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4-21 02:09: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读后感精选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是一本由索福克勒斯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精选点评:

  ●也许索福克勒斯是对的,所以今天的我们再看他的悲喜剧,会觉得一切习以为常,反而没有那么强烈的冲击感了。

  ●大爱索福克勒斯

  ●《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与荷马史诗希腊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千多年前的戏剧便已如此细致多姿,思及所谓世界几大奇迹,由衷感慨人类文明的浩瀚和源远流长。单单俄狄浦斯,索翁就写了三个本子,可见其地位之独特。以今日眼光来看,恋母情结背后还有父亲对男性子嗣的忧虑,这层微妙的关系又刚好与作者晚年的境遇暗合,不得不拍案叫绝。人物性格鲜明饱满,故事场景也走下神坛接了地气,观众更易入戏与之共鸣;另一方面,索翁又不忘警醒世人珍惜正视民主法治,委实令人肃然起敬。

  ●没有收Ajax和Philoctetes 注释算详尽但是重复率高 整体的译名没有同意有些混乱 有给出采用的古希腊文本子 能刷一遍

  ●那是人类的纯真年代,善恶爱憎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地简单分明

  ●俄狄浦斯王和特剌喀斯少女确实厉害

  ●只有想快速翻完然后结束的焦虑。

  ●以更丰富的视角和更精妙的台词,表现人物内心的纠结与惆怅,相比于埃斯库罗斯的慷慨激昂,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人物形象更富层次感与现代性。在神意论的意识形态之下,对神意产生质疑,以及对自我的追寻。最喜欢的剧作是《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俄瑞斯忒斯篇不如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更有力量点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读后感(一):忒拜家族被流放三部曲

  “忒拜家族被流放三部曲”一连串真的是魅力惊人,一个家族因为不信日神使者的诅咒,到最后带着诅咒依托冥神正法向王权诸神发起挑战,这种信神者的高贵气质同时不断将他者推入深渊的悲凉感层层显现,比起《俄狄浦斯王》不留情面的对命运“有人皆孽无时不冤”的写实,更喜欢《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那种日暮穷途复归尘土、诅咒延续一世凋零的对白急促而苍凉的英雄晚年写作,如此说来《安提戈涅》几乎就是一种少壮的写作了,里面安提戈涅和妹妹,克瑞翁和海蒙,卫兵和国王,每个人之间雄辩的角力,也跟安提戈涅这样子独有的原始少女英雄气度很符合。悲剧关于是永恒当下人不变最艰难的叙事,既然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这对父女承担了命运诅咒者、反抗者、实行者、流传者的四种命运,其实应该还有隐藏的悲剧主角波吕涅克斯,报信人先知以及尾声又引出一故事尽管为后世所熟知,但在古希腊人这里真的已经圆熟了,《厄勒克特拉》重逢戏很好看,原型神话中站在神对立面的弑母少女形象更酷,但欠缺了这一笔交代,尾声在复仇高峰走向未知也挺好,《特剌喀斯少女》很像后世莎翁,这两出都是女性歌队非常慰藉人心。另外对脚注里失传了的《厄里戈涅》(杀人奸夫妇之女)很感兴趣。(索福克勒斯真的很男性英雄主义,男性奇丰满,而他写的女性因为太“完美”反而模糊给后世好多阅读空间)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读后感(二):運命の糸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在听古希腊哲学课的时候就有所耳闻,终于读到了这个悲剧故事的原貌以及与此相关的剧本。

对于故事本身其实没有太多可以评价的地方,毕竟是如此久远的传说故事,其中的套路在如今看来也已经不足为奇。只是故事之中的人物命运这一点令人不慎唏嘘。在预先知晓结果的前提下,凡人做出的貌似能够避开那必然结果的行为,却依然指向那无法避免那最终的结局。众神仅凭喜好变决定凡人的生死,好比是在观赏一场知道结局的戏剧一般,而这种提线木偶般的人生本身可能才是悲剧产生的内因。

不光是凡人,众神又何尝不是如此。宙斯的父亲克洛诺斯是推翻了他父亲乌拉诺斯的统治之后才成为众神之王,而乌拉诺斯预言克洛诺斯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被自己的儿子推翻。虽然克洛诺斯也想尽办法吃掉自己的孩子,最终却依然没有逃脱命运。宙斯的命运也是如此。即便是众神,在面对他们身后的更高级的存在--命运--的时候也如同凡人一般无力。

但是如果过分沉溺于宿命论观点,那么人生也就显得没有意义。所以中国人讲究的是尽人事听天命,必须要先尽人事,这样的积极的态度可能才是正确的吧。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读后感(三):阅读中...

