,尤其是不适用于那些致力于寻找到投资的奥妙,走上自我复制的财富增长之道的散户们。第4章 透过眼花缭乱的企业行为看价值,重点关注的是企业并购。“对任何企业来说,没有什么措施比直接收购其他经营实体能更快地推动销售增长”。费雪用做外科手术来比喻企业并购的好坏:“手术之后,如果一切顺利,患者的身体状况或许可以大为改观,但不顺利的话,就会让患者的病情雪上加霜。但不管能否达到长期目标,短时间内,大型兼并就像大手术一样,肯定会暂时削弱参与并购的企业”。费雪不看好多元化并购,“那些采取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或是坚持在自身核心能力领域内稳扎稳打的公司,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而那些追逐横向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厄运往往就在前面迎接它们。” 第5章 在成长型行业里更容易选中成长股,费雪认为的成长型行业主要是:化工行业、电子行业和制药行业。“无论钓鱼手册写得多么精妙绝伦,都不可能让垂钓者坐享其成。但它至少可以说明在溪流的哪个点最适合钓鱼和最有可能钓到哪种鱼。对初学者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得知这个水域最不可能出现哪种鱼。把握各行业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高水平投资者确定进一步的研究领域,从而发现理想的投资类型”。费雪认为好行业更容易培养出长牛股,这与彼得·林奇的“沙漠之花”是两种不同的选股思路。
通读完全书,这本书的翻译要好于国内出版的《怎样选择成长股》。两本书的投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所以,看这本书可以对《怎样》有所补充。相较而言,《怎样》更为经典,但是对于了解费雪的投资体系,这本书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无论是自己投资,或是找投资顾问,“所有能彻底摒弃‘人云亦云’的惯性法则,而始终坚持独立思考的投资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相信未来主要属于那些能够自律且肯付出心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