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总觉得自己不够美、不够帅,想变得更好看?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变美可是一件“技术活”,需要有专业知识、够高的审美水平,还得能躲开迷惑人的误区。
为了帮你变得更好看,我们请到了著名整形医生陈焕然,他在课程《陈焕然·美容整形医学10讲》里,总结了很多外行容易踩的误区。今天给你倾囊相授,让你少绕弯路。
误区一 只看脸部,忽略了头型
很多人只看脸部的轮廓、大小,但忽略了脸是长在头上的,其实是头型决定了脸的大小。
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后脑勺,是凸起的圆球状,还是比较平?如果后脑勺较平,那么头会横向发展,容易导致整个头左右比较宽,比圆后脑勺、前后发展的头看着宽。所以如果你想改善脸部的轮廓,除了从脸本身下手,还可以考虑修饰一下头型。
告诉你一个事实:其实80%的人不需要整,靠化妆、发型就能变好看。很多人想快速变美,觉得整容是最快、一劳永逸的途径。其实,花时间精力去研究妆发,效果也堪比整容,而且还没有风险。
比如,如果你的头型不好,头顶低平、后脑勺扁,留直长发会显得发量少、不精神,整容也很难整头骨,但其实烫个卷发、让头发蓬松起来,就完美修饰了头型问题。
误区三 觉得只有小尖脸才能好看
好的脸部轮廓,不光看是方是尖,而要看面部三条横线:两侧太阳穴的连线,两侧颧骨最高点连线,两侧下颌角连线。轮廓优美的脸,这三条横线要自上而下成比例地由长变短。
很多方脸女孩觉得自己脸大,想削颧骨和下颌角。但如果方脸本身符合上面的标准,其实是好看的,没必要削骨。而且,颧骨和下颌角是面部承重墙,支撑脸上的肌肉、皮肤,一旦削骨可能有“垮脸”的风险。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开始就动双眼皮。要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先解决面部轮廓的硬伤;再看五官比例,有没有偏离标准;最后才设计双眼皮的形状和宽窄。
如果反了,先做双眼皮,后面再垫鼻梁,原本设计好的两眼间距就会拉近,双眼皮的形状就又变得细长。所以,想保证整体效果,双眼皮要最后做。
误区五 哪里不好看,就只整那个部位
变美可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事,因为脸部一个地方的瑕疵,往往不是只由一个地方导致的。
比如,有的人颧骨宽,显得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削颧骨。其实,根据三条横线的标准,还可以根本不动颧骨,而去加长两侧太阳穴的连线——用头发在太阳穴的位置加宽,或者整形填充太阳穴。
很多明星爱强调“少女感”,但你可不要盲目跟风,要先看自己的面部骨骼是什么风格。如果你额头饱满,颧骨、下颌角轮廓明显,五官比较大,鼻子高且偏直,那么你是带点英气的大家闺秀型,适合大气甚至中性的风格,少女风要谨慎尝试。
如果你颧骨、下颌角不明显,整体脸部轮廓柔和,五官大小适中甚至偏小,鼻子有一点小弧度,那就是小家碧玉型,女性气质浓,更适合少女风。
误区七 怕显脸大,就用长发遮住脸
我们看人脸的时候,“背景墙”往往是头发所形成的黑色区域。如果披散着头发,那背景就是头发的轮廓,脸在背景里占的面积很大。
而如果把头发扎起来,“背景墙”就不再是头发,而是整个外界环境,背景放大了数倍,脸占的面积就被衬得小了。如果嫌脸大、轮廓有瑕疵,不要一味遮挡了,试试扎马尾吧。
误区八 要求脸上所有的细节都必须和标准一模一样
这个误区会导致人没有辨识度。如果一个人颜值达不到80分,那么不符合标准的地方确实要修饰,但如果颜值超过了80分,甚至90分以上,那么“不合标准”恰恰成了辨识度的来源。
比如林青霞的下巴,不是女性化的小尖下巴,而是偏方、有一条竖着的浅沟,是一个男性化的下巴,但这带来了很多女性没有的英气。想远离网红脸,就要保留一处轻微不合标准的细节。
误区九 认为微整形比大的整形手术更安全
是手术,就会有出血、有疤痕,也必然会有风险。所谓安全的微整形也不例外。
比如,用玻尿酸填充太阳穴,太阳穴的血管、神经特别密集,如果玻尿酸不慎被注射到血管里,形成栓子,进入大脑,可能造成脑栓塞;进入眼动脉,可能造成失明。
所以,即使是微整形,也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误区十 做整形前,只注重挑选大医院
注意,这不是说大医院不可靠,大医院肯定比一般医美机构更靠谱。但别忘了,整形时选医生比选医院更重要。建议你从两个维度来选医生:专业能力好坏,和行医风格。
专业能力越强,考虑的因素就越多:比如隆鼻,刚入行的医生完全按照教科书,实现的仅是医学上的手术成功;五年左右的医生,开始考虑鼻子的美感了;十年以上的医生,会考虑鼻子和周边的匹配,看鼻子和额头的角度等等;二十多年的医生,还会观察发型、气质,甚至询问生活习惯这样的“软件”。
行医风格是指,要看医生是完全听患者的意见,还是会强硬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更多这样的整形和审美知识,你可以在《陈焕然·美容整形医学10讲》中找到。陈老师会告诉你,专业整形医生判断美和不足的标准,帮你培养科学的审美观,让你清楚地认识自身条件,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美。
▽ 戳此入手
今 日 话 题
如果这篇文章有收获,欢迎你点个“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关于变美的错误认知,你还知道哪些?
推 荐 阅 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收获,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