  

<7.18>有模糊新奇的认知,由戏剧延伸出去。一幕戏剧的时长有限,戏剧开始于一个「亟待变动」的危险平衡状态,幕布拉开,圆球从尖顶上摇摇欲坠、滚落、制造破坏。比如安提戈涅,它讲的是大事之后的小事——战败者的尸首能否安葬,讲人们对「战败的结果」如何处理,而没有着墨战争的过程和起因,默认将战争这个巨大的孕育悲剧的前因隐藏了。有限的剧本抓住新旧秩序更替之间的悬滞状态,一个变动不居的点,事后之事,人的反思,观众和戏中角色一同反思,深切地呈现人的「存在」,如何处理尸首的问题也回答了如何认识战争这个问题,而在战争当下不会产生答案。很有意思,事中之事,事后之事,事前预告,这几种不同的叙事方法都能达到表达的效果,但任一种呈现成功都是不容易的。以及,翻译者的好不仅在文字功底,更在恭勤认真,文史译戏研究珍贵资料。

<8.3>哲布(Jebb)的评述迅速上了一堂短课(当然罗先生的平实雅致的翻译增色许多),对比古希腊悲剧家到近代伏尔泰对俄狄浦斯的不同讲述。上周看完《俄狄浦斯》篇有一种惊异的感觉,一直浸在剧本的精巧设置里,总想抽时间继续读下去但是工作太忙。哲布的评述中,索福克勒斯完全凸显了一个生动而富有激情的英雄形象,用角色设置(信息传递的结构设置)来处理故事过于平直简单的问题,而在其后的剧作家,都或多或少增加了弱化主体角色的情节(比如伏尔泰加了爱情故事因为“法国观众不接受没有爱情的戏剧”)。索福克勒斯没有增加旁的故事情节,只是将信息链打断,交给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机传递回来,而每一个信息在互证联通之前,都可以有“如果这样...那便不是...”的因果分叉。所以俄狄浦斯在悲喜、希冀恐惧中来回碰撞。观众也许猜到了悲剧,旁观着俄狄浦斯在煎熬之中逐渐渴望揭开真相走向灭亡,这样的旁观使怜悯与恐惧更加强烈。看完哲布的评述,回味《俄狄浦斯》,难怪。新看的一篇相对比平平,不过节奏快而稳。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读后感(四):《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命运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审判,人类不应由此认为只能一切顺其自然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年龄居中,在当时雅典城的戏剧比赛中得奖次数最多——24次。但论及后世影响,似不及年长三十岁的埃斯库罗斯,也不及年少十五岁的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的戏剧昂扬雄壮,剧中有鲜明的神圣正义,强调秩序性;欧里庇得斯的戏剧探幽深微,揭示人性的是其所是。而索福克罗斯的戏剧跌宕起伏,文采斐然,流畅通达。每篇剧中都有紧凑连续简短的人物对话交锋,这在另外两位作家的剧中很少见。他生活在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全盛时代,曾与伯里克利共事,曾被选为十将军之一。他逝世于公元前406年,两年后雅典以失败结束了与斯巴达约三十年的征战。 《俄狄浦斯王》中,忒拜城发生了大瘟疫,神示城中有不洁之人,就是杀死前国王的凶手。只有找出并放逐此凶手,瘟疫才会消失。于是人民来请求国王俄狄浦斯想办法解决。俄狄浦斯王倾心为民,全力以赴,但剧情层层深入,却揭示了他的真实身份与他悲惨的受诅咒的命运——杀父娶母。最终他弄瞎自己的双眼,放逐自身(故事可见图片)。但俄狄浦斯王奋力反抗自己的命运,勇于承担责任,爱护城邦子民的精神,使此剧在后世西方流传影响甚广。我们常可看到国外引咎辞职,勇于担责的新闻,许与此种传统有关。 《安提戈涅》中用冲突揭示深刻的道理——神圣律条与人定法律孰轻孰重?安提戈涅的两个哥哥,波吕涅刻斯攻打忒拜城而死,厄忒俄克勒斯守卫忒拜城而死。继任的忒拜国王克瑞翁下令隆重埋葬厄忒俄克勒斯,而禁止任何人为波吕涅刻斯祭奠下葬。 一方是国王的命令,执行国法,保社会秩序,似乎也是正义之举。而另一方是弱女子安提戈涅,坚持“永恒的神圣律条”,不能露尸于野,不能将属于下界神祇的尸体扣留在人间。于是安提戈涅违反国王的法令而埋葬了自己的哥哥,并因此行为受到惩罚而死。但国王克瑞翁也因违反神律,固执专制而受到惩罚,殃及自身。 索福克勒斯的用意很明显,反对僭主专制,歌颂安提戈涅的反抗行为,并对神律高于人定法做了肯定。我们知道,西方的法律也是实定法,但判定此实定法是否合法的依据,却是自然法——基本上,也就是普世价值。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读后感(五):关于安提戈涅的剧本概要

