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炉叔
上个月去医院体检,等待的时候,我旁边坐着一个看起来很小的年轻人。
他说自己大学的时候身体不知道有多好,通宵打游戏,第二天依然能神清气爽地去上课。
仗着自己身体好,饥一顿,饱一顿,要么不吃,要么就暴饮暴食,对吃饭从来没有上过心。后来工作之后,三餐也没能按时吃。
身体好的时候,即使饮食不规律,也觉得没有影响。可当身体出问题了,才开始后悔:早知道就好好吃饭了。
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吃饭的重要性。
我们总以为,吃饭是一件小事,吃或不吃,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前段时间,媒体广泛报道了一则“女子吃麻辣烫4个月暴瘦40斤”的新闻。
27岁的扬州姑娘晓文跟很多人一样,喜欢吃肉,喜欢吃甜食、冷饮、垃圾食品。
被调到外地工作的四个月里,晓文因为图方便,每天都点外卖,点的还都是麻辣烫、炸鸡之类的快餐。
调回去之后,晓文就发现自己的胃很不舒服,一吃就吐。随后,晓文的症状持续加重,没有胃口,体重疯狂减轻,还伴随情绪失落、失眠。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晓文她得了厌食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类似的新闻所处可见。看得多了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病,根源都在于吃。
一个人如果能够吃得好,吃得饱,那么他的身体往往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反之亦然。
2017年有组数据显示:全国有超7亿人患有慢性胃炎,此外,全球一半胃癌在中国,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达到68万例,死亡50万例。
胃病这样青睐中国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不良的饮食习惯。
总是有些人,仗着自己身体好,早餐从来不认真吃,宵夜却从来没有断过;
上班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吃,下班的时候吃着外卖打游戏,进食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从来不会安静专心地吃上一顿饭。
他们有各种不好好吃饭的理由,工作太忙、压力太大、应酬太多、没有时间……
许多人口口声声说着什么“身体最重要”,实则他们的饮食习惯,恰恰就是拿自己的身体健康在做赌注。
朱丹溪曾说:“纵口固快一时,积久必为灾害。”
好好吃饭,才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布里亚·萨瓦兰曾说:“告诉我你平时吃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很多时候,你吃的东西,暴露了你的生活质量,也暴露了你的状况。
一个整天喝酒吃大餐的人,多半是个疲于应酬的人。一个整天泡在薯片方便面里的人,多半是个营养不良的人。一个时常吃蔬菜,记得吃水果的人,多半是个注重养生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年轻的时候就过得很养生。倒不是说她过得有多好,而是她总能把自己的每一餐安排得恰到好处。
早上早起半个小时,就是为了喝一口热腾腾的粥,再配上包子和鸡蛋。
中午,雷打不动地去单位食堂吃饭,荤素搭配,再来一份开胃的汤,坐在位子上细嚼慢咽地吃完。
晚上下班路过菜市场,会精心挑几样菜,带回去好给一家人准备晚餐。
她会学着菜谱,认认真真地琢磨一道菜,然后将它搬到饭桌上,迎接家里每个人的夸奖。
好好吃饭,并不是要吃得有多贵,有多好,而是用心地去对待你的每一餐。
好好吃饭,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有钱的时候,能将自己的饭安排得营养均衡,摆盘亮眼,这是你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没钱的时候,能将一盘炒青菜炒得有滋有味,饭菜合口,这也是你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好好吃饭的人,追求健康,追求美味,更追求美感。他们享受着每一顿饭带来的愉快,并且会将这种愉快,传递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年逾古稀的美食家蔡澜曾经说过一句话:“好的人生,从好好吃饭开始;好好吃饭,就是好好爱自己。”
生活难免有不如意,只有吃得好,才能在吃中收获到最简单,最纯粹的乐趣,才能精神愉悦、笑对人生。
林语堂说:“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提到吃,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似乎每个人都是美食家。
但其实,又有多少人能将自己嘴里的大道理贯彻到实际,真正吃好一日三餐呢?
轻视吃饭重要性的人,最后也会被健康和生活轻视。
饮食规律,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是为了我们的家人。
他们生怕你吃得少了,吃得凉了,吃得不健康了,恨不得每天盯着你,让你好好吃饭。
这世上,最关心你的,莫过于你的家人。你的饮食、健康、生活,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们的心。
所以,吃得好,安顿好的不只是你自己胃,还有每一个家人的心。
好好吃饭,并不是说要吃得有多贵,有多上档次,而是三餐按时、荤素搭配、吃得专心、卫生健康、注意节制。
只要有心,做到这些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