  又名五分钟读完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不 做梦XD

  古希腊英雄时代,忒拜城国王拉伊俄斯曾拐走珀罗普斯的儿子克律西波斯,那孩子一离家就自杀了,珀罗普斯因此诅咒拉伊俄斯没有好报。后来拉伊俄斯果然被自己的儿子俄狄浦斯杀死了。

  俄狄浦斯既是杀人犯,古时认为是不洁之人,便只能用铁制器皿,但他在疯狂中忘记此事,认为这是其子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吕涅克斯(俄狄浦斯与其母伊俄卡斯忒乱伦之子)薄待他,因此诅咒他们日后会用“铁器”(兵器)来瓜分产业。

  后来俄狄浦斯被他的儿子们以及克瑞翁(伊俄卡斯忒的兄弟)放逐出国,其长女安提戈涅跟随侍奉,流亡至科罗诺斯,受到雅典城国王忒修斯庇护。俄狄浦斯次女伊斯墨涅前去向父亲报信,称克瑞翁根据神示要将俄狄浦斯接回卡德墨亚(即忒拜城),但不准其进入国境,死后只能埋葬于国界处以保城邦和平繁荣。俄狄浦斯愤而诅咒“我的报冤的鬼魂将永远在那里出没;我的土地,我的儿子们可以分得这么大一块,只够他们两人死在那里。”俄狄浦斯最后神秘地死在科罗诺斯,并且为了报答国王的好意,他被葬在只有忒修斯知晓的地点以保护雅典城邦。

  而两兄弟果然反目成仇,厄忒俄克勒斯夺得王位,波吕涅克斯逃至阿尔戈斯借兵反攻,最后他们在战场上自相残杀而死。克瑞翁只为厄忒俄克勒斯举行了葬礼,并下令不得埋葬或哀悼波吕涅克斯,违者要在大街上被群众用石头砸死。安提戈涅孤身一人公然违抗禁令(因伊斯墨涅服从克瑞翁的权力并且劝阻安提戈涅赴死,安提戈涅与之决裂),象征性地安葬了波吕涅克斯,并举行了仪式。为了表明权威,又不至于因杀害亲属的罪恶而遭到诅咒,克瑞翁将安提戈涅关进一座石窟,欲使其慢慢饿死。安提戈涅哀叹自己的命运:“坟墓呀,新房呀,那将永久关住我的石窟呀!”,接着发表了一段该剧著名的演说(详见《安提戈涅》第891行至928行)。

  忒拜城先知忒瑞西阿斯前来警告克瑞翁,他做的这两件事已经触怒神明,将要遭到灭顶之灾,必须立刻安葬波吕涅克斯并释放安提戈涅。但克瑞翁赶到石窟时,安提戈涅已经自缢而亡,其子海蒙(安提戈涅的未婚夫)见状,当场举剑自杀,克瑞翁之妻欧律狄刻得知后亦自杀身亡